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1-01-15张腊梅湖北省信产通信服务有限公司

环球市场 2021年28期
关键词:账龄账款管理

张腊梅 湖北省信产通信服务有限公司

企业能否对应收账款进行科学的管理,将会对企业的资金周转产生直接的影响。本文对应收账款管理现状与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应收账款事前、事中、事后管理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一、应收账款管理两难局面

应收账款是伴随企业的销售行为发生而形成的一项债权,企业业务需要拓展,市场竞争不断加强,应收账款是每家企业都要面对的经营指标。

若企业拥有较为宽松的信用政策,会扩大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增加销售收入、利润,但是未真正使企业现金流入增加,反而占用企业大量的流动资金来支付各类税金及相关费用等,加大企业形成坏账的经营风险。过高的应收账款不利于企业发展。

若企业拥有较为紧缩的信用政策,可使企业遭受损失的概率降低,不利于扩大销售,客户流失,市场萎缩,销售收入和利润就会减少,最终可能导致企业亏损甚至倒闭。过低的应收账款也不利于企业发展。

应收账款的管理是否有效,即拥有科学的应收账款比例是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为了促进企业可持续良好发展,必须重视应收账款的管理工作。

二、目前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现状

(一)应收账款“形成”和“清收”责任不清晰

在企业快速增长阶段,各类激励考核办法中指标考核偏向于业务收入,业务量的多少是衡量公司发展好坏的重要指标。但对于承接业务是否能“实现入账”却很少考核。只要有收入就有奖励,片面追求销售量,缺乏风险意识,收入质量如何、收入能否回款却不在奖惩范围当中,此类情况造成企业仅关注“创收”,“创收”后的应收账款无人负责催收,直至形成呆账的情况。

(二)部门间缺乏有效地协同合作

企业的应收账款数据和详细情况被不同部门所拥有。很多企业的财务部门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局限于手工台账及账面数据,对应收账款是否到期要回款、对方企业是否存在异常、是否需要进行催收预警等处于被动状态。业务部门对应收账款局限于无法确认应收账款目前金额是多少、有多少已到期未回款、进行催收后是否已回款等问题。业财不融合,信息不对称,缺乏有效地协同合作,使得企业无法及时了解应收账款的动态信息,导致应收账款的后续管理困难。

(三)长账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不健全

因各种不确定因素影响,账龄越长的应收账款,就越难以回收,形成坏账的风险也就越大。企业可能对应收账款设置了账龄,却没有制定对应的账龄管理制度,使得账龄设置成为了摆设,没能很好地发挥账龄的预警作用。

(四)催收手段单一

目前企业催收方式单一,一般通过电话联系或者信函联系,上门催收方式都很少采取,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利益更少。这种不积极的催收态度使得已到期应收账款得不到有效地回款。

(五)信息化手段不给力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大部分靠手工台账,工作量大,效率低。无法做到实时展现、难以及时发现问题,不利于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数据的准确性难保证,各部门统计的数据不一致,特别是随着公司的业务的快速增长,业务类型的增加,管理范围和难度都增大,传统手段将无法应对。

三、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为降低不良应收账款的坏账风险,根据实际情况,笔者所在企业对应收账款管理实施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控制。

(一)加强应收账款的事前管理

1.加强客户信用管理。签订合同前需对客户信用程度进行调查,确认其是否有具有履行合同的能力和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制定信用管理办法并建立客户档案,评定客户信用等级并根据信用等级确认垫资政策,动态管理客户信用。

2.建立项目风险评审团队。由业务部门牵头,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按照项目规模、垫资与收款情况、信用等级等指标对项目进行分类管理,针对不同的项目设置不同的审批权限。

3.项目评估。企业应在项目投标前完成对项目评估,规范评审流程,保留项目评估表、各类决策纪要。

4.审慎签订合同。严格按照企业相关垫资政策拟定销售或劳务合同,各部门协同,对合同的相关条款进行审查。

5.强化应收账款预算管理。企业应下达应收账款预算目标值,并将管控目标分解至相关责任部门。配置相应的考核政策,建立奖惩机制,把应收账款是否按期回款作为考核收款责任人的重要指标,并与其绩效挂钩。如:考核利润时,利润指标=账面利润-应收账款超标扣除-三年以上应收账款,应收账款超标扣除=应收账款占收比超标*业务收入*本公司收入净利润率。将应收账款纳入企业考核指标中,通过超标扣减业绩来倒逼企业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二)应收账款的事中管理

1.企业要严格按照合同条款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

2.企业要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确认收入和应收账款,并根据客户属性按照预期信用损失率计提减值准备,当有确凿证据表明债务单位已撤销、破产、资不抵债、现金流严重不足、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等导致停产而在短时间内无法偿付债务或与债务单位发起法律诉讼纠纷等,预计应收账款收回的可能性不大或已不能收回时,应根据债务单位具体情况,采用个别认定法,对单个项目补提减值准备。按照准则规定,企业根据整体历史回款情况,综合考虑各类因素对预期信用风险影响,对预期信用损失率可进行优化。

3.按客户、业务板块、账龄等方面多维度分析应收账款,关注大金额、长账龄应收账款项目,建立台账滚动监测回款情况。企业应定期对应收账款情况进行通报。如发现有重大应收账款回款风险应及时报告领导层。笔者所在企业成立了由各部门参与的应收账款混编团队,该团队应按时对应收账款进行梳理沟通,对应收账款分类施策,聚焦重点问题,总结清收经验。同时,制定了应收账款清欠工作管理办法,对疑难未收账款进行激励政策。

4.将收款责任落实到人。企业定期召开收费工作会,收款责任人应准确记录每笔应收款项的回现情况,定期对应收账款的账龄和客户信用情况进行分析,积极与客户沟通,及时发出催收函件并保留催收证据。如因各级部门或个人的责任而影响应收款项回收时,可追究相关责任部门及责任人的责任。

5.利用每年外部审计,对应收账款进行全面清查。每年末,财务部将应收账款按客户填制询证函,通过业务部门发至客户进行对账,并要求回函财务部,以做到债权明确,账实相符,账账相符。核对结果及时反馈给业务部门,对有差异的情况,应查找原因并及时调整,因客观原因而导致应收账款的差异,应进行说明。

6.加强IT支撑。通过深入研究业务流程、业务特点、生产实际,建立起全面信息化系统管控逻辑。完善企业信息系统中应收账款相关功能模块,夯实数据质量,利用系统提高应收账款大数据分析能力,加快数字化转型。目前,企业依托信息系统,开发了应收账款全流程监控的实时报表,全流程信息化管控、预警和考核。如已计列产值无法开票异常情况表、到账未认领清单、自动绩效考核处罚等表由系统自动生成,每周实时自动推送到各责任人。

(三)应收账款的事后管理

1.企业要建立逾期应收账款的预警管理制度。对于逾期拖欠的应收账款应进行账龄分析,并加紧催收。

2.对于逾期应收账款,应建立台账,制定催收方案,每月至少催收一次并保留催收记录,将该指标纳入回款责任人的业绩考核。对于高回收风险的逾期应收账款,可酌情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3.对于确认无法回收的应收账款,有确凿和合法证据表明该应收账款的价值发生了实质性且不可恢复的灭失,在履行相应的核销程序后,方可进行核销。在查明应收账款损失事实和原因的基础上,分清责任,提出整改措施,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4.对于已经核销的坏账,要登记备查,做到“账销案存”,并继续采取必要的方式追收。

四、结论

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质量和水平的提升,能帮助企业改善自身整体经营效率和资产质量,有利于企业良好循环地发展。企业应该结合自身实际经营情况及特点,充分认识应收账款管理的重要意义,并将清理存量与严控增量相结合、建章立制与长效机制相结合,提高应收账款的周转效率,实现企业资产运营效率逐年提升,经营活动现金流状况持续改善,为企业实现“降本增效、提质升级”提供有力支持。

猜你喜欢

账龄账款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医药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银行应收账款管理研究——以A分行应收账款管理为例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应对民企应收账款上升
上市公司应收账款问题探讨
Excel在现代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建筑混凝土行业的应收账款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