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g2 CO3 /EG复合材料增强可见光催化性能和稳定性

2021-01-15王俊丽武彦芳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20年12期
关键词:导带光催化剂结果表明

王俊丽, 许 琳, 武彦芳, 赵 强

(山西大同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山西大同037009)

0 引 言

Ag2CO3是p型半导体中的一种,与宽带隙半导体相比可以充分利用太阳光,由于这一特性,Ag2CO3在环境光催化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然而,Ag2CO3颗粒在催化过程中易聚集和氧化[1-2]。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用其他贵金属半导体或负载材料来构建Ag2CO3基复合物[3-11]。

石墨烯材料具有不同的形式,包括氧化石墨烯、还原石墨烯和膨胀石墨,特别是半导体/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吸引了大量的研究,以提高光催化效率[12-15]。在石墨烯材料中,EG 最广泛的用途是作为催化剂的载体。近年来EG作为复合材料合成的载体受到了广泛的关注[16-19],但是关于Ag2CO3/EG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其在光催化反应中的应用报道较少。

本研究采用沉淀法制备了Ag2CO3/EG复合材料,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对复合材料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对四环素(TC)溶液的降解来评价其光催化活性。实验及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Ag2CO3/EG光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及稳定性比纯Ag2CO3的更好。

1 实 验

1.1 试剂与仪器

试剂:硝酸银(天津金海华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碳酸氢钠(天津市化学试剂供销公司),N,N-二甲基甲酰胺(天津市化学试剂供销公司),膨胀石墨(自制),本实验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仪器:TGL-20B 离心机(上海市安亭科学仪器厂),DHG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巩义市予华仪器有限责任公司),722 型分光光度计(上海光谱仪器有限公司),氙灯光源系统(北京中教金源科技有限公司)。用发射扫描电镜(SEM)(捷克TESCAN)研究样品的形貌和结构。采用日本理学D/max 2500 型粉末X射线衍射(XRD)仪进行样品的物相分析。

1.2 催化剂制备

配制3 种溶液。溶液A:取3.397 4 g硝酸银溶解在100 mL的蒸馏水中配制成100 mL的0.2 mol/L的AgNO3溶液。溶液B:取0.840 1 g的碳酸氢钠溶解在100 mL 的蒸馏水中配成100 mL 的0.1 mol/L 的NaHCO3溶液。溶液C:分别取7.0、21.3、36.3、51.9、76.6 mg的膨胀石墨加入至30 mL DMF 中,进行超声分散。

常温下取5 个500 mL 烧杯,分别将溶液C 倒入,搅拌下将50 mL溶液A逐滴(1 ~2 滴/s)加入到溶液C中,继续搅拌10 min 后,再将溶液B 在搅拌下逐滴(1、2 滴/s)加入,密封后继续搅拌2 h。将沉淀抽滤,沉淀置于培养皿中,在40 ℃下干燥4 h,得到的产品分别为Ag2CO3/EG(1.0%)、Ag2CO3/EG(3.0%)、Ag2CO3/EG(5.0%)、Ag2CO3/EG(7.0%)、Ag2CO3/EG(10%)。

1.3 催化反应

在氙灯(500 W)照射下,取一个夹层玻璃烧杯,体积为100 mL,向其中加入90 mL(30 mg/L)的四环素溶液和100 mg的光催化剂,在搅拌下暗反应50 min。

取4 mL四环素溶液放入比色皿中,用分光光度计测其吸光度A0,选择λmax=373 nm;暗反应结束后,取4 mL试样高速离心5 min,离心后取上层清液,测其吸光度。将溶液放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反应,每隔10 min进行一次取样、离心、测值。

2 结果与讨论

2.1 XRD分析

如图1 所示,Ag2CO3的所有衍射峰都对应于单斜结构的Ag2CO3,此外,图中25.6°的峰对应EG的衍射峰。Ag2CO3/EG的XRD谱图和Ag2CO3的一样,说明在制备过程中EG的添加并没有影响Ag2CO3的结构。

图1 EG、Ag2CO3 和Ag2CO3/EG的XRD谱图

2.2 SEM分析

从图2(a)可以看出,EG 为片层结构,图2(b)复合物中的Ag2CO3为单斜棒状结构,其粒径约为200 nm左右。此外,从图2(c)中还观察到Ag2CO3均匀沉积在EG的片层表面,说明Ag2CO3/EG催化剂被成功结合。这种结构能在EG 和Ag2CO3之间提供足够的比表面积,并能为电子的传输提供良好的迁移潜力。

图2 (a)EG、(b)Ag2CO3 和(c)Ag2CO3/EG的SEM谱图

2.3 光催化降解实验

从图3 的降解四环素实验可知,在黑暗中50 min后溶液达到吸附平衡。从图3 中可以看出,含有7.0%的EG的Ag2CO3/EG样品对TC溶液的降解效果是最好的。随着EG的增大,EG在碳酸银表面上的负载量也随着相应的增大,但当EG的含量过大时,会影响可见光的透射率,所以会对实验结果有一定的影响,导致Ag2CO3/EG的催化性能增加不明显。因此,出于催化剂成本的角度来考虑,认为当EG的含量为7.0%时的Ag2CO3/EG的催化性能最好。综上所述,由于EG 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导电性,与Ag2CO3复合后可以提高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并且使电子可以快速地转移到EG的片层表面,进而提高电荷-空穴对的有效分离,进而增加光催化性能。

图3 Ag2CO3/EG的可见光光催化活性

2.4 光催化重复性实验

图4 为Ag2CO3和Ag2CO3/EG光催化剂进行5 次循环的TC 降解图。从图4 可以看出,在5 次循环后,Ag2CO3/EG光催化剂的活性仍然保持在91.6%,而Ag2CO3的活性却损失到52.6%。结果表明,与EG复合后可以显著提高Ag2CO3光催化剂的稳定性。

图4 Ag2CO3 和Ag2CO3/EG的光催化重复性实验

2.5 光催化降解机理

光催化机理如图5 所示。Ag2CO3在可见光照射下,将电子从价带激发到导带,在导带中产生空穴。电子被激发到Ag2CO3导带,由于EG 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导带上的电子可以迁移到EG 表面与被吸附的氧分子发生反应,产生超氧自由基(·O-2),可将四环素降解为CO2和H2O。结果表明,·O-2和h+是Ag2CO3/EG光催化降解过程的主要活性组分。EG 的加入增加了Ag2CO3催化剂内电子-空穴对的分离效果,进而提高了光催化性能。

图5 可见光下Ag2CO3/EG的光催化降解机理

3 结 语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的Ag2CO3/EG复合催化剂,以四环素的降解来考察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并对其进行了表征,得出下面的结论:①将Ag2CO3沉积在EG 的片层上制备了Ag2CO3/EG催化剂,考察EG添加量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Ag2CO3/EG 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和稳定性高于Ag2CO3。②在最佳条件下降解80 min后TC的降解效率可达97.4%。结果表明,和h+是Ag2CO3/EG 光催化降解过程的主要活性组分。Ag2CO3/EG催化剂优异的性能归因于EG的加入不仅提高了Ag2CO3的比表面积而且改善了催化剂内电子-空穴对的分离效果,进而提高了光催化性能。

猜你喜欢

导带光催化剂结果表明
水热法原位合成β-AgVO3/BiVO4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催化性能
关于某型系列产品“上下导带二次收紧”合并的工艺技术
炮射弹药滑动导带环结构设计
可见光响应的ZnO/ZnFe2O4复合光催化剂的合成及磁性研究
导带式数码喷射印花机运行过程中常见疵病
打捆机导带槽装置及捆带盘胀缩装置的改进
Pr3+/TiO2光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离子掺杂改性TiO2光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册亨县杂交水稻引种试验
体育锻炼也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