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言、文化与朗诵艺术
2021-01-15庾佳北京城市学院
庾佳 北京城市学院
一、语言与文化
(一)文化意义解析
“文化”一词,最早源于的德语“kultur”。原意指的是土地开垦以及植物的栽培,后指人的身体、精神,特别是指艺术和道德能力以及天赋的培养。文化的定义有很多种,最为经典的是泰勒在《原始文化》中对于文化的定义:“文化是一个符合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格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的能力和习惯”。在泰勒之后,人类学家针对文化又进行了很多次定义,但是都是基于泰勒的定义。
现代文化人类学认为文化具有四个特质,其中有两个特质这样说到:其一,文化具有象征性,语言是文化中最重要的象征系统;其二,文化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文化中每一方面和其他方面都相互联系。由此我们可以发现文化与语言之间存在密切关系[1]。
我们拿汉语言文学来说,在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前三句都在说一些很直观的物体形象,但是将这些形象联系在一起,再结合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就有了孤寂、凄凉的象征意义。类似于这样的诗词,在中国传统文学中不胜枚举,中国传统文学是中国文化的集中体现,这就很直观的体现了语言是文化中最重要的象征系统。
(二)语言意义解析
语言是什么?一直以来,这一问题一直试图打开语言本质的神秘面纱。十八世纪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卢梭首先提出“交际工具说”;斯大林对于语言的定义是:“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这两个论断都指出了语言的工具性,而这一论断,影响广泛,一度成为语言学界对于语言的经典定义。
语言既不是经济基础也不是上层建筑,语言不单单是由一个基础产生的,而是在社会历史进程中不断发展起来的,语言为各个阶级,各个基础服务的。他没有阶级属性他更多的是工具属性。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中,人们为了进行交流而产生了语言,植根于历史、社会的语言就具有工具性与文化性的双重属性,在历史长河的流动中,形成了文化,在不同文化的背景之下形成了语言。综合以上说法我们不难看出,文化与语言之间存在密切关系,语言存在于文化的内涵与外延之中,文化包含着语言,并且影响语言,不同的文化会在相应的语言中体现出来,同时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保存文化、反映文化的工具。张颂老师在《关于语言文化的思考》中指出:语言从工具论提升到文化论这一转变才是真正的具有全人类的意义,或者说哲学意义。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的发展渗透着文化的发展,社会文化的发展也必然影响语言的演变,二者在历史的流变与发展中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2]。
二、诵读与朗诵
(一)诵读解析
何为“诵读”许慎在《说文解字》说到:“诵,讽也”,“讽诵互训”。[3]“诵”是一种能体现语气、节奏以及韵律美的一种语言形式。其中蕴含着诵者的情感、认知等一系列主体性的内容。《说文解字》中对于“读”的解释是:“讽、诵亦可云读。而读之意不至于讽诵。讽诵止得其之辞,读乃得知义蕴”[4]这种语言形式是以声传情的。既有意蕴层面也有声音形式层面。
从符号学的角度来说,语言符号指的是文字与声音,在语言符号的系统中不仅有语言学家所描述的“自然语言”的区别,更有某一种自然语言本身的形式变化。就拿汉语普通话来说,我们将其分为人类交流的自然语言与艺术化的语言。“诵”的源头是由于早期文字还没有出现时,诗歌需要口耳相传,最早提出“诵”并将它作为教学手段的是春秋时期的“孔子”,他认为“诵诗三百,授之以政”。这个时候的“诵”也就只是出声音背诵的意思,所以诵读可以说是一种教学形式。
(二)朗诵解析
朗诵,不是普遍意义的诵读,是相对于诵读来说更加具有艺术语音形式,并且这种艺术化的形式就是将前人或他人的名篇佳作以及朗诵者自己的文字,通过思考、理解、想象、感受、调动情感等一系列逻辑情感的活动之后,用艺术化的语言将其表达出来,这种艺术化的语言就是朗诵,它是语言的声音形式与文字内容的有机结合。在朗诵时,朗诵者独特的情感体悟与艺术化的有声语言相结合,从而实现二者的愉悦共鸣。
朗诵需要艺术化的语言技巧,这些技巧不仅包含内在的情绪感受、想象理解、逻辑思考,还有较为专业的语言外化技巧的训练,例如在汉语文化圈中,有语言创作基础中的外在表达技巧,重音的选择、停连的划分、语言的处理、节奏的把握等。这些都需要经过专业训练进行提升,才能较为准确把握,进而进行朗诵的二次创作。同时“形之于声”的过程,还需要有较为强大的声音塑造,这些塑造包括对“声音强控制与弱控制的掌握与运用”“声音与情感的结合表达”“吐字归音的技巧运用”“声音与气息的综合运用”“声音弹性的具体呈现”“声音共鸣的具体呈现”等,这些艺术化的语言技巧与手段的运用,使得朗诵不仅仅具有传情达意的基本意义,更可以获得艺术化的审美愉悦。
三、朗诵与文化
从历时角度看,人类从远古时代到奴隶时代,从封建时代到资本主义时代,每一个时期都有自己独特的时代特征与文化特殊性,从共时角度说,西方国家与东方国家在文化传承上,以及发展上各不相同,所体现的文化特征更是不尽相同,而作为每一个时期每一个国家交流的语言,它必定体现了这一时期或者国家的文化特征与文化价值。
语言是文化的显现,是文化的载体。朗诵作为语言的形态之一必然蕴含其文字背后的意蕴。这一点,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早有论述。
《周易·系词下》中说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5]可见古人在当时已然意识到“言”跟“意”之间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不同的社会背景与社会的发展都必然体现在同一时期的社会意识形态之上,而社会意识形态最为直接的体现就是“言”。语言背后必然蕴含着它所表达意义。所以甚至可以说“语言是人类精神的音声化”。
朗诵作为艺术化的语言是一种文化的延伸,其基于三个方面,分别是文本、情感、时代。首先,不同的文本所蕴含的作者所要表达的意义不同;其次,对于文本的朗诵,不同的朗诵者对文本所蕴含的情感理解不同;最后,时代不同,所表现的文化特征也不尽相同,朗诵作为表达的手段,所具有的文化特征也是因时代而异。所以从文本、情感、时代这三个层面来说,朗诵是基于三者之上的一种文化的延伸。
我们以李商隐的《锦瑟》为例,对于其主旨的理解,有人认为这首诗是写给名为“锦瑟”的一位侍女;有人认为是睹物思人,写给亡妻的一首诗;有人认为是描写音乐的咏物诗;也有人认为是投射了当时的政治生态。基于文本,不同的人对于这首诗歌的理解不同,但是不同的理解都是源于当时的时代特征、文化背景。
再比如,现代诗人舒婷的诗歌《致橡树》,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现代诗歌,不同时代、不同境遇、不同的人,都对这首《致橡树》进行过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每个人的创作文字或许相同,但情感、基调、主旨及时代背景都会有所不同,基于此对其“朗诵呈现“便有不同的影响。有的人认为这首诗是表达坚贞不渝的爱情,而有的人认为这首诗表达的是男女平等的社会观念。“坚贞不渝的爱情”更多是基于当今时代背景,“男女平等的社会观念”更多基于四五十年代女性思想崛起的时代背景。
由此可见,不同朗诵者对于这一诗歌的朗诵,结合朗诵者自身境遇,对其进行诠释,最后形成各具特色有声语言表达,所以无论是从形式还是内容来说,朗诵都是文化的一种延伸。
四、结语
语言是文化的显现,是文化的载体。朗诵是语言的艺术化形态。从古至今,语言的工具性特质就一直存在,并且随着时代发展不断丰富与深化,工具性的发展进一步促进语言发展的同时,也深刻的实现了文化的积淀。由此可见,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形成民族深耕于心的特质。而朗诵作为最具代表性的语言形态,它不仅仅具有工具性、文化性的双重属性,更具有艺术性这一独特属性。“朗诵”是文化的显现与载体,是文化的艺术化外化,它系统化的有声语言表达技巧、科学的声音训练方法及创作者情感的不同体现,都是艺术性的必备条件,它对于“文本”的音声化处理,使得单调的文字更加具有可听性、可思性,让听者、诵者都可实现情感共鸣,审美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