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弟子箴言》家庭美德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2021-01-15周方同陈延斌

衡水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箴言家训弟子

周方同,陈延斌

《弟子箴言》家庭美德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周方同,陈延斌

(江苏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传统家训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弟子箴言》中的教化内容包括立身之道、处世之道、齐家之术和家礼之则等诸多方面,其对我国现阶段的家庭建设、社会道德建设和整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依然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弟子箴言》中的教化内容对当前家庭美德建设的借鉴价值主要体现在:立身之道的教诲为今天的家庭教育提供文化滋养,为人处世之道的训示仍对今天的人际交往提供有益参考,以及齐家、治家之道为当代家庭关系调适提供借鉴。

《弟子箴言》;胡达源;家庭美德;思想政治教育

传统家训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在家庭层面的体现,家训文化在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中发挥了极为独特、重要的作用,它是历史给予我们的宝贵财富,对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家庭美德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滋养。中国是一个家国同构的国家,不论时代如何变化,齐家、治家都是国家兴盛的前提和基础。《弟子箴言》中的教化内容对我国现阶段的家庭建设、社会道德建设和整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依然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1 胡达源及其《弟子箴言》

《弟子箴言》(又名《治家良言汇编》)共十六卷,清代胡达源撰。胡达源(1777—1841),字清甫,号云阁,湖南益阳人。胡达源是晚清湘军名将胡林翼之父。嘉庆二十四年(1819)以一甲三名进士及第,授翰林院编修,累官至詹事府少詹事。著有《妙香轩古文集》。全书分为奋志气、勤学问、正身心、慎言语、笃伦纪、睦邻族、亲君子、远小人、明礼教、辨义利、学谦让、尚节俭、儆骄情、戒奢侈、扩才识、裕经济,共十六卷,收录箴言762条。胡达源在序中这样解释十六卷的内容安排,“士莫先于奋志气,而学问则择执之功;莫切于正身心,而言语则荣辱之主。修其彝伦族党之谊,谨其直谅便佞之闲,严其礼教范围之防,辨其义利公私之界。谦让节俭,善之修也;骄惰奢侈,恶之戒也。德备而才全,体明而用适,故以扩才识、裕经济终焉”[1]6144。该书在当时及后世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清史稿》称:“其书融会先儒诸说,语皆心得,有裨世教。”曾国藩、吴大瀓等名人都对该书做过积极的评价,吴大瀓更是“服膺此习”,亲手点校批注。

2 《弟子箴言》家庭美德思想的基本内涵

2.1 立身之道

家族的兴衰荣辱是由每个家庭成员来担负的,所以不难发现,在传统家训中关于子弟立身的教化思想十分丰富。《弟子箴言》中更是以此为教导子弟的重点。

1)奋志气。有志者事竟成,成人先立志,志气是一个人的根基,能为我们提供明确的奋斗目标与做人做事的底线。胡达源在卷一中指出,“人当幼学之时,即具大人之事”[1]6144。也就是说从小就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志气,这样才能够在待人时仁心慈爱,处事时循义明理。他十分推崇孟子的养气之说,认为学圣人须先从圣人之志气学起,“有兴起之志气,即有兴起之学问”[1]6145。胡达源在京城的五年期间,侍家大人以名言至论,再三督促,多是以奋励志气为先。家书中说到,“挺特刚介之志常存,则有以起偷惰而胜人欲。一有颓靡不立之志,则甘为小人,流于卑污之中,而不能振拔矣”[1]6152。还提到,“学者须要竖得这身子起,志不可放倒,身不可放弱”[1]6152等等,皆指出志气的重要性,不可一日懈怠,时刻反省,没有志气的人犹如没有根的大树,是无法长大成材的。

2)勤学问。当然学问在成长的道路上也必不可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习近平总书记提倡“终身学习”,学习是我们一辈子要做的工作,在当今极速发展的社会,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在学习方法上,胡达源提出了:“循序渐进之法”“熟读精思之法”“虚心涵泳之法”“切己体察之法”“着紧用力之法”“居敬持志之法”,即在学习的过程中步步稳扎稳打,不懈怠,虚心求教,不急于求成,在读书时不仅要懂得思考,还需将书本里的言语付诸实践,用心体会。

3)正身心。胡达源教导子弟时刻修养身心,“心正则身正,身正则家国天下无不正矣”[1]6159。心的位置摆正了,自然会做一个正直的人,继而家庭也会和谐,由无数家庭组成的国家也将富强文明。修养身心时,要做到去“争”字、去“偏”字、去“忌”字、去“伪”字、去“难”字,“须将整、齐、严、肃四字时悬于心目之间”[1]6160,做一个真诚、性情温和、有担当的人。

4)尚节俭。勤俭节约历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很多家训中都教导子女要勤俭持家,《弟子箴言》也不例外。“节俭者,持盈保泰之要也”[1]6220。下至小家上至大家,都是由一点一滴节俭而来,骄奢浪费则家庭不保、国家不可维持。“食之以时,用之以礼,此节俭之大端也”[1]6221。节俭主要靠“时”和“礼”来约束,例如丧葬嫁娶时严格按照章程礼制来执行。胡达源还强调,“节俭之事,在识大体,去繁文,审时势”[1]6221。节俭也需要审时度势,像冠婚丧祭有礼制所要求,不得为了节省而节省,应以礼节为重,赠遗赈恤时更是不得吝啬,以慷慨大方为主。仅仅以言语来教导子女勤俭节约,效果并不理想,家长要以身示范,做好榜样,让子女懂得衣食的来之不易。

2.2 处世之道

如何与他人进行友好的相处,是一个人、一个家庭甚至一个家族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在《弟子箴言》中,胡达源向子弟传授为人处事的方法,包括如何择友、如何处理乡邻、宗族间的关系等。

1)和族睦邻。传统家训都十分重视与邻居亲族的关系,处理好邻里宗族关系一直是家庭生活的一部分。“四邻睦则比户可封,积而至于万邻,天下之众于以萃焉”[1]6180。邻里和睦是社会和谐稳定的要素之一,“远亲不如近邻”等俗语也显示了邻里关系的重要性,对待相邻,在生活上要相互体谅、相互帮助。“族有读书之人,礼义兴于一族。邻有读书之人,礼义兴于四邻”[1]6180。此句中蕴含的道理与孟母三迁如出一辙,良好的环境,亲族或邻里之间和谐文明的关系,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孩子的成长。

2)近善远佞。传统家训中都十分注重交友问题,因为朋友在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甚至会影响一生。“日与君子处,则进于高明;日与小人处,则流于污下”[1]6187。与君子、小人相处的利害一目了然,胡达源还指出,“天地不能有阳而无阴,人不能有君子而无小人,亦贵乎善择焉而已”[1]6187。人当然有君子也有小人,重要的是你选择什么样的人来交往相处。胡达源以公明宣学于曾子的故事为例,说明与君子相处久了,就像在雾中行走,虽然衣物并未湿透,却也沾染了一些湿气,君子的品行、习性也在慢慢感染你,所以不得不慎重交友。对待小人,胡达源引用了程传的话,“远小人之道,若以恶声厉色,适足以致其怨忿。惟在乎矜庄威严,使知敬畏,则自然远矣”[1]6194。而且强调,在童蒙之时就开始教导子弟亲近君子,由于君子都有自己的脾性,小人比起君子更易亲近,如果按照容易与自己亲近的选择来交朋友,往往会与小人更亲近,等到长大成人将败坏至无药可救。

2.3 齐家之术

家和万事兴,家族的兴盛同样需要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团结互助。齐家之道最重要的是处理好父子、兄弟、夫妻三种关系,讲究父慈子孝、兄弟和睦、夫妻相敬如宾等。

在传统社会,父亲是一家之主,子女要服从长辈的要求、孝敬长辈,孝道是家庭关系的基本准则。“爱敬之情,父母为重”[1]6173。胡达源认为子女与父母的关系在家庭关系中占首要位置。“父母之恩,天地覆载之恩也。不孝父母,则是天不覆、地不载之人,罪孰大焉”[1]6173。对于不敬父母的人,是无法得到世人的认可,在伦理道德上站不住脚的。

对于兄弟关系的维系关键在于兄弟之间忠诚、和睦与讲义气。胡达源以王祥与王览兄弟之间的相处为例,王祥为继母卧冰求鲤,王览见母亲对待兄长有异心,无论受罚还是他事始终与王祥一起,王祥、王览兄弟皆孝友,故而“有父母而后有兄弟,父母之爱,兄弟之敬,同体同气,天性自然”[1]6174。

“三纲五常”是封建社会处理夫妻关系的重要道德规范。受封建礼教的影响,其中对女性地位和价值的贬低也不乏见,“先王重阴教,故妇人有女师,讲明古语,称引昔贤,令之谨守三从,克尊四德,以为夫子之光,不贻父母之辱”[1]6207。认为女性应当以夫为纲,以相夫教子为人生价值体现。《弟子箴言》中对待夫妻关系的教导可供现代借鉴的并不多,文中强调,“‘正’字是居家第一义”[1]6176。虽然在文中主要是指妇人的正身,遵循礼法,在当代社会中,此“正”字也可以不单单运用于妇女身上,每一位家庭成员都应当时刻将“正”字悬挂于头上,时刻正身心。

在家庭关系中,父子、兄弟、夫妻关系之间的关系其实都对家庭的和睦存在着很大的影响,他们之间相互交织,相辅相成。“妻子好合,兄弟既翕,此是家庭和气,则父母安乐,福禄聿臻矣;夫妻反目,兄弟阋墙,此是家庭戾气,则父母忧愁,灾祸随至矣。感应之机,捷如影响”[1]6174。

2.4 家礼之则

家礼也是家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家礼规范、准则不仅有利于维系家庭生活的良好秩序,还有利于调适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更有助于培育子弟的优良品质。家礼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家礼是指“家庭生活中的礼俗、礼仪规范和家庭道德生活规范准则”[2];狭义的家礼主要是指家庭礼仪规范。

《弟子箴言》中以“礼之范围处似小,而所关实大;似迂,而所系实远”[1]6201,来强调其重要性,正是各种礼仪才禁止了一些乱象。书中介绍了婚配嫁娶、男女之别、丧葬礼法、祭祀章程、饮酒之礼等礼法。“礼之为用,大矣哉!用之于身,则动静有法,而百行备焉;用之于家,则内外有别,而九族睦焉;用之于乡,则长幼有伦,而俗化美焉;用之于国,则君臣有叙,而政治成焉;用之于天下,则诸侯顺服,而纪纲正焉”[1]6205。礼的实用之处不言而喻,行之则顺,失之则乱,所以后世子弟更须守礼。

由于《弟子箴言》是封建社会下的产物,免不了包含一些不适用于当代的封建礼教。如“即富贵阀阅之家,亦有礼教不严,男女杂坐,习俗相沿,恬不为怪。越礼之事,即由此起,可不戒乎”[1]6202!

清代中兴名臣胡林翼作为胡达源之子,其少年时,胡达源即授以性理之书,对胡林翼的读书学习倾注了很多心血。《弟子箴言》对胡林翼的成才起到了重要的影响。胡达源去世后,胡林翼为承父亲遗志,解决本地子弟读书问题,他决定办学,并以“箴言”二字命名书院之名。胡林翼着力推行父亲在《弟子箴言》中所倡导的“育材之法”:养成良好的校风与学风,主张“崇实而黜华贱”“使人知务实学而推见诸行事”,坚决杜绝“书院多华士,少朴学”的风气;因材施教,根据个人的资质分等排队,按不同情况进行教育,建立了一套较完整的用人、教学、学生学习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正是以这样的学风和传统,箴言书院培养出了不少奇才。

3 《弟子箴言》对当前家庭美德建设的借鉴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3]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强调了家庭美德建设的必要性。《弟子箴言》所包含的教子立身、家礼之则、治家之道、处世教育等内容对于我国现阶段的家庭建设、社会道德建设和整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依然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第一,立身之道的教诲为今天的家庭教育提供文化滋养。特别是对于青少年来说,修养品德的立身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弟子箴言》中的修身教育至今仍有很大的借鉴价值,胡达源读书很好,曾以一甲第三名进士及第,他对家人教育也很严格,传下四字家规“端敏恒毅”:“端”,人品端正;“敏”指思维敏捷,不因循守旧;“恒”是恒心;“毅”是毅力。可以说,“端敏恒毅”在胡林翼身上得到很好的体现,他也将这四字家规传诸胡氏后人,影响至今。在今天,越来越多的家长注重子女的全面发展,以报一些兴趣班的方式培养他们的特长,还有从怀孕期间就开始进行胎教,孩子幼儿时期进行早教。当然,对于孩子品德的培养更不松懈,告诫孩子要戒除不良习惯,但是家庭教育更多的是在言传身教,在潜移默化中对孩子的品行产生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一个孩子是一个家庭的缩影。所以,立身之道的教诲不仅仅是对子女的教导,也是对每一位家庭成员的鞭策。

第二,为人处世之道的训示仍为今天的人际交往提供有益参考。《弟子箴言》处世之道中许多珍贵的思想观念,在当代仍然不过时。例如在交友方面,提倡慎重交友,亲君子,远小人:强调对待朋友要真诚相待、互相帮助等。再如,在处理邻里关系方面,由于现在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特别是在城市中邻里之间关系冷漠。《弟子箴言》中要求邻里之间相互关照,对贫困的乡邻给予帮助救济等,对今天处理乡邻关系也有很高的借鉴价值。

第三,齐家、治家之道为当代家庭关系调适提供借鉴。《弟子箴言》中处理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原则、方法为当前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处提供借鉴。在当今时代,每个家庭成员之间都是平等的,子女也不需要完全对父母言听计从,但《弟子箴言》中提及的孝道在今天仍然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兄弟姐妹之间长幼有序、团结和睦的思想也对我们处理兄弟姐妹间的关系有着积极的参考意义。此外,由于当今夫妻之间是处于平等地位的,传统家训中的很多观点已经不再适用,我们可以将其进行一些创造性的转化,抛弃束缚妇女、男尊女卑的观念,例如夫义妇顺,我们可以理解为夫妇之间要讲究恩义,携手同行。

第四,家礼文化为当代家庭礼仪文明建设提供参考。当前家庭礼仪似乎已经淡化出了我们的视野,更多提及的是社交礼仪。例如,一些年轻人对于老人不仅不尽赡养义务,还歧视、辱骂老人,甚至最近新闻报道了一陕西男子竟将自己瘫痪在床的母亲活埋。婆媳之间、夫妇之间、父母子女之间的矛盾频发,家庭基本礼仪的缺位是其原因之一。从传统家礼文献中吸取至今仍有时代价值的家庭礼仪,并增加其时代适用性,古为今用,不仅能促进家庭这个社会组成单位的和谐和整个社会风气的改善,也将对当今的家庭礼仪建设和家庭美德建设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1] 楼含松.中国历代家训集成[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7.

[2] 陈延斌,张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家文化的若干思考[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8):56-66.

[3] 习近平.中共中央国务院举行春节团拜会[N].人民日报,2016-02-18(01).

Family Virtue Thought and Its Contemporary Enlightenment in

ZHOU Fangtong, CHEN Yanbin

(College of Marxism, 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 Xuzhou, Jiangsu 221116, China)

Traditional family instruction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content of enlightenment inincludes the way to establish oneself, the way to deal with the world, the skill of family harmony and the principle of family etiquette. It is still of positive referential significance to the current family construction, social moral construction and the whole socialist spiritu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 our country. The content of enlightenment inhas referential value for the current family virtue construction, which is mainly embodied in the following: the teaching of the way of establishing oneself provides cultural nourishment for today’s family education, the instruction of how to get along with people still provides useful reference for today’s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nd the way of family harmony and governance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adjustment of contemporary family relations.

;Hu Dayuan; family virtu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10.3969/j.issn.1673-2065.2021.04.015

周方同(1995—),女,河南永城人,在读硕士;

陈延斌(1955—),男,江苏丰县人,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传统家训文献资料整理与优秀家风研究”(14ZDB007)

G410

A

1673-2065(2021)04-0078-04

2020-11-11

(责任编校:李建明 英文校对:李玉玲)

猜你喜欢

箴言家训弟子
箴言
张载家训不只是横渠四句
传统家训里的廉政观
生活家箴言
三坊七巷 名人家风家训馆
画中的箴言
弟子规
弟子规
家训伴我成长
茶的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