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基础护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方法探究

2021-01-15

黑龙江科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护理学基础实训

贾 媛

(重庆护理职业学院,重庆 402760)

1 高职基础护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意义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进步,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医护人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不仅要加强理论知识的积累,更要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基础护理学是高职院校护理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主要内容包括护理学的发展、护士素养及行为规范、护理程序、护理法律法规、基础护理技术等内容,有利于提高护生的临床护理技能。

2 高职基础护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内容

2.1 实现课程创新

在基础护理学课程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创新,将教学内容与新的教学手段相结合,融入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要让学生在课程创新的前提下学习护患沟通技巧,学习与患者建立和谐、平等、信任、互相尊重的良好关系。要注重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引导学生学好理论知识,提高技能水平、专业素养、应急能力。

2.2 融入职业情感教育

基础护理学教学中,教师应融入职业情感教育,向学生介绍南丁格尔的事迹并播放相关视频,还有南丁格尔奖获得者的优秀事迹,让学生热爱护理事业,尊重病人,关爱病人。

2.3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要重点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熟练掌握急救知识,以便在紧急时刻能够抢救病人。在学习心肺复苏这一内容时,要先讲述理论知识,再讲述心跳呼吸骤停的实例以及心肺复苏的操作技能。在救治呼吸心跳骤停的病人时,黄金4分钟极其重要,能为病人争取抢救时间。

在进行教学实例分析时,可以播放某护理专业大学生对老人进行心肺复苏的视频。在车站候车时,该同学挺身而出救治老人,为老人争取了抢救时间。这样的优秀事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4 提高教师职业素养,改进授课方式

教师是基础护理学课程改革中的重要影响因素,教师的专业素养会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素养,教师要提高个人专业水平,用个人素养和能力感染学生。教师要改进教学方式,转变教学理念,与微课、翻转课堂等授课模式进行结合。

3 高职基础护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3.1 丰富教学内容

传统的基础护理学授课内容注重知识目标及技能目标,忽略了其他内容的教学,在情感教学上的内容较少。教师要优化课程教学目标,强化教案改革,扩展知识面。

3.2 与生活相联系

教师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及实训技术的授课,更要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有效将身边病例、伦理故事及医患纠纷等内容引进课堂,让学生加强对有关内容的思考和分析。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处理护患关系,掌握护理原则,积累经验。

3.3 应用案例教学法

要将道德素养、职业素养、人文素养等内容渗透到基础护理学课程改革中,不仅要加强理论知识教学,还要积极创设情境,与案例教学法相结合,让学生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充分感受情境,在实践中分析角色和情境,用理论指导实践,思考和验证所学知识的可行性。理论知识及实训技术只有在不断理解、记忆及实践过程中才能转化为个人能力。

3.4 加强实训力度

实训在基础护理学中占据重要地位,要将实训课程与教学改革相结合,将护理素养纳入实训课程的考核过程中,让学生意识到实训操作的重要性,提高表达能力、沟通能力、随机应变的能力。

实训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进行自身评估、环境评估、操作物品评估,加强与患者或家属的沟通,对有关技术或措施做好解释工作,在操作前获取患者及家属的信任。

猜你喜欢

护理学基础实训
“不等式”基础巩固
《护理学报》第六届编辑委员会成员名单
“整式”基础巩固
《护理学报》举办“护理科研与论文写作”高峰论坛的第二轮通知
《护理学报》举办“护理科研与论文写作”高峰论坛的第二轮通知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护理学杂志》稿约
项目驱动的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探索与实践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