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阈下高校学生管理策略探究
2021-01-15马小雨
马小雨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广东 中山 528400)
在“互联网+”的社会发展下,高校的管理工作需进行相应的改革与创新应用。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下,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态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思维意识和价值观也逐渐被互联网信息所影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应进行改善和加强。“互联网+”的社会背景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更多的思路和途径,能够将一些互联网理念和技术应用到学生管理工作中。
1 “互联网+”视阈下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1.1 维护校园环境的安全稳定
高校人员众多,其组成都是青年的学生群体,这些学生有着很强的个性特点,除了正常的学习与生活之外,还会广泛参与到学校及社会的相关事务中,行为、思考都比较积极活跃。在网络信息传媒方式不断进步的环境下,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及社会活动都显出了鲜明的时代特点。社会的相关活动和事务正逐渐深入到校园中,良好的校园环境与正常的社会交流会对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产生积极影响。但一些不良企业或人员会利用高校学生的某些弱势心理损害学生利益,对校园安全产生了危害。
1.2 建设智慧校园
随着信息技术在高校中的广泛普及,智慧校园的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高校教学工作将智慧校园作为重点内容,实现了初步的网络化和智能化规模,针对学生管理的安全监控类智慧应用系统也在逐步完善与实践中。校园安全管理除了要在硬件及服务系统上提升之外,还应该在辅导员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充分体现出人性化和专业化的优势,更好地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产品,实现智慧校园的优化建设。在“互联网+”环境下,校园的安全稳定管理要体现出信息技术性,除了管理方式的信息化水平之外,还要善于使用互联网思维,以人性化的理念来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基础要求。
1.3 使学生建立良好的互联网思维
从年龄上看,高校学生大都是2000年前后出生,自基础教育阶段就开始广泛接受网络环境的熏陶,形成了一定的网络思维。在大数据及云计算技术的广泛普及下,互联网信息呈现出很大的变化,使学生的思维模式出现了一定转变,可以将互联网思维引入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当中。
2 “互联网+”视阈下高校学生管理策略
2.1 加强互联网系统的引入
目前,高校的互联网系统已经广泛用于教学管理当中。在教学中,通过互联网能够进行线上课程的学习以及网络远程授课,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和综合素质提升产生了促进作用。在管理中,互联网系统主要应用于学生的自主选课、各种费用的缴纳以及其他相关的行政服务等。但高校的网络系统建设在安全监控设计与维护、学生宿舍的信息化管理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比如学生在校园内受到人身伤害时缺乏有效的现场视频记录,学生夜不归宿缺乏有效监管。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的直接管理者,应该主动掌握校园安全系统,以便更好了解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
2.2 建立完善的线上管理系统
高校既要通过完善的网络系统来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也要通过合理方法实现人性化管理。可通过互联网学生管理系统对校园安全以及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规范化监督和约束,使学生能够自觉遵守学校和班级的管理规定,养成良好的个人生活作息习惯,建立积极的生活方式。辅导员要通过互联网系统来掌握学生动态,发现学生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引导和处理。还可以通过新媒体社交平台与学生建立良好互动,将管理工作深入到学生群体中,了解和熟悉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从而制定更加有效的管理策略。
2.3 加强对校园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高校学生人数众多,人口密集,校园突发事件频率较高。常见的校园突发事件主要有心理危机、宿舍火灾、食物中毒等。在互联网技术的引入下,高校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有了很大提升。在突发严重公共卫生事件的情况下,通过互联网技术可以对所有学生的身体状态、行动轨迹进行监控,一些自动测温系统能够有效对出入宿舍、教室的学生进行温度测定,为做好防护工作提供了帮助。在学生面临停课隔离的局面下,可开展线上教学,使学生能够不被突发事件影响学业。对于毕业年级而言,线上教学管理系统不仅能够有效完成教学任务,还能够为学生后期的就业及岗位选择提供参考。
2.4 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
要积极开展学生的心理辅导等工作,加强学生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一年级新生面临不同环境,在心理上无法进行有效调节,还有即将就业的学生,在当下及未来都会面临很大的生活压力。辅导员应帮助学生进行心理建设,组织开展轻松愉悦的学生文化活动,缓解学习和生活的压力。
3 结语
在“互联网+”视阈下,高校要通过先进手段和技术来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使学生管理工作能够更加精细化、人性化,使学生感受到被关心、被理解,这样才能使学生最大程度配合学校的管理工作,自觉遵守学校的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