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名词规范化使用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2021-01-15吴菲,孙琴
吴 菲,孙 琴
(1. 华中科技大学 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内科急危重症杂志》编辑部,湖北 武汉 430030;2. 华中科技大学 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骨科》编辑部,湖北 武汉 430030)
科技名词是科技交流与知识传播的载体,任何一门科学(或学科)都有自己的一套系统、完善的名词来支撑[1-2],医学名词是科技名词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期刊中的名词术语须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科技名词,因其定名遵循单义性、科学性、系统性、简明性、民族性、国际性和约定俗成等原则,具有规范性和权威性[3]。医学名词术语不规范、不统一的现象目前仍然普遍存在[4],不少作者在撰写医学论文时常常会使用一些不规范的医学名词术语。因此,医学名词的规范化使用是医学期刊编辑校正稿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直接影响期刊的编校质量与学术水平。本文列举医学期刊论文中不规范名词表达的一些问题,分析原因并探讨其对策。
1 医学名词不规范表达的常见问题
1.1 形近同音字混淆使用
来稿中经常出现医学名词同音、近音、形近字混用、错用,结合医学名词的定义,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
“黏膜”与“粘膜”中的“黏”与“粘”,常常发现“黏”与“粘”混用的情况。“黏”和“粘”两个字的关系有着较长的演变史,1955年以前,“黏”和“粘”是正体字和俗体字的关系,两者同义。1955年刊出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对“黏”和“粘”进行了修订,“黏”和“粘”两者的主次关系调换,“粘”成为规范字,“黏”而降为异体字。1988年刊出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再次修订“黏”和“粘”两个字,明确地将这两个字区分开来,两者都成为了规范字,但词义不同。在表达行为的功能时使用“粘”(zhān),为动词,指把不同的物体胶合在一起的动作;在表示物质的性状时,使用“黏”(nián),为形容词,形容物体具有黏稠的特性。在医学上使用“粘”的词主要有:粘连、肠粘连等;使用“黏”的词主要有:黏液瘤、黏膜等。
“胆碱酯酶”与“胆碱脂酶”中的“酯”和“脂”。在新华字典[5]中“酯”解释为:有机化合物的一类;“脂”解释为:动物体内或油料植物种子内的油质,如脂肪。根据2008年出版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名词》(第二版)和2019年出版的《肠外肠内营养学名词》对“胆碱酯酶”的定义:水解各种不同的胆碱脂生成胆碱与羧酸的一类酶。以多种同工酶形式存在于体内。因此,“酯”与“脂”不能混用,“胆碱酯酶”是正确的。
“心律不齐”与“心率不齐”中的“心律”和“心率”。“律”在新华字典[5]中的解释为“规律、法则”,在《医学名词 第四分册》心血管病学中“心律”的英文名是“cardiac rhythm”,定义为:心跳的节奏,正常心脏的收缩和舒张有力、有序收缩和舒张的时间比例均匀。在《生理学词名词》第二版心血管生理学中将“心律不齐”又称“心律失常”。“率”在新华字典[5]中的解释为“速度,速率”。根据1995年出版的《医学名词 第四分册》心血管病学中“心率”的英语名为“heart rate”,定义为: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是描述心动周期快慢的指标。因此,“心律不齐”是正确的, “心率不齐”是错误用法。
1.2 名词术语发生歧义
“证”、“症”、“征”这三个字在医学领域中使用频率很高,且在医学期刊中出现混用的情况最多。导致这三个字被混用的主要原因,是对名词术语含义理解有偏差。“证”指“证实、证据”,中医中的专用术语“证候”指一系列有相互关联的症状总称,而西医通常用“适应证、禁忌证”,分别指“适合或不适于采用某种治疗措施的疾病或情况”。“症”多指“症状”,指因疾病引起患者主观不适或异常感觉,如咳嗽、发热、头痛等主观的自觉症状,或由疾病引起的一些并发症、后遗症。“征”指表现出来的迹象,如体征、指征、综合征。“体征”是医生在检查患者时所发现的具有诊断意义的异常变化,是疾病的客观证据,如生命体征的变化,听诊出心脏杂音等。“指征”是指对临床用药或手术有指示作用的临床征象,即当某种疾病符合诊疗常规所规定的标准,如用药指征、手术指征等。
1.3 沿用旧名或已废除的词
科技日新月异,当概念有新延伸,曾经使用过的名词术语逐渐被更科学、更严谨、更精确的名词取代[6]。一个概念有多个名称时,应使用正名,即公布的规范名[3]。如“infarction”早先在我国诊断用词中译为“梗塞”,然而后来学者们认为“心肌梗死”较“心肌梗塞”更为准确的表达了疾病的本质,即严重而持久心肌缺血性坏死现象。故1995年出版的《医学名词 第四分册》将英文名“myocardial infarction”的规范用词重新定为“心肌梗死”。其它还有一些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早已不推荐使用的医学名词,如“二尖瓣闭锁不全”已更名为“二尖瓣关闭不全”,“心输出量”已更名为“心排血量”,“每搏量”已更名为“每搏输出量”,“暴发性肝炎”已更名为“急性重型肝炎”,“红细胞压积”已更名为“红细胞比容”,“抗菌素”已更名为“抗生素”等等。因此,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不能承旧沿用,必须使用更新的规范化名词,避免给读者阅读、引用和知识传播带来混乱。
1.4 随意使用俗称或口语化简称
俗称即口语化表达,是人们在平时口语交流时一直习惯性使用的名词,是非学术名词。在日常编辑加工过程中,常常发现论文中医学名词口语化、表达失当或详略失当等情况,归因于有些作者平时习惯口语表达,从而导致在科技出版物中对科技概念的表述不严谨[7]。如发烧(应为发热)、食道应为(食管)、核磁共振(应为磁共振)、老年痴呆症(应为阿尔茨海默病)、中风(应为脑卒中)、尘肺(应为肺尘埃沉着症)等等。
按照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原则及方法,医学名词的简称虽是与正名等效使用的名词[3],但为非推荐名,在特殊情况下允许定一个“又称”,但只在一定范围内使用。有些作者将平时习惯性使用的口语化简称用于论文写作中,或生造一些词语,造成医学名词不规范表达,如“心肌梗死”写为“心梗”,“慢性支气管炎”写为“慢支”“老慢支”等等。医学名词口语化的表达或错误名词术语简称出现在论文中,势必大大地降低期刊的学术质量,一方面会给读者造成误解或歧义,另一方面反映出作者及编辑人员对学术的态度不严谨。
1.5 非规范使用英文缩写或字母词
早在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教育部、国家语委、国家广电总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等部门就已经开始注意汉语中的英文字母词过度使用问题,并对字母词的使用提出了初步的规范要求[8]。不提倡在科技期刊中直接使用英文缩写或字母词,在同一篇论文中首次出现的英文缩写能译成中文的一定要先译成中文,如“DNA”首次在文章中出现时应写为“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 DNA)”,下文再可用英文简称“DNA”。如遇到专业性很强、无法翻译的词,可以直接使用字母词,如X射线、cAMP受体蛋白等等。另外,字母词的大小写不能随意,如医学论文中经常出现的“Ph染色体”与“pH值”。Ph染色体(费城染色体)是一种特异性染色体。它首先由诺维尔和亨格福德在美国费城(Philadelphia)从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的外周血细胞中发现,故命名为Ph染色体。这里的“Philadelphia”是一城市名,按国际习惯,对于城市地名在任何情况下都应首字母大写,因此应写成“Ph染色体”。“pH值”在《英汉医学词汇》第3版[9]中的解释是“氢离子[浓度的负]指数,pH值用于酸碱性比较”,pH的数学表达式是-1g[H+],在数学上,自然对数的负值用小写“p”表示,因此,表示水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用“pH”表示,p是小写字母,H是大写字母。但在实际论文写作中,“Ph”与“pH”的大小写常常被作者混淆使用。
2 医学名词不规范表达的原因
2.1 主体原因
作者是规范使用科技名词的践行者,期刊编辑则是规范使用名词术语的监督者,是科技期刊论文中的两大主体。
(1)作者的原因:①作者在撰写论文时,规范使用科学技术名词的意识薄弱,没有认识到名词术语规范化使用的重要性,习惯性使用口语化简称、俗称和又称等非规范名词。②对部分名词术语的概念认识不清,未能及时关注到本领域的新进展、新概念,知识更新不及时。特别是一些区县级医院的基层医生,对国内外医学新知识、新进展缺乏了解和更新,在写作时沿用以前书本里学过的知识。
(2)编辑的原因:编辑规范科学技术名词的意识不强,在编校过程中未对论文中非规范名词进行纠正,认为文责自负,没有起到编辑的把关作用[10]。另外,编辑自身缺乏本领域的专业知识,或未能及时把握专业名词发展趋势,在编校论文时难以甄别不规范名词术语。
2.2 名词规范不统一
医学各学科间有很多知识相互交叉、渗透,对于少数的同一个概念或名词,各专家在审定时未能取得共识,审定出的名词不完全一致或有冲突,使作者或编审人员感到无所适从。此外,由于国内外医学的迅猛发展,新的医学名词不断涌现,对于国外新名词未能审定并给出完全统一的翻译而导致名词使用不统一,甚至有些作者在撰写论文时对外来词生编乱造。
3 规范医学名词使用的对策
3.1 尊重名词审定的权威性和科学性
科技名词,博大精深,学问无穷,它的定名和使用有很多规定[11]。科技名词的正确、规范使用,直接影响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医学名词术语定名的权威性与科学性代表了我国医学发展和学术水平,在医学知识传播和学术交流中发挥主要功能,一个名词的定名与更新,反映着本学科领域发展的新动态,并在本学科起到指导作用。规范医学名词术语有助于解决医学术语概念不清、表达和理解不一致等问题,准确无歧义的规范名词能有效推动医学临床和科研信息传播、共享和使用,并能辐射到更广袤范围和更深层次的方向。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即使一篇学术价值再高的论文,若未使用规范医学名词,或未遵循国际规范,就无法准确检索与查找,成为医学信息共享和交流的桎梏。所以在撰写与编校论文时,须严格按照国家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标准,用规范的名词来表达学术研究的内容。
3.2 除旧更新,积极引导作者使用规范名词
对于从事医学科技的工作者,要引导践行医学名词规范化,通过普及、推广、检查、奖惩等方式,维护医学名词的统一性、规范性、准确性[12]。因此,增强作者和编辑规范使用医学名词的意识尤为重要。首先,在医学信息的传播中,编辑部应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与作者保持良好的互动沟通,对论文细加分析,妥予评价,积极主动地引导撰写论文的作者使用规范医学名词。利用期刊网站、微信公众平台、期刊空白处刊登最新审定名词,摘录本刊作者投稿时高频出现的不规范名词表达,列出本期刊常用医学规范名词和不规范名词对照表,以引起作者与读者的注意。其次,编辑在审阅论文时应直接将不规范的医学名词进行修正,以批注修改稿的形式反馈给作者,提醒作者在今后的论文写作中避免使用不规范名词。另外,建议作者在写作论文时,多查阅相关的科技名词书籍和权威的字典,如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出版的系列医学名词丛书、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英汉医学词汇》等工具书,或通过术语在线(termonline.cn)查询医学名词。尽量避免使用俗称、口语化词语或已被废弃的名词,不乱用混用医学名词。
3.3 端本正源,独具慧眼
编辑是期刊质量的把关者[13-14],加强学习治“本”,勤查工具书治“标”[15]。首先,编辑人员一定要有较强的使用规范名词的意识,重视有关规范医学名词的培训,练就好正确规范使用医学名词的基本功;其次,编辑人员要及时把握专业名词发展趋势,时刻跟踪本专业名词审定的新动态,见多识广,独具慧眼,提高自身辨别非规范名词的能力,才能见树也见林,确保期刊高质量和高学术水平。医学期刊中名词术语是否规范体现了编辑人员专业知识水平和工作态度。编辑人员在对一篇论文进行编辑加工时,遇到自己没有把握或陌生的名词时不可含混过关,应做到核查明察秋毫,使用追本溯源。
名词术语规范化影响期刊的质量,如果使用不规范的科技名词,其论文的科学性降低,信息传播的价值大为逊色,甚至造成不必要的错误。医学期刊编辑要具备使用规范医学名词术语的意识、广博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编辑技能,对论文中的不规范名词别具只眼并加以更正。如果对某些医学名词存疑时,一定要耐心查阅相关权威资料,确认后再定稿,以免误用、错用,并按照国家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标准执行,力求名词统一,避免名词混乱使用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