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望族与传统村落文化
——以巢湖洪氏家族与洪家疃古村落为例
2021-01-15吕君丽
吕君丽
(巢湖学院 旅游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238000)
引 言
传统村落作为一种人类聚居空间,是承载农业文明的复杂的自组织系统。中国古代的望族与村落往往相伴而生,村落孕育了望族,望族建设、改造、反哺家乡,留下众多历史人文遗迹和特有的地域文化景观,是地域文化的活化石,在文化人类学、文化遗产、人文旅游等方面蕴含价值,对美好乡村建设具有借鉴意义。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对传统民居建筑研究的逐渐深入,由建筑的模式、结构、装修等技术性因素扩展至整体空间和审美心理,由建筑个体延伸至聚落群体层面,学者开始把传统村落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宗族发展对传统村落形态、建筑的影响也受到学者的关注,陈志华等以诸葛村等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剖析了社会结构与村落结构之间的关系,扩展了传统聚落的研究范围[1],周祝伟等从宗族活动、家族文化、民俗风情视角研究古村落[2]。王思明对安徽传统村落的地理、环境、社会、历史、文化、经济、科技、农业等基本资料进行普查式的收集与整理,是安徽省传统村落的奠基性研究[3]。安徽传统村落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为皖南古村落,研究内容包括传统村落的文化遗产,如人文、建筑、习俗、美食等信息[4],古村落中人文景观与乡村社会发展历史[5];还有学者就宗族和村落关系分别进行了专门研究[6],但并未对二者的互动及影响深入研究;另外,有部分研究关注古村落的旅游开发[7]。但总体看,对皖中和皖北大量古村落的研究相对薄弱,也忽视社会机制在实质空间的运作过程研究,对古村落的宗族文化和村落形态相互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以洪氏家族与洪家疃古村落为例,探究传统村落与望族之间的互动关系,旨在为传统村落文化传承和乡村振兴提供新的视角。
一、洪家疃古村落见证了明清以来中国社会发生的大事件
洪家疃(又称洪疃村、清水塘洪)位于巢湖北岸西黄山南麓,属山地农耕村落,现有村域面积2.85平方公里,村庄面积135亩,共216户,由洪、张、徐、黄、路等不同姓氏组成。洪疃村历史悠久,距离市区较远,保持了淳朴的民风,村落保存有“九龙攒珠”建筑格局、“和平将军”张治中创办的黄麓乡村师范学校、始建于唐朝贞观年间的相隐寺、被誉为“江北最美祠堂”的“洪氏宗祠”等。2013年以来,洪家疃古村落先后入选安徽省“特色景观旅游名村”、传统村落名录(第三批)、国家3A级旅游景区等。洪家疃古村落可谓明清以来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村落的发展变迁无不折射着当时中国社会的大环境和大事件。
(一)洪家疃古村落起源于明初洪武大移民
江淮流域在南宋至元朝数百年的征战之后,稼穑不修,遍地疮痍。明初开国皇帝朱元璋发动了规模浩大的洪武大移民,来自江西“瓦屑坝”的移民徐氏、黄氏、庄氏最早来到洪家疃,为了调蓄洪水,保证农业生产,在巢湖西黄山上修筑水坝,为看护好水坝,在位于坝下的缓坡地段聚集居住,逐渐形成了一个村落,最初叫徐家坝(洪家疃的前身)。洪家疃村庄呈正方形,在村庄建设伊始,排水系统设计就规划得十分精妙,延续了一种古老的江西村落格局——“九龙攒珠”。村庄规划有九条巷子,巷子里修着明暗沟渠,巷子前有口水塘。下雨的时候,村庄的水就通过九条沟渠直流入水塘,被世人形象地称为“九龙攒珠”。“九龙攒珠”的规划性还反映在排水、道路、居住和防御等多个方面[8],既可免除水患,又富有文化内涵。
(二)黄麓乡村师范学校与乡村建设运动(民国教育实验乡制度)
20 世纪30 年代,乡村建设运动在中国兴起,组织形式多样。洪家疃所在地黄麓镇,属于和平将军张治中1929 年推行的“试验乡计划”的一部分。黄麓镇位于巢湖北岸西黄山-中庙一线以东,这一带旧时称“巢县西乡”,旧属庐州府巢县。黄麓镇村庄较为集中,以农业、渔业为主。在明清时期,巢湖北岸半岛共有五个主要集镇:同阳、同阴、长乐、长宁及中庙。同阴演化为桐荫镇,建国初期定名黄麓镇。今天的黄麓镇所辖区域大约为当年“试验乡计划”时的1/2 左右。张治中将军计划以洪家疃为中心,划定巢湖北岸长乐、长临、烔炀、桐荫四镇所辖区域(即张治中先生描述的“烔炀河至长临河一线以南地区”)为现代化试验乡,并设黄麓学校,尝试以黄麓学校为带动,建设周边地区农村[9]。
二、洪家疃古村落孕育了洪氏望族
洪家疃洪氏属新安洪氏的一支,是新安文学首倡者唐天宝年间谏议大夫洪经纶的后裔。洪家疃洪氏是明洪武巢湖黄麓一带第一批移民者之一,又称桂林洪。元至正年间,祖上洪宽公中了进士,正待上任时,朱元璋的农民军攻进徽州,宽公携家眷迁至庐州府巢县西黄山麓,“洪氏盛于唐,经纶公以宣歙观察使家于休宁,为新安一世祖。阅数世,桂林公自休迁歙。又阅数世,有讳宽者于元季迁巢,遂为居巢洪氏始祖,其必卜筑西黄山之阳也”①,繁衍生息,支系绵延,至今已有600 多年,后代子孙遍及华夏乃至海外,已历20余世。洪氏先祖最初并非居住在洪家疃,而是居住在徐家坝东边一个叫“清水塘”的小村落里,清初庄氏迁出洪家疃以后,洪氏才迁入,成为了徐家坝村第二批移民者。
(一)耕读传家,与巢湖西乡望族联姻,融入主流社会
至清乾隆年间,洪氏逐渐壮大,建祠修谱,延续徽州人耕读传家、读书取仕的传统,渐渐成为巢县西乡的望族。《洪氏宗谱》记载从13 世开始至17 世(约1740—1910 年),与洪氏姻亲不分男女,非富即贵,足见洪氏当年地位之显赫,有据可考的有两任知县,至于“禀贡增秀,历代有之”①。洪氏与周边望族巢县刘氏、六家畈吴氏等频繁联姻,逐渐融入当时庐州、巢县的主流社会。正如刘原道在《洪氏宗谱》中写道:“西黄山气脉与宣歙间黄山相通,宣歙以理学经术鸣世者,先后辉映,吾居巢洪氏自黄山三十六峰间来,安知不能比隆前哲?”①
1.与巢湖刘原道家族的姻亲关系
刘氏家族是巢县西乡望族,代表性的如刘原道,历任江南制造局主事、江南水师学堂监督,曾任扬州十二圩盐务监督,襄助许世英办理扬子江赈务,其生平著作有《居巢诗征》《庚子劫余草》等诗集[10],所著《居巢诗征》辑录上自元末明初下至清末巢县名流的诗作3000 余首,对保存地方文化遗产起着重要作用。刘原道之子刘晦九毕业于江南水师学堂,执教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为居巢地区最早的一位大学教授。刘晦九之子陈其五[10]648原名刘毓珩,曾任上海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等职。洪家与巢湖刘原道家族有几代姻亲关系,洪、刘两家的关系,从巢县刘氏刘觐璋开始。
(1)第一代联姻
刘觐璋,清诰授奉直大夫、晋封中宪大夫,娶洪氏十五世孙业公第三个女儿。自刘觐璋开始,刘、洪两家三代联姻。
(2)第二代联姻
刘原道,刘觐璋之子。清末诗人,同治拔贡,江苏候补道。娶其三舅附贡生洪希迈长女为妻,两家之间既是舅甥关系,又是翁婿关系,既是姑侄关系,又是婆媳关系,体现了“亲上加亲”的风俗。
刘原溥,刘原道堂兄弟,刘晦九族叔,娶洪希迈四女。
刘原泉,刘觐璋之子,刘原道之弟,娶洪希迈五女。
(3)第三代联姻
刘光孚,刘原溥之子。国民革命军长江防线某部炮兵司令,后撤退去了香港。娶洪希迈三子洪恩湛次女,也是侄女随姑亲上亲。②
2.与六家畈吴氏家族的姻亲关系
六家畈镇位于巢湖岸边的茶壶山脚下,据吴氏宗谱记载,吴氏先祖吴宛廷于南宋宝庆元年(1225年)自徽州婺源迁至茶壶山东。其子吴再三生六子,迁至六家畈居住,800多年来,吴姓聚族而居,重教崇文、商儒并举、农耕先畴,发展成为合肥东乡的名门望族,在江淮大地上放射出耀眼的光彩。③
洪业公,清附贡生、补用训导,娶合邑吴之骥之女,清廷勅授八品孺人,吴孺人即刘原道外祖母。
洪宗适,娶吴璠④之女、吴毓芬之姐吴氏。吴氏(名不详)为刘原道的大舅母,也是“侄女随姑”。⑤
(二)保家卫国,“张洪一家”,积极参与抗战
张家是靠山张长房中的一支,清中叶时由靠山张迁入洪家疃居住,代表人物就是和平将军张治中。“(我族)从江西迁移到安徽,落籍到巢县西乡四大房姓张的,那便是我的祖先。张氏四大房分住四个村落,我们是四大房中的长房,靠着黄山山脉的一个山岗聚族而居,叫作‘靠山张’。我家这一支以后又移到洪家疃,相距也不过一里。这四大房就叫作‘四房张’。”[11]张治中故居就矗立于洪家疃清水塘东侧,是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由张治中投资建设的黄麓师范学校今天依旧保留完整。张氏自迁入洪家疃来,一直与洪姓通婚,深深地融入了洪家疃,当地人都有“张洪一家”的说法。从张治中的祖父张邦栋算起,仅张治中家族就与洪氏四代联姻,以至于张治中将军回家乡后,“进祠堂祭祖,上坟扫墓,分别恭请张、洪两姓长辈公宴。”[11]5
(1)第一代联姻
张邦栋,张治中祖父,娶洪氏(名不详)。
(2)第二代联姻
张桂徵,张治中之父,娶洪玉桂。
张桂荣,张治中叔父,娶洪让珍。
(3)第三代联姻
张治中,娶洪希厚。[12]
张治中的姐妹嫁洪氏子弟洪锄非。⑤
(4)第四代联姻
张立钧,张治中远侄,娶张治中妻子洪希厚的侄女洪志雪。[13]
洪家疃是“巢县西乡最西,庐州东乡再往东”的一个偏僻村庄,就这样一个小村子,走出30 余位黄埔军人⑥,有国民党军官将军军衔的近10人,因洪家疃“洪张一家”,这些子弟大都与张治中有或多或少的亲戚关系,受到张治中爱国爱民的精神感召,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己任,在民族危亡的关头积极参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洪子远是张治中的叔舅父,后当巢县县长,是张治中最为尊敬、感情最深的老师,对张治中管教甚严。张治中认为从学洪子远是“最受磨难而同时最有进益的时代”[11]11,他对恩师非常感激。在张治中的影响下,洪子远的长子洪世福长期跟随张治中做财务工作;次子洪世禄做过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的警卫营长,从小就跟在张治中身边,相伴几十年。1945年国共重庆谈判期间,张治中为保证毛泽东主席的安全,专门腾出了自己重庆的住宅“桂园”,请毛主席办公、会客、休息,并派国民党宪兵司令张镇的部队负责警卫。又派自己的内弟洪世禄率领警卫团部署于左右,因为“他们大部分都是我老家的人,一定靠得住”[14],“如果国民党特务万一有所动作,将不惜一切代价保卫毛主席,这是他(洪世禄)用脑袋对我做担保的。”[15]张治中从洪世禄的警卫团挑选一个班的人,身穿便装,在毛主席、周恩来等人的住处充当仆役杂务。在争取国民党驻新疆部队起义的工作中,洪世禄冒死前往做前期工作,获得圆满成功。新中国成立后,洪世禄不计较名利,一直跟随张治中身边做秘书工作,对新中国的建设也有很大贡献。[15]张治中的表弟洪锄非,早年曾追随张治中将军,1944年10月7日在河南西华县徐桥与日军激战时,身先士卒,遭日军伏击,中弹壮烈牺牲,被追认为抗日烈士。[16]洪世瑞(张治中贴身随从副官)、洪作鹏(张治中贴身机要秘书),作为受信任的“老家人”,全程参与过国共重庆谈判、新疆和平起义等重大历史事件。
三、洪氏在洪家疃古村落创造了丰厚的文化
洪家疃古村落从洪武移民算起经过600多年的历史发展。清初,洪氏来到徐家坝(洪家疃前身)之后,逐渐成为村中最大的家族,在江西移民“九龙攒珠”建筑规划的基础上,融入徽州文化因子,衍生出完整的选址格局和营建模式,逐渐形成完善的宗法礼制和地方性的审美特征,可以说洪氏伴随着洪家疃古村落的转变乃至最终形成。洪氏在取得村庄的领导权之后占据主导地位,慢慢地村庄的名称也随之改变——徐家坝改成洪家疃。洪氏原来居住的村子前面有一个水塘名叫“清水塘”,迁徙到洪家疃后,把洪家疃村前的水塘(江西移民因兴修坝而形成的村前小水库)更名为“清水塘”。洪氏在近400 年的历史中创造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包含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和心态文化等。
(一)物态文化
徽州文化因子融入了洪家疃古村落的建设。洪家疃依山面水而建、建筑顺势而为、巷道东西延伸,洪氏祠堂、庄氏古井、清水塘、明暗沟渠皆反映村庄建址所遵守的“寻龙、觅水、察砂、点穴”秘诀以及徽州人“聚财、锁气”的心理[17]。很多皖南古村落是徽商们发达以后回乡修建的府第、祠堂或书院,因资金雄厚,建筑高大华美,质量较高,经数百年风雨依然完好。洪家疃留存的大量徽派建筑受明初政府移民规划政策影响,据《明史》记载:“庶民庐舍:洪武二十六年定制,不过三间,五架,不许用斗栱,饰彩色。三十五年复申禁饬,不许造九五间数,房屋虽至一二十所,随其物力,但不许过三间。”[18]再加上普通民居居多,资金限制,大都以夯土为墙,小瓦屋面,其建筑质量及精美程度确实与皖南古村落有差距,但在色泽、体量、架构、形式、空间上都延续了徽州的特色与风格,与自然环境相互渗透,保持格调的一致,其承载的文化信息和历史记忆是一样的。徽州民宅的大门一般都是朝向东、西、北三个方向,即使个别住宅因受地基的限制不得不朝向南面时,也要设法偏开斜向,避开正南方向[19];洪家疃的民居两侧均有大门,大门也一般都有所偏斜,偏斜后形成的门厅平面接近梯形,这也是受到徽州风水观念的影响。另外,洪家疃村的青石窄巷、“四水归明堂”的村庄肌理和宅前厅堂的门匾楹联,都带有浓郁的徽文化色彩[20]。洪氏在洪家疃发展壮大速度很快,清乾隆年间所建的洪氏宗祠采用了八字开头的大门、重檐翘角的门楼样式,保留了洪氏祖籍地徽州的建筑风格,雕梁画栋,为江北罕有的高规格徽式宗祠,有“江北最美祠堂”之誉。
(二)制度文化
中国的宗族文化源远流长,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洪家疃洪氏亦是如此。他们在宗祠、族谱的建设上不遗余力,用以规范族人和村民在生产、生活中的社会行为。《洪氏宗谱》篡修过三次,分别在 1885 年、1917 年和 2019 年,用以敬族思源、团结族人、教育子孙、睦邻乡里。一修《洪氏宗谱》(已散失)前后修了30 多年,是洪姓迁巢以后最完整的宗族史料,由严家让⑦和洪钧⑧谱序。二修《洪氏宗谱》由洪子远、洪声永等组织编修,刘原道谱序。三修《洪氏宗谱》于2019 年冬至颁谱,张治中小女儿、著名侨领张素久出席。《洪氏家谱》一贯提倡“慎终追远、孝悌忠信”,延续了徽州重视读书的家风,“以此思之,不如读书”①。张治中的母亲洪玉桂,曾以家乡的格言——“咬口生姜喝口醋”教育张治中做人做事,要“尝尽酸辛,历尽艰苦,才能成人立业”[11]7。1937年,张治中任湖南省政府主席期间,以“廉正勇勤”作为湖南省训,捐资在洪家疃筹建黄麓师范学校,又亲题校训“敬勇诚毅”,办学方针是“复兴农村,复兴民族”,体现了制度文化对民众的规范和约束。
(三)行为和心态文化
洪氏突出的宗族观念在行为文化和心态文化方面都有表现,除了借助“洪张联姻”不断扩大宗族势力外,还有“侄女随姑”的习俗。“侄女随姑”是指侄女(娘家兄弟或者堂兄弟的女儿)嫁给自己婆家子侄(自己儿子、丈夫兄弟的儿子或堂兄弟的儿子等),“侄女随姑”既可以增加自己的势力,也可以保证家族的和睦——“姑表亲、代代亲”,前面提到的洪氏与巢湖刘氏、长临河吴氏、洪家疃张氏的联姻中,“侄女随姑”都比较常见。除了宗族观念,洪氏还比较重视风水观念,并且风水观念服务于宗族观念。洪氏之所以在清初二次移民到洪家疃,就是受徽州风水观念的影响,看中了洪家疃“负阴抱阳、背山面水”[10]的风水格局对宗族发展的影响。洪家疃是一块船型地块,周边被山、岗和冲所包围,村庄西部和南部的大门塘、柳埠塘象征船的两个帆:大篷和二篷;村庄西部的弯塘象征用于固定船桨的构件,这一隐喻与皖南宏村牛形村落的风水思想近似。但“船”遇“洪”不稳,洪家疃帆、篷、桨俱全,独缺一只锚(毛),缘于稳固宗族基业考虑,洪氏留毛姓人家落户洪家疃,至今村里有少量毛氏杂居。近代以来,受以张治中为代表的一批黄埔军人的影响,尤其是以洪家疃黄麓师范学校为核心的“试验乡计划”的实施,“敬勇诚毅”的校训影响了一代代洪家疃人,其人文气氛和百姓精神面貌“饱受黄麓学校传统风气的沐浴”[8],视野普遍开阔,文化氛围浓郁,重视教育,村民文化程度普遍较高。
四、望族文化资源与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性机遇,望族文化资源作为不可多得的文化旅游资源,不仅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极具地方特色的文旅资源宝库,更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地方认同感、增强文化自信不可缺失的养料和载体;同时,其中的“新乡贤”也是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一)物态层面的保护与开发
全面保护张治中故居、洪氏宗祠、黄麓学校等文物古迹和传统建筑的同时,更要重视传统的“九龙攒珠”规划形态等空间环境要素的保护,发展惠民,注重洪家疃传统文化、生活习俗的延续,留住乡愁记忆。
(二)精神层面的传承
洪家疃古村落是皖江地区传统农业文化的精粹,糅合了江西“瓦屑坝”移民文化与徽州文化共同的因子,村落规划建筑体现了徽州古代风格与民国近代文明的融合,其所弘扬和传承的敬、勇、诚、毅、廉等古村落人文精神,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可缺失的养料和载体,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层面价值取向的普及与认同,是当代合肥地方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
(三)“新乡贤”与乡村振兴
家国同构的组织结构形式使得中国人对故乡、故国总是怀有一种别样的情感,这种情感也使名门望族的后裔反哺家乡、回报祖国成为一种可能。2017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21]指出,要“挖掘和保护乡土文化资源,建设新乡贤文化”,用以解决农村问题。新乡贤人群包括“接受优秀家风家教熏陶的世家大族名门望族的后裔”[22]。洪家疃洪、张两姓后裔遍布全球,从事各种行业,不乏佼佼者,他们的经验、智慧、信息及财富构成了乡村振兴的潜在积极因素,政府可为他们多提供反哺家乡的平台,进行制度创新、政策创新和措施创新,激励他们建设家乡的积极性和自豪感,使新乡贤文化建设成为一种制度,对促进环巢湖的乡村振兴一定有所助益。
结 语
洪家疃古村落是明清以来中国社会发生的大事件的见证者。洪家疃古村落孕育了洪氏望族,通过耕读传家、与巢湖西乡望族联姻,逐渐融入主流社会,在革命和抗战年代,洪氏子孙也作出了突出贡献。洪氏在洪家疃古村落创造了丰厚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心态文化,是现代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资源,研究洪氏家族与洪家疃的互动关系可为传统村落文化的研究打开一个综合性的视角,为传统村落整体保护提供思路。
注释:
①引自《洪氏宗谱》卷一《洪氏宗谱序》,1917年编修。
②刘、洪两家三代联姻情况根据1917 年编修《洪氏宗谱》整理。
③六家畈吴氏族谱编委会编《吴氏族谱:贵十二公下繁昌黄浒支系》,2015年。
④吴璠,吴之骥之子,清太学生、勅封文林郎、诰赠资政大夫、诰赠荣禄大夫。吴璠之子吴毓芬、吴毓兰,皆为淮军著名将领。
⑤洪、吴两家联姻情况根据1917年编修《洪氏宗谱》整理。
⑥因资料比较杂乱,可能存在些微错漏。
⑦严家让(1838—?),字鸿谦,号礼卿,安徽含山人。清光绪三年(1877年)丁丑科进士,曾任国史馆篡修。
⑧洪钧,祖籍歙县桂林村,清末外交家,同治七年(1868 年)状元,曾任翰林院修撰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