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会+企业”协同办刊模式的探索

2021-01-15赵英林徐云修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水电办刊三峡

赵英林,徐云修

(《水电与新能源》编辑部,湖北 武汉 430072)

学会工作和期刊建设存在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紧密联系。《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0)》[1]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我国科技期刊数量为 4 958种,形成了具有一定数量规模、学科覆盖全面、基本满足科技发展需要的科技期刊体系。学会主办期刊数量占我国科技期刊总量的四分之一,具有较大的规模[2]。

2019年9月,中国科协、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四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3]。意见鼓励探索“学会+企业”等多种协同办刊形式,催生科技期刊发展新业态,创新中国特色科技期刊发展模式。湖北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以下简称“本会”)长期与企业共同主办《水电与新能源》期刊,深入探索和实践了“学会+企业”的协同办刊模式。本文以此实践经验为例,总结了“学会+企业”协同办刊模式的优势、运行模式和发展前景,以期进一步促进“学会+企业”办刊模式的完善与创新。

1 “学会+企业”协同办刊的必要性

(1)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学会本身就是行业内科技工作者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宗旨是加强学术交流、业务培训、科技创新。行业内的企业就是学会的服务对象,学会与企业有着天然的联系和依存关系,没有企业,哪有学会,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2)各有所需,水到渠成。企业主办科技期刊,凤毛麟角,少之又少,就连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峡集团”)这样的国有大企业,从业人员23 684人,具有高级职称的科技人员3 422人,也没有主办一个科技专业期刊,科技人员发表论文难之又难。企业急需科技期刊的支撑,学会需要扩大行业内龙头企业的优质稿源和资金支持,各有所需,联姻水到渠成。

(3)各有所长,优势互补。学会学科齐全、人才荟萃、学术成果丰硕、学术思想超前,可为企业提供建言和超前规划,提供技术人员新技能培训和承担企业科技攻关。本会曾提出三峡梯级和清江梯级五库联合调度研究的建言书[4],受到政府和企业的重视与采纳,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资金雄厚,可为期刊发展提供经济支持;企业发展中不断提出新课题,为学会及期刊的发展不断注入活力。学会与企业各有所长,优势互补。

2 “学会+企业”协同办刊的优势

(1)强强联合的优势。通过深化合作,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共谋发展, 把期刊做强做大,上等升级。例如,本会依靠拥有35年的办刊经验和101家水电与新能源会员单位及武汉大学人才与学术优势,侧重于对期刊学术方向的把握、学术质量的提升。中国三峡出版传媒有限公司依托三峡集团正在建设国际一流清洁能源集团以及世界最大水电建设者、运营者、中国水电“走出去”整合者的优势,发挥科技类企业技术、资本和人才的平台作用,侧重于对期刊发展的业务指导与技术支撑、办刊资金投入、刊物宣介和刊物地位提升、刊物市场营销研发。

(2)人才优势。本会会员单位涵盖了在鄂的水电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教育等各个行业,已经成为湖北省规模最大、学术活动最活跃的社团组织之一,为促进湖北及全国水电与新能源建设、科技进步、学术交流、科技人才的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本会有5 650余名个人会员,其中高级职称的比例占35%以上。三峡集团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初步建立了以国家级、省级、集团和子企业创新平台,协同集团外部产学研科技优势资源,搭建了自主创新、协同创新的科技创新体系。

(3)行业优势。三峡集团是国际一流的清洁能源集团及世界最大的水电建设者、运行者、“一带一路”的领跑者。本会是湖北最大的行业学会,与省内外大型水电与新能源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有着密切的联系和合作关系。

(4)区位优势。湖北是水电大省、水电强省,学科完整、技术领先、人才济济。装机世界第一大的三峡水电站、世界第一高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水布垭水电站、中国最大水电施工单位葛洲坝集团、全国最大的水电勘测设计单位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全国设有水电与新能源专业的著名高校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三峡大学均在湖北。

3 “学会+企业”协同办刊运行模式

(1)建立统一的领导机构。因为是“学会+企业”两个单位甚至多个单位协同办刊,必须建立一个由各主办方共同组成的统一领导机构“期刊管理委员会”。 其主要职责是研究期刊的长远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审查和督促编辑部各项管理制度的建立与执行、审批编辑部每年的财务预算与执行、定期听取编辑部工作汇报,研究决策期刊编辑出版过程中影响期刊发展的重要问题。

(2)协商组建顾问委员会。为提高办刊学术水平,提升期刊学术地位和专业影响力,聘请国内外知名院士、专家学者组建期刊学术顾问委员会,加强对期刊的学术指导。学术顾问委员会为期刊最高学术咨询机构,由行业内的院士专家组成,规模一般6~8人为宜。

(3)协商组建编辑委员会。编委会是指导期刊编辑出版发行以及对外交流合作等工作的学术组织和领导机构。根据期刊内容涵盖的学科方向,各专业方向的专家均应有一定比例;为体现委员的普遍性和代表性,不仅要聘请主办单位的专家、学者,还要聘请省内外、国内外的知名学者。因为是合作办刊,期刊管理委员会和编委会主任由合作办刊单位推荐产生,实行双主任制。工作中实行轮值主任制度。

(4)共同组建编辑部。期刊实行主编负责制,期刊编辑出版过程中的日常事务由期刊编辑部负责。主编、副主编、编辑由合作单位推荐层次较高、有任职资格的人员组成,并保持长期稳定。

《水电与新能源》创刊35年来,合作企业虽几经变更重组,但“学会+企业”的办刊模式始终没变,并逐步得到了完善和创新;期刊也由内刊发展为公开出版期刊、由季刊发展到双月刊、再发展到月刊;从地域上说,从湖北走向了全国、走向了世界;从服务领域上说,从单纯的水电扩展到了核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能发电、垃圾发电、地热发电、潮汐发电、清洁煤技术、智能电网、水电生态环境等广泛的水电与新能源领域。“学会+企业”办刊模式日臻完善和成熟。

4 “学会+企业”协同办刊新业态展望

(1)学会要强化主体责任,把培育一流期刊作为一流学会建设的核心指标,把办好期刊作为联系会员的纽带、科技创新的平台、人才培养的基地。因此,培育、发展和壮大科技期刊工作已成为新时期学会建设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2)期刊主管部门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订相应的政策和管理办法。还要当好红娘,牵线搭桥,促成学会与企业的联合和双赢,增强科技期刊市场的活力。

(3)办好一个期刊,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长期的人才培养、学术积淀、人脉关系、队伍凝聚。因此,合作双方或多方应有长期合作的打算和决心,合作协议应长期有效,合作各方的权利义务应明确和落实。《水电与新能源》从创刊起始至2010年就由本会与湖北清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合办,后历经湖北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长江三峡集团传媒有限公司、中国三峡出版传媒有限公司至今,保持了长期稳定的协同合作关系。

(4)协同办刊,要互利双赢。学会是科技社团,以服务科技交流和科技创新发展为己任。企业是一个生产单位,它设立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企业参与协同办刊,必须有利可图,否则难以持久。

以湖北清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为例,1996年以来,期刊为该公司科技人员发表论文达416篇,已有10余名本刊作者走上了技术领导岗位,为清江水电滚动开发和人才培养做出了积极贡献。在三峡枢纽工程的建设中,期刊发表三峡枢纽规划、建设、运行管理的论文255篇,有力地支持了三峡工程建设。2021年,总装机容量1 600万kW,仅次于三峡电站位居全球第二的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发电,期刊为该工程出版了论文专辑,进行了大力宣传,使三峡工程之后中国水电的新“国家名片”得到弘扬[5-6]。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战略决策,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7]。科技期刊工作者肩负着重要使命,做强做大科技优势期刊,吸引更多国内首创的原始性、突破性创新成果首先在中国科技期刊上发表。

猜你喜欢

水电办刊三峡
国际水电协会:2021年全球水电装机容量增长缓慢,难以满足实现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
高层建筑水电安装施工技术要点探讨
三峡电站再创新高
建筑水电安装工程造价的控制分析
水电安装工程中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原来你是李白的三峡
《粮油食品科技》办刊理念视觉表达
三峡留下我多少梦
地域性文化刊物编辑办刊思想与具备的能力
以工匠精神打造专业媒体——《浙商》杂志办刊14年垂直领域耕耘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