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优化发展策略
2021-01-15吴松伟马顺江
吴松伟,马顺江
(湖北工程学院 体育学院,湖北 孝感 432000)
师范类专业是培养基础教育阶段各级各类师资而专门在普通高等学校开设的一类专业[1]。 自21世纪我国的教师教育开放化改革以来,教师教育体系由单一、封闭逐步转向多样、开放,为师范专业带来了更多的生源,师资队伍储备逐步壮大,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为我国基础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师资保障,这都归功于我国教师教育的蓬勃发展。但我们也要清晰的看到,随着多元主体参与师范类专业办学,单一的封闭式教师教育体系被打破,教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呈现开放化、多样化格局,导致各类学校师资培养标准不一,师资质量参差不齐、教师教育体系日趋庞杂、教育学科发展被忽视、专业技能培养削弱、教师教育过程评价严重缺失等诸多新问题和挑战。
师范类专业教育作为教师专业人才培养的储备库,开展师范专业认证是遵循现代教师教育规律的必然,有其历史必然性和现实逻辑性,在保证灵活多样开放办学的同时,大力推进现代教师教育质量体系建设。开展师范类专业认证既是对专业办学的权威评估,也是考验高校如何以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标准为导向,加强和完善我国教师教育质量保障制度,促进我国师范专业特色建设与内涵式发展,改进师范类专业办学的契机[1]。完善师范类专业认证的制度设计无疑具有深远的时代意义[2]。
1 师范专业认证标准的内涵解读
最早的高等教育资格认证源于美国,主要目标是通过资格认证,实现规范和引领高等教育的优质发展,协助和推动高校及各专业持续改进、不断优化人才培养体系,以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欧美等发达国家也都效仿或采用了高等教育资格认证方式以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美国在1997 年就形成了多元的高校教师教育保障机制,包括三大教师教育质量保障组织(政府行政机制、全美教师教育认证委员会和教师教育认证委员会)。
我国的师范专业认证是在借鉴发达国家认证标准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并充分考虑我国当前高等教育实情而制定的。2014年12月我国的师范专业认证试点工作在江苏和广西展开,历经两年多的积极探索,为我国师范专业认证工作的全面展开积累了丰富的前期经验,尤其是在师范专业认证标准和认证模式方面。紧接着,教育部于2017年10月正式出台《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以 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 OBE)理论为指导,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等基本教育理念,确认并划分了师范专业三级认证体系和五类师范专业的认证标准(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特殊教育、职业教育)。为进一步贯彻推进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落实国家教育质量工程,奠定了重要的前期基础。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国的师范专业认证工作,教育部于2018 年6月又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指南》,全面开启了我国教师教育振兴发展新征程。
师范专业认证标准遵循的是反向设计、正向施工原则,体现的是市场需求的产出导向,注重的是质量永恒的教育理念。认证标准与当前我国实施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所秉持的理念有许多相似之处,“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与“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都体现出了以生为本、突出能力、学会发展、终身学习等理念。
2 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建设优化发展策略
以专业认证为契机,严格遵循师范专业认证理念,紧抓围绕人才质量建设工程,对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毕业要求细化、课程体系完善、社会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优化和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与改进,助推体育教育专业建设与发展。它们的逻辑关系应该是内、外部的需求决定着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和毕业要求,再由两者指导,设置相应的课程体系及各课程的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决定着教学内容,教学评价决定着质量。
2.1 秉持“产出导向”,准确定位培养目标,细化毕业要求
以师范专业认证标准的“产出导向”理念为指导,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应该准确把握国家、社会和学校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避免闭门造车。
首先,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求: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掌握体育教育专业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具备能够满足于中小学体育教学的专业技能,以及指导中小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体育训练及竞赛管理工作的知识和能力。就当前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发展而言,它培养的体育专业人才主要是为了满足中小学等基础教育发展需要,其核心目标应该是培养合格、优秀的中小学等基础教育的体育师资。
其次,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教育教学的出发点,而毕业要求是教育教学的落脚点,也是整个培养体系的起点。培养目标的定位要准确,是方向性问题,最终要实现毕业生成为体育相关行业的骨干或优秀人才,因此,应基于人才市场需求来确定5年或5年以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所应该达到的体育专业素养和个人发展等预期目标,与此同时,还要对应地确立学生毕业时所应该达到的具体毕业要求。不论是培养目标还是毕业要求,都应涵盖践行师德、学会育人、学会教学和学会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最后,培养目标相对应的是毕业要求,毕业要求是师范生毕业时所需要达到的最低标准,毕业要求应细化,不能模糊,易于执行,这样便于设置相应的课程予以支撑,有利于目标的达成。以中小学生、体育教育专家,以及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包括毕业后从事体育教育或健身教练的人才、改行的毕业生)为调查对象,通过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深入调研基础教育阶段对体育教育教师的能力、素质的具体要求和未来需要,以及成人健身市场对健身教练的能力、素质具体要求和未来需要。主要是调研师德规范、教育情怀、学科素养、教学能力、班级指导、综合育人、学会反思及沟通合作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并进一步将每一个毕业要求细分为多个指标点,使每一个指标点都要清晰易执行。
2.2 秉持 “持续改进”和“反向设计”,不断完善课程体系
培养目标的实现和毕业要求的达成都需要通过课程的具体实施及相关的教学活动开展来实现,课程体系作为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实现与毕业要求达成的基础保障。课程体系主要由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实践课程组成。专业课程设置决定着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技能水平、综合能力和发展潜力,是达成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障。
首先,基于师范专业认证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是一项非常严谨的工作。要以师范专业认证为契机,改变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师范专业课程的设置标准意识不强,教学内容随意性大,教学实践环节不重视,弱化严重、培养人才与市场脱节的现象。根据充分满足国家、社会和学校的需求来确定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及毕业要求,由毕业要求到课程目标,再细化课程内容等,严格遵循反向设计和矩阵分析模式,层层推进,进行反向的设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要严格按照师范专业认证标准,并参照《普通髙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等相关标准,坚持社会市场导向,秉持反向设计等理念,科学地设置课程门类及各课程的学时比例,做到学生全面发展课程知识支撑的全覆盖。
其次,秉持师范专业认证的“持续改进”理念,课程设置与教学活动是不断优化、持续改进的过程,持续改进是不断提升师范类专业教学质量的基础。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市场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要求会不断提高,课程设置优化是动态的、连续的,不是简单几次调整就算完成,需要动态、连续地量化分析课程对毕业要求的达成情况,及时以对毕业要求支撑更优的课程来调换支撑较弱的课程。更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技术和教学设备不断出现,应针对性地从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和发展潜力等方面,持续不断地优化教学活动。并在严格执行师范专业认证标准的同时,或课程设置在达标的基础上根据学校定位、专业特点,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持续不断的摸索、改进,突出人才培养的本校特色。
2.3 秉持“学生中心”的理念,强化实践能力培养
实践教学是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实际的教育实践中,实践教学的效果并不佳,教育部《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中提出,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依然是薄弱环节,师范毕业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尚不能完全适应中小学的需要[3]。
首先,秉持师范专业认证的“学生中心”理念,体育教育专业应摒弃传统地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的课堂教学形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翻转课堂”,科学设计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尊重教育发展、人才成长规律,强化师范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将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的任务设计成一个个任务式教学项目,并使每个任务成果可见、可量化评价,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主动学习班级管理、教研实践及师德体验等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使学生体验到完成任务的成就感。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方式也要进行配套改革,重任务完成过程、任务结果评价等,充分满足学生完成任务的成就感。
其次,师范专业认证标准明确指出要加强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实践基地是开展合作育人、实践育人、学生体验真实教学场景的重要场所。因此在实习基地的建设中,要由专人负责,坚持合作共赢的原则,建立有效的合作育人机制。一方面利用高校教学、科研等方面的优势,主动为实习的学校提供师资培训和教研活动等支持,另一方面主动与实习学校协商制定包括师德体验,教学实践,班级管理和教研实践等教育实习内容及实习方案,全面提升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最后,探索建立“双导师”制度,提升合作育人的能力。在拥有一批优质的、相对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的同时,强化合作育人能力建设。探索建立师范认证标准规定的大、中、小学教师共同指导实习生的“双导师”制度,克服以往由于指导教师队伍的遴选、责权、管理、评价等方面过于随意,导致实习指导效果不佳等问题。按标准要求,体育教育专业的教育实践基地至少达到每20个师范生不少于一个的最低要求,教育实习的时间大于或等于18周,主要涵盖包括师德体验,体育教学,班级管理和教研实践等方面的内容,教育研习贯通于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坚决克服以往的教育实践只重视教育实习而忽视教育见习和研习,把教育实习片面地理解为教学实习而主要去关注体育教学实践,从而忽视体育教学,班级管理和教研实践等重要内容。
2.4 秉持“名师强校”战略,“学生中心”的理念,切实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高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石,是兴校、强校的基础,是高校各专业教育教学质量工程建设中重要的一环,因此,要紧紧围绕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秉持“名师强校”战略,“学生中心”的理念,切实加强体育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按照体育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体育教育专业70%的专业课程需要由专任教师来承担,同时体育教育专业带头人必须具有副高或以上职称,体育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应是一支职称、学历、年龄和学缘结构合理的稳定的队伍。标准还要求生师比小于或等于18:1,技能类课程班级的授课规模一般不超过25人,专业类课程的课程负责人应该由高级职称教师或博士担任,30%以上的专业教师应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不低于30%,并要求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原则上应全部是硕士及以上。专业课教师要具有专业有关的学历背景,实践创新创业教师要具有相关的社会实践经验等。
其次,自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以来,各类专业的招生规模都呈明显扩张趋势,师范专业也不例外,师范专业快速的多元化发展也导致师资队伍建设出现队伍总量不足以及教师教育课程的教师与实践性教师严重缺乏等结构不合理问题。因此要严格按照师范专业认证标准要求来优化生师比以及兼职教师队伍和教师教育课程教师的比例,从而最终实现控制招生规模,优化师资结构,促进师资队伍专业化。据笔者调查了解发现,不少的体育教育专业的专业课教师大都把注意力放在了体育科研方面以及自身专业技能的提升方面。而在体育教育专业的教育教学方面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较少,常处于被忽视的状态。究其原因无外乎是当前高校“科研压倒一切”的现状,且科研容易量化,并决定职称的晋升,而体育教育专业的教育教学难以评价考核。在师范专业认证推动之前重视程度远远不够,致使体育教育专业教师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研究意愿不强,教育教学质量不佳,相反迫于自身职称晋升等利益,而把较多的精力放在了科学研究方面,因此有必要制定相关的政策,强化在教师教育和专业教育方面的考核与评价,引导广大教师成为体育教育专业教育教学的主要力量,这也是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关键与瓶颈。
最后,以师范专业认证标准为指导,在遵循优势互补的基础上,高校教师教育师资队伍要主动与中小学一线教师进行合理优化重组,强化师资队伍力量。通过积极探索高校与中学、小学“协同教研、双向互聘、岗位互换”等路径来提升师资水平,强化分工与合作,促进师资队伍专业化。注重教师教育一体化建设,将高校教师和中小学教师结合起来,共谋发展,擅长专业教育理论的高校教师,扎根中小学教育实践的一线,服务于基础教育,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中小学教师也将积极探索专业教育理论,提升教研能力,并最终实现多方共赢发展。
2.5 以师范专业认证标准为指导,建立完善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建立完善的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4]。显然,就体育教育专业而言,一套完善的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提高专业毕业生培养质量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以外促内、内外结合,结合学校发展定位和自身专业特色,着力引导体育教育专业最终形成自我约束与社会监督、自我评价与社会评价相结合的质量保障体系,促进体育教育专业持续改进、健康发展。保障体系要贯穿于体育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应具体包括以下内容:全面清晰且易执行的教学要求、权责分明与赏罚分明的教学职责、清晰的毕业要求和教学任务、常态化的教学评估与定期的监控与评价、公开透明的评价结果、自我约束与社会监督以及常态化的持续改进等内容,其特点应该是全面、具体、有效、可行。体育教育专业教育的核心问题,还是人才培养的问题,体育教育专业办得如何,关键在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发展成效怎么样?因此在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要把学生的成长作为重要的监测指标之一,还要加强对学生的就业率、教师资格证的监测,以促进体育教育专业师范生专业素养的全面发展。此外,还要密切关注专业师范生从入校、在校到出校整个发展过程。
体育教育专业应该以专业认证为契机,直面当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发展中存在的专业特色与培养目标模糊、培养模式单一、质量保障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把培养优秀师范专业人才作为教育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秉持“持续改进”、“反向设计”、“学生中心”等理念在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及保障体系等方面不断完善,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注重质量建设,为培养出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时、仁爱之心”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