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公共卫生视角的移动健康类APP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2021-01-15李飞腾高玉婷陆亚娴杨晓燕

医学信息学杂志 2020年12期
关键词:技术性科学性大理

李飞腾 佘 容 高玉婷 陆亚娴 杨晓燕 肖 文

(1大理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大理 671003 (1大理大学东喜玛拉雅研究院 大理 671003 2大理大学东喜玛拉雅研究院 大理 671003 2大理大学三江并流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 3大理大学三江并流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 省创新团队 大理 671003)利用省创新团队 大理 671003)

1 引言

从20世纪末起移动互联网以其及时性、便利性、移动性等特点逐步取代固定通信[1],以“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思想改变着人们生活和工作方式[2]。2018年中国互联网流量季度监测报告[3-4]显示,目前国内独立设备数量超过13亿台,我国进入移动互联网发展时代[5]。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是指设计并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其他移动设备的第3方应用软件[6],在交互习惯、页面布局、流畅性等方面提供更佳用户体验。同时由于移动设备的特殊性 APP更具优势[7],已经深入日常生活各领域[8-16]。健康类APP整体发展目前仍存在较多问题,如医疗APP存在功能不够完善、使用人群偏年轻化、覆盖率不高以及数据安全隐患等问题[17-18],大众对其安全性持普遍怀疑态度,更倾向于前往实体医院就诊[19]。2016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大力推动政府健康医疗信息系统和公众健康医疗数据互联融合、开放共享,要求通过“互联网+健康医疗”探索服务新模式,推动中医药养生、健康养老、体育健身等产业发展[20]。研究表明移动医疗APP可以提高疾病控制效果、提升居民健康素养等[21]。本文从公共卫生视角对现有健康类APP应用情况进行梳理,针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以期为推进移动健康类APP研发、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优化公共卫生服务等提供参考。

2 资料与方法

2.1 数据来源

调查基于5个主流手机应用市场展开,包括应用宝、360手机助手、百度手机助手、华为应用市场、vivo应用商店,从中选取健康类APP并进行应用情况调查分析。

2.2 数据分析

将所选取健康类APP分为运动健身、医疗养生、女性健康、美容打扮4类。将下载量分为6个等级:≤ 1万、≤10万、≤100万、≤1 000万、≤10 000万、>10 000万。同时为分析健康类APP存在问题,针对差评内容进行分析并分为8个类别:A-技术性问题、B-功能问题、C-用户体验、D-科学性、E-界面美化、F-售后服务、G-无内容吐槽、H-虚假欺骗,见表1。

表1 差评分类

3 结果

3.1 下载量

随着下载量等级增高各类健康类APP数量均逐级减少,其总体下载量呈金字塔形分布,见图1。在任意一个等级中运动健身类与医疗养生类APP数量均占有较高比例。在下载量>10 000万和≤10 000万两个等级中,4类健康类APP所占比例排序为:运动健身>医疗养生>女性健康>美容打扮;而在其他4个等级中,4类健康类APP所占比例排序为:医疗养生>运动健身>女性健康>美容打扮,仅医疗养生类与运动健身类的排序有变化。用户下载使用量主要集中于少数几个健康类APP,见表2。

图1 健康类APP下载量

表2 最高下载量APP

3.2 主要差评内容

健康类APP存在问题主要集中于技术性问题(A)和功能性问题(B),两者所占比例约为65%~89%。随着下载量增高其技术性问题所占比例逐渐下降,功能性、科学性问题所占比例逐渐增高。最高下载量等级中的健康类APP所存在问题类型较少,包括技术性问题(A)、功能性问题(B)和无内容吐槽(G),见图2。

图2 各下载量APP差评对比

4 讨论与建议

4.1 APP使用率较低,应及时加强宣传

用户使用率较高的健康APP仍属少数,如运动健身类的Keep、悦动圈、咕咚等,医疗养生类的平安好医生和春雨医生。上述APP之所以拥有较高使用率,除因为自身优势明显以及多渠道宣传较好[9]外,已有下载量会影响用户选择,即存在“马太效应”——使用量较多的APP会获得更多下载量[22]。因此APP上市后应及时进行宣传,增加其下载量以吸引更多用户。

4.2 受政策影响较大,政府部门应加大支持力度

医疗养生、运动健身类APP占比较高,与政府积极鼓励创新发展健康医疗业务以及大众健康意识增强有关。国务院于2016年发布的《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23]掀起健身风潮,运动健身类APP得到迅速发展[24]。健康类APP发展受国家政策影响较大,因此政府部门应出台相应优惠政策推动相关部门加大健康类APP研发和推广力度、提升应用质量水平,为实现全民健康提供有效途径。

4.3 普遍存在技术性问题,应加强技术创新与优化

从客户评价来看,下载量较低的健康类APP普遍存在技术性问题[25-28],APP无法安装、注册、登录以及闪退等,这些与系统性能相关的问题在其他类型APP中也普遍存在[29]。此类问题显著影响用户使用体验,可能导致弃用。因此APP开发团队需要加强技术创新与优化,提高APP稳定性、兼容性等,提供良好使用体验以吸引更多用户。

4.4 不断完善自身功能

用户对下载量较高的APP期待值及功能性要求较高,造成随着下载量的增高APP功能性问题所占比例逐渐增高的现象。因此APP应不断完善自身功能,以适应用户不断变化的需求。

4.5 专业性、科学性有待提高,应加强政府监管、线上线下合作

健康类APP的专业性及科学性尚待进一步提高[30-31]。随着下载量增加,科学性问题所占比例加大。对此政府应设立专业监管机构对APP研发中的科学性问题进行指导与监督。朱荣熙等[32]提出可以利用视觉、交互、行为要素3类可用性评价特征,将特征转化为11项可用性影响因子,从而形成以用户为中心的综合评价体系,以提高用户体验。曾永新等[33]研究显示用户评分高的APP大多能体现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此外需要对老年用户市场开展调查,对APP进行优化,使老年人也能体验到科技带来的便利,优化现有产品的交互体验[34]。大多数移动健康APP专注于健身和自我监控[35],在功能开发方面可加强线上平台与线下医疗服务[36]、健身机构合作,打破医疗健康移动应用行业发展壁垒。

4.6 市场占有率较低,政府及公共卫生系统应合力推进其研发与应用

健康类APP对提升全民健康素养具有积极意义,但目前占据市场份额较少。建议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与公共卫生系统利用大数据拓展服务渠道,共同推进性能稳定、功能多样、专业性较高、以用户为中心的健康类APP研发与应用,为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增加助力。

5 结语

本研究基于国内移动健康类APP应用情况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借鉴,但仍存在以下局限性:一是所收集的数据仅限于几个应用市场;二是未结合调查访问进行分析。建议未来有关公共卫生服务的研究应该与大数据相结合,进行全面分析。

猜你喜欢

技术性科学性大理
医学论文科学性的标准
做梦都要去大理
大理好风吹
关于吹牛的一些技术性问题
医学论文科学性的标准
医学论文科学性的标准
说话写句要注意科学性
想念大理
解读“风花雪月”唯大理之最
变电站基础工程冬季施工经济技术性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