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小课题”到“大选题”
——一位特级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

2021-01-15吴再柱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选题课题试题

吴再柱

(黄梅县苦竹乡中学,湖北 黄梅 435500)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自主成长更好的发展方式。

回顾个人专业成长,如果能称之为小有建树的话,我认为最受益的就是不断地给自己“挖坑”:从小坑到大坑,从浅坑到深坑,从单一坑到连环坑。

越过一路的“坑坑洼洼”,实现了从“小课题”到“大选题”的迈进,让自己逐渐地稳健起来、丰富起来、厚实起来,并越发宁静起来、快乐起来、加速起来。

(一)关于课堂模式

小课题1:“5·3·1”课堂教学模式

大概是2000年。那时,我想寻找一条适合于农村学校、也适合于自己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路径,但几乎无从着手。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从一位老师那里借来一本语文名家教育文集。我无比兴奋,因为当时在我们这个偏僻的县城,更别说我所在的乡镇,根本无法买到一本教育专著。这真正是如获至宝。笔记做了整整一个本子,密密麻麻的。那可是我小课题实验的第一桶金。

获得了这第一桶金后,我便开始课堂改造。经过近两年的努力,我自主构建起一种自称为“5·3·1”课堂教学模式,也就是在每节语文课中,有计划地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1)5分钟的说话训练;(2)30分钟的导读点拨;(3)10分钟的巩固质疑。

这样的教学模式,确实调动了学生的语文学习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语文成绩,特别是在培养学生的说话胆量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这些,在当时的农村学校里是难能可贵的。

小课题2:“双体互促”课题实验

2003年秋季,我接手了初二的一个班级。当时班额较大,有78个学生。通过观察,我发现,班额大,给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带来很多困难。比如课堂不好管理,学生学习主动性很差,学生的个性发展堪忧,学生之间缺乏合作意识,等等。

于是,如何解决大班额的教学问题,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如何让更多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这些问题引起我的思考。

这时,我便策划了一次课题实验——“双体互促”课题实验。这实际上就是后来一些学校实施的小组合作学习。每组6-8名学生,所谓“组内异质,组间同质”。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以此完善学生的性格。

这一次教改实验,并非我的原创,是我从互联网上借鉴过来的。但当时在本地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它在优化学习态度、加强课堂互动、提高语文成绩等方面均有较大作用。

小课题3:理顺开放课堂的辩证关系

2012年,我所在的苦竹中学开始了“四学本真课堂”课改实验。我们以备课组为单位编制“导学案”,在课堂上通过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自学、互学、展学、查学等。

这期间,对于语文课堂的“放”与“不放”,我探索了很长时间。在一节校内研讨课上,我主讲了《在山的那边》一课。这节课,引起了老师们的关注和争论。

一些教师认为,“课改课”就应该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发挥。但我个人认为,开放课堂在“放”与“不放”上,需要我们理顺其辩证关系,在理性的基础上来“开放课堂”。

在我看来,开放课堂应该坚持一种“中庸之道”。具体来说,至少包括以下方面:一是“放开展示,不放指导”,二是“放开体验,不放示范”,三是“放开对话,不放效率”,四是“放开课堂,不放质量”,等等。

我把这个课例,写成《理顺开放课堂的辩证关系》一文,投稿给《中国教育报》。刊发后,被许多网站所转载。这实际上是我一段时间以来实践和探索的结晶。

(二)关于语文教学

小课题4:写教学反思

2003年,我正在寻求个人的专业成长路径。其时,不知从哪里看到“教学反思”这样的倡议。这让我“心动”了!

于是,我便开始了几乎每节课都写教学反思的成长之旅。有时在课堂上,我也忍不住停下来,在课本写上一两个关键词,只为捕捉那昙花一现的“灵感”;下课后,立马到办公室里写上三五句话、一两个段落。

就这样,备课本的空白处被我写得密密麻麻。到了周末,我又将其整理。此后的一两年里,我关于教学反思的几篇文章陆续发表在《湖北教育》《语文教学通讯》《中国教育报》上。这在当时的农村学校,几乎是石破天惊的。

这样的教学反思,我不光是为了发表文章,更是为了探求规律。这种成长方式非常好,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提高,个人的教学素养也在反思、写作、阅读中不断提升。

小课题5:层进式阅读

在进行教学反思的同时,我看到许多学生的阅读习惯比较差,那种无效阅读、低效阅读者比例很高。于是,我不断尝试,不断完善,逐步提炼出一种“层进式阅读”的阅读方法。也就是一篇文章拿来,首先是按照学生各自的阅读习惯进行“随意性浏览”,之后根据老师的提示进行“指向性勾画”,再就是围绕一些问题进行“探究性阅读”,最后则是从语言、主题、结构等方面进行“欣赏性批注”。

这种“层进式阅读”,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明显增多,不同基础、不同个性的学生都有了不同层次的学习收获,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明显增强。

而如何进行“欣赏性批注”,名副其实地让学生实现“个性化阅读”呢?我便尝试一种“素读”的方式,也就是什么资料都不参考,完全凭借自己的一颗“素心”来理解,来写批注,做一个个性化阅读的先行使者。

这样的“素读素教”,我持续了很多年,写成的一些文章登载于《语文报·教师版》《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等报刊上。

小课题6:立足于试题的研究

对于教师而言,个人认为,研究试题、原创命题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在我看来,通过研究试题,可以在日常教学中更好地把握重点、突破难点;通过原创命题,可以感悟试题走向,把握试题细节,并以此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解剖试题。比如“深层阅读”题,一般由四五个小题组成:(1)整体感知题;(2)局部探究题;(3)词句品析题;(4)拓展迁移题。发现了这个规律后,我们的每篇课文几乎都可以这样备课、上课了。学生平日里“训练有素”,做起试题来自然驾轻就熟了。

分析方向。也即是分析试题的总体走向。说得更明白一些,那就是试题如何跟时代接轨。我曾经买来两套全国各省市的试题汇编,用了两三个月时间,全面浏览,定点解读,之后从中发现了一些门道,写成一篇《阳光·绿色·和谐——一线教师谈中考语文试题》,投稿后发表在《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上。更重要的是,以此指导日常的语文教学是非常有益的。

原创命题。曾在差不多十年时间里,每年中考调研考试后,我总要拟出一套原创试题。比如阅读题,我都是自己找来时鲜的文章,自己命题,自己拟出参考答案。此后,便多了一双“命题的眼睛”:一篇好文章,一个好广告,一个好商标,在我眼里都可能是一道好试题。这种创造性活动,让人很快乐,也很受益。

小课题7:同步作文

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曾一度困扰着我。大概是2006年,有一次九年级晚自习进行语文检测训练时,我尝试和学生一起做语文试卷。有时间空闲了,我干脆就和学生一起写作文。

记得那次写了一篇七八百字的文章,自己其实并不满意。但第二天,我把此文读给学生听时,他们听得非常认真;等我读完后,教室里掌声不断。

从此,我便开始了“同步作文”之旅。也就是与学生“同时知题,同场写作,同一要求,同步完成”。

渐渐地,我写出了一些“作文模式”。比如,写人的文章,可以“从一个侧面写人”;叙事的文章,可以“带一种感悟叙事”;写景的段落,可以“怀一种情愫写景”;议论文,可以“分一些层次说理”;等等。

个人认为,我的语文教学绩效一直较好,与这种“同步作文”有很大关系;我后来所发表的许多文章,在一定程度上也得益于我的“同步作文”。

(三)关于德育管理

小课题8:德育“双六一”

我虽然没怎么当班主任,但因工作需要,我必须对德育管理有一些思考。同时,在我看来,每一位教师都既是学科教学者,也是德育管理者。

2010年,我被调到了独山中学。学校安排我主管政教(德育)。这让我有些惶恐,因为在这方面我是“一张白纸”;也让我有些期待,我可以在这张“白纸”上描绘出别样的德育蓝图。经过几天思考,我起草了一份德育“双六一”学年计划(思路“六个一”和建设“六个一”)。这份德育计划,被老师们戏称为“学校发展规划纲要”。

为进一步实现班主任专业化成长,我又起草了一份《班主任专业化成长助长方案》。它包括:(1)“每天读一些书籍”;(2)“每周作一点反思”;(3)“每月写一个案例”;(4)“每期做一个课题”;等等。实践证明,这对于提升全校班主任的综合素养是有很大好处的。当然,我自己更是从中受益不少。相关做法,在《中国教育报》《中国德育》《师者》等报刊有过介绍。

小课题9:做学生角度的德育

在日常工作中,我慢慢发现了一些问题:中小学德育的实效性并不强。我认为,如果单从学校层面来说,是德育角度出现了偏差。学校往往只是从“管理”的角度出发,而没有从“人”(学生)的角度切入。也就是说,我们大多只是在做“管理”的德育,而不是“人”的德育。于是,我和班主任们开始一边实施、一边研究着“做学生角度的德育”。

在我看来,做“学生角度”的德育,其实就是在做“学生视角、学生喜爱、学生受益”的德育,并以此促进教师也能“过一种理性基调的生活”。

“学生角度”的德育包括三层含义:(1)从目的来说,就是“以生为本”;(2)从内容来说,应做到“三贴近”(贴近时代、贴近实际、贴近学生);(3)从方式来说,要以“学生为主体”。

为实现“人人独善其身、人人相善其群”的德育目标,我将其分解为12个“月主题”:真、善、美,知、和、行,写、读、算,勤、学、问;并开展“五好”德育活动:“吃好饭,睡好觉,健好体,爱好美,读好书”。这一系列的做法,看似寻常,其实最接地气,最为有效。

这个德育小课题,我从2011年在独山中学时开始研究。2014年9月,在苦竹中学主管政教(德育)工作时,我便正好在该校全面实施。在全体班主任的努力下,这样的德育效果非常明显:学生就餐、晚寝纪律明显优化;校园卫生更加清洁;学生违纪、打架事件基本绝迹;学生辍学率直线下降,后来的一个学年里全校无一名学生流失(在农村中学,这几乎是绝无仅有的);学校安全责任事故为零。相关文章发表在《中国教师报》《中国德育》等报刊上。

小课题10:关于“特别学生”的教育

许多时候,我们关注得最多的是留守儿童,但随着工作的深入,我发现,有三类学生更需要我们特别关注:一是家庭较为特殊(如单亲、孤儿、父母离异、父母残疾等)的学生;二是身体、心理等方面较为特殊的学生;三是学习习惯较差、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其实,这三类学生往往与留守儿童重合,更是加大了教育难度。为便于表述,我姑且将其称之为“特别学生”。

在教育实践中,我慢慢地提炼了一套《特别学生教育“三字经”》。这对于全校对“特别学生”的教育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现摘录如下:

特别生,需费神:明底数,绘愿景;

知背景,进心灵;家校合,结同心;

扬正气,造环境;班科联,共育人;

观所好,给责任;防未然,察言行;

约法先,言必信;欲惩戒,法理情;

按程序,持冷静;常修炼,长本领。

(四)关于选题著作

大选题1:乡村教师突围

2013年前后,当时的乡村教师待遇很低,许多老师几乎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罢课、跳槽等行为此起彼伏,甚至还有乡村教师因为家境贫寒而自杀。就我个人而言,当时也进入一个“瓶颈”阶段。于是,我便开始“乡村教师突围”的系统思考。

这方面的思考,其实原本持续了许多年,写了许多文章,只是相对比较零碎一些。经过几个周的琢磨、整合,萌发了出版《乡村教师突围》一书的念头。在我看来,乡村教师要想从平凡和贫瘠中实现突围,一方面需要国家在人力、财力方面的投入,另一方面则需要教师与学校的整体突围:也即是“心灵突围”“理念突围”“课堂突围”和“学校突围”。

此书在清华大学出版后,曾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一些学校将其推荐给全校教师阅读,网络、报刊上出现了许多读后感。该书并被选入“中国教育报2014年影响教师的100本书”“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师报2014年教师喜爱的100本书”。这是我始料未及的,更是我乐意看到的。

大选题2:公民教育与现代学校

“七年求索,五易其稿,三十万字,一个梦想”,这是我对于《公民教育与现代学校》这个选题研究的一个概括。

“七年求索”。2009年暑期,我在武汉大学参加“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校长培训,聆听了一些专家关于办学理念的讲座。经过一些时日的思考,我萌生了“公民教育”这一“理念”。此后,我便持续进行“公民教育”这一选题的研究,一直到2016年书稿交付印刷,整整七年过去。

“五易其稿”。这不是夸张。从初稿到定稿,较大幅度的修改和调整,足有五次之多。

“三十万字”。这指的是书稿字数。

“一个梦想”。那就是“公民教育”。我所提出的“公民教育”,“是基于学生成长和学校发展的一种教育思想。学校实施‘公民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美丽中国培养合格公民。”

该书,我从“公民教育”“公民学校”“公民校长”“公民教师”“公民课堂”“公民家长”“公民学生”等七个方面,较为系统地进行了阐述和例证。

大选题3:乡村少年成长

我是一名乡村教师,面对的是乡村学生。他们的家境如何?他们的童年生活怎样?他们的性格为何如此?他们的学业问题在哪?他们怀有怎样的梦想?等等的一切,都值得我们去探寻。

2016年下半年,我教八年级语文,全班共52名学生。该班教师子女有六七个,各科考试成绩大多比较领先。但问题也不少,比如留守学生达到了七成以上,单亲家庭的孩子就有11个,学生成绩分化严重,等等。

2017年元旦前夕,我在课堂上提出了一个想法:大家一起来写“乡村少年说”,也就是按照老师提供的话题,各自写出成长的经历和真实的心声。我还说,将来一定要结集出版。教室里顿时一片欢声笑语。哪个孩子不希望自己的故事写进书中去呢?

于是,从那一天起,全班学生正式投入这个“乡村少年说”的写作。我将其分为“说课业”“说课外”“说师友”“说家庭”“说成长”“说梦想”六个板块,共八十多个子话题。全班分成三组,每组每周一个话题,每个话题每人写三五百字即可。写作的要求非常简单,那就是“真实”。这样的写作方式,得到了几乎全班同学的欢迎。那些基础不好、害怕作文的同学,也一个个积极参与,都认为“有话可说”。

就这样,到2017年6月份,这些话题都已写完。然后,我一一进行整理。到同年年底,这本23万字的书稿便基本成型。后来,出版社将其命名为《乡村少年成长密码》。

可以说,这本书将是最真实、最朴实、最厚实地反映了当代乡村少年生活、学习等方面的成长状况。

大选题4: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陪你读名著”是我给自己挖的又一个大坑。36部名著,光是通读一遍就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更别说给每部名著分别写一篇5千字以上的导读文章了。

然而,这个大选题我坚持做下来了,而且做出了结果:24万字的《特级教师陪你读名著》一书已经出版!在做该选题过程中,我还在《中国教育报》《语文教学通讯》《黄冈师范学院学报》等报刊上发表了许多文章。其中在《黄冈师范学院学报》上发表的《师生双重视角下的“整本书阅读”个性化攻略例谈》一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初中语文教与学》全文转载。

2017年秋季,我主动请缨,给七年级学生开设一门“名著导读”课程。校长答应了,但我自己却犯愁了:这门课程我能教吗?这么多的书我能读得完、读得懂吗?

开弓没有回头箭,一本薄薄的《朝花夕拾》我读了两三个星期;上下册《西游记》我读了两个多月;一年下来,教案我写了十多万字;导读方式由最初的“点面式”,调整为“三步式”,最后演变成“一书一式”,初中全套正好是“36式”;早晨读,夜晚读,周末写,逢年过节在读写,疫情肆虐式仍然在读写……终于,在2020年正月初十完成了整部书稿。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特级教师王君老师在该书序言中这样写道:

我觉得,这本书,真是作用多多:

可以把她当做“钥匙”来读,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一篇文章打开一部书,很轻巧。

可以把她当做“镜子”来读,一面镜子辉映一种阅读思想,足以反观自省,很深刻。

也可以把她当做“渡船”来读,一艘船有一个节奏,既可从流飘荡,也可激流勇进,很自由。

而且这本书,老师读,学生也可读,一册在手,名著之阅读地图在胸也!

作为全国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王君老师给予这么高的评价,这是我没想到的。但是,把这个大选题做完了,我如释重负!

(五)关于“小课题”与“大选题”

“小课题”与“大选题”有何区别?在我看来,其实并没有严格的区分,小与大也只是相对而言。大概只是因为个人投入的思考和实践,特别是所写的文字多少,最终才将其称之为“大选题”或“小课题”吧。

做课题或做选题,难么?彭端淑《为学》有云:“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乎;不为,则易者变难矣。”无论是小课题,还是大选题,一旦选定,努力坚持,则“世上无难事”。

课题从何而来?来自实践,来自困惑,来自阅读,来自培训,来自感悟,来自梦想。正所谓,问题即是课题,梦想即是选题。如果某个时刻,感觉自己有所发现,有些疑难,那就赶紧给自己挖个“坑”吧,里面一定“有戏”。

教师成长一定需要做课题吗?答案是肯定的。只是有人只做没写,有人既做又写。没有写成文字,那样的做课题,是感性的,浅层的,零碎的;一旦形成文字,并不断发掘,这样“做”的方式,将让我们“做”得更稳、更深、更远!

自千禧年至今,一晃恰好二十年。从“三十而立”到“五十知天命”,从“小课题”到“大选题”,我沉浸其中,常常“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这让我既收获到一种看得见的专业成长,也体验到一种看不见的职业幸福。

猜你喜欢

选题课题试题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不忘的初心 永恒的课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