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制度视角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影响分析
2021-01-15李群黄河水利委员会经济发展管理局
李群 黄河水利委员会经济发展管理局
传统的旧会计制度,无法更加全面和准确反映出事业单位的成本以及资产负债情况,再加上缺乏统一的核算标准,导致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质量不高,给事业单位的日常决策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然而随着新会计制度的全面实施,让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对促进事业单位会计管理水平的提升起到了重要帮助。新会计制度的实施,给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带来了诸多有益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事业单位只有积极应对新会计制度的影响,并加强会计核算制度的改革,才能更好的应对新时期的发展,才能有效的促进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一、新会计制度的解读
(一)新会计制度的内容
新会计制度得到实施,实现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统一,在新会计制度的制作过程中,对现行的会计制度加强了整合力度。目前新会计制度,借助“双基础”来加强对会计核算的操作,进而不断的促进预算会计以及财务会计功能的实现,让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结构和体系更加的健全和完善,实现双报表系统,促进二者的共同进步和发展,进而加强平行记账。新会计制度新内容的诞生和应用,为新会计制度执行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提供了重要保证,同时也促进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优化和创新发展,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改革也起到了关键作用[1]。
(二)新会计制度实施的重要意义
新会计制度的实施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新会计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的提升会计核算结果的综合性,保证了会计核算结果的全面性;第二,新会计制度逐渐实现了会计准则的规范和统一,提出了会计核算的具体指标,并对报表编制、会计科学设置制定了更加合理的方法,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第三,新会计制度可以对事业单位的资产以及负债情况进行准确反映,让财务报表披露的信息更加的细化,提升了事业单位财务信息的真实性。
二、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要性
事业单位具有公益性的发展特点,主要职能就是为广大的社会民众提供公共服务,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更是国家财政体系建设中的重要内容。会计核算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对事业单位的相关决策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为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对促进事业单位的整体运行和管理有重要意义。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会计核算可以对保证财政资金得到正确的使用。通过对预算资金的使用加强核算,为管理人员提供准确的资金使用信息,科学的会计核算工作为财政资金的合理利用提供了重要保证;第二,做好会计核算可以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在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中,会计核算工作可以对事业单位的资产变化情况进行确认、记录和保存,能够对国有资产进行准确的反映,以便有效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管理,从而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第三,会计核算为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会计核算与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之间有紧密联系,其中会计报表可以准确的反映出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情况,从而为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依据和保证[2]。
三、新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影响
(一)促进了核算内容以及核算过程的变更
如今在全面改革的背景下,我国的财税制度也在进行改革和优化。而新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核算内容和核算过程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新会计制度加强了会计科目的调整,并确定了新的核算模式,即“3+5要素”核算模式,让会计核算的内容也更加的细致和明确,除了对原有核算内容进行调整外,也重新增加了政府部门的预算以及收支内容。另外,也建立起更加完善的平行记账模式,事业单位纷纷对预算制度进行了完善和优化,提高了会计处理的准确性以及绩效评价的科学性,实现了核算过程的优化发展,这对事业单位的稳定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改变了会计核算方式
新会计制度的实施要求事业单位使用双重会计模式来加强核算。在实施新会计制度后,事业单位改变了传统单一的核算方式,而是需要实现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的结合,进而形成了全新的会计核算模式,对于已经纳入预算范围的现金收支除了需要进行财务会计核算也需要进行预算会计核算,在一定程度上也让会计核算方式更趋于复杂[3]。
(三)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
新会计制度的实施,促进了事业单位财务核算方式的规范化发展,并对会计标准体系进行了统一,进而有效的促进了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质量。而且在新会计制度全面推行的背景下,要求事业单位需要权责发生制来开展会计工作,从而保证会计核算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让会计盈亏计算更加的准确。同时,由于新会计制度新增了收入以及费用等要素,也就是说当期发生的事项也需要归入到当期,这样就能提升了会计核算的全面性,也保证了会计核算信息的可靠性,另外新会计制度对于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在折旧等方面也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让事业单位的资产价值可以得到更真实的反映。
四、新会计制度视角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完善对策
(一)建立完善的会计核算制度
在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需要对会计核算工作加强改革和创新,要想更好的落实新会计制度,就需要对原有的会计核算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从而建立起更加完善的会计核算制度,来实现新会计制度与传统会计管理制度的高度结合。以原有会计制度为基础和前提,加强会计核算制度的创新和完善,加强对会计核算准确度以及财务报表制度的高度重视,不断的提升预算执行信息的准确性,并使用更加细致的报表来加强对会计报告体系的反映,保证事业范围的管理人员可以更加准确的了解和掌握资金的实际收支以及流动情况。对于部分拥有下属单位的事业单位来说,还需要将下属单位的角色进行综合的考虑,并做好内部交易事项的合作以及抵消设计工作,来保证会计核算的有效性和科学性[4]。
(二)创新会计核算模式
在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还需要根据新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来加强对会计核算模式的创新,保证同一核算系统具有双重的会计功能,并综合的考虑到资产、负债、净资产等要素来进行全面、有效的核算。在会计核算工作中,需要使用权责发生制,来对原有的会计核算方式加强改进和创新,并根据新会计制度的规定,来形成科学的会计核算报告。对于纳入到预算管理中的项目,需要加强平行记账,保证财务会计、核算会计之间可以保证适度分离以及衔接的关系,来促进会计核算体系的完善、科学。
(三)加强核算过程的监管
以新会计制度为指导,事业单位还需要对会计核算的过程加以监督和管理,为会计核算过程提供重要的依据,加强对核算工作的有效管理力度。为保证会计核算工作的可靠性,就需要发挥出新会计制度的权威性,加强对会计核算工作的控制和监督,根据新会计核算制度的相关规定以及有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违法行为的严格监督,尤其需要对会计核算信息的水平、发票情况、原始凭证、资金支出审核等情况加强检查和监督,避免出现账簿与核算报告不符问题的发生,切实的保证整个核算过程的明细化[5]。
(四)构建更加完善的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
事业单位在新会计制度实施的大背景下,就需要使用更加便捷和高效的核算方式,所以为保证新会计制度的有效落实,就需要构建更加完善的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来不断的提升会计核算的精细化,保证更好的应对当前对会计核算的最新要求,从而保证和提高会计核算的准确性。从现行的会计核算制度出发,建立可以实现核算双功能的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来不断的提升会计核算的信息化管理,值得注意的是,在新旧会计制度的交替时期,需要使用人工与信息化相结合的方式来加强处理。
(五)提升会计人员的素质水平
目前来看,新会计制度在实施的过程中,仍旧有部分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人员,无法熟练的开展权责发生制下的核算工作,导致会计核算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所以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加强对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培训力度,从而不断的提升会计人员的素质水平,事业单位可以聘请相关的专家来加强对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力度,全面提升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以及综合素质,鼓励会计人员积极自主学习新的会计制度,加强对权责发生制下会计核算方法的掌握,这样才能保证可以有效的促进新旧制度之间的有效对接[6]。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如今新会计制度的实施,对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也带来了诸多的影响,不仅可以促进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方式的优化,而且还能促进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对于事业单位的稳定发展有重要意义。所以事业单位应该对新会计制度有全面认识,并对会计核算加强创新,从而促进会计核算水平的提升,为事业单位发展提供重要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