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大学生学业挑战度匹配的阻滞与突破

2021-01-15郑继兵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学业挑战育人

方 园,郑继兵

(1.阜阳师范大学 经济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2.阜阳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

学业挑战度(Level of Academic Challenge)是源自“全美学生学习投入调查”(National Survey of Student Engagement,简称NSSE)测量工具的五个维度之一,它既可以用来反映学生的学习行为表现及其在学业上的时间和精力的投入程度,也可以通过学生的行为表现和自我报告间接对高校的学业要求、学业标准和对学业的支持程度等进行评价[1]。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我国高等教育开启了新时代新征程。2018年召开的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正式吹响了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的集结号。然而,正如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所言,“本科教育仍然存在一些带有普遍性的突出问题”“本科教育仍处在艰难爬坡中”[2]。他在会上首次公开表示,对大学生要合理“增负”,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中国教育“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现象应该扭转[2]。之后,教育部印发《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明确要求“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一时间,大学生“增负”问题迅速引起媒体舆论和高校师生的普遍关注,如何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面临的新命题。

本文提到的大学生学业挑战度匹配,是指高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合理确定学业要求,科学制定学业标准,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富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学业任务和学业支持。学业标准及要求偏低或过高,都不能给学生发展提供良好支持,其实质都是学业挑战度匹配出现了问题。学校发挥教育作用的前提是学校环境及工作与学生本身的成长需求相契合,只有当学校所提供的教育和支持与学生在每一个层次上的成长需要相匹配时,才能对学生产生正面影响,使其成长和发展成为可能[3]。已有研究表明,我国高校所提供的课程在激发学生更好学习的程度上与美国高校存在着差距[4]。当前我国高校学生学习负担轻、学习投入不足的现状,也突出反映了大学生学业挑战度匹配不足的问题。对大学生合理“增负”是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外在诉求,而学业挑战度的合理匹配则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是实现大学生“增负”的重要抓手,而实现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匹配才是落实“增负”要求的根本保障。本文立足于高等教育新时代发展背景,聚焦于大学生学业挑战度匹配主题,在阐明其时代意蕴和分析其阻滞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学生学业挑战度匹配阻滞的突破策略,以期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新时代大学生发展。

一、大学生学业挑战度匹配的时代意蕴

(一)新时代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必然要求 学业挑战度匹配是高等教育质量从宏观建设向微观问效的时代转向。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这一观念已经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的发展共识。自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启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以来,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的共同努力下,我国高等教育持续推进以质量为主题的内涵建设与改革,取得了显著成就。从过去的改革实践来看,改革项目的设置主要呈现出系统规划、自上而下、统筹投入的宏观建设特点。这种建设格局下,高等教育在内涵建设方面取得了总体进步,尤其体现在高等教育的组成要素、立项指标、配置资源的增量上,如表现在特色专业、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教学团队、精品课程、实验实训中心等项目类别的不断丰富、项目数量的不断增加、办学条件的不断充实等。评价这种宏观建设的质量话语,集中表现为“项目获批数量”“经费投入额度”“项目建设等级”等办学指标的描述上。随着新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呼声日益高涨[5],人们着眼于破解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开始把目光转向宏观建设指标背后的微观问效。如项目数量多、经费投入多、建设等级高等等,这些指标上的成就是否能说明项目建设质量高?是否能表明学校教学质量高?是否能证明人才培养质量高?显然,既有改革在宏观建设上作出的大量努力,不足以回应微观层面上的深入追问,尤其是未能解决好“育人”的根本性问题,未能服务好学生发展而真正让学生受益。学业挑战度匹配的提出,则恰恰是从微观层面关注高等教育质量,着眼于学生发展来探寻学业标准、教学支持等人才培养问题,顺应了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

(二)新时代高水平本科教育的发展诉求 学业挑战度匹配是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的基本前提和保证。自党的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迅速掀起了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的新高潮。2018年以来,在国家“双一流”建设战略引领下,教育部先后印发《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启动了“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和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加快推进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从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到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不仅离不开“大学生”这一最基本的要素和服务对象的支持和参与,更离不开高质量的大学生学业活动的组织和实施,而对于高质量的学业活动,大学生学业挑战度的合理匹配则更是不可或缺。然而,目前我国本科教育质量现状与发展目标仍存在着较大差距,尤其是大学生学业挑战度匹配不足的问题较为突出,主要表现为教学纪律不严、论文管理混乱、毕业要求不高、学位授予率过高等,导致一部分学生学习投入不足、动力不足,甚至沉溺于玩游戏、交友、谈恋爱,出现了“醉生梦死”“不学无术”“虚度光阴”的不良风气。缺乏学业挑战度匹配的大学,将是失去灵魂的大学,是没有生命力和竞争力的大学。学业挑战度匹配不仅是合格本科教育的起点,更是高水平本科教育的根基。进入新时代以来,针对本科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教育部多次强调要严格教学管理,淘汰“水课”、打造“金课”,给本科生“增负”,实质上也反映了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对学业挑战度匹配的迫切诉求。

(三)新时代大学生发展的使命要求 学业挑战度匹配不仅彰显了“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也有利于达成新时代对大学生发展的使命要求。大学生是广大青年中思想最活跃、精力最充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承担着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时代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曾强调:“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珍惜这个时代、担负时代使命,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让青春在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广阔天地中绽放,让人生在实现中国梦的奋进追逐中展现出勇敢奔跑的英姿,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到来,对于大学生的发展而言,既是迎来了个人成长成才的广阔舞台和无限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使命和未知挑战。学业挑战度匹配,即是从学生角度出发,着眼于学生发展,来衡量学生学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问题。学业不仅要有利于学生的成长,还要有助于学生的成才;学业不仅要关注过去和当下的知识,还要兼顾前沿和未来的发展;学业不仅要看学生能否通过,还要看学生通过的质量。这些都离不开学业挑战度的匹配,进而达成高质量的学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何以能够承载中国梦的历史责任与使命?他们唯有通过高质量的学业来增进知识、提高素质和历练本领。高质量的学业虽然表现为大学生从事的各种循序渐进的有效学习活动,但却密切关联着大学生面向新时代的使命胜任力的养成。

二、大学生学业挑战度匹配的阻滞因素

(一)育人观念因循守旧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观念就决定了会产生什么样的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等教育的育人观念虽然在发生着变化,但“以智育为先”的传统育人观念的惯性及其在教育系统中的影响依然还存在,主要表现为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过于强调学科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在此影响下,不仅对于德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而且庞杂而缺乏有效匹配的学科知识充斥着大学课堂,甚至出现“育知”取代了“智育”,导致一小部分学生深陷苦读知识的“囹圄”,而大量的学生却过着“分不在高,及格就行”的安逸生活。虽然“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逐渐形成社会共识,但德智体美劳“五育”却在实践中依然未能有效并举。事实上,传统育人观念的惯性,在大学领导层、大学教师、教学管理人员以及在校大学生身上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表现:领导层“重学科建设、轻育人质量”,教师队伍“重学科教学、轻育人效果”,管理人员“重运行管理、轻育人保障”,大学生“重考级拿证,轻真才实学”。看似忙碌的大学校园,如若不能突破思想认识上的局限,凝聚形成牢固的“立德树人”共识,传统育人观念的惯性影响将严重阻碍学业挑战度的匹配,“五育”并举终将难以实现。

(二)培养目标定位模糊 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确立了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指明了新时代我国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国家人才培养总目标的实现,需要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的共同支撑。各级各类学校在人才培养中所发挥的不同的功能,决定了各校必须明确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不仅规定了一所大学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规格,还牵动着诸多办学要素的匹配和投入。明确而清晰的培养目标定位,对于人才培养的设计与实施、学业挑战度的规划与匹配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而模糊的培养目标定位,不仅不利于指引人才培养工作,还会导致学业挑战度的缺失或不足。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由于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多数高校经历了“合并”“升格”的办学历程,我国高等教育曾一度出现“千校一面”的同质化趋势。当前,随着高等教育开始由大众化步入普及化阶段,虽然国家开始加强高校设置分类指导,引导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型,但一些高校“转型”的呼声大于行动,多数高校仍徘徊在转型定位的模糊认识上,突出表现为:一些冠名“大学”的地方高校不安于应用型发展定位,仍在暗自追求向研究型靠拢;一些冠名“学院”的地方高校不安于应用型发展定位,踊跃加入了“更名”“申硕”“申博”的滚滚潮流。学校层面的转型定位模糊,会导致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模糊,常常出现“空”“高”“虚”“泛”等问题,难以有效落实到专业层面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中去。专业层面培养目标定位的模糊,最终会导致学生学业挑战度匹配落空,人才培养目标难以有效达成。

(三)课程体系结构僵化 高校课程体系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人才培养目标达成的重要支持平台。课程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和体系,直接关系到学生后继能力结构的形成与全面素质的提升[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本科课程体系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8]:80年代老式“两层楼”(即“专业基础课+专业课”)、90年代通识“修补”下的“三层楼”(即“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进入21世纪迄今的“新三层+个性选修”(即“通识教育课+学科大类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再辅以“个性选修课程”)。实际上,在改革的历程中,高校课程体系虽然发生了一定变化,但其内在结构却保持了强大的“稳固性”,主要表现为“三高三低”:一是必修课比例高,选修课比例低;二是理论课比例高,实践课比例低;三是专业课比例高,通识课比例低。这种“三高三低”的结构僵化,预计在未来还会严重制约大学课程改革。选修课比例低,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将难以得到满足;实践课比例低,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将难以得到锻炼;通识课比例低,学生成长成才的视野将难以得到拓展。此外,创新创业教育、社会责任教育、劳动教育以及个性化教育如何融入高校课程体系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僵化的课程体系结构,已成为制约大学生学业挑战度匹配的关键因素。“修修补补”式的课程改革,很难保证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知能结构和实现全面发展。

(四)培养主体责任不实 培养主体是指在教育系统中对人才培养的方案设计、组织实施、监督管理和质量保障等各流程和环节负有主要职责的组成要素。谁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主体?审视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从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到执行、从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制到使用、从课程建设到课程实施、从课堂教学到期末考核等等,这些环节都存在学业挑战度的匹配问题。这个过程涉及到专业负责人、教研室主任、课程团队负责人、任课教师、大学生等诸多人员要素,这些要素都是学业挑战度匹配的参与者,同时也是执行者。显然,单独依靠哪个要素来实现学业挑战度的匹配都是不可靠的。事实上,在日常教学管理中,我们也经常会听到一些抱怨的声音,比如管理者指责人才培养方案编制不科学、任课教师抱怨教学运行管理不善、大学生抱怨课程设置不合理等等。这些充分反映了当前大学组织在培养主体职责的明晰和划分上仍缺乏有效的规制保障,进而制约了学业挑战度的有效匹配。

(五)学业评价导向失真 学业评价是高等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反映学生学习情况、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优化教育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9]。学业评价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学业发展状况,还关乎到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状况。学业评价本应在大学教学与社会需求之间发挥出重要的桥梁作用。然而,由于高校学业评价导向失真,导致大学生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学业挑战度匹配较为缺乏或不足,甚至出现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现象。学业评价导向失真主要表现为三方面:一是评价目的出现偏差。学业评价的目的本应是促进被评价对象的发展,而现实当中却往往偏向以学科知识发展为目的。评价目的偏差是整个学业评价导向失真的根源所在,会直接导致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出现偏差,最终导致评价结果失效;二是评价内容出现偏差。学业评价的内容不仅应包括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情况,还应包括学生的学习过程投入、学习方法掌握与应用状况,而现实当中却往往只注重于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这非常不利于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三是评价方法出现偏差。事实表明,评价方法对学生学业也具有突出的引导作用。在学业成绩构成中,由于期末考试成绩占据过高的比例,导致大量学生只看重“临时抱佛脚”式的考前复习,反而在平时学习的精力投入上严重不足。由于学业评价导向失真,学业评价结果失去意义,最终对于学生发展难以形成良性调节机制。

三、大学生学业挑战度匹配阻滞的突破策略

(一)从育人共识上抓突破,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 深化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必须首先从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上下功夫,只有思想认识上的突破和提升,才能为行动实践提供正确的指引和持续的动力。随着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加快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新时代高教改革精神已经开始在全国高校产生了积极影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高等教育领域也引起了广泛关注[10],但在高校人才培养实践中尚未形成深入的共识。要扭转传统育人观念在大学组织运行中的惯性,必须从增进育人共识上抓突破。无论是教育行政人员、教学科研人员、教学辅助人员、在校大学生,还是合作单位、用人单位等其他利益相关者,都应牢固树立起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都要积极关注和共同参与到人才培养实践中来。

育人共识是推进大学生学业挑战度匹配的基本前提。高等教育系统的复杂性,决定了育人共识的达成并非易事。育人共识的达成,不能靠自然生成,需要主动借助各种思想交流平台来实现。一是校内思想交流平台。学校教学工作专题会议、教师发展活动、党团学活动以及教研室、实验室、研究所、教学团队等,都是校内思想交流可借助的有利平台。高校要善于利用校内平台组织开展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凝聚和增进师生员工的共识。二是校地校企合作沟通平台。高校在服务地方发展方面既有的产学研合作项目、技术研发中心(院、所)以及学校与地方政府、企业、行业联合共建的实验室、实习(实践)基地等,都是学校实现与社会互动的有效平台。高校要充分利用好这些校地校企平台,把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和动向,真正把社会需求匹配到高校人才培养实践中来。三是其他利益相关者交流平台。社会用人单位、行业产业协会、校友会等是与高校人才培养密切相关的利益相关者群体,高校也要积极创设条件与这些利益相关者群体保持密切联系,汲取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有关意见和建议。通过多种平台达成育人共识,方能形成学业挑战度匹配的合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从定位聚焦上抓突破,找准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高校的办学定位是指高校根据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学生成才需要、学校办学条件,审视发展思路,明确学校未来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办学层次、服务面向、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学科专业、办学特色、办学规模等而进行的一系列战略性思考与规划[11]。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即人才培养的规格和层次定位,它是高校办学定位的一个核心维度。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是一所学校对人才培养类型的总体规定,也是学校制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指导和依据。

定位聚焦是推进大学生学业挑战度匹配的战略指引。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搞准了,才能对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发挥积极指导作用,才能有效推进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匹配。要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聚焦,需要做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聚焦育人导向。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的共同使命和目标,高校人才培养必须牢牢把握这个根本指针,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聚焦社会需求。高校的专业设置是否合理,教学改革是否有活力,学生发展是否有出路,这些都与社会需求密切相关。高校人才培养必须主动对接社会需求,尤其是所处区域的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三是聚焦办学实际。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是否适切,需要立足所在学校的办学实际来审视。目标定位若脱离了学校的办学实际,必然会出现“空”“高”“虚”“泛”等问题。高校在保障基本办学条件的前提下,要充分挖掘自身的办学优势,立足本地实际,形成自己的人才培养特色。

(三)从课程融合上抓突破,重塑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结构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课程体系结构,迅速以可复制的模式保证了高等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张,在快速培养大规模、大批量、规格要求统一的专业人才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到来,高校课程体系结构的弊端也渐渐开始显现出来。一是“稳固”的结构化知识体系,在强化学科知识发展的同时,折射出了人本关怀的不足,不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多样化成才。二是课程体系结构的“修修补补”,使得高校人才培养呈现出日益臃肿的负重前行态势,这极不利于高校人才培养特色的形成。三是模块化的课程组合,使得人才培养过程更像是工厂“零配件”式组装机器,学生知识与能力发展往往会被人为割裂。由此以来,大学生学业挑战度的匹配必然会受到制约。

课程融合是推进大学生学业挑战度匹配的有效路径。课程融合的思想最早由英国哲学家怀特海提出,他认为各门学科知识是相互贯通的、相互联系的,甚至是相互融合的,“普通文化旨在培养大脑的智力活动,而专业课程则在利用这种活动,但不应过分强调两者之间这种简单的对立。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在普通文化课程中,学生会对特殊的问题产生兴趣;同样,在专业学习中,学科外在的联系使学生的思想驰骋于专业领域之外更广阔的空间。”[12]实现课程融合突破主要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开发基于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理念的融合式课程资源。突破传统“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个性教育”的模块化课程思维,打破学科界限,服务学生成长成才需求,开发大量的学科交叉课程、个性化教育课程以及理论与实践密切联系的课程,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多样化成才提供丰富的菜单式教育资源。二是建构基于OBE理念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学生为本、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OBE理念深刻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思想,目前已受到国内外高校普遍认同[13],成为高校人才培养改革的新趋向。高校必须根据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成才需求对学生毕业时应达到的能力和水平作出清晰设计,同时建构学业挑战度匹配合理的课程体系,以保证学生毕业时能够达到预期的培养目标。

(四)从优化治理上抓突破,提升培养主体的履职尽责能力 优化内部治理是推进大学生学业挑战度匹配的重要抓手。针对“松散耦合”的大学组织特性,必须从优化治理上寻求突破。当前,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是优化治理的关键环节,也是实现学业挑战度匹配的重要突破口。基层教学组织是大学组织内有关要素相互组合从而履行人才培养主体职责的基本形态,具体包括教学院(系、部)、教学(实验)中心、教研室、课程团队(组)等多种组织形态。基层教学组织是高校教师开展教学活动、进行教学研究、推动教学改革的最基本教学单位,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14]。高校要围绕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执行流程,全面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基层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从而强化人才培养主体的履职尽责能力,确保大学生学业挑战度的有效匹配。

(五)从学业评价改革上抓突破,强化学生成长成才的目标导向 学业评价导向失真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人们对学业评价的功能和意义认识不足所致。学业评价不仅是检验日常教学实效性和阶段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还是持续推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匹配的重要举措[15]。学业评价的目的不能仅仅为了获取一时的评价结果,还应让评价结果能有效发挥出其正确的导向功能。基于OBE理念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充分考量了利益相关者群体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并对学生毕业时应达到的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要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的成长成才开展系列教育教学活动,以学生学习成果产出为学业评价标准和导向,持续改进人才培养过程,最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

学业评价改革是推进大学生学业挑战度匹配的有效保障。实现学业评价改革的突破主要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学业评价体系的重建。高校要基于OBE理念,重构人才培养方案,依据学生毕业要求反向设计能够有效支撑人才培养的各类课程及主要环节,形成一体化的课程支撑与毕业要求实现矩阵,建立起具有学习成果产出导向显著标志的学业评价指标体系。在此体系下,课程考核更加关注标志性学习成果的产出和学生能力的提升。二是学业评价主体的培训。大学教师作为学业评价的实施者,虽然常常受到主体单一、缺乏民主等质疑,但依然是履行学业评价责任的主体。在推进学业评价体系重建的过程中,高校应同步做好对学业评价主体的培训,使大学教师深刻把握学业评价的功能、意义和目标导向,深入把握学业评价内容,积极转变学业评价方法,从而有效推进学业评价改革。

猜你喜欢

学业挑战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艰苦的学业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谈学业不良学生的教育策略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35
第52Q 迈向新挑战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