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报促进学术传播与科技创新的思考

2021-01-15胡晓梅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专刊学报学术

胡晓梅

(华中师范大学 学报编辑部,湖北 武汉 430079)

高校学报是由高等院校主办的学术性期刊,是展示高校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窗口和平台,也是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随着互联网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数字新媒体应运而生,传统媒体面临巨大冲击与挑战。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高校学报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学报更好促进学术信息传播与科技创新的若干建议。

1 高校学报存在的问题

1.1 发展定位不明,优质稿源匮乏

高校学报呈现的“全、散、小、弱” 状态,皆因学科资源分散、内容同质化严重、缺乏特色等。由于高校学报是高等学校主办的,主要发表高校师生的文章,易造成“闭门办刊”,其内向型办刊模式在与专业期刊的竞争中处于弱势。在经济全球化和基于科技创新激烈竞争的新时期,每个学术期刊办刊人都要积极担当历史使命,努力办好一批高质量、高水平、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精品期刊。要想更好更快地发展,高校学报的自身发展定位问题亟待解决。

学术期刊要服务科技创新,首先需要有好的学术质量。优质稿源是期刊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保证。近年来,各高校对教师的科研工作提出了更高更强的标准和要求,中国现行的科研评价体系和科研奖励政策,鼓励科研工作者在SCI或高水平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并以论文影响因子的高低和发表论文篇数的多少作为衡量其科研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准,导致绝大部分高质量的论文被投到影响因子高的国外SCI期刊。目前,国家虽然出台了相关政策来破除这种“SCI至上”的科研评价体系,但是短期内还很难显出效果,大多数高校学报对优质稿源求之若渴却又无可奈何,学报读者群、作者群萎缩,长此下去,势必影响学报的学术传播交流功能和学术影响力。

1.2 新媒体融合发展困难

新媒体时代,互联网及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使得微博、微信、QQ、各种APP等新媒体已成为社会中信息传播最重要的途径。相对大众传播领域媒体融合的显著进展,高校学报类学术期刊尚未有明显起色。传统高校学报编辑部的小作坊运作大多采用在线投稿或办公平台,工作模式缺少创新,很少利用大众媒体和社交媒体进行宣传和信息推送,互动性较差,服务意识和手段落后。比如目前微信公众号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正以不断增长的受众群体(超过10亿用户) 受到大家关注,是目前最受欢迎的阅读平台和阅读方式。其图文并茂、碎片化和交互式的传播方式,弥补了高校学报传播时效和表现形式的不足。但目前,高校学报微信公众平台普遍开通少,后期运营不佳。据统计,当前我国6000余种学术期刊,只有1000多种开通了微信公众号、400余种期刊开通微博[1]。高校学报在媒体融合上的步伐,比一些大型的学术期刊又要慢,新媒体技术融合发展困难,传播力和影响力不够。

1.3 复合型编辑人才缺乏

新媒体技术下的各行各业都在招揽精英人才,人才是发展之根本,但因体制原因,作为高校辅助机构的学报编辑部,编辑工资待遇和学院教师相比差一截,并在评职称方面也受限制。因此,许多新一代有能力的年轻人不乐意做学报编辑,懂数字化技术且编辑业务熟练,还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则更是匮乏难求,这样的现状严重阻碍了高校学报网络化和数字化发展步伐,进而严重阻碍了高校学报的发展。虽然高校是科研的主力军,但是并未发挥其办刊优势。赵燕萍等[2]通过对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3、2015、2017年连续3届全国“百强科技期刊”名单进行统计,发现高校学报的百强期刊占比不到15%。

2 促进学术传播与科技创新的建议

2.1 有针对性地组稿约稿,打造专栏专刊,突出特色优势

提高期刊的影响力才能促进学术传播与科技创新, 应始终坚持内容为王。吸引优质稿源,必须主动出击,了解最新研究进展,精准确定约稿对象。这方面网上有许多文章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经验交流,比如梁燕[3]提到的选择约稿对象的三大办法就很好,值得学习。作为高校学报,还应发挥自己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积极与校内专家教授以及迅速成长的中青年学者保持密切联系,与院系分管科研的副院长沟通交流,做好组稿约稿工作。

为打破高校学报“小而全、广而杂”的学科拼盘式综合性,可依靠高校的学科优势,结合地方特色,集中主办学校的优势科研力量[4],设计符合自身定位的特色栏目,彰显期刊特色。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强势专业和科研领域,将栏目有意识地从学科拼盘向特色板块化发展,提高栏目影响力。特色栏目易引起同行关注,扩大影响力,从而提高学报的学术传播能力。规划出版专刊可使学报摆脱令人诟病的“千刊一面”。通过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收集科技前沿信息。关注学术动向和热点、难点问题, 走访学术创新团队,出版策划专刊,为同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参考和思路,释放创新潜力、推进学术发展。提升刊物的学术引领力和对高水平作者的吸引力。

关注国家建设与社会改革热点问题,打造精品专刊,为国家治理、战略部署、改革实践提供学术依据与参考。《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积极响应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主持召开的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跟进该领域研究的最新进展,于2019年第5期精选推出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专刊——“长江经济带研究专刊”。有幸得到了经济地理、区域环境、社会发展研究等领域诸多专家学者的赐稿,内容涵盖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在2020年第4期,又推出了“生态文明研究专刊”,聚焦自然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水资源与水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旅游资源开发等问题。每期专刊均推出国内外知名学者的20篇文章,并通过OSID开发科学计划,经由微信、知网等加强传播,获得较大社会反响。

2.2 加强媒体融合,促进数字化传播

在数字化大背景下,传统媒体向新媒体交替更迭,高效快捷的信息传播和手机、电脑的普及,使得各种信息可在短时间内触达多人,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变得碎片化、跳跃化。未来期刊的发展将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发展迎来新的变革,多类型的产品和服务是知识数字化的必然趋势。为加强学术传播,学报要利用众多新媒体的高效传递信息功能,促进期刊发布形式的数字化、多元化。要充分发挥微信、QQ、微博等新媒体互动性强、人气旺且成本低等优势,开放互动学术传播平台,拓宽传播渠道,提高期刊传播力与影响力。要重视高校学报微信平台的良好发展与运营,完善功能,突出内容优势,增加可读性,注重与读者的交流与期刊内容宣传,构建互联网时代学术信息传播新秩序。

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高校学报要顺应发展趋势,创新服务渠道,从单纯的学术信息传播转向知识服务,加强微信公众号建设,满足读者碎片化和交互式的阅读习惯和偏好。为提高传播效率,上传论文需进行二次整理和深度加工,对知识内容进行解构和重组。在作者配合下,适当补充相关图片、音频、视频等,提炼突出核心观点。注重互动交流,开放推文留言权限,增加评论、探讨、作者反馈等特色功能,激发学术创新,促进思想碰撞,满足新时代多样化与深层次的用户知识服务需求。

2.3 加强编委会及编辑队伍建设

编委会在稿源拓展、质量保障、期刊地位提升及影响力扩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但是许多编委工作繁忙,很容易忽视对期刊的责任,导致期刊编委的“挂名现象”,故需要有激励措施和编委会管理制度。建立编委个人学术信息数据库, 在期刊网上为每一位编委制作中英文简历主页,优化编委会结构,动态沟通管理。进一步健全奖励机制,激发编委参与工作的积极性,定期召开编委会议汇报情况与问题,讨论办刊举措,明确分工, 各尽其责, 优势互补,凝聚士气。

虽然学报编辑必须具备“甘为他人作嫁衣”的精神,但为了吸引人才,稳定队伍,主办单位也应在职称评定和薪酬分配上公平对待,增加编辑工作的成就感和积极性。学术背景与编辑经验同样重要,期刊建设需要主办单位邀请更多专家学者参与其中,加强与学术共同体的联系。媒体融合背景下,要支持学报编辑参加新媒体培训和继续教育。除了完成常规工作,编辑还要努力掌握新媒体技能对学术内容进行加工和传播,要善于运用多种媒体如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创意等对学报出版内容以及用户需要的相关信息等进行编排、设计,精心推送给用户以引起其兴趣和关注。

2.4 强化服务意识

期刊出版的本质是为科学研究和科研人员提供服务,高校学报的编辑应强化服务意识,为学术传播与科技创新创造有利条件。要强化时效意识,缩短稿件审稿、退修、校对和印刷时间,将论文尽快刊发。对有时效性要求的论文,采用网络优先出版的方式,为作者争取首发权。

猜你喜欢

专刊学报学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学术动态
学术动态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专刊
专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