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与风险防控探究*
2021-01-15叶林娟
叶林娟
(华东师范大学 孟宪承书院,上海 200241)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是意识形态争夺的重要战场。探讨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构筑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屏障,对保障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挑战
网络媒介的发展,对青年大学生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人生态度、价值追求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给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虚拟信息的复杂性增加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引导难度
网络中的行为主体除大学生群体外,还有其他普通网民,其中也不乏网络意见领袖、网络炒作势力、敌对势力等特殊群体。他们依托网络将现实世界中多元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转化成各类虚拟信息。这些信息不断被浏览、复制、分享、更新,影响、改变着网民的思想认识,这种非线性的裂变式信息传播潜在影响着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认知结构、认同体系和价值观念。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尚处于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过渡阶段,思想尚未成熟,辨别能力较低,思想方法也简单[1]。虚拟信息在更新迭代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增加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引导的难度。
(二)媒体融合的交互性削弱了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的控制力度
网络媒体融合下的信息交互具有传播便捷快速的特点,而且具有线上线下互动强的特点,往往可以“网下现实转为网上言论,网上言论推动网下行动”。语言、符号、图片、音频、影像等多元视听符号为网民提供了直观感性的视听体验,内容展现形象逼真。同时,新型网络社交平台与其他媒介进一步融合,信息传播渠道的互动更加立体交融,同一信息在不同媒介上能第一时间同时发布,也能在不同媒介之间实现“秒转”。大学生在参与网络信息传播和更新时,往往在无意识中接受其所传递的价值观。这些都冲击着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的影响力和控制力。
(三)网络语言的丰富性降低了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强度
意识形态领导权的争夺在实践中表现为话语权的争夺,意识形态话语权在互联网上的争夺主要就是语言和符号在意义生成上的争夺[2]。网络语言在表现形式上更加随性活泼、新奇时尚,与严肃、严谨的宏大叙事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相比,更贴合大学生追赶潮流、彰显个性、渴望认同的心理特点。在网络社会中,难以吸引青年大学生眼球的内容不会被点击,不符合网络传播特点的意识形态观点更不会被关注。此外,在网络主体交互过程中形成的自有符号系统,不仅便捷、实用,集娱乐、戏谑于一体,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密码”功能。这种流行于特定网络社群的“次方言”也是一种“保护隐私”的方法,无形中造成对主流意识形态权威的消解,甚至导致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中的传播受限。
二、大学生面临的网络意识形态风险
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是以网络为载体的大学生看待世界的思想体系,这种思想体系指引大学生在网络上的言行举止,并通过虚拟世界影响大学生在现实社会的思想和行为。充分认识互联网给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和引导带来的挑战,厘清当前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威胁,是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风险防控的前提和关键。
(一)网络信息芜杂冲击大学生的道德底线
1.网络匿名影响大学生网络行为规范的养成
网络是一个基于数字化的虚拟空间,人们可以以匿名的形式进入这个数字化空间,与真实世界相似地通过网络来完成各种活动[3],现实世界的法律规范在数字化世界中的应用往往受到局限,由此更容易滋生鲁莽、自私等不良行为。与现实生活中的自我约束相比,在网络中人们不再自我压抑,他们有想法就会付诸行动,而且行动的自由度会增强。转发未经证实的言论、网络侵权、网络暴力、网络诈骗、网络隐私泄密等诸多不良行为,都会给构建良好的网络秩序带来不小的冲击与挑战。此外,网络民粹主义也会助推网络意见的过激表达,包括鼓励挑战权威、无视法律、轻视制度,诱使网民采取激烈措施表达利益诉求,甚至不惜触犯法律底线等。由于社会阅历少、价值观尚未成熟,大学生的辨别力和自控力相对较弱,受网络民粹主义的影响,在匿名、隐身的助推下,大学生容易陷入网络道德失范的“漩涡”,甚至丧失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2.网络媚俗思想迷惑大学生对主流价值的选择
随着各类社交网站的迅速崛起以及网络直播应用平台、电竞游戏等的风靡,网络媚俗文化以更加简单、直观、形象的方式进入大众视野。低级庸俗、消极颓废的思想情绪和文化垃圾,打着休闲、娱乐的幌子在网络中传播,在经过大众传媒和网络技术的包装后,其危险性与隐蔽性极强,当多元价值中出现了与主流价值冲突的话语和观点时,信息受众容易陷入道德行为的选择困境。大学生能否理性看待这些冲突,是否有能力处理好芜杂的信息与主流价值的冲突,实现在虚拟世界与现实之间的切换,考验着大学生的辨别力和自制力。网络中流行的“葛优瘫”“佛系青年”“锦鲤”等平庸、懒散、侥幸的生活态度[4],聚焦“炫富”“享乐”等的网络信息和视频,解构了主流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播,在满足了大众娱乐心理需求的同时也增加了自身的点击量,极有可能造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被动局面。
(二)网络社会思潮消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1.西方强势文化虚化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经济和科技优势,以互联网为主渠道,向我国输送、渗透、扩散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西方文化的渗透和传播往往比较隐匿,常被包装成影视、游戏、图片等形态通过网络、新媒体进行传播,大学生极易被这些不良信息影响。大学生具有乐于接受新事物、也易受周围环境影响的特征,若长期接受西方强势文化与信息的浸染,容易在无意识中接受这些思想,出现遗忘、排斥传统文化甚至反传统等现象。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大学生如何在借鉴和吸收世界文明成果的同时,提升自身的信息辨识力和选择力,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增强文化认同、文化自信,是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所要关注的重点。
2.历史虚无主义弱化大学生对革命文化的传承
历史虚无主义者经常利用网民的知识盲区与好奇心理,以“还原真相”“戏说历史”等方式编造、歪曲事实[5],肆意质疑、诋毁英雄人物,甚至篡改革命历史。历史虚无主义者利用一些历史节点和事件做文章,使用揶揄、影射、戏谑的手段,以假设推断代替历史事实,混淆视听,以污名化社会主义制度、削弱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根基,使广大青年学生在对革命文化的认同上迷失方向。这种行径的目的就是瓦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消弭大学生的家国情怀,从而进一步消解主流意识形态价值功能。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尤其是国家软实力之争使文化成为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武器,在网络阵地我们同样面临着激烈的文化竞争,要让文化自信成为增强主流文化竞争力的“动力源”和“稳定器”。如何透过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表象牢牢把握真相,认识事物的本质,在传承中辩证分析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要关注的另一重点。
(三)西方意识形态的攻击动摇大学生的理想根基
1.削弱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
互联网环境中的个体在自媒体“自我赋权”的不断升级中实现了更加便利的网络表达,意识形态和思潮的学术探讨界限也在网络环境下变得模糊和难以辨别,甚至一些别有用心的“学者”“公知”披着学术研讨的外衣推动“西化”“分化”,进行话语殖民,攻击主流意识形态。此类行为极易引发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风险。此外,一些迷惑性强的思潮也因网络的便捷而暗流涌动,如宣称马克思主义提倡“指导思想多元、政治多元、经济多元”,宣扬“美国化是中国现代化的方向”[6]等。如果任由这些错误观点和非主流意识形态观点在网上传播,极易削弱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从而影响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
2.弱化大学生政治认同
境外敌对势力插手网络意识形态论争的程度日趋加深。香港暴乱、疫情日记、新疆棉花等网络舆情事件,都有幕后推手在操弄。在境外反华组织、非法宗教组织等反对势力的支持下,不法分子常利用网络发表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的言论,并有预谋地将普通事件炒作成热点事件,将社会事件炒作成政治事件,以此来煽动网民情绪,诋毁政府,污蔑国家制度,其裹挟着的价值观极有可能导致大学生网络价值观的畸形发展,危害国家安全。大学生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有较强的可塑性和求知欲,但其政治敏感度和辨别力还不高,面对各类非主流意识形态思潮的影响以及或明或暗的政治攻击,大学生往往难以应对。如不加以引导,网络上传递的各类攻击信息、网络民粹主义等社会思潮都可能导致大学生对个人未来的发展方向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合理性产生怀疑,进而弱化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
三、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风险的防控对策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关系着国家的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风险防控要主动设置底线,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通过强化教育、正面引导、保障制度等措施增强大学生在网络空间的政治认同,捍卫网络主权,坚决抵御西方意识形态的网络化渗透。
(一)强化教育,提高网络意识形态风险的辨识能力
1.培养大学生风险防控意识,引导大学生重视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当前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已逐步引起各界的高度重视,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新的挑战依然严峻。就教育主体而言,一方面,思政工作者要切实引领大学生增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忧患意识。意识形态的争夺从来没有停止过,大学生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只有让大学生认识到网络意识形态的风险,才能避免意识形态建设陷入被动。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提高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风险防控意识。网络意识形态斗争形式日趋多样复杂,与社会事件的结合更加紧密,其外表更加隐蔽、更具有迷惑性。要主动设置网络意识形态风险防控底线,任何时候都要明确并坚守政治底线、道德底线和法律底线。
2.提升大学生的辨识能力,强化大学生主动捍卫主流意识形态的责任担当
应对网络意识形态攻击,除了教育主体要在思想上重视,也要注重对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风险辨识能力的教育和引领。一方面,提升大学生对网络意识形态风险的辨识能力。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让大学生学会辨析网络意识形态的潜在风险,筑牢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防线。在认知和理论层面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掌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知识和理论基础;通过案例分析、实践体验等实景化的教学,引导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自己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通过加强主题教育,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抵制腐朽落后文化的侵蚀,从根本上夯实抵御网络意识形态风险的基础。另一方面,强化大学生主动捍卫主流意识形态的责任担当。引导学生在网上网下坚持爱国、爱党和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不断培育学生理性抒发情感、理性参与政治的意识与能力。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争夺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大学生要有主人翁意识,主动发声,捍卫尊严,主动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二)舆情引导,把握网络主流思想舆论引导的“时效度”
1.把握时机,掌控信息舆论场域主导地位
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风险控制要加强网络主流思想舆论引导,在日常的思政工作中不能放任非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泛滥,要积极正确引导网络舆论,帮助学生澄清模糊认识。一方面,要“抓住时机”,及时回应社会热点、敏感问题,真正发挥解疑释惑的作用。在重大节日前后做好相关传统文化的宣传工作,以“四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激发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要“抢占先机”,把握互联网舆论导向,控制信息源头,运用信息科学技术手段,加强高校网络信息监控,及时了解网络舆情动向,占领信息高地。
2.注重实效,增加优质信息资源有效供给
提升网络主流思想舆论实效要“精准引导”。主流思想舆论既要讲究数量,更要追求质量。高校需充分发挥已有网络宣传阵地的思想引领、舆论推动、精神激励和文化支撑作用,精准有效引导大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主流价值的宣传引导要做到“传播有力”,让舆情引导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宣传内容要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在表达方式上要关注学生、贴近学生、赢得学生,切实有效地将理论问题落实细化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增加大学生成长过程所需的优质信息资源的供给。
3.拿捏力度,精准提升意识形态引领质量
主流思想舆论引导要“有守有为”,既要善于运用新媒体技术,提高关注度和点击率,也要拿捏好“时代感和吸引力”的力度,不能为了迎合学生而失去内涵。互联网媒体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是语言得以快速传播的重要途径[7]。大学生群体更擅长于将文、图、声音进行编辑,从而个性化地创造传播内容。因此,在传播的语言使用、形式创新、内容优化上更需要控制好力度,把握好分寸,在严谨科学的引导中实现凝聚青年的目标。主流思想舆论引导更要“激浊扬清”。在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的问题上,要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有理有据地对形形色色的错误意识形态展开批判,主动消除错误意识形态的消极影响。
(三)保障制度,构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风险的防控管理体系
1.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风险的防控主体责任
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管理,与高校的所有教育主体息息相关。其中,高校党组织是领导者,高校职能部门是组织者,高校教师是直接实施者[8]。一方面,要发挥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风险防控责任主体的主观能动性。高校党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领导高校职能部门开展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管理工作。另一方面,要提升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风险防控责任主体的育人能力和水平。强化高校各级防控主体学网、懂网、用网的自觉性,掌握网络话语体系和增强舆论引导能力,与时俱进地掌握风险防控的相关知识技能,推进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风险防控的科学化、精准化和高效化。
2.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风险防控机制建设
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风险防控机制建设需要健全内控机制,构筑制度防线,形成以积极防范为核心,以强化管理为手段的科学防控机制,促进高校信息安全风险监控的常态化。首先,要建立监控处置机制,实现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的动态监测,形成不同等级的响应机制。根据网络意识形态监测警报等级,及时发声,唱响主旋律,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的舆情引导。其次,建立焦点应对机制。对于一些特殊事情或社会热点事件,要做好舆情收集、研判会商、信息发布、跟踪反馈等工作。最后,建立危机教育机制。教育大学生以辩证思维看待客观世界,辨识西方意识形态有目的的“西化”“分化”,有效抵御网络意识形态的冲击和侵蚀。
3.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风险防控管理系统的构建
坚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利用互联网思维,构建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风险的防控管理系统。首先,明确风险防控管理系统的领导。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风险的防控管理要明确管理核心,必须由学校党委直接领导。其次,构建风险防控管理系统网络。构建校党委、基层党委(党总支)、基层党支部(辅导员)纵向的三级管理体系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链条,高校各管理部门与专业院系横向协同作战,从“单兵作战”转为“跨部门(业务或系统)协同防控”。最后,明确风险防控管理系统分工。在高校各级党组织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全面系统、科学分工的工作闭环,加强信息搜集、监测,舆情报警、引导,风险防御、善后,防控咨询、教育的协同和整合,最终形成完备的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风险防控管理系统。
四、结语
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国家安全面临新情况。高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大学生是各类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潮争夺的重点,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是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必须将构建科学、精准、高效的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风险防控体系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去抓,捍卫网络空间主权,引领大学生听党话、跟党走,让大学生在主流价值体系的教育下,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决抵制不良思潮的影响,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引导大学生自觉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成长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