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通过财务信息化打造财务服务新模式

2021-01-15崔英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管理中心

环球市场 2021年36期
关键词:软件财务政府

崔英 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管理中心

一、财务信息化概念解读以及发展概述

财务信息化这个概念最早起源于美国,企业运用计算机技术辅助财务人员工作,在此之后会计电算化、MRP等概念和思想相继出现在政府管理中。中国第一次运用信息化革新财务处理方式是在1979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在车间运用会计电算化,如今,但就该行业对于ERP的运用规模已突破34亿元,二十年间中国财务信息化的发展也是突飞猛进。据相关数据统计,在2009年的时候,中国ERP市场的总体规模已达到67亿元,在全球市场份额占比突破2%。在巨大的市场红利下,也催生了该行业迅速发展,各大财务信息化软件制作的厂商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例如金蝶、浪潮、用友和神州数码等,这些政府在财务信息化的浪潮中把握机遇,充分将信息化赋能财务工作。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在2004年的时候,以上提到的国产信息化财务软件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占比高达80%。

国产信息化软件占比之高,信息化速度惊人,但发展却并未达到成熟的阶段,我国财务信息化的处理还主要集中在对财务信息的集中和流程再造,该流程又称为“集造”,“集造”强调的是对政府财务进行全面的控制。通过再造引发新一轮的政府变革,“集造”在财务信息化兴起初期,为后续的发展定下基调,也烙下了深深的烙印。中国式“集造”在财务信息化的初期,的确有利于政府在短期内快速对目标达成共识,对各个部门的分工进行明确和标准化,在政府改革的乱象中迅速推进政府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于政府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市场的变化也有越来越高的需求,原先的“集造”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原来的粗放式财务信息化管理更多的是一种探索和急躁的心态。中国的财务信息化开端来源于国外的引入,所以一开始并未结合自身发展对该概念有深刻的理解,对于该板块更多地停留在“上项目”阶段。很多政府对于财务信息化以及ERP的理解,都仅仅是停留在政绩考核上,并未真正认识到财务信息化在政府中的管理作用。除了对于财务信息化理解不到位外,另一个弊端则是同质化严重。在初期的财务信息化软件开发中,财务信息化项目被分割成财务集中和流程再造两个孤立部分,为了快速在市场中占领份额,各大信息化软件的开发商为政府提供的服务都是差不多的,几乎没有任何差异而言,这样的局面对于财务信息化的发展极为不利。恶劣的市场竞争环境使得产品同质化的后遗症影响了财务信息化的发展,把本应集中在产品上的精力过多投入到了竞争和营销中,这些一系列的现状为未来市场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为了更好地推进财务信息化的发展,不管是政府还是市场,都应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为政府服务中去。

二、财务信息化的变革趋势

要想借助财务信息化打造最新的财务服务模式,就要掌握财务信息化的变革趋势。财务信息化未来变革的两条主线分别是财务管理和组织管理的演化。政府财务管理从单一的记账到管理,其中管理又包括内控和决策两个方面,再进一步发展就是通过整合财务信息向各个业务板块提供服务支撑,最后就是价值创造,价值创造包括资本运营、价值重构、税务筹划等部分。另一方面,随着政府管理的发展,政府组织的管理模式也不断变化,从单一的组织到集团化。基本上,管理口径就决定了财务信息化是围绕这两条主线展开。随着财务功能的逐步丰富和完善,财务部门的职能不再只是单一的记账,逐渐从记账型财务管理转为管理型、服务、价值创造型,是一个逐渐完善和发展的过程。当原本的财务信息化软件不能满足以上所提出的财务发展模式后,财务人员也逐步意识到这种变化,那么就会对财务信息化提出新的要求。财务信息化软件的变革其实本质还是政府管理变革后市场提出的新需求。所以基于以上的变革本质,财务信息化的发展必然离不开结合政府自身的实际情况,任何脱离政府发展的信息化变革都是不切实际的,全面衡量财务部门的能力水平和上限,把握在当前阶段他们需要的信息化技术主要围绕哪一部分展开。一般来说,这是有规律可循的。

说到财务信息化的变革和发展,就离不开对集团政府财务管理的发展的思考。在政府变革中,政府逐渐由单一组织发展成为集团或者说具有一定规模的组织,这样的组织往往是一个复合型组合体的存在。随着政府管理的逐步成熟,政府的决策不再单单只为某一个人负责,而是要考虑集团和市场的利益。回顾集团化政府的发展历史,最初是高管派出制,后来就是财务总监驻派制,最后就是大集中的管理。作为集团政府的管理层,既想要牢牢地把握每一个环节的管理,但同时又要面对体系过于庞大,管理成本过大的困境,在这个时候,就需要完善的财务信息化管理软件。目前,共享成为集团化管理的新一轮趋势,很多大政府都开始走向共享服务,子公司和总部所有的重要信息都放在一个共享平台上,有需要的部门或者个人都可以从平台获得信息,整体来看,越往后的模式,越高度依赖软件系统的支持,共享服务模式则是完全基于互联网的财务系统。

三、借助信息化打造财务服务新模式

(一)加强政府财务信息化建设

要借助信息化打造财务服务新模式,需要提高政府人员对于财务信息化的认知。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政府财务信息化体系,监督和管理是必不可少的,要做到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反思。财务信息化管理后,风险防控成为新的难题,风险的防控不能仅仅靠软件开发功能的完善,更要靠政府每个员工风险防控意识的提高。除了意识,处理风险的能力也需要进一步提高,这样才能从本质上减少风险、降低损失,这样,即使在信息风险如此大的情况下,政府才能健康的发展。所有员工意识的提高,其实就是整个政府对于财务信息化的重视,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加强对于政府的监管,有效提高政府的核心竞争力与效益。政府管理信息化的发展使得作为其中重要环节的财务信息化管理显得更为重要,政府应该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培训内容要包括至少两个方面,一是意识方面的提高,二是操作水平的提升。目前各个政府对于财务信息化软件的培训往往局限于部分使用较为频繁的部门,而忽视了对所有员工的统一培训,公司应该建立完善的培训制度,从培训的内容、培训周期、培训人群等进行进一步的优化。

(二)加强软件开发力度

目前财务软件的大多是信息的集成与再造,是一个个板块拼凑在一起,除了最初接触时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后续几乎都是重复的操作,日常处理基本的财务事项是可以满足的,但就目前财务软件的开发程度还是无法达到为政府提供高质量决策的水平。软件的开发应该结合目前政府发展的实际情况,从决策端逆向思维去对软件的开发过程进行优化。财务软件的开发要从以下三个关键点进行进一步考量:首先明确财务信息化的基础是高科技软件,金蝶、用友等软件正是这样的媒介,政府利用开发完善的财务软件对所能获得的财务信息进行网络化的实际操作与管理,最后输出对政府发展具有建设性意见的信息。然后是目前最受关注的信息同步与资源共享,集团化管理最大的弊端便是信息的不对称导致的决策滞后与失误,作为政府决策中非常重要的财务信息,更要保持时刻共享与同步。最后是软件对于信息收集和处理的准确性,快速的共享政府所有信息资源的基础上,实施精准的财务预算、分析及管控,为政府管理层和决策层的战略战术目标提供最精确的数据及分析支撑。

软件开发的三个关键点解读后,就是实施阶段的进一步细化。首先是电算化阶段,不管是单一组织的公司还是集团化政府,都要有统一的财务信息化平台,无论是资金管理、日常决算、成本控制还是预算编制都要全面实现网络化和电算化。然后是财务共享阶段,以集团为中心,整个子公司或者其他业务部门,搭建及时高效的信息化平台,实现政府关键数据的共享。最后就是动态化管理阶段,财务信息化不是一个软件或者一个固定的流程,而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在政府实现数据共享后,要时刻进行数据分析、流程控制和资金监督,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正确性。

(三)加强业财深度一体化

业财融合是一个管理的闭环动作,开始于事前的规划,然后是事中控制,最后是以事后的评估修正为结束,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对于业务流程的关键节点的把控。如何优化关键节点把控呢?最重要的是充分了解目前财务软件的开发进度,并且在适当的时期将业务流程中的关键节点以及相关的控制指标加入当系统中去,并进行固化,让系统能够在日常操作中得以实现业财融合。除此之外,还要通过财务软件系统收集与业务相关的信息数据,并且通过开发流程让系统能够自动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提示,以此实现反馈与业务优化。

本文以资产项目投资为例,对如何实现业财融合进行进一步的说明。按照前述所说,第一步是事前的规划。事前规划应该是根据项目目前的基本情况,再结合业务部门实际情况以及目标,制定项目周期、执行政策、人员安排、预算方案、财务汇总等包括服务费/佣金收入、渠道及员工提成支出、人员固定支出、项目费用支出、资金成本测算(如有),最终计算出项目预计利润(还可以结合敏感性分析),并根据谈判结果不断修正数据,作为项目投资的参考依据。事前规划的关键在于准确性,为了有效地提高准确性,最关键的就是要充分的收集信息,不仅是公司内部信息,更要关注市场以及竞品信息,还要充分了解客户的需求,这样才能做出最合理的规划。第二步是事中的控制,根据事前的规划,对业务开展过程中的各项指标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发现有较大偏离的数据显示出来,就要引起警惕,要对数据来源进行追溯,发现问题的根本所在。事中控制与事前规划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其关注的点,事中控制更加关注风险的识别与控制,在事中控制过程中,通过对数据的追踪、分析以及反馈,以及发现计划执行的漏洞,并有效规避,这个过程需要全员具有很强的风险管理意识。最后是事后的评估,项目结束后,迎来最为关键的目标达成结果分析以及输出经验教训,这个过程需要对全流程进行回顾,其中,数据的重要性是保证目标达成评估的科学性,这个过程可以有效为后续财务信息化管理提供改进的意见,进一步支持业财融合。

以上以项目投资为案例的业财融合全流程讲解同样适用于其他的项目,财务数据不是独立于政府或者项目以外的,财务信息化也不仅仅只是为了让财务人员的工作更加方便,更长远的目标是为了政府能够更快更好的发展。通过财务信息化,为政府的决策提供科学有效的支撑,而不仅仅再是一个个人或者不严谨的决定。

猜你喜欢

软件财务政府
禅宗软件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软件对对碰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即时通讯软件WhatsApp
“政府信息公开”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