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民乐于小学音乐课堂的策略初探

2021-01-15文晓惠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52期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

文晓惠

【摘要】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中有很多的经典民间音乐曲目,《火把节》《翻身的日子》《阿细跳月》《赛马》等这些都是深受大众喜爱的民乐歌曲。在实施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小学音乐教师要善于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民乐曲目,一方面,对学生实施乐理教学,为其今后学习音乐知识和技能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更要通过民乐教学对学生实施正确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指导,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让课程改革工作落到实处。

【关键词】小学音乐;民乐文化;课堂教学

在实施“双减”政策之后,各大中小学开始增加音体美课程的教学比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呼声日益高涨,与此同时,也对课堂“学好、学足”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形势下的小学音乐课堂应该如何教学呢?民乐文化的渗透不可或缺。下面,笔者具体谈谈如何将民乐文化融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希望笔者的一些看法和做法,能够给同仁提供一些参考。

一、民乐的内涵

首先需要明确一个概念,那就是什么是“民乐”?民乐是音乐文化中的一个门类,一般指民间音乐,或者可以理解为带有民族性和地域性的音乐,它又称为民间歌谣、民俗音乐,如,《火把节》《翻身的日子》《阿细跳月》以及《赛马》等,都属于民乐的范畴。民乐的起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它通过广大群众代代相传、口口相授的形式保留和传递了下来,无论是从演奏中使用的乐器、谱写的乐谱,还是演奏的形式上来说,都保留了极强的民族性和地域性,且很多歌词中都描述了当地的风俗习惯,所以说它是优秀的精神文化毫不为过,结合民乐文化,对小学生实施音乐教学,可以很好地弘扬民族精神和各个地区的地方特色,增进华夏同胞之间的相互了解和融合,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因此,在小学阶段实施民乐教学是很有必要的。

二、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民乐教学

(1)游戏与图像多重刺激,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上想要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音乐教师要尽可能地调动学生学习民乐歌曲的积极性。而基于对儿童行为和心理发展规律的了解,不难看出小学生喜欢参与各类游戏,也喜欢接触一些形象、生动的图像元素,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构建基于民乐的体验式课堂,从而吸引广大学生沉浸在趣味的音乐学习氛围中,为提高教学效率争取到很多宝贵的时间。

比如,在教学指导人音版的《火把节》一课时,首先,教师可以出一则谜语,让学生们一起来猜一猜,“一个母亲,五六胞。兄弟姐妹,他行六。滇川黔桂,有分布,四川凉山人不少。火把一亮,好热闹,唱起歌来,把舞跳。”谜面较为简单,聪明的学生稍加动脑思考就不难猜出谜底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的“彝族”。接下来,教师再来播放一组少数民族——彝族人民在火把节这天进行盛大集会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到彝族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和对和平生活的歌颂、赞美之情。再次,就是组织课堂律动游戏,教师播放音频《火把节》歌曲,启发学生模仿彝族人民的舞蹈动作,跟着民乐一起律动起来,在听歌和模仿的游戏中,体验到音乐课学习的快乐,让民乐教学的有效性提高。

(2)介绍民乐创作背景,培养学生鉴赏能力

素质教育,“以生为本”的呼声日益高涨,音乐教师需要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而对音乐的鉴赏能力,自然也是非常重要的学科教育内容之一。但如果小学生对民乐文化的历史和歌曲的创作背景不做了解,在此基础上空谈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是不实际的。因此,课堂上,音乐教师要向学生拓展一些课外小故事,帮助学生了解民乐的创作背景,这样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能加深学生与歌曲创作者的情感共鸣,提高其音乐鉴赏力。比如,笔者在教学指导《阿细跳月》这首歌曲时,先向学生介绍一下歌曲的节奏和拍子,使其感受到曲谱的快慢变化,对这首曲子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其次,再来从歌曲背后的人文故事对学生实施教学启发,向学生拓展一些课外小知识。“阿细跳月”本身是阿细语,翻译成汉语意思就是“欢乐的跳”,一般这种歌曲多在彝族有盛大节日、聚会时才演奏,且参加的人数少为十几人,多则达到几千人,又因为多选择在皎洁的月光下趁着生起的篝火一起跳舞,所以,称之为“阿细跳月”,在演奏时所采用的乐器也都是具有彝族民族风味的民族乐器,通过讲解这些歌曲背后的小故事、小常识,有助于增加学生对民乐作品的理解,并产生对彝族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文景色的向往、憧憬之情。

(3)结合本校民乐特色需求,融入音乐课堂

学校的民乐团成立于2003年,在编团员约200人,分为大中小三个梯队,人数约占全校学生数的五分之二。在平常训练中就需要掌握音乐课上所学习的音乐基础知识,例如,节拍、节奏、速度、力度、该曲子的背景等。

因民乐队训练时需要看五线谱,为了民乐队训练更高效,学校音乐教材使用的是人音版五線谱的教材。在平常的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会在各个年级按照每个年级学生的认知程度教授五线谱,一、二年级认识基础的五线谱,五线谱上的标识以及五线谱上小字一组的音高在哪,三、四年级懂得独自识一首曲子固定调的五线谱,五、六年级的学生除了懂得识固定调的五线谱以外,还要会识简单的G调的五线谱并翻译成简谱。有了这个基础,学校在进行民乐队训练时,民乐队的学生们识谱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当学习新曲子时,学校民乐队的学生们可以自己根据音乐课上所学的基础知识在家先识谱练习。等到专业教师上课时,学生们就能很快学会新的曲子,大大提高了民乐队训练的进度。同时,在音乐课堂教学上,学生们除了会看五线谱,还要通过音乐教材上的歌曲来学习相对应的乐理知识以及节奏,教师会要求每个班级的学生都要会打所学曲子的节奏,每一节音乐课上都教授学生新的以及复习所学过的节奏类型,从而使学校民乐队学生在训练时,知道如何运用音乐课堂上所学习的节奏,训练时减少出现节奏错误的情况,合奏时更好地配合,也减少了合奏训练时一片混乱的现象。

学校民乐队排练过一首曲子《瑶族舞曲》,在训练该曲时学生们已在音乐课堂上学习过《瑶族舞曲》的选段,当民乐队学生在排练《瑶族舞曲》这首曲子的时候,每个学生都很兴奋,眼睛亮晶晶地说:“老师这首曲子我们音乐课上学过,它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瑶族人民载歌载舞欢庆节日的动人场面,表达了人民的幸福生活和无比欢乐的心情。开始是由轻柔的弹拨乐模仿瑶族特有的长鼓敲击声,在长鼓的敲击声中奏出幽静委婉的主题。”另一个学生也抢着说:“这首曲子第二部分是抒情的,描绘了抒情而温馨的意境。”这时,学生们已经知道了这首曲子的背景还有需要烘托的氛围,就能迅速地理解教师在排练时所强调的曲子的细节,强弱等,对这首曲子也提高了学习的兴趣,每个学生都沉浸在训练当中,都想学好这首曲子,一起把这首《瑶族舞曲》演奏出来。回到音乐课堂,民乐队的学生也可将他们所学的《瑶族舞曲》演奏给班上的学生欣赏,从中起到了相辅相成的作用。

综上,民乐文化是优秀的民族文化,其中更包含了我们独特的民族精神,有很重要的传承和弘扬意义。因此,无论是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或是立德树人的教育角度来看,小学音乐教师教育任务十分艰巨,应高度重视小学阶段的民乐教学,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探寻更多合适的、有效的小学音乐民乐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徐冬洁.让民乐奏响孩子心中的和美情——小学中高段音乐教学中民乐教学[J].读写算,2020(19):181.

[2]斯璐.将民乐融入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尝试[J].当代家庭教育,2020(15):127.

[3]陈玲.这边风景独好——浅谈民乐教学与音乐课程的有机整合[J].名师在线,2020(7):77-78.

责任编辑  陈红兵

猜你喜欢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