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预算管理在实践工作中的难点分析
2021-01-15董峥妮重庆新离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董峥妮 重庆新离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全面预算管理在实践工作中的难点
预算管理理念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引入中国,历经了初步探索到试点实施,再逐步扩大,最后全面推行的几个主要阶段。而今,对实施过预算管理的企业而言、对有预算管理经验的管理者而言,预算管理不是新鲜之物。预算管理中的难点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类别:一是预算编制难、二是预算执行难、三是预算考核难;归结于一点,如何将预算运用到管理工作中,并充分体现其作用,是预算管理的难点,也是预算管理的重点。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中第15号,对全面预算管理主要风险点的描述如下:
1.不编制预算或预算不健全,即预算应用难。
2.预算目标不合理、编制不科学,即预算编制难。
3.预算缺乏刚性、执行不力、考核不严,即预算执行、考核难。
二、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难点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不编制预算或预算不健全的原因
1.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不够
这是导致预算管理在实践工作中出现应用困难的根本原因。全面预算管理作为内部控制的一部分,其推行借鉴了发达国家成功企业的经验;在我国大中型企业中,实施预算管理较为普遍,但实施效果显著的全面预算管理却屈指可数,更别提一些中小企业、私营企业。伴随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如果说预算管理也曾在国内掀起过一股热潮,那也仅是在财务会计领域溅起过一些浪花。对大多数企业而言,即使执行过预算管理,也没能够执行得深入和透彻。在多数人的观念中,认为预算管理就是财务人员的事,跟自己没有多大关系,这种观念甚至存在于一些非财务出身的领导身上。由此导致企业无法形成全面预算管理的工作氛围,预算工作难以真正铺开。
2.缺乏专业的预算管理人员
专业预算管理人员存在两方面的缺乏,一是财务领域的,二是业务领域的。全面预算作为内部控制的关键一环,自成工作体系;它与传统意义上的财务核算工作不同,但又与核算工作紧密相连。从技术上,预算管理需要专业人员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和构架;从工作内容上,专业的预算管理涉及编制、执行、分析、考核等,专人专岗十分必要。因此在财务职能上设置预算专岗,其必要性对预算工作的效果不言而喻。另一方面,企业开展预算工作不仅是财务人员的事,专业人员的缺乏也不限于财务专业人员的缺乏。各业务预算的来源是各业务单位,编制出适合企业发展的预算、纠正执行中的偏差等,各业务单位责无旁贷。但在实际工作中,时常出现业务部门预算管理员的配备既不充足、也不专业。
3.预算制度不健全、预算工作不成体系
无规矩不成方圆,预算工作也是一样,没有健全的制度去约束、没有完善的体系去指导,很难达到工作的目的。在预算实践工作中,常出现:有制度,但不健全、不成体系;或有制度,但执行不力;更有甚者是根本没有建立预算制度。
以上三点: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不够、专业预算人员的缺乏、制度和体系的不完善,造成企业没有编制预算或预算不健全,最终导致企业出现经营缺乏约束或出现盲目经营的局面。
(二)预算目标不合理、编制不科学的原因
预算目标不合理主要表现在收入预算目标的确定上,编制不科学主要体现在成本费用预算的安排、协调中。目标销售额是预算编制的起点,其确定需要经过科学而周密的分析和论证,并不是源于主观意愿或对未来预期的盲目乐观。而在实际操作中,收入预算目标的确定往往出现随意拍脑袋的情况。由于收入预算目标的高估,导致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成本费用预算成比例水涨船高。企业可能出现成本费用花费完全,而未能达成收入预算目标的情况。如此反观预算执行过程中的成本费用控制,其实是失控的。收入预算目标的确定带有主观性,是造成预算目标不合理的根本原因,是导致预算编制不科学的主要原因。
(三)预算缺乏刚性、执行不力、考核不严的原因
预算编制完成后,在执行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比如,业务部门为了达成计划目标的预算要求,可能出现自行调剂各项目预算的情况。财务核算数据源于各项实际业务,而财务人员对实际业务的了解不及业务部门,业务调整项目间费用的情况很难被察觉。例如,企业多个项目并行,项目A的预算额度在实际进展中出现赤字,业务可能自行将原属于项目A的费用报账至项目B。首先这样的违规操作会造成财务核算的错误,导致各项目的盈利数据错乱,误导管理决策。其次隐匿了项目进展过程中的问题,短时间内看似进展良好;长期来看问题逐渐暴露,但已错过最佳调整时机,并给业绩考核、次年的预算安排等带来诸多不便。出现这样的问题,一是专业人员的缺乏,没有深入业务的专业预算人员与财务预算进行对接。再者是专业管理软件的缺乏,如果能将人为的主观调整变为客观的系统控制,会有助于预算执行的刚性。专业人员的缺乏、执行过程的人为主观干预,造成预算缺乏刚性、执行不力、考核不严,使前序的预算编制工作变得徒劳,导致预算管理流于形式。
三、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改善建议
(一)针对不编制预算或预算不健全的建议
1.加强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
全面预算管理作为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对企业战略发展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建立约束机制,降低经营风险;二是建立考核体系,使业绩评价有据可依;三是建立沟通渠道,打破信息孤岛、增进协作。企业需要向全员强调预算的重要性,促进形成全面预算管理的工作氛围。
2.培养全面预算管理的高层次人才
在企业的发展中,管理者逐渐意识到业务、财务融合的重要性,加之人工智能在传统财务核算领域的广泛应用,业财融合也为企业财务转型带来了新思路。企业财务从事后的经济事项记录,到走向企业经济决策的前端;从被动的账房先生,到主动参与企业的前瞻性管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亟待既深入了解业务又精通财务的专业人员出现。逐步培养一批从财务到业务的专业预算人员,将为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3.建立、健全预算工作体系
建立和不断完善制度,是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第一步。唯有科学、合理地搭建预算工作体系,不断满足经营管理的实际需求,才能使预算工作井然有序、与时俱进,亦才能使企业有限的资源配置出无限的潜能。
(二)针对预算目标不合理、编制不科学的建议
1.采用内外、上下结合的方式确定预算目标
内外结合即对企业外部的相关影响因素展开搜集、整理,包括政府政策导向、国内外经济形势、社会发展形态、科学技术水平等,在此基础之上,结合企业内部实际,由专业预算工作小组讨论,确定出一个比较合理的发展预期目标。上下结合即在最终确定收入预算目标时,充分宣导内外部环境发展趋势,并由此开展企业内部从上至下的信息沟通、确认。
2.科学地进行预算编制调整
完整的预算编制流程需要经过如下环节:确定预算总目标→预算目标分解→各专业预算编制→第一轮预算汇总、调整→各专业预算调整编制→第二轮预算汇总→编制财务预算→预算编制完成、下达预算目标
在预算编制流程中,较为关键的是第一轮汇总至第二轮汇总的调整。在这个环节中,可以初步了解到各部门对其重点预算项目的判断,以及企业预算总目标与各部门预期工作目标之间的差距。在调整过程中进行合理的判断、并给出调整意见,对第二轮汇总编制的预算定稿至关重要。其过程相当于庖丁解牛地解剖预算,找到关键点,再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地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预算关系。由此,科学地进行预算编制调整,有助于企业编制出更加符合实际的预算。
(三)针对预算缺乏刚性、执行不力、考核不严的建议
努力推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在企业发展初期,预算管理可以实施人工控制。但到了发展的成长、成熟期,预算编制越来越细化,执行控制的规则越来越复杂,分析的角度越来越全面,考评从目标到过程的延伸越来越深入,预算管理工作成了一项庞大的工程。这时,企业需要借助信息化手段使预算管理迈上新台阶。实施预算管理信息化,也将有助于提高预算控制和考核的客观性。人为的判断和干预给预算埋下了操作的空间,影响了预算的刚性;而利用系统对预算执行强控,可以较好地避免这些不利情况。有没有预算,系统进行判断;考核好不好,系统给出数据;在强化预算执行力的同时,也提高了企业上下对预算工作的重视程度。将信息化系统恰当地嵌入预算管理工作中,不仅能简化工作、提升效率,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预算执行方面存在的问题。
综上所述,企业要做好全面预算管理实践工作,将归结为把握好预算的如下三个特性:第一是普遍性,指的是预算管理要遵循其工作流程的普遍适用性,例如企业内控的相关要求。第二是特殊性,是指各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有所差异,需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开展预算管理。第三是动态性,即预算是管理的一部分,管理是与时俱进的,那么同样也要求预算管理做到实时的更新和不断的变化。同时做好制度、人员、信息化系统的控制,并进行有机的结合,预算管理在实践工作中面临的难点问题便能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