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时代卓越小学教师培养模式中学习方式的变革与创新

2021-01-15芳,邓

河池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师范生课堂教育

韦 芳,邓 琴

(河池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广西 河池 546300)

为全面提升教师培养质量,2014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明确提出:“推动以师范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变革。……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变革教师教学方式和师范生学习方式。”[1]2018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再次强调,“深化信息技术助推教育教学改革。……推广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形成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有机结合、深度融通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2]“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实施,意味着师范生由合格培养走向卓越培养。卓越培养,就是为师范生建强教师教育师资队伍,整合优质教育课程资源,促进他们在学习与发展中具有卓越的品质和潜力,为将来成为卓越教师奠定坚实基础。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认为,我们研究的重点不是放在“育人”这一通常被人关注的教师研究的热门主题上,而是放在教师如何“育己”这一通常被人忽视,然而却是对教育质量、教师的生命质量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问题上[3]3。当下,互联网+教育的深度融合,优质数字课程资源在线,智能终端在手,知识传授与获取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满足了师范生学习碎片化、个性化、移动化的认知习惯和学习需求。高校教师教育应重新审视传统学习方式,利用云平台丰富优质课程资源共享共用的优势,积极探索师范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提升其学习责任感,促进其自主学习、深度学习,教师专业引领与师范生“育己”相结合,才能全面提升教师培养质量。

一、传统接受式学习方式的重新审视

近年来,高校教师教育以教育改革项目为抓手,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但在一定程度上忽视教育信息化给教与学带来的革命性变革,尤其是师范生学习方式的变革。陈凡博士收集了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专家对51所大学1 610门课程的听课记录,发现“从教学模式和手段来看,多以教师讲授为主,采取‘满堂灌’和‘填鸭式’教学,学生默默听讲,师生间互动极少。讲授过程多运用PPT放映和板书结合的方式,很少利用多种网络资源、运用多种呈现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4]笔者作为所在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深入课堂听课发现,部分教师课堂上以讲授为主,利用在线教师教育课程资源推送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展示交流学习很少。师范生作为学习与发展的主体,接受式学习仍是普遍现象。布卢姆将认知领域分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类目标,这六类目标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依次排列[5]135-137。传统的接受式学习,便于短期内接受系统化知识,但不利于学生分析、综合、评价高阶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导控制的意识依然强烈,教学的内容按统一的规范展开,学生在教学中的个性化需要得不到满足。”[6]

二、数字时代卓越小学教师培养学习方式的变革

当下,教育已进入数字时代,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中国大学慕课(MOOC)、空中课堂、云集备课网等云平台及“教师资格考试网”“教师帮官微”等微信公众号不断涌现,为师范生提供了情境性、交互性较强的教师教育资源,师范生智慧学习环境已形成。智慧课堂是对传统课堂的继承与发展,重点关注的是融于信息技术的教学系统如何更加深入、全面地引领学生智慧的发展[7]。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讲话时指出,“要总结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大规模在线教育的经验,利用信息技术更新教育理念、变革教育模式。”[8]高校职前教师教育应更新教育观念,构建以学为中心的智慧课堂,利用线上优质课程资源助力师范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使其学习样态由低阶迈向高阶。学习能力是卓越教师培养的关键能力,是发展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的基础,是师范生将来顺利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助推学习方式的变革,引领师范生开展混合学习、协同学习、问题导向学习,以此提升师范生的学习能力,培育师范生的卓越潜质。

(一)混合学习

混合学习是传统面授线下学习与线上学习融合发展的学习方式。混合学习“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只有将这二者结合起来,使二者优势互补,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9]一方面,师范生可根据自身学习情况,调控学习进度、时间、地点和内容,弥补传统接受式学习整齐划一的不足,满足其个性化学习需求;另一方面,教师通过微信公众号、“空中课堂”频道、超星学习通等平台直播教学或上传微课视频、课件、学习材料、自测题,便于师范生利用智能手机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师范生的学习行为进行监测诊断,及时将学习结果反馈给师范生,促进师范生对后续学习行为进行调整。“有了在线学习的数据记录与分析,学生的疑难困惑更加明确,教师在面授环节的讲解可以更有针对性,便于真正意义上开展定制化教学与个别化辅导。”[10]以职前小学教师专业课程“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诗歌教学设计”为例,笔者参照布卢姆修订版《教学目标分类学》理论,从知识类型和认知维度对学习内容难易程度进行分析,设计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路径:

1.遴选资源,线上学习

感知“诗歌教学设计知识”,属于低阶认知,能线上自主学习完成。教师在中国大学慕课(MOOC)同类课程中,遴选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第六讲诗歌教学设计微课视频,以学习单形式任务驱动,督促师范生利用碎片时间线上前置学习。

2.案例示范,提炼知识

“诗歌教学设计一般步骤”为程序性知识,属于高阶认知,可通过课堂线下学习解决问题。首先,教师借助雨课堂+微习题形式,在线测评反馈,把握师范生学习起点,以学定教。其次,在线观摩课例、教学设计文本,如观摩广西中小学“空中课堂”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第一首《从军行》(王昌龄)教学视频,阅读“云集备课网”五年级上册古诗《示儿》(陆游)教学设计文本,师生结合两个课例,围绕“古诗学习一般步骤”互动交流,提炼执教教师隐性的实践性知识,明晰古诗学习步骤:解诗题、知诗人、诵诗句、明诗意、入诗境、悟诗情以及评价执教教师导学单设计及学生学习参与度。教师实践性知识具有在场性和情境性特点[11],课例的情境学习体验不仅让师范生建构实践性知识,还“为师范生模拟教师角色上课提供情境逼真的仿效和示范。”[12]再次,任务驱动,知识迁移应用。师范生异质分组,自选统编教材低中高年段古诗一首,针对学段特点合作完成古诗教学设计。

3.微格训练,提升技能

教学设计后,师范生以小组为单位,组成微型课堂,进行古诗微格技能训练。师范生录制试讲过程,试讲后回放视频,自我分析、同伴互助、改进教学,并将录播的视频上传QQ群或教师电子邮箱。教师遴选部分录播视频,上传超星学习通平台,完成线上点评指导,师范生在线上互动交流中提升教学实践的理性。

4.线上学习,反思实践

教师向师范生推荐发送广西中小学“空中课堂”二年级《村居》《咏柳》、三年级《元日》《清明》、四年级《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五年级《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古诗教学视频,或将七彩凤凰直播间、风景线文化传媒直播平台链接发送师范生,鼓励他们根据自身学习进度与能力,利用碎片时间自主观摩学习。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观后对照、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修正自己的设计方案,再模拟教学。师范生再一次经历“示范感知——反思实践——技能提升”的过程,修改完善或重构教学。

5.展示交流,深化提高

每组派代表在全班模拟教学,展示后师生互动评议,发现并探究解决教学出现的共性问题,引领师范生从单元语文要素落实、导学单设计策略、学习方法引领等方面反思教学,深度建构古诗教学实践性知识,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教师积极学习并遴选或整合优质数字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以任务驱动方式,促进师范生自主学习或督促其根据自身情况重复学习,满足其个性化学习需求。线上学习与线下导学、技能训练相融合,便于师范生在“实践中之理论”与“理论之应用”中融会贯通,实现其实践性知识的应用与实践能力的提升。

(二)协同学习

协同学习是利用远程同步互动课堂,以教学案例为载体、校际协同教研的团队学习方式。“远程同步互动课堂是教育与互联网融合后所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在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公平、丰富学生单一学习方式等方面发挥了有力作用。”[13]为解决师范生培养中鲜活教育资源缺乏的现实问题,高校整合学科教学论教师、区域小学优秀教师,组建“卓越教师工作坊”,建强教师教育共同体,以案例研究为抓手,明确分工。高校教师是专业引领者,小学教师是实践者,师范生是协同学习深度参与者,协同教研,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例如“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题组成员依托高校与区域小学远程同步互动教室,使师范生足不出校,也能与小学教师开展一年级《项链》(识字)、二年级《我最喜欢的玩具》(写话)、四年级《安慰》(口语交际)、六年级《伯牙鼓琴》(文言文)等领域的协同学习。三方在对话中实现教学理念与实践智慧的融通,达成共识、共享,实现共同发展。以小学文言文教学为课例,协同学习路径为:

1.协同学习前,确定研究主题,协同教学设计

共同体成员QQ群协商,拟定研究主题。如统编教材大幅增加文言文篇幅,由人教版的2篇增加到14篇。针对文言文教学的困惑,共同体成员以构建“学为中心”课堂为研究主题,以《伯牙鼓琴》为课例,从教材解读、设计理念、导学路径、资料共享等方面协作学习,设计教学方案,由一线优秀教师执教。

2.协同学习时,观摩直播课堂,协同析课评理

一线优秀教师在小学同步互动教室执教,师范生在高校远程观摩同步直播课堂,围绕研究主题课堂观察,从小学生的学习时间、学习方法、学习状态、学习成效反观教师的设计和智慧导学。课后,执教教师阐述自己的教学设想、教学效果,反思后续教学改进方向;共同体成员围绕研究主题从教与学方式变革、学习支架搭建、传统文化的传承等方面进行三方对话,或质疑与应答、追问与补充,或对现有设计反思与修正。高校教师专业引领,教学理论与实践经验相互碰撞、融合,使共同体成员的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得以提升,师范生在经验分享的协同学习中,不仅“对典型教学案例进行观察、分析、诊断,进行多维度解读,用具体的教学行为阐释深奥的教学理论。”[14]还促进其实践性知识的内化与建构。

在线协同学习,能突破时空、高效率促进高校与区域小学的异地实时交流,放大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价值,其新颖、便捷的互动方式,能极大调动师范生的学习兴趣。高校教师在此基础上,还应适当组织师范生开展现场协同学习,与名师面对面交流,更好地促进师范生课堂教学现场感。

(三)问题导向学习

问题导向学习是聚焦问题自我导向学习,以解决问题为主的学习方式。美国远程教育专家莫尔认为,“自我导向学习者在发现问题需要解决,或想掌握某种知识和技能时,通常会寻求相关信息、观念和技能,以便确定自己的学习需求,制定目标,采取适当的方法,不断修正过程,来达成目标,同时也会对所获取的技能、观点和知识进行评价。”[15]互联网+教育的深度融合,中国知网、维普网、壹学者(人大复印数字期刊库)等数据平台的开放与共享,网络学术资源的丰富多样为师范生的问题导向学习提供了有力支持。以“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课程中“学术论文摘要撰写”为例,问题导向学习路径为:

1.问题导向,学术阅读

为写而读、为写择读是最高效的写作学习方法。课前,教师遴选五篇优秀学术论文分享至师范生QQ群,以学习单(问题)形式引发师范生阅读思考:在线阅读学术论文,你发现论文摘要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摘要写作与各分论点的关系怎样?梳理论文摘要写作要注意什么?第一个问题指向摘要“写什么”,读懂摘要写作内容;第二个问题指向摘要“怎样写”,引导梳理作者摘要写作的思维逻辑;第三个问题指向摘要“为什么这样写”,在“靶向性”问题导向下,师范生自我导向学习,寻求相关信息,经历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等思维训练,初步获取学术论文摘要写作的信息、观点。

2.范例探究,领悟写法

课中,教师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师范生结合范例,分组协作探究,师范生从范例的探究与教师的点拨指导中,领悟论文摘要写作秘诀。如实证论文的摘要内容为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对象与方法、主要研究结论;其他类型论文摘要主要陈述作者的创新观点。摘要从论文各分论点提炼、整合观点而形成,是“能反映与论文同等量主要信息的短文。”[16]并悟出摘要采用第三人称,不分段,不用引文,排序在论文关键词之前的规范写法。师范生在由读悟写的探究中自主吸纳、建构论文摘要写作的陈述性知识。

3.学会写作,解决问题

师范生要掌握摘要写作程序性知识,必须采取适当的方法不断历练、修正才能达成目标。读、悟、写,目的是“写”。“读”和“悟”都是通过“写”来承载、完成的[17]254。首先,迁移写法,尝试写摘要。教师将隐去摘要的人大复印数字期刊库论文上传班级QQ群,要求师范生根据正文提炼论文摘要,上传QQ群,与同伴提炼的摘要相互对照、在线分享交流,教师线上点评。其次,修改“病摘要”,掌握摘要写作规范。教师呈现两篇“病摘要”论文,同伴探究,指出错误并修正摘要,在错误资源的订正中,进一步巩固摘要写作技能。第三,多读多写,形成能力。教师在QQ群发送隐去摘要的人大复印数字期刊库几篇论文,师范生利用碎片时间阅读并完成摘要写作,发送QQ群。教师再提供原作者所写的摘要,师范生对照印证、反思评价与修正自己写的摘要,在写作实践中总结与凝练经验,掌握摘要写作的程序性知识。师范生经历读、悟、写,有效解决论文摘要撰写问题,其写作能力、高阶思维能力不断得以提升。

总之,置身于信息技术升级学习的数字时代,高校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时刻关注与吸纳基础教育改革最新成果,积极开发遴选线上名师课例、教师资格笔试、面试真题等优质数字课程资源,引领师范生革新学习方式,提升其数字化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才能铸就未来卓越教师的专业成长。

猜你喜欢

师范生课堂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甜蜜的烘焙课堂
题解教育『三问』
“寻访身边的好老师”
美在课堂花开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历史学师范生说课能力提升路径探究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