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的嬗变与展望*
2021-01-15陆韵
陆 韵
(湖州师范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浙江 湖州 313000)
马克思曾以“最蹩脚的建筑师一开始就比蜜蜂高明得多”之喻说明:人类实践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并受到实践主体的能动性支配。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在“培养何种品质”“传递何种观念”上具有明确的价值取向,从本质上区别于一般社会环境作用下对人产生的自发性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目的需通过国家制定的政策加以落实,政策文本中蕴含的价值取向代表一定时空范围内的主流意识形态,具有唤起共识、指引判断和调节行为的作用。本文基于政策文本探索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的演变逻辑,旨在对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然追求作出展望。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的嬗变
价值取向具有丰富的内涵,它不仅是“影响个人或团体对事物所作判断及行为选择的组织化、内在化的稳定理念”[1]78,而且“反映了主体价值观念变化的总体趋势和发展方向,还担负着社会规范、社会定向和社会驱动功能”[2]174。正如马克思所述,“价值这个普遍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3]406,价值取向关涉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需厘清“满足谁的需要”“什么样的需要”这类基本问题。本文所述的价值取向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其决定了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代表了国家、政党或团体在个人政治观点、道德品质和心理状态等方面的期待。其集中体现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及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发布的政策文本中,呈现出与时俱进的阶段性嬗变特征。
(一)突出政治教育,培养具有无产阶级意识的革命接班人(1949—1977年)
新中国成立以来至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曲折探索,其间的思想政治教育融于国家意识形态的“除旧立新”过程中,具有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特点。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国民党残余力量的负隅顽抗和西方资本主义阵营的敌视威胁,因此,向青年知识分子开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教育具有稳定新政权和推进国家建设的重大意义。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给青年知识分子和旧知识分子以革命的政治教育,以响应革命工作和国家建设工作的广泛需要”;同年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将“建立革命的人生观”确立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作为高校教育的主要任务,“革命的政治思想教育”在1950年《高等学校暂行规定》中得到重申。从1950—1956年,国家围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设计与教学建议出台多个政策文件,如《关于高等学校政治课教学方针、组织与方法的几项原则》进一步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心是“反帝教育、土改教育、五爱教育”,《关于全国高等学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课的指示》则逐步确立起马克思主义课程理论体系。新中国成立初期,思想政治教育政策文本中目标与内容的制定,依循的是老解放区和苏联的革命教育经验,以牢固树立新民主主义意识形态和价值认同为目标,旨在激发广大青年将个人生存与国家政治命运紧密相连。
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建设转变时期,在经济成分多样化、中苏关系恶化、文化发展多元化的背景下,阶级斗争日益复杂和尖锐,高校开始树立工人阶级思想领导地位,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建设,以满足政治斗争需要。1957年,高校普遍开设“社会主义教育”课程,“用工人阶级思想批判资产阶级思想、小资产阶级思想,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克服非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提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教师和学生的工人阶级的阶级观点,群众观点和集体观点,劳动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1961年《改进高等学校共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意见》指出,“引导学生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基本原则,去观察问题、研究学问和处理工作,不断地同现代修正主义、资产阶级思想和其他反动思想的影响进行斗争”。随着阶级斗争与革命风暴愈演愈烈,“文化大革命”期间政治挂帅式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被异化为“兴无产阶级思想,灭资产阶级思想”的工具。
总之,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的形势之下,国民公共生活与私人生活无不渗透着浓厚的政治气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则在于培育具有坚定政治立场、忠于革命事业、甘于奉献自身的革命接班人,青年的社会价值观得到高度重视。特殊历史时期泛政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忽视了健全人格修养与对广泛智识能力的培育,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青年价值观的扭曲,但仍在特殊历史时期起到了凝心聚力的价值导向作用,为之后阶段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面向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德才兼备者(1978—1991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我党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于此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色彩有所淡化,进入整顿恢复与探索重建的新阶段,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同时,兼顾人才社会主义觉悟培养与科学文化素质提升,培育又红又专的人才。
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进程,催生了我国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开启了全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征程。经济体制的变革与对外关系格局的重构对国民思想观念造成了冲击,利益的多元带动了思想观念的复杂多元。因此,改革开放初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然高度重视青年一代的政治觉悟养成,1978年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强调革命秩序和革命纪律教育、革命理想与共产主义品德培育的重要性,“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忠于社会主义祖国、忠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忠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优秀人才”[4]108。然而,相较于改革开放前,这一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培养“具有科学文化水平的劳动者”形成紧密关联,如邓小平同志强调“政治觉悟越是高,为革命学习科学文化就应该越加自觉,越加刻苦”。可见,之前思想政治教育中浓厚的“政治斗争”意涵得到纠正,转而向适应社会转型需求转变,体现出“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和“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双重价值,以树立“又红又专”人才的培养目标。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党中央发扬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在“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的信念之下,顶住外部环境压力,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并加强政治、外交、文化等各方面的战略配合。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围绕“为四化培养人才”这一中心展开,在此进程中,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具体内涵不断丰富。1980年《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高校培养目标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大力进行革命理想教育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不仅提倡热爱祖国、热爱劳动、关心集体,而且关注勤奋学习、诚实谦虚、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等个人修养;1984年《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又红又专的人才”;1987年《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进一步明确高等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指出大学生应该“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心于改革和开放”“自觉地遵纪守法”“勤奋学习,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1991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德育应该成为学校首位工作,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和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随着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思想教育课程建设的不断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主导的同时,逐渐拓展至大学生社会化成长相关的法治素养、职业道德、人生理想等方面。
总之,改革开放初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由拨乱反正走向探索发展,紧密结合巩固无产阶级专政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双重任务,培养投身于国家建设的德才兼备者。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由单一转向多元,发扬民主与法治、协调自由与纪律、关心个性发展,不断适应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变革的需求。
(三)立足改革与发展,培养具有崇高理想信念的开拓创新者(1992—2011年)
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与党的十四大标志着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我国的社会发展逐步融入全球化进程,然而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之后的世界多极化、西方发达国家和平演变与经济制裁,使我国改革开放推进历程的机遇与挑战并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国内外形势严峻考验,时代性与必要性凸显,政策关注重点从20世纪80年代的“探索与重建”转向“加强与改进”,并致力于帮助青年大学生树立与社会全面进步相适应的价值观。
对外开放的不断推进给西方意识形态入侵以可乘之机,高校学生思想观念的独立性和选择性增强,但面临着多元价值观的冲击,易出现理想信念模糊动摇、精神空虚迷茫、社会责任感缺失等问题。1993年《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特别要重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1998年《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指出,“两课”课程设置必须着眼于引导和帮助学生“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核心内容,这是因为理想信念能够为国家的崛起与发展提供强大的凝聚力,使青年一代拥护党的方针政策、以坚定的政治信仰抵御“西化”意识形态威胁。
与此同时,当代世界风云变幻,信息化与现代化的迅猛推进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激励大学生更新知识技能、激发创新活力,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为此,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始终把提高全民族素质作为一项根本任务。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开拓进取、自强自立、艰苦创业的精神”“加强法制教育、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同年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提到,需树立“开拓进取、讲求实效、公平竞争、团结协作、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等观念”以及培养“健康、高雅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审美观点”;1995年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明确,高等学校德育的任务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学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2007年《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教育战线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通知》指出,“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认为只有多方面素养的全面提升,不断推陈出新、努力求索才能应对社会转型期的新形势与新任务。
总之,在加快发展与深化改革的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着重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开拓创新者,提倡才能志趣、道德品质与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关心大学生的成长、学习、交友、就业等实际问题,凸显出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人的主体价值与发展潜能受到了充分重视。
(四)围绕立德树人,培养担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012年至今)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改革的深化与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加速了利益格局调整,多样化社会思潮的不断涌现冲击着青年一代的精神世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亦迈入新征程,切实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2017年《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2020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均提到“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由此,反映出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以下核心取向。
首先,青年德性养成与灵魂塑造的重要性凸显。从党的十八大开始,“立德树人”被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立什么样的德”“树什么样的人”成为全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需考虑的首要问题。2017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概括为提升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创新创业精神、强化实践动手能力、塑造强健体魄、提高文化修养、增强生态文明素养和综合国防素质等方面;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发挥教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立德树人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充分体现了教育的本质要求和人才培养的规律,极大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刻内涵。
其次,注重引导青年树立远大理想。理想信念起到指引人生方向的关键作用,2017年《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强调,应将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切实抓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教育,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教育,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师生深刻领会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其明确了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强化新时代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再次,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任务。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盖国家、社会与个人三个层面,充分反映了中国特色、民族特性与时代特征,成为应对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多元交锋形势的有利思想武器。2013年《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关于在各级各类学校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的意见》均提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教育和教学全过程。2014年《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着力完善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成为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途径。
总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立德树人,围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激发青年的内生动力,强调坚定理想信念与勇于变革创新之间的协调统一,为实现民族复兴大任培养有理想、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充分凸显新形势下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之间的相互依存性,使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处理问题得到充分的关注。
二、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的共时性与历时性特征
语言学家索绪尔提出的“共时性—历时性”二重分析框架被广泛运用于人文社会学科领域,共时与历时分别代表同一时期系统内各要素间的静态逻辑关系、不同时期各要素的动态演化情形[5]34。对新中国成立至今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作共时性分析和历时性梳理,可发现以下两方面特征。
(一)共时性特征
各个历史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其他社会要素之间存在相对稳定的关联结构。
第一,服务于政治认同。意识形态能够赋予政治权力以合法性,并把政治权力转换为政治权威[6]78。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意识形态性这一本质属性,为拥护统治阶级利益培养统治阶级事业接班人。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服务于政治认同,属于社会的“法定文化”。从20世纪50年代“反帝爱国主义”、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无产阶级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到新时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宣传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对国家与党怀有强烈情感并愿意为之付出努力与行动的个体,是价值取向上的一贯特征。只不过教育的意识形态性在社会变革与政权更替的时代表现激烈,在政权稳定的社会建设时期略显缓和。
第二,受制于经济发展。马克思指出:“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发展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7]4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任务与社会经济运行状况紧密相关,其无法脱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有文化的劳动者”以及人才培养中强调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勤俭节约、诚实守信等品质养成都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思想道德素质的较高要求。尤其在改革开放后,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自由平等和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阶段人们适应经济体制变革、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亟须遵循的价值观念。
第三,植根于文化传统。价值取向中含有稳定性、继承性的民族文化基因。自然经济和封建宗法制的社会历史造成我国从未形成西方意义上的个人主体[8]47,“家国同构”“天人合一”“天下大同”的理念深入人心,我国的文化传统蕴含着群体主义或整体主义的价值内核。国家危难之际,舍己奉公、为国捐躯是救国救民的大义之举;计划经济时代,国家与个人、公与私高度一体化;市场经济时代,集体主义抵制拜金主义与极端个人主义。新中国成立至今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包含着“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人民服务”“社会责任感”的价值追求,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也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二)历时性特征
高校思想政治的价值取向随着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发展、经济变革与文化转型,呈现出如下变迁特征。
第一,以社会为本转向以人为本。随着国家政权的稳固与综合国力的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以社会为本、依据社会需要来规范人的精神世界,逐渐转向以人为本、在成“人”的基础上规范社会角色。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思想政治教育逐渐回归本体,走进人的生活世界,强调对主体和生命的尊重和敬畏[9]185。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遵循青年身心发展规律,贴近实际生活、关心人的成长发展,在思想认识、学习生活和择业交友等多方面提供全面指引;另一方面,尊重青年自主性和独特性,充分激发青年潜能与创新精神,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二,由高度同质走向多元开放。新中国成立以来,国人对漂泊无依的精神状态进行观念反思和价值重塑,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同资产阶级争夺青年”的武器有助于新政权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稳固。随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也进入大发展大繁荣阶段,国民精神世界不断丰富成为大势所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始关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结合文化领域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从注重整齐划一、重共性轻个性转向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鼓励开放多元,培养具有开阔视野和创新意识的时代新人,体现原则性坚守与包容性接纳的相融。
第三,从刚性排斥转向辩证扬弃。新中国成立初,思想政治教育以意识领域全面改造为基础,“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经济全球化引发中西价值观碰撞,于此背景下,提升社会主义文化世界竞争力的需求不断增长,应对中西方文化的态度也随国情变化由刚性排斥转向辩证扬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逐渐注重对文化鉴别能力的培养,主张“在学习借鉴西方哲学社会科学有益成果的过程中,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和实际出发,始终坚持用当代马克思主义统领哲学社会科学教学”;同时倡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时代精神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相结合”,培养兼具中华文化底蕴和国际视野的时代新人,弥合传统性与现代性的两极分化。
第四,从观念统领走向知行合一。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在新中国成立初的特殊历史时期曾出现偏重思想改造而忽视知识学习的倾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随着社会发展对德才兼备人才的需求逐步增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强调观念统领走向关注知行合一。2004年,中央16号文件即指出,大学生应在增长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提升思想政治素养。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师生座谈会上强调,“学到的东西,不能停留在书本上,不能只装在脑袋里,而应该落实到行动上”,爱国立志需与求真力行相互促进,青年只有锤炼品格、习得真知、练就本领才能勇担时代重任。
三、新时期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然取向
教育具有超越性的功能,不只是适应社会现实需求,还要“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新人”[10]36。因此,有必要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变迁的历史逻辑和现实境遇,对其应然取向加以展望。
(一)坚定政治信念,增进价值认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异常激烈,西方敌对势力以更加隐蔽的方式展开文化渗透,民粹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亦容易引发思想上的混乱。全民网络时代的到来使虚拟世界成为多元思潮比拼的阵地,新事物、新思想对青年价值观带来巨大冲击。西方文化中扎根的一种霸权态度,总是把西方社会文化当作衡量非西方社会及其文化的标尺[11]15。于此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理性认同,不断强化青年与国家之间的情感纽带,使其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在全球化浪潮中时刻保持清醒的鉴别力,始终忠于党、国家和人民。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高校思政教育还需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树立,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升广大青年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二)张扬生命活力,激活创新潜能
发轫于西方的现代性问题随着全球化跨越民族国家界限,成为一种世界现象。社会变迁与价值更替的步伐不断加快,风险与不确定性丛生。在乌尔里希·贝克(Ulrich Beck)所称的“风险社会”里,“过去”丧失了决定现在的权力,取而代之的是“未来”[12]24。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了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阶段。光明前景下时刻暗藏着危机,广大青年要勇于变革和创新,不断更新观念与智识以应对未来社会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服务于上层建筑和生产力向立德树人的转变,意味着个体生命发展得到充分关注。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需充分尊重生命的历史性和具体性,承认差异、引领个性,关心人的本能与需求。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指出人是“自为的存在”,作为创造性存在物的人,在主体意识和选择能力的引导下改造社会、改造自身。总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激活创新潜能,引领广大青年在实践中不断重构自我与世界。
(三)引领全球视野,培养法治意识
吉登斯(Anthony Giddens)曾指出,现代性引发的社会变革带来双重影响:“在外延方面,它们确立了跨越全球的社会联系方式;在内涵方面,它们正在改变我们日常生活中最熟悉和最带个人色彩的领域。”
全球化时代,人们突破地域空间的限制、超越国家主义和民族主义,展开经济、文化的密切交往,将个人利益与全人类利益紧密关联,形成共享成果、共担风险的合作模式。全球化时代的法治理念对于解决全球问题、构建和谐世界具有现实意义,规则意识、契约精神与公序良俗在现代社会人际交往中显得尤为必要。因此,青年一代的法制教育是适应当代社会发展趋势的重要选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需引领学生形成全球化视野,还应重视法治意识的养成,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以维护社会公平、捍卫法治正义、运用法治思维来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
(四)强化责任担当,培育公共精神
改革开放以来,独立、自由、平等的价值观受到提倡的同时也诱发了极端个人主义倾向。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已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物质生活日益丰富,部分青年享受着前人艰苦奋斗创造的美好生活,但缺少了履行社会义务的公共意识,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是不可割裂、互为前提的,社会成就着个人,个人又带来社会前进的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14]227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注重培育青年一代的公共精神,引导他们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维系在一起,主动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责任;同时,责任意识的强化需遵循知行合一的原则,倡导实干、力戒空谈,提升青年参与社会公共生活、投身于社会实践的行动自觉性,将爱国兴邦之志落实到知识学习、创新创业、服务社会的切实行动之中。
四、结论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的演变历程充分证明了思想政治教育并非抽象固化的思维活动,而是受到社会时空变化的影响与制约,在目标、内容与路径等各方面均带有时代烙印。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百废待兴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沧桑巨变,伴随中华民族一次次的伟大飞跃,人们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主体性逐渐高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引领塑造青年一代的精神风貌与价值追求,越来越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当今时代,人与社会的生存发展都面临着不确定性,颠覆性的变化既带来福祉也易于引发危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应立足当下、面向未来,其价值取向的确立需紧紧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牢牢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充分弘扬鲜活个体的生命价值,通过释放人们勇于实践变革的自觉性、能动性与创造性,促进个人与社会的有机联结,实现自由与秩序良好平衡,从而更好地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