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荔枝冷链物流模式应用存在问题及对策

2021-01-15季益彪邱建伟

现代商贸工业 2021年3期
关键词:冷链物流对策

季益彪 邱建伟

摘 要:合理应用物流模式对广西荔枝产业健康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在比较研究无特殊处理、传统冷链、全程冷链等物流模式适用范围、主要特点和所占比例的基础上,实地调研广西荔枝物流现状,发现其应用存在如下问题:无核心企业、冷链技术落后、信息化程度低、标准化程度低、成本高。提出:加强荔枝供应链管理,培育强有力核心企业;深入发展“最先一公里”荔枝冷链物流;推动冷链物流补贴及政策倾斜等建议。

关键词:广西荔枝;冷链物流;模式应用;最先一公里;对策

中图分类号:F2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03.017

0 引言

地处亚热带的广西具有种植鲜果的天然优势,主要品种有荔枝、龙眼等。凭借品种多、产量大的特点,鲜果产业已成为广西支柱性产业之一。据统计,2019年,广西荔枝种植总面积达到310余万亩,总产量高达100万吨,与2010年相比产量增长约为87.53%,但却出现了果农增产不增收的奇怪现象,收购价格同比降低。滞销问题的频发多发,不仅对荔枝产业造成一定影响,更是损害了果农利益。

近几年,不少学者着力研究农产品滞销问题,从不同视角分析滞销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伏开放等认为我国冷链物流存在设施落后、冷链物流行业标准缺失、冷链物流人才短缺、第三方冷链物流发展缓慢等问题。曾志雄等认为要结合各地区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物流供应链模式,降低生鲜农产品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蒋侬辉等建议处于生鲜食品供应链上游的物流管理人员在运输过程中制定成本优化决策,最大限度降低总成本,同时保持食品质量高于可接受水平。廖晶提出政府对克罗地亚农产品市场机制以及在农产品信息系统等方面的支持,可以有效地预防农产品市场失灵。针对滞销问题,学者提出的策略方法各有侧重,但需因地制宜。

1 广西荔枝物流供应现状

荔枝的供应链是一个具有完整功能性的网链,涵盖从荔枝种植开始直到消费者购买为止直接或间接涉及的所有环节。

1.1 广西荔枝销售现状

据调查,广西荔枝通常有四条销售渠道:一是当地市场销售;二是产品深加工;三是出口;四是产区外销售。广西荔枝销售面临其他省区和东盟国家的竞争,一方面,越南等东盟国家凭借荔枝果大、价廉、加工成本低等优势,占领了一定市场份额。另一方面,由于广西荔枝成熟期处于海南、广东之后,福建之前,荔枝销售不可避免受到影响。如2018年,海南、广东、广西出现了荔枝扎堆上市现象,导致广西荔枝销售压力骤增。广西荔枝销售的品牌较为匮乏,也导致在销售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不高。然而从全国对荔枝的市场需求来看,目前荔枝产量远未满足。

1.2 广西荔枝物流供应环节

2018年11月-2020年5月,研究团队先后赴广西玉林荔枝产地、广西灵山荔枝集散区,广州江南果菜批发市场,南京、杭州、西安等地农贸市场,对广西荔枝供应链、物流模式和流通成本展开了调研,广西荔枝物流供应环节如图1所示。

2 三类荔枝物流供应模式

广西荔枝的冷链物流模式因销售渠道的不同而不同,主要包括无特殊处理物流供应链模式、传统冷链物流供应模式、全程冷链物流供应模式三类。

2.1 无特殊处理物流供应模式

无特殊处理物流供应模式是指荔枝从采摘到消费者手中,在流通各环节均无特殊保鲜处理,该模式常见于生产地的就近销售,整个流通过程保持在3-4小时左右,能够较好地保证荔枝质量,具备储存时间短、销售速度快的特点。

2.2 传统冷链物流供应模式

传统冷链物流模式是指荔枝从采摘直到到达消费者手中大多数环节均是处在较低温度下,其中传统冷链的常见做法是“常温运输车+泡沫箱+冰块”。虽然在运输过程中,随着冰块的溶解,泡沫箱内温度逐步升高,但基本能够保证荔枝的品质。传统冷链物流模式主要针对较近省份的销售。通常,采用传统冷链物流模式的运输时间保持在4-24小时,进入销地批发市场后的仓储时间略长于无特殊处理物流模式,销售速度较快。调研发现,超市荔枝的冷藏销售比例远远高于农贸批发市场,路边摊贩的荔枝普遍没有冷藏措施。由此可见,传统冷链物流模式的荔枝供应链冷链也并不是完整的,供应链的两端非常容易出现断开。

2.3 全程冷链物流供应模式

全程冷链物流模式是指荔枝从采摘直到到达消费者手中多数环节均是处于可控低温下,与传统冷链物流模式比较,全程冷链物流模式最显著的区别在于以下两点:一是荔枝采摘后进行各项保鲜预处理,最大程度确保荔枝的品质;二是运输过程配备冷藏保鲜车,能够给运输途中荔枝保持恒定低温,最大程度减少运输与仓储中温度上升所造成的损失。通常,全程冷链物流模式多用于銷往我国北方较远的省份或国外地区的情况。

2.4 三种模式对比分析

三种模式各有不同的适用情况。表1呈现了三类物流模式的适用范围、主要特点及在广西的应用比例。

据调查,广西应用无特殊处理物流供应模式与传统冷链物流供应模式最为广泛。尽管,全程冷链物流对最大化保证荔枝的品质,但在实际中,全程冷链物流的应用比例非常低,主要原因是要求物流冷链技术及物流成本较高。

3 广西荔枝冷链物流模式应用存在问题

3.1 核心企业缺少

整个供应链缺少能够掌控全局的核心企业。如果一条供应链上没有一个核心企业,那么各环节的利益将很难协调。当市场出现由于不同原因所产生的波动,如荔枝产量大量增加或减少,荔枝供需出现不均衡时,由于供应链的风险分担机制,多数情况下,供应链上下游的农户和消费者承担更大的损失。农户缺乏有效手段以保证其他环节能够按荔枝的保鲜要求进行保鲜,中下游环节也无法控制上游环节,因此整条供应链就容易出现问题。

3.2 冷链技术落后

冷链物流技术应用滞后于市场。目前荔枝的预冷处理、全程恒定低温等物流技术已经成熟,但在广西并没有广泛使用此类技术。例如,荔枝采摘后并没有较好的预冷处理,常见的预冷处理主要为加冰处理,其效果不如冷库预冷处理、差压式预冷;中距离销售中,全程恒定作业温度的比例很低,且包装简单;“泡沫箱+冰块”的传统冷藏比例远远高于冷藏运输车,运输途中的温控手段粗糙且不可控。

3.3 信息化程度低

缺少完善的信息化平台连接各个主体,无法做到统一调度,使荔枝冷链物流在运行过程中默契配合,避免出现设备停止工作、人力资源浪费、销售部门的库容准备不足等。无法确保荔枝冷链物流各个环节之间保持较高的组织协调性,在荔枝冷链物流中做到恒温、恒湿。

3.4 标准化程度低

荔枝果鲜味佳,却是一种极易腐烂的鲜果。白居易曾在《荔枝图序》中说:“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变,四、五日色香味尽去矣”。为了保持荔枝高品质,就要保证在采收、储存、运输直到到达消费者手中为止的各个环节都要严格处在低温环境下。但目前常温运输情况仍旧大量存在,多数物流企业并未形成标准化、制度化的操作方式,造成物流企业之间的管理水平、物流设备出现差距。并且在荔枝采摘后没有进行预冷处理,终端销售时也极易忽视冷藏销售,最终导致供应链、冷链前后衔接不紧密,出现“断链”现象。

3.5 物流成本高

一方面是广西荔枝在当地极其廉价却无人问津,另一方面是北方市场二、三十元一斤的天价荔枝。通过调研,得知荔枝的物流成本占到了荔枝售价的50%以上。不同物流方式造成不同物流成本,荔枝销售价格也就不同。荔枝冷链物流成本主要涉及运输费用、荔枝损耗以及冷藏成本。在供应链中,荔枝的销售损耗最大。由于小型商贩在贩卖荔枝时,批量小、利润低,无法高成本冷藏销售,往往使用常温储藏,而常温下荔枝极易变质,储存损耗大。这些成本最终体现在荔枝高昂的零售价格上。

4 广西荔枝冷链物流模式应用对策

4.1 加强荔枝供应链管理,培育强有力的核心企业

通过培育核心企业,承担重构供应链的责任,引导供应链一体化,推动荔枝冷链物流的发展。通过供应链信息系统的完善,提高各环节的组织协调性。通过建立更为合理的风险共担机制,减少供应链各环节变动的可能性。

4.2 发展冷链物流,多种手段解决冷链“缺冷”问题

4.2.1 完善冷链物流法律法规,制定冷链物流标准

冷链物流发展需要政府、行业以及企业等多方面的合作。政府制定对农产品冷链温度控制的强制性标准;行业要推动冷链设施和技术装备的标准化;物流企业制定企业内部规范操作标准,形成全程冷链物流的技术标准和温控要求。

4.2.2 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发展“最先一公里”

在荔枝生产地附近建设冷链物流基地,确保荔枝采摘后的“最先一公里”完成预冷、低温仓储、保鲜、初加工等工序;在荔枝集散区建设冷链加工基地与物流集散中心,完成果蔬产品深加工及结转;使用低温冷藏车进行运输,并利用现有冷藏设备,与各地的大型冷库开展合作,实现冷链资源高效利用,做到全程冷链运输;在超市、连锁店配备冷链暂存服务,打通荔枝“最后一公里”配送。

4.2.3 引进大型第三方冷链物流,创新冷链物流模式

专业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的组织化程度、服务水平、专业设备都相对较高,广西政府可以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借此引导、鼓励和培育本地大型冷链物流企业,完善冷链供应链,并以此为契机,吸引高质量的冷链物流人才。

4.3 推动冷链物流补贴及政策倾斜

荔枝高昂的物流成本几乎不可避免,且运输费用、冷藏费用一时间也难以降低,短期内荔枝在运输时损耗也只能通过增加冷藏费用来降低。因此,推动荔枝冷链物流补贴和政策倾斜是解决物流成本过高、强化荔枝产业、帮助果农脱贫的有效手段之一。可通过直接补贴荔枝冷链物流企业、减少冷藏车辆的过路过桥费、鼓励支持当地荔枝产业龙头建设冷链设施等方式带动荔枝产区的冷链物流发展。

5 研究结论

比较了三种荔枝物流模式,无特殊处理、传统冷链、全程冷链等物流模式适用范围、主要特点和所占比例。通过对广西荔枝供应链的物流模式分析,发现了其存在的问题:核心企业缺少、冷链技术落后、信息化程度低、标准化程度低、物流成本高;针对问题,提出三点对策建议:加强荔枝供应链管理,培育强有力的核心企业;发展冷链物流,多种手段解决冷链“缺冷”问题;深入发展“最新一公里”推动冷链物流补贴及政策倾斜。

参考文献

[1]伏开放,周国林,钟杰凡.生鲜冷链物流模式分析——以广东荔枝为例[J].物流技术,2019,38(06):20-22.

[2]曾志雄,邹炽导,韦鉴峰,等.基于蚁群算法的荔枝冷链物流配送成本模型优化[J].包装工程,2019,40(11):58-65.

[3]蒋侬辉,黄泽鹏,刘伟,等.电商物流包装贮运对“翡脆”荔枝贮藏品质的影响[J].食品工业科技,2019,40(18):249-254.

[4]廖晶.南方特色水果冷链物流外部效应分析及计算方法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19.

[5]廖晶,谢如鹤,瑭杰,等.荔枝全程冷链物流碳足迹测算分析及实证研究[J].包装工程,2019,40(03):19-29.

猜你喜欢

冷链物流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浅谈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冷链物流基础上的生鲜电商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