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工程概预算编制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2021-01-15李晓颖宁夏鲲之鼎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李晓颖 宁夏鲲之鼎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很多先进技术运用到我国建筑行业中,助其发展更为迅速。工程使用的建材、机械作业设施品类以及数量都十分繁多,并且参与的人员众多,建设的周期往往很长,这些要素都在无形之中增加了项目造价工作的困难程度。不论是在哪一个环节出现偏差,都有可能致使工程的成本攀升,严重的会使资金断裂,项目建造陷入停摆。造价人员借助概预算编制,能够有效提高造价水平,故保证概预算编制的质量极为关键。
一、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1.概预算编制对工程造价执行的影响,各种建设阶段,其均在里面占有着重要的位置,可以将工程具体经济情况充分地展示出来。然而话又说回来,因为该环节的规范性与科学性容易受各种因素的干扰,所以发生概预算编制和实际情况不匹配的现象是在所难免的,但这种现象的存在必然会阻碍到工程造价开展的脚步。我们都知道一个工程项目的建设必然会消耗掉诸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概预算编制的过程中,倘若没有对价格变化引起必要的重视,抑或是对其变化情况没有进行科学预估,会导致在具体实施期间概预算结果毫无意义。2.概预算编制对工程造价控制的影响,客观地说,工程造价控制在工程建设中的地位越发突出,尤其是在工程成本管理当中占有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无论是哪一笔的成本造价支出,均要严格结合相关概预算方案加以实施。在具体管控期间,通常是将指标控制方法当作主要控制方式的,动态采集工程建设期间的造价成本支出数据,和概预算指标做好相应的比较。倘若要比概预算指标高,那么此时应当对其根本原因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实现对管理工作的科学优化。
二、加强工程概预算编制及工程造价管理的对策
(一)对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进行改进
相关工作人员在开展概预算编制之前,需要进行充足的准备。比如,对概预算编制相关资料进行搜集和整理,并确保资料的真实有效性,审查工程项目是否可行,现场施工自然地理条件是否满足工程施工要求,配套设施性能是否良好等,在编制工程概预算时需要对建筑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充分展示。为此,编制人员就要对先进的理论知识进行掌握和熟练运用,并根据理论知识全面分析建筑工程,同时还要对建筑工程现场情况进行考察,根据现场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另外,编制机构还要对当前我国建筑工程市场发展走向进行深入调查,对我国建筑工程原材料价格变动情况进行实时了解,这样就可以降低用于采购建筑原材料的成本,节省一些不必要的开支,建筑企业获得的经济收益也会得到提升。
(二)对相关材料价格进行合理评估
围绕着近年来的价格浮动,做好相关的发展趋势预测,这样才能建立一个完善的价格预测体系,制定合理的区间价,以减少因价格波动而造成超预算的现象,让整个造价能够控制在合理标准范围内。当前,虽然建筑材料的价格会出现一定的变动,但是这样的变动都有一定的区间。随着工程造价成本管控的长期推进,可以依据已有的经验进行全面控制,防止因材料变化而出现严重超预算的情况。可以采取两种方法进行有效控制:1.在进行造价管理时,相关人员结合材料单价做好全面考察,当出现价格有变动的材料时,应及时将材料进行标记,并对其变动幅度做好评估,然后给出一个具体的范围,以减少后期因材料价格的变动给造价管理造成不利影响;2.整个项目工程中因为设计周期较长,在和材料供应商进行联系时,可以通过一定的优惠条件和材料供应商签订相关协议,以保障材料价格的稳定性。这两种方式都可以应对材料价格变动所带来的成本波动。
(三)金额单位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在对于相关工作人员的工资、相关专业的机械设备、材料的预算价格、混凝土材料的单价等内容都要以元作为基础的单位,还要将具体的金额精确到小数点的后面两位。单价表中有一个合计栏,同样以元作为单位,但是具体的金额可以精确到元,无需再精确到小数点的后几位。另外,在建筑工程表和设计安装工程概预算表的合计栏当中,要采用万元来作为基本的单位,同时也要精确到小数点的后两位。在总概算表、分年度投资表、工程概算总表等等的各栏当中,所运用的基本单位也是万元,同时其精度要按照工程具体的投资规模的大小来进行确定,在一般的情况下,主要是精确到万元。
(四)创建费用管控机制
要想确保概预算编制的流程正确,提升精准度,房建企业应当注重对费用的管控,因此需要创建费用管控机制,对概预算工作进行约束,保证工作的规范。具体而言,在概预算编制工作正式开启之前,企业需要依据费用的类型以及特性制定针对性的机制,然后集合专业人员,对机制的可实施性做出分析,一旦发现问题,就及时修正,唯有这样,才能够提升费用管控水准,保证概预算编制的质量。
(五)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提高概预算准确性
结合工程建设具体状况可知,概预算编制工作十分繁琐,加上编制时间短,采用传统编制手段极易增加失误情况出现的概率。所以,应当对现代化技术手段进行充分利用,促使这些技术可以发挥出最大的价值,为收集与整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扎实的基础。借助于大数据技术将有关信息提出出来,在具体计算期间,还可以对计算机工具加以运用,从源头上促进工作水平的有效提高。在相关软件大力扶持的状态下,可以令材料、采购等若干个环节达到有效衔接的目的。相关单位在进行造价管理工作以及核算工作的过程中,也可以对各种信息网络工具进行充分利用,打破时间和地域的束缚,在第一时间和概预算指标加以对比。这种背景之下,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发现造价管理隐藏的弊端,这样就能够采取切实可行的方式加以解决,为管理目标的实现提供应有的保障。
(六)提高人员技能素养
鉴于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对房建工程概预算编制工作有关键性影响,企业必须做好工作人员的培育工作,提高技能素养,这样才可以有效地防范一些较为低级的问题,比如多算、漏算等。房建企业可以邀请经验丰富的专家到企业内举行讲座,将经验教授给内部工作人员,与此同时,还应当制定严谨的考评机制,定时考评工作人员的技能素养,及时清退水平较低的人员,进一步提高概预算工作队伍的总体实力。
(七)对概预算管理程序进行完善
建筑工程概预算管理是对整个施工过程的管理,因此需要对整个建筑施工进行充分考虑,还要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动力进行提升,这样他们才能积极参与概预算管理工作,对于概预算管理目标也能形成一致,管理水平和能力也能不断增强。想要达成这个目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从全局出发,站在整体高度对概预算管理进行规划;第二、在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招标程序的基础上编写招标合同,详细分析概预算管理,并对招标方案进行优化,为建筑单位保护自身合法权益提供保障。另外,还要规范概预算管理程序,促使建筑单位的经济收益得到提升。
(八)全面落实项目造价控制
为了有效降低建筑工程造价超概预算情况的出现,就要全面落实建设工程项目概预算管理工作,强化整个施工管理环节的造价控制。由于建筑项目本身周期长、现场复杂多变、设计内容诸多,面对这些造价影响因素,围绕施工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就要对资金的使用做好严格把控,层层把关,严格控制建筑各区域内的成本变化情况。全面了解、对比分析价格和各阶段的实际需求量,以减少各阶段超额情况的发生,从而保障工程项目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工程建设中概预算工作的作用不言而喻,也让国家与社会对于工程建设的要求与希望变得越来越高。工作人员在进行工程建设概预算编制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对相关的知识和法律法规有一个明确的了解与熟知,让工程建设的概预算编制可以更加科学、合理地控制工程的成本,确保工程建设单位在如此激烈的市场当中脱颖而出并占据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