APP下载

欧阳修行书谱图序稿并诗卷鉴藏考

2021-01-15

收藏家 2021年5期
关键词:中书夜宿墨迹

欧阳修行书《谱图序稿》并诗卷是辽宁省博物馆宋代书法藏品中极为珍贵的一件,也是传世欧阳修书法墨迹中兼具文学性和书法特征的一件。书心纸本,纵30.5、横66.2厘米,由欧阳修书《欧阳氏谱图序》稿、《夜宿中书东阁诗》和北宋中书所录旨挥三部分内容构成,无欧阳修款印,这三段内容左侧各有一段南宋周必大的题记。书心后接拖尾,纸本,纵30.4、横308.1厘米,有元明张雨、欧阳玄、宋濂等13人题跋。欧阳修行书《谱图序稿》并诗卷在流传的千年之中引起了大量关于欧阳修谱牒学、经学、书法、文学的相关研究,影响自宋至今,是欧阳修传世书法墨迹中最具特色的一卷。

一、创作及北宋鉴藏考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豐县)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杰出的文学家。主编《新唐书》,自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公集》行世。欧阳修在书法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特别是他对北宋中期书坛的振兴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欧阳修喜欢书法,称之为“人生一乐”,常常“挥翰若飞”,从虞世南、欧阳询入手学书,主张“学书勿浪书,事有可记者,它时便为故事”(《学书作故事》),因此现存的欧阳修墨迹既是书法作品,又是文学作品。欧阳修认为作书应顺乎自然,反对怪诞,苏轼称他“用尖笔干墨作方阔字,神采秀发,膏润无穷”。又说:“笔势险劲,字体新丽,自成一家。”传世的欧阳修书法墨迹有辽宁省博物馆藏行书《自书诗文稿》一卷,故宫博物院藏行楷书《灼艾帖》一卷,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楷书《集古录跋》一卷、行楷书《上恩帖》一页、行书《局事帖》二页。

1.《欧阳氏谱图序稿》的创作

《欧阳氏谱图》是欧阳修为其家族所修家谱,在“五世则迁”①基础上,以两个“五世”为一谱图,以第五世玄孙为第六世高祖,编成实际为九世的谱图,开创了私修家谱新范例,影响直至明清家谱修撰,广为后世借鉴。为说明欧阳氏姓氏来由、家族历史传承、祖训、修谱的因由和修谱原则方法,欧阳修作了《欧阳氏谱图序》。《谱图序稿》墨迹是其草稿,纵30、横18厘米,上书墨迹9行215字,首行距纸面右边仅0.5厘米,末行距纸面左边1.5厘米,纸面上边紧贴文字,下边多处破损造成文字缺失。此墨迹无欧阳修款印,右侧接缝钤“石渠宝笈”“宝笈三编”二印,左侧接缝处钤“中书省印”,书心有一朱文方印不识。全文经过多次修改,增加文字5处21字,其中4字增加后又删去;改写文字6处,删去文字12字。全文如下:

凡例:

原文删去字:而

旁注增加字:往

无法释读的字:□

可以释读的原文缺字:史

1.自唐末之乱,士族亡其家谱,而今士大夫虽显族中名家,多失

2.其世次,谱学由是废绝。而唐之旧世遗族,时时往往有藏其旧谱者,时得

3.见之。而谱皆无图,岂其亡之,抑前求备前世简而未备欤?因采太史

4.公年史记表,郑玄诗谱,略依其上下、旁行之,作为谱图。上自高祖,下

5.止玄孙,而别自为世□。凡自使别为世者,上承其祖考为玄孙,下系其孙

6.为高祖。凡世再别,而九族之亲备,推而上下之,则知源流之所自,旁而

7.行□之□而列之,则见子孙之多少。夫惟多与久,其势必分。此物之常理也。故凡玄孙别而自为世者,各系其子孙,则

8.上同其出祖,而下别其亲疏。如此,则子孙虽多而其亲疏不乱,世次传虽

9.远而其传无穷。此谱图之法也。

欧阳修生活的时代,社会矛盾尖锐,各地农民起义和士兵暴动蜂起,北方的契丹和西方的西夏频繁侵扰宋朝北部和西部边疆,内忧外患交织,北宋王朝统治面临危机,传统的伦理纲常也受到冲击,同时佛教、道教对儒学产生极大威胁。为了尊祖收族,提高家族凝聚力,增强社会稳定性,早在宋真宗天禧五年(1022)就有诏书②敕令文武群臣自修家谱。

欧阳修“以儒学卫道士的身份出现在北宋学坛”③,主张整饬道德,维护纲常,推行儒家忠孝礼义之道。自景祐二年(1035),为“借史学整饬人伦道德,挽救颓败世风”④,欧阳修开始效法《春秋》,“褒善贬恶,匡时弊,正乱君⑤,私撰《新五代史》,直到皇祐五年(1053)完稿,其贯穿始终的是对伦理纲常的整饬和维护。这种思想体现在一个家族的层面则是要“以忠事君,以孝事亲,以廉为吏,以学立身”⑥这样的祖训教育后人。而经历过唐末五代战乱,欧阳修的家族“或微或绝,分散扶疏”⑦,不存“尊尊亲亲之道”⑧,其族人已不清楚欧阳氏的由来和祖先传承的历史,更不了解“祖先长期形成的遗德和祖训”⑨。为了整饬伦理纲常,有必要重新整理家族的历史传承。皇祐四年(1052)三月,欧阳修母亲郑氏病故,欧阳修归颍州守制,皇祐五年(1053)八月,欧阳修自颍州护母丧归吉州,葬沙溪泷冈,冬,归颍州,直到至和元年(1054)五月服除,赴开封。欧阳修在家乡的这一年多时间,以旧家谱访求族人,“各得其所藏诸本,以考正其同异,列其世次”⑩,用图表重建欧阳氏谱图。《欧阳氏谱图序》最早见著录于《居士外集》,其文末有“嘉祐四年(1059)己亥四月庚午嗣孙修谨序”。熙宁二年(1069),欧阳修居青州,重新修订谱图,并将之镌刻在“泷冈阡表”碑阴,又作一篇《欧阳氏谱图序》,同刻于碑阴。

这两篇序的文字内容有一些差异,与辽博藏欧阳修行书墨迹的内容有些相似,但极为不同。周必大编校的《欧阳文忠公集》中,著录了这两个版本,称为“集本”“石本”,周必大在“集本”文后录有423字的“异文”:

以其族南奔。已而晋室大乱,欧阳氏之诸族曰举、曰迹、曰纯,亦以其族随晋渡江,散居丹阳、吴郡、豫章,然皆不显。而质之族于长沙,其七世孙曰景达,因家于吉州。自琮八世生万,万又为吉州安福县令。其后世或居安福,或居庐陵,或居吉水,而谱著路领先儒林乡欧阳里为定者,因其旧也。初,景达家于长沙之临湘,故自至通,史皆以为临湘人。而询之旧谱,则以渤海之重合县都昌乡仁贵里为著定者,亦因其旧矣。自修皇祖始居吉水之沙溪,至和二年,分吉水置永丰县,而沙溪属永丰。今谱虽著庐陵,而修之世实为吉州永丰人也。自唐末之乱,士族亡其家谱,今虽显族名家,多失其世次,谱学由是废绝。而唐之遗族,往往有藏其旧谱者,时得见之。而谱皆无图,岂其亡之,抑前世简而未备欤?因采太史公《史记·表》、郑玄《诗谱》,略依其上下、旁行,作为谱图。上自高祖,下止玄孙,而别自为世。使别为世者,上承其祖为玄孙,下系其孙为高祖。凡世再别,而九族之亲备,推而上下之,则知源流之所自,旁行而列之,则见子孙之多少。夫惟多与久,其势必分。此物之常理也。凡玄孙别而自为世者,各系其子孙,则上同其出祖,而下别其亲疏。如此,则子孙虽多而不乱,世传虽远而无穷。此谱图之法也。

为行文方便,我们将此卷墨迹《谱图序稿》称为“墨迹本”,从上文可以看出异文的“自唐末之乱”至“此谱图之法也”215字,与墨迹本现有文字完全一致,可知墨迹本就是异文的欧阳修手书墨迹。周必大录异文前有一说明:“一本自‘以其族奔于长沙’至‘其行事则具于谱’五百五十七字,改云”,可知异文只是后半段文字与集本有异,也就是说墨迹本文字与集本前半段291字相同,都是从“欧阳氏之先,本出于夏禹之苗裔”开始,到集本的“其兄子质以其族奔于长沙”开始,墨迹本改写为异文的内容。可知,墨迹本原为714字,今仅余文末215字。

从文字叙述的内容来看,三个版本的《谱图序》中此段墨迹本成文时间应该最早,是尚未完成的草稿。从墨迹本已经遗佚的前半段文字中提到“至和二年,分吉水置永丰县,而沙溪属永丰。今谱虽著庐陵,而修之世实为吉州永丰人也”来看,此段墨迹作于至和二年(1055)之后,嘉祐四年(1059)之前。

2.《夜宿中书东阁》的创作

《夜宿中书东阁》诗见著录于欧阳修自定《居士集》卷13,其中“白首归田空有约”句,《居士集》中“空”字改“徒”字,周必大注:“‘墨迹’作空”,其所指“墨迹”就应是此卷欧阳修书法墨迹。

《夜宿中书东阁》是欧阳修作于嘉祐八年(1063)十二月的一首七言律诗。此墨迹是欧阳修作此诗的手稿,纵28、横17厘米,上书墨迹6行67字,其中2字经过删改,第1行至第4行是诗文正文,第5行为诗题“夜宿中书东阁”,第6行“攻字同韵否”是欧阳修不能确定诗中所用“攻”字韵脚的一条记录。首行墨迹距纸面右边0.5厘米,末行距纸面左边2厘米。书心左上角钤“宣统御览之宝”朱文圆印,左侧接缝钤南宋“中书省印”朱文方印。全诗“翁”“功”“攻”“中”押“一东”韵,对仗工整,格律清晰,抒发诗人对于自己年老衰病的惆怅,对于新帝英宗即位之后政事的担忧,以及对先帝仁宗的怀念,是一首情真意切的感怀诗。

全文如下:

凡例:

原文删去字:宁负

旁注增加字:空有

4.公年史记表,郑玄诗谱,略依其上下、旁行之,作为谱图。上自高祖,下

5.止玄孙,而别自为世□。凡自使别为世者,上承其祖考为玄孙,下系其孙

6.为高祖。凡世再别,而九族之亲备,推而上下之,则知源流之所自,旁而

7.行□之□而列之,则见子孙之多少。夫惟多与久,其势必分。此物之常理也。故凡玄孙别而自为世者,各系其子孙,则

8.上同其出祖,而下别其亲疏。如此,则子孙虽多而其亲疏不乱,世次传虽

9.远而其传无穷。此谱图之法也。

欧阳修生活的时代,社会矛盾尖锐,各地农民起义和士兵暴动蜂起,北方的契丹和西方的西夏频繁侵扰宋朝北部和西部边疆,内忧外患交织,北宋王朝统治面临危机,传统的伦理纲常也受到冲击,同时佛教、道教对儒学产生极大威胁。为了尊祖收族,提高家族凝聚力,增强社会稳定性,早在宋真宗天禧五年(1022)就有诏书②敕令文武群臣自修家谱。

欧阳修“以儒学卫道士的身份出现在北宋学坛”③,主张整饬道德,维护纲常,推行儒家忠孝礼义之道。自景祐二年(1035),为“借史学整饬人伦道德,挽救颓败世风”④,欧阳修开始效法《春秋》,“褒善贬恶,匡时弊,正乱君⑤,私撰《新五代史》,直到皇祐五年(1053)完稿,其贯穿始终的是对伦理纲常的整饬和维护。这种思想体现在一个家族的层面则是要“以忠事君,以孝事亲,以廉为吏,以学立身”⑥这样的祖训教育后人。而经历过唐末五代战乱,欧阳修的家族“或微或绝,分散扶疏”⑦,不存“尊尊亲亲之道”⑧,其族人已不清楚欧阳氏的由来和祖先传承的历史,更不了解“祖先长期形成的遗德和祖训”⑨。为了整饬伦理纲常,有必要重新整理家族的历史传承。皇祐四年(1052)三月,欧阳修母亲郑氏病故,欧阳修归颍州守制,皇祐五年(1053)八月,欧阳修自颍州护母丧归吉州,葬沙溪泷冈,冬,归颍州,直到至和元年(1054)五月服除,赴开封。欧阳修在家乡的这一年多时间,以旧家谱访求族人,“各得其所藏诸本,以考正其同异,列其世次”⑩,用图表重建欧阳氏谱图。《欧阳氏谱图序》最早见著录于《居士外集》,其文末有“嘉祐四年(1059)己亥四月庚午嗣孙修谨序”。熙宁二年(1069),欧阳修居青州,重新修订谱图,并将之镌刻在“泷冈阡表”碑阴,又作一篇《欧阳氏谱图序》,同刻于碑阴。

这两篇序的文字内容有一些差异,与辽博藏欧阳修行书墨迹的内容有些相似,但极为不同。周必大编校的《欧阳文忠公集》中,著录了这两个版本,称为“集本”“石本”,周必大在“集本”文后录有423字的“异文”:

以其族南奔。已而晋室大乱,欧阳氏之诸族曰举、曰迹、曰纯,亦以其族随晋渡江,散居丹阳、吴郡、豫章,然皆不显。而质之族于长沙,其七世孙曰景达,因家于吉州。自琮八世生万,万又为吉州安福县令。其后世或居安福,或居庐陵,或居吉水,而谱著路领先儒林乡欧阳里为定者,因其旧也。初,景达家于长沙之临湘,故自至通,史皆以为临湘人。而询之旧谱,则以渤海之重合县都昌乡仁贵里为著定者,亦因其旧矣。自修皇祖始居吉水之沙溪,至和二年,分吉水置永丰县,而沙溪属永丰。今谱虽著庐陵,而修之世实为吉州永丰人也。自唐末之乱,士族亡其家谱,今虽显族名家,多失其世次,谱学由是废绝。而唐之遗族,往往有藏其旧谱者,时得见之。而谱皆无图,岂其亡之,抑前世简而未备欤?因采太史公《史记·表》、郑玄《诗谱》,略依其上下、旁行,作为谱图。上自高祖,下止玄孙,而别自为世。使别为世者,上承其祖为玄孙,下系其孙为高祖。凡世再别,而九族之亲备,推而上下之,则知源流之所自,旁行而列之,则见子孙之多少。夫惟多与久,其势必分。此物之常理也。凡玄孙别而自为世者,各系其子孙,则上同其出祖,而下别其亲疏。如此,则子孙虽多而不乱,世传虽远而无穷。此谱图之法也。

为行文方便,我们将此卷墨迹《谱图序稿》称为“墨迹本”,从上文可以看出异文的“自唐末之乱”至“此谱图之法也”215字,与墨迹本现有文字完全一致,可知墨迹本就是异文的欧阳修手书墨迹。周必大录异文前有一说明:“一本自‘以其族奔于长沙’至‘其行事则具于谱’五百五十七字,改云”,可知異文只是后半段文字与集本有异,也就是说墨迹本文字与集本前半段291字相同,都是从“欧阳氏之先,本出于夏禹之苗裔”开始,到集本的“其兄子质以其族奔于长沙”开始,墨迹本改写为异文的内容。可知,墨迹本原为714字,今仅余文末215字。

从文字叙述的内容来看,三个版本的《谱图序》中此段墨迹本成文时间应该最早,是尚未完成的草稿。从墨迹本已经遗佚的前半段文字中提到“至和二年,分吉水置永丰县,而沙溪属永丰。今谱虽著庐陵,而修之世实为吉州永丰人也”来看,此段墨迹作于至和二年(1055)之后,嘉祐四年(1059)之前。

2.《夜宿中书东阁》的创作

《夜宿中书东阁》诗见著录于欧阳修自定《居士集》卷13,其中“白首归田空有约”句,《居士集》中“空”字改“徒”字,周必大注:“‘墨迹’作空”,其所指“墨迹”就应是此卷欧阳修书法墨迹。

《夜宿中书东阁》是欧阳修作于嘉祐八年(1063)十二月的一首七言律诗。此墨迹是欧阳修作此诗的手稿,纵28、横17厘米,上书墨迹6行67字,其中2字经过删改,第1行至第4行是诗文正文,第5行为诗题“夜宿中书东阁”,第6行“攻字同韵否”是欧阳修不能确定诗中所用“攻”字韵脚的一条记录。首行墨迹距纸面右边0.5厘米,末行距纸面左边2厘米。书心左上角钤“宣统御览之宝”朱文圆印,左侧接缝钤南宋“中书省印”朱文方印。全诗“翁”“功”“攻”“中”押“一东”韵,对仗工整,格律清晰,抒发诗人对于自己年老衰病的惆怅,对于新帝英宗即位之后政事的担忧,以及对先帝仁宗的怀念,是一首情真意切的感怀诗。

全文如下:

凡例:

原文删去字:宁负

旁注增加字:空有

1.翰林平日接群公,文酒相欢慰病翁。

2.白首归田宁负空有约,黄扉论道愧无功。

3.攀髯路断三山远,忧国心危百箭攻。

4.今夜静听丹禁漏,尚疑身在玉堂中。

5.夜宿中书东阁。

6.攻字同韵否?

前两句是欧阳修对于仁宗时期自身经历的回顾。皇祐五年,欧阳修将母亲归葬沙溪泷冈,但因“力所不周”,仓促之间未能在父母坟墓周围种植松柏,盖造屋宇,也未能刻立碑碣。当时欧阳修对着参加葬礼的“乡人、父老、亲族、故旧”发誓,丁忧服除后,会向皇帝乞求一个在江西的差遣,方便就近照看祖坟,并完成这些未尽事宜。然而从至和元年(1054)欧阳修丁母忧结束,自颍州归开封,就开始任翰林学士,直至嘉祐八年,仍然未能践行前约返回江西。

翰林学士需要定期在禁宫为皇帝讲说经义,每年“二月至端午日,秋八月至长至日,遇只日入侍迩英阁,轮官讲读”,可谓与皇帝“最为清近”。皇帝时有询访,欧阳修常与之相议论,但自谦“碌碌随众人,未尝有所建言”。自丁忧归京,欧阳修已“鬓须皓然”,自觉“眼目昏暗,脚膝行步颇艰,右臂疼痛,举动费力”,常称病翁,为翰林学士的几年中时常与梅尧臣、范镇、刘敞等人诗酒唱和聊以慰藉。

第三句,“攀髯路断三山远,忧国心危百箭攻”是这首诗的核心,“攀髯”来自黄帝崩后乘龙归去,小臣持龙髯欲跟随而不成的典故,是欧阳修对仁宗的哀悼。宋仁宗驾崩后,养子赵曙即位,是为英宗。英宗即位后就称病,“诏请皇太后同听政”,与曹太后关系不睦,政权交替之间,危机四伏,欧阳修尤感心忧。

第四句,说明作诗时欧阳修因事留宿中书东阁,恍然回到了仁宗朝身为翰林的宿直经历,点明作诗缘由。嘉祐八年四月欧阳修转任户部侍郎,仍参知政事,但不再是翰林学士,不再需要定期值宿禁中。而这一天,欧阳修因事留宿位于禁中的中书东阁,恍然间仿佛回到了仁宗时期自己作为翰林在禁中值宿之时,不禁发出感慨。

此诗后附原在其纸背的中书门下所录旨挥:“子顼出,奉□入内内侍省取旨施行。”“顼”英宗子是赵顼,查宋史可知十二月“乙亥,淮阳郡王顼出阁”。可证《夜宿中书东阁》作于嘉祐八年十二月乙亥日之后。

欧阳修行书《谱图序稿》并诗卷通篇受颜真卿的影响,书写随意轻松,流畅自由,虽多有涂改、增删,却毫无故作之意。此卷是欧阳修为记述其文学作品所写,既是文学作品,也是书法纪录,践行了欧阳修“学书勿浪书,事有可记者,它时便为故事”的书法理论思想。此卷墨迹北宋流传情况不明,见不到相关著录,有可能是在欧阳氏家族内部流传。

二、南宋的鉴藏

南宋时此卷最早出现在周必大的著录中。周必大(1126~1204),字子充,号省斋,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南宋绍兴二十年进士,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官至左丞相少保,封益国公,卒谥文忠,是南宋颇具影响力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学者。周必大极敬重欧阳修的为人和诗文,尊其“道德文章百世之师表”,收藏有许多欧阳修的书帖,著有《六一先生墨迹跋》等10篇文章。

此墨迹上有周必大三段题识,第一段题识在《谱图序》左侧:“右欧阳氏谱图序稿”,是后人认识欧阳修谱图序最直接的文字依据。

第二段题记在《夜宿中书东阁》和中书录旨挥中间:“右欧阳公嘉祐八年冬末诗。按昭陵以是年春晏驾,十月复土。时厚陵再属疾,两宫情意未通。故有攀髯路断,忧国心危之句云。”周必大查证历史,推断欧阳修作诗原因。

第三段题记在中书录旨挥左侧:“右两行,元在欧阳公诗稿之阴,殆中书所录旨挥,盖神宗以是年九月封‘淮阳郡王’,改赐今名。十二月乙亥出阁,正当时事也。淳熙乙巳春。必大谨记。”特别说明中书录旨挥和《夜宿中书东阁》的位置关系,结合历史记载,证实欧阳修作此诗的时间。

后两段题记见于周必大《庐陵周益国文忠公集》。从周必大题识来看,淳熙乙巳(1185)春之前,欧阳修书《谱图序》《夜宿中书东阁》俱已入藏周手。他将这两件欧阳修的书法与北宋中书省所录旨挥合装为一卷,三纸接裱毕,旋即于空白处穿插写下三段题跋。

另外,在三件墨迹接纸处钤有三方“中书省印”,都是周必大所钤。淳熙十五年(1188),“相同一方‘中书省印’再于周必大跋传阎立本《历代帝王图》卷(波士顿美术馆藏)连钤五次”,而且也都是“骑缝跨钤于各段接纸之间,这显然是周氏个人的钤印习惯”。淳熙乙巳(1185)春,周必大官“參知政事”,冬十二月“权中书令”,“中书省印”应钤于此后。卷末明宋濂跋文中提到卷首有周必大“益国之章”,今已与前半段墨迹一同遗佚,淳熙十六年(1189)三月,周必大封益国公,“益国之章”应钤于此后。

三、元代的鉴藏

周必大之后,此卷收藏情况不明,到元大德己亥年间(1299),欧阳修六世孙欧阳耐轩得之于庐陵好事者之家,其后交由欧阳修八世孙欧阳彦珍收藏。

欧阳耐轩,欧阳修六世孙,生卒年不详,元大德己亥年(1299)之前在庐陵安福州任教,任满离职后,往沙溪拜谒泷冈祖坟,去青州摹泷冈阡表碑文回到庐陵,后从庐陵一好事者家中获得欧阳修《族谱序》稿真迹。

欧阳彦珍,欧阳修八世孙,生卒年不详,与张雨(1283~1350)同时代人,较王冕(1310~1359)年纪长,擅文章、经史,曾有30年仕宦经历,晚年居杭州,曾游历南京,与张雨、王冕等有交往、唱和。欧阳彦珍极珍视此卷墨迹,邀请多位当时名家观摩并题跋。现有元代12人跋文,均由欧阳彦珍邀请写作,其中6人跋文无年款,6人跋文有年款,元延祐己未闰八月癸亥(1319年闰八月)徐明善为最早,至正六年(1346)九月十一日欧阳玄(1274~1358)为最晚。

这12人跋文中刘参(生卒年不详,题跋于至顺壬申,1332)、郑晟(生卒年不详,至元丁丑中秋,1337年8月15日)和王(生卒年不详,题跋至元丁丑建子月望,1337年11月15日)的跋与欧阳彦珍的生平及此卷在元代的部分鉴赏有关,以刘参的跋为最重要。元大德己亥年,欧阳耐轩与刘参先后任教安福州,欧阳耐轩离开安福州之后与刘参保持了书信联系,曾在信中告知刘参他前往泷冈祭拜祖坟,去往青州拂拭瀧冈阡表碑并摹写墨本带回庐陵,其后在庐陵一好事者家中得到《族谱序》草稿真迹。刘参早知收藏此卷的好事者亦十分珍视,欧阳耐轩必然是以相当的诚心才使对方割爱相让,他也高兴地为之举杯庆贺。此后欧阳耐轩过世,刘参在至顺壬申年到钱塘为江浙秋闱校文,欧阳彦珍时为江浙行中书省官吏,特去其所居旅舍探访,并将此卷墨迹给刘参观摩。刘参此跋揭示了欧阳耐轩的部分生平,提及此卷如何入藏欧阳耐轩手中,及递藏于欧阳彦珍的简要情况,说明欧阳彦珍“宝爱甚于前人”。郑晟的跋文中提到,他曾在清漳郡治(或为山西漳河上游)拜观此卷。王的跋文中也提到,欧阳彦珍曾作为他的贵客,将此卷给他观摩。

其他的跋文中张雨、欧阳玄、泰不华均是元代著名文人,他们的跋文均对欧阳修此卷墨迹的珍贵性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张雨的跋文或许是作于欧阳彦珍游历南京时。泰不华的跋文显示他没有亲见此卷,是听闻欧阳彦珍藏有此卷而作跋,是应欧阳彦珍之邀而作。欧阳玄的跋文除赞赏欧阳氏谱图的重要性之外,特别提到欧阳修的经学研究极精,格外关注了《夜宿中书东阁》诗,提到欧阳修在仁宗立储和英宗、神宗在位时的贡献,欧阳修虽位极人臣,但平生“唯以翰林为乐”的初心。

四、明清的鉴藏

此卷在明代的收藏情况不明,仅有宋濂(1310~1381)一跋,考证欧阳修此墨迹《谱图序》稿作于宋至和二年,肯定周必大的题识。宋濂观摩此卷诗文稿时,《谱图序》稿仍是完整一卷,卷首周必大的“益国之章”仍在,他认为周必大钤“中书省印”的时间是在淳熙十四年二月之后,钤“益国之章”的时间是淳熙十六年三月之后。跋后钤有“太史氏”朱文方印和“金华宋氏景濂”朱文方印,从宋濂使用“太史氏”印章来看,此跋应是作于明洪武元年(1368)宋濂主持编纂《元史》之后。

此卷在清嘉庆年间进入内府收藏,经《石渠宝笈三编》著录,有“宝笈三编”“嘉庆御览之宝”等钤印。《石渠宝笈》著录中提到:“……‘益国之章’,今卷首皆无之,本已残缺,或为人割截所致。”可见此卷到清嘉庆时已经丢失了《谱图序》稿前半段,就是我们今天所见的样子了。

此后,溥仪在1924年夏天钤有“宣统鉴赏”“无逸斋精鉴玺”,在离开清宫前,以赏溥杰为名,连同其他一些书画经天津运往长春伪皇宫。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后,溥仪携逃至吉林省临江市为我军截获,交东北人民银行转交东北文物管理委员会,其后,入藏东北博物馆即今辽宁省博物馆。

五、结语

《谱图序稿》是欧阳修谱牒学研究的代表性著作,开创了私修家谱的新范例,广为后世家谱借鉴,影响直至明清。《夜宿中书东阁》诗是欧阳修晚年创作的代表性律诗,深受其本人的重视,收录在其自订《居士集》中,反映了欧阳修主要的政治经历和晚年的政治生活。欧阳修行书《谱图序稿》并诗卷墨迹保留了欧阳修行文思考修改的过程,既是其两篇重要文学作品的合璧,也是其重要的书法纪录。

此卷墨迹南宋时得到欧阳修的最大崇拜者周必大的珍藏,元代后递藏于欧阳修六世孙、八世孙手中,明代得到宋濂的鉴赏,清中期入藏清宫,流传有绪。在近千年的流传中,衍生了许多关于欧阳修经学、谱牒学、书法的相关研究,影响广泛深远,至为宝贵。

猜你喜欢

中书夜宿墨迹
夜宿动物园
王言撰制与魏、齐文运承变
刘国勇
刘向《列子书录》之“中书”即“内书”,“中”字不借指朝廷
“泼”出精彩 用好PPT中的墨迹技法
夜宿石窟
墨迹天气上市,也许不是什么好消息
夜宿石窟
你可知道一道圣旨的出台流程
笑里藏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