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中小板上市企业股权激励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

2021-01-15顾小梅南京健友生化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环球市场 2021年28期
关键词:中小板企业财务股权

顾小梅 南京健友生化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股权激励属于中小板上市企业常用的激励方式之一,能够通过这一激励模式的应用,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从而提升工作投入度,增加工作业绩,促进财务绩效的增长,因此,中小板上市企业应注重股权激励模式的研究和应用,强化其激励效果[1]。与此同时,在研究股权激励模式时,还要与企业发展相结合,提升其针对性、实效性、战略性,强化其实际价值。

一、中小板上市企业股权激励对企业财务绩效影响

中小板上市企业股权激励对企业财务绩效具有重要影响,其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可以多角度提升企业财务绩效,并对企业财务绩效产生持续激励效应,因此,采用这一模式具有可行性和优越性,下面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一)多角度提升企业财务绩效

经过实践研究总结,中小板上市企业采取财务激励模式可以对企业财务绩效产生多角度激励,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通过提升相关人员工作投入度提升财务绩效[2]。中小板上市企业使用股权激励模式之后,相关人员将会获取一定数量的股权,且只有保证企业快速发展、财务绩效不断提升、股票价格不断上涨等情况下,相关人员才会获得更大的收益。因此,一些获得股权的员工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将会增加对工作投入度和积极性,促进企业发展;其二,通过减少相关人员流失率增加财务绩效。通常情况下,在中小板上市企业之中,获取股权的员工多为一些核心员工,其流动率对于整个企业发展影响较大,只有减少其流动率,才能减少有关方面招聘所需费用。与此同时,还会因为其稳定性增加,工作经验增加,强化其在同一岗位上的熟识程度和适应程度,从而提升工作效率,增加财务绩效[3];其三,通过减少融资成本提升中小板上市企业财务绩效。在中小板上市企业快速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资金作为支持,因此,产生一定的融资压力和融资成本,这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企业财务成本,降低财务绩效。例如,融资数额越大,利息成本越高,财务绩效越低。当采取股权激励模式之后,将会通过股份所有权分配,减少现金奖励模式,从而减少财务支出,并实现“变相”集资,降低融资成本,增加财务绩效。

(二)对财务绩效产生持续激励

中小板上市企业采取股权激励模式,能够对财务绩效产生持续激励,从而促进企业财务绩效持续增长,其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股权激励的激励程度将会随着企业发展而变化[4]。例如,某一中小板上市企业快速发展,股票价格不断增加,则具有一定股权的员工将会获取更多收益。而未获得股权激励的员工将会为了获取股权激励而增加工作投入度,从而增加财务绩效。反之,如果企业发展滞后,股票价格下降,则具有一定股权的员工获取收益也会降低,股权激励吸引力也会降低,员工为了获取股权激励的积极性也会下降,从而减少财务绩效;另一方面,中小板上市企业在采取股权激励模式时,将会制定相应标准,有关方面的标准制定将会与个人工作绩效、财务绩效等密切相关,体现一定的动态性、发展性特点,所以,股权激励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种持续变化的模式。

整体而言,中小板上市企业股权激励对财务绩效具有较强的激励作用,应在有关方面加强研究投入,合理进行股权激励方式设置,强化其激励效应。

二、中小板上市企业股权激励实施策略

在实践过程中,为了提升中小板上市企业股权激励效果,应合理把控其激励要点,增强股权激励的科学性、针对性和高效性。

(一)激励模式选择策略

中小板上市企业在实施股权激励时,应注重激励模式选择,保证其科学合理,达到相关人员与其目标,从而提升股权激励效果。有关方面工作开展要点如下:其一,基于员工需求进行激励模式选择。中小板上市企业应对员工有关方面需求和建议进行调研,增强激励模式的实效性。经过总结,当前有关方面的激励模式主要包括业绩股票、股票期权、虚拟股票、股票增值权、限制性股票、延期支付、经营者/员工持股、管理层/员工持股、账面价值增值权等。其二,采取“动态化+多元化”相结合的模式。本文认为,中小板上市企业为了增强股权激励效果,保证股权激励模式合理性,应根据不同部门员工的实际特点以及企业发展所需,进行激励模式调整,体现动态化和多元化特点,不能一概而论。例如,企业快速发展,对于相应的激励范围、激励标准也要随之提升,而不同部门实际的工作环境、影响因素各有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二)激励对象确定策略

中小板上市企业股权激励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战略目标,并协调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之间的关系,所选择的对象多为对企业战略目标实现具有较大价值的人员,例如,一些高级管理人员、科研人员、核心业务人员等。而在新时期背景下,为了强化中小板上市企业股权激励效果,应进行激励对象拓展,实现全覆盖。在具体操作时,所有员工皆具有获取股权激励的机会,从而增强对其的激励效应,使其加强工作投入度。但是,为了体现公平性和针对性,相关的标准设置应体现个性化特点。例如,对于业务人员,应主要以销售业绩作为指标,而对于采购人员,应主要以采购成本控制为指标,这样才有利于财务绩效提升。除此以外,中小板上市企业在股权激励对象选择方面,因尽 量突显员工的主体性地位,增加其主人翁意识,这样才有利于财务绩效提升。因此,可以在有关方面设置“毛遂自荐”的模式,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表现,进行股权激励模式获取、调整等申请,由专业部门对其进行审核,如果达到要求,则应适当调整股权激励,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股权激励的合理性。

(三)购股资金来源策略

中小板上市企业在进行股权激励时,购股资金来源属于这一工作开展的要点,必须保证资金来源稳定、合理,从而为这一工作开展提供有力支持。本文对相关工作开展建议如下:其一,采取多元化购股模式。为了保证股权激励工作优质高效开展,可以采用多元化购股方式,从而增加员工获取股权激励的机会,从而强化激励范围和效应。例如,一些员工可以通过资金直接股买股权,还可以通过技术入股、管理入股等获取股权;其二,加强对购股资金审核。为了保证中小板上市企业勾股资金安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应加强对勾股资金的审核,尽量降低资金风险,保证股权激励模式安全运行。例如,对于一些非自有资金,则不允许进行股权购买,如果存在违反相关固定的购股行为,一经核实,应按照规定追究责任,严重者,需要追究其刑事责任,从而保证中小板上市企业股权融资模式开展的安全性。

(四)考核指标设置策略

中小板上市企业股权激励工作开展过程中,为了强化对财务绩效的促进效果,应与业绩有效结合在一起,设置相应的业绩考核内容与指标。其中,业绩考核项目应包括企业整体业绩、部门业绩、团队业绩、个人业绩等。业绩考核指标方面,应注重财务业绩指标的选择和设置,并适当进行拓展,去爱你规划激励效应,例如,可以从德、能、勤、绩、廉等方面设置考核指标。在考核工作开展方面,可以采取动态化的实时考核模式,及时了解员工现状,及时进行股权激励工作改进和调整,强化激励实效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小板上市企业可以与一些软件开发公司、高校等合作研究“信息化考核系统”,相关人员只要按照要求将相关信息输入至这一系统,便会显示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其股权激励获取的依据。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股权激励模式的有效使用对提升中小板上市企业财务绩效具有重要重用,能够从多角度产生激励效应,并实现持续激励,因此,应在有关方面加强投入,选择动态化、多元化激励模式,实现激励全覆盖,并科学选择购股资金,合理设置业绩考核指标,从而实现股权激励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猜你喜欢

中小板企业财务股权
关于加强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几点探讨
19年一季度中小板涨、跌幅前50只股票
去杠杆与企业财务绩效
关于企业财务分析的探讨
新形势下私募股权投资发展趋势及未来展望
三季报净利润大幅增长股(中小板)
三季报净利润大幅下滑股(中小板)
什么是股权转让,股权转让有哪些注意事项
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
2015年A股中小板涨跌幅前50名个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