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地方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研究

2021-01-15郑珺珺

红河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传统媒体校园文化校园

郑珺珺

(莆田学院外国语学院,福建莆田 351100)

新媒体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且越来越依赖的信息传播、交流媒介。新媒体的普及,并不是一种单一、简单的变化,其所涉及的领域和带来的影响都是广泛而深远的。简单地说,新媒体不仅在信息传播和交流的方式上取代了传统媒体,而且对各种信息传播和交流相关的内容都产生了颠覆性影响,凡是涉及信息传播、交流的事物或领域,都不得不根据新媒体这种信息传播和交流新方式的出现,做出相应的改变,以顺应时代发展,保证信息传播和交流的正常进行。在新媒体技术日渐日新的今天,并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环境底色的一部分。在这种背景下,校园文化建设,应积极顺应新媒体的特点,不断做出完善与创新,才能更好地发挥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一 新媒体环境对本科院校校园文化的影响

(一)新媒体内涵概述

从表面上看,校园文化建设与新媒体似乎没有太大的关系,但若从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和作用来看,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是通过一定的形式、载体,将学校的文化、精神、观念、制度等传播或者表达出来,使其对校园中的重要主体——学生,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使学生在思想、观念、行为等方面与校园文化所彰显和提倡的内容相一致。[1]因而了解新媒体,并熟悉新媒体时代的特点,是地方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的基础,也是重要的校园文化内容,是保障校园文化建设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基本前提。

新媒体对现代人们来说并不是一种陌生的事物,虽然当前学者们对新媒体的概念有不尽相同的表述,但从根本上看,新媒体的“新”是相对于“传统”来说的。“媒体”即信息传播的媒介。所以,我们在此将新媒体简单概括为: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而出现的、与传统信息传播媒介不同的信息传播和交流方式。除此,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新媒体方面研究专家凡·克劳思贝认为,新媒体并不是一种具体、特定的媒体形式,它已成为一种包含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且实现了二者融合的信息呈现方式。这对新媒体的创新性认识,启发我们在认识、理解、利用新媒体时应具有开阔的思维,避免将新媒体简单地理解为一种新的信息媒介。当我们利用新媒体,以及依据新媒体的特点在某些领域做出必要改善时,凡·克劳思贝的这种观点,可以避免我们陷入狭隘的思维境地。[2]

(二)本科院校校园文化解读

简单地说,本科院校校园文化,是指本科院校在物质、制度、精神等方面的文化建设的总和。校园文化并不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在此将其单独进行分析的目的在于,鉴于校园文化的重要性,以及本文所研究的主要问题,有必要对本科院校校园文化的作用进行阐述,以便提高对校园文化的认识。[3]

从总体上看,本科院校校园文化的作用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对本科院校内部来说,校园文化的作用在于对校园内的大学生、教职工的精神、思想、行为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使其认同并自觉内化校园文化的精髓,自觉养成和遵守校园文化所倡导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制度规定等内容。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正是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具有重要育人功能的体现,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另外,作为校园内所有主体共同认同和接受的文化形式,校园文化还对校园内的主体具有强烈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二是对本科院校外部来说,校园文化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育人目标的体现和彰显,代表着学校的整体形象和校园内所有主体的精神面貌,决定着社会对本科院校的认识和印象,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社会对本科院校学生、教职工的印象。

鉴于校园文化对内对外两个层面上的重要作用,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应既注重发挥其对校园内主体的作用,又注意其社会层面上的作用和影响。

(三)新媒体对本科院校校园文化的影响

要探讨新媒体对本科院校校园文化的影响,首先要了解“媒体”或者说“传统媒体”与本科院校校园文化的关系,以及“传统媒体”环境下本科院校校园文化的状态。

本科院校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其必然也面临着文化传播问题。以往本科院校校园文化传播所依赖的媒介是“传统媒体”,主要包括校园广播、校园公告栏、校报、有限电视等形式。不难发现,这些“传统媒体”具有传播方式简单、单一,以及传播缺乏广泛性、及时性和互动性等弊端,影响了本科院校校园文化传播的效果。[4]在新媒体环境下,由于新媒体使用主体的广泛性、内容呈现方式的多样性,以及传播的及时性、全面性、准确性,使得本科院校校园文化的传播渠道和传播内容都更加丰富,传播的效率得到提高,并且解决了“传统媒体”环境下校园文化传播的单向性,使校园文化传播的受众——大学生和教职工,可以及时、快捷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使校园文化在主体间的传播和互动中“活”起来。

值得注意的是,新媒体在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的呈现和传播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作为本科学校校园文化的载体和传播媒介,新媒体具有互动性、广泛性的特点,校园内的每一个主体都可以参与到校园文化的建设、传播过程中,这使得传统的校园文化内容、制度、载体等都发生了极大改变,缺乏有效控制边界的新媒体,容易使社会上的各种不良信息和文化思潮流入校园,给大学生思想、价值观念带来负面影响,这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和传播工作带来了一定困扰,这是实践中需要重点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二 新媒体环境下地方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校园文化的主导性正逐渐丧失

在传统媒体环境下,校园文化建设和传播所依赖的载体具有单向传播的特点,虽这一特点在促进文化交流与沟通层面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不可否认的是,传统媒体自身所特有的权威性和主导性,使得校园文化也带有一定的严肃与权威的特点,易于在大学生心目中树立起严肃、正统、权威的形象,有利于促进思想、观念、行为、制度等方面的传播效果。在新媒体环境下,本科院校大学生和教职工都是接触和运用新媒体的主要人群,加之新媒体快捷、交互、自由、开放等特点,使本科院校大学生和教职工都能自由而充分地表达观点、交流信息,校园文化的权威性逐渐丧失,校园文化传播媒介的主导性也不复存在。[5]另外,在传统媒体环境下,报纸、广播等传播媒介的使用者主要是学校的管理者,大学生以及大多数教职工是不能使用这些信息传播工具。而在新媒体环境下,校园内的所有主体都可以成为新媒体这种信息传播方式的使用者,这便极大地拓展了校园文化建设和传播的主体范围。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可以自由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思想,展示自己的个性。同时,这也在无形中削弱了校园文化传播媒介的主导性和权威性,大学生在掌握表达自我的主动权时,容易对校园文化内容和权威性产生质疑,甚至刻意挑战校园文化的权威,从而大大削弱了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

(二)校园文化的认同感正受到冲击

在传统媒体环境下,本科院校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和传播,对大学生思想、行为、价值观等方面,产生正向、积极的影响。同时,校园文化承载着本科院校所倡导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追求,当大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认同校园文化,并将其内化为自身思想观念、价值追求和行为习惯时,他们也因为彼此具有的共同的思想、价值、行为基础而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紧紧跟随校园文化所倡导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追求。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都大大增强,地球另一端发生的事情,可以瞬间在互联网上传播开来。可想而知,在这种环境下,社会上尤其是西方国家的各种事件、思想、价值观念、政治主张等,都很容易传入校园,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使其不自觉中降低了对校园文化的关注和认同,甚至在各种信息和思潮的影响下,形成错误的思想认识、价值观点和行为习惯。

(三)校园文化建设中没有充分利用新媒体

当新媒体在发展速度和性能方面以绝对的优势代替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媒介领域的主导地位时,凡是涉及信息传播的领域都应及时认识到这一巨大变化所带来的影响,积极顺应时代发展,以开放的思想和姿态,接受新媒体、利用新媒体。从这个角度审视地方本科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可以发现当前很多地方本科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对新媒体的利用并不充分,没有及时跟上传播媒体变革的步伐,导致其校园文化建设和传播的效果难如人意。如虽然很多地方本科院校为相应国家和地方教育部门的政策或号召,积极实施智慧校园建设工作,构建信息化校园环境,开通了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建设了校园官方网站、校园手机报等。但仔细考察就会发现,学校对这些新媒体的利用大多限于发布通知或教学信息等内容,几乎没有用它们来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和传播,导致校园文化建设中对新媒体的利用非常有限,影响了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的发挥。同时,也阻碍了地方本科院校在社会上的整体形象和知名度的提升。

(四)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特色

依托于地方经济、文化、地域环境而存在于发展地方本科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自然应将相应的地方特色融入其中。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当前我国很多地方本科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忽略了这一重要问题,盲目套用、照搬国内外其他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模式,不加筛选和辨别地用于自己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导致校园文化缺乏自身特色和应有的活力,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缺乏自身特色和新意校园文化,从学校内部来看,难以形成充分的影响力和感召力,难以对大学生、教职工产生思想和行为上的正面影响。从学校外部来看,难以使本科院校在社会上,尤其是地方上,形成凸显的影响,无法使社会各界对本科院校的办学实力、毕业生能力产生清晰的印象和了解,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校在地方领域内的影响力。

三 新媒体环境下地方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研究

(一)积极采取措施强化校园文化主导性

在新媒体环境下,随着传统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和传播中逐渐势弱,传统媒体所具有的权威性和主导性也在逐渐消失,并由此导致地方本科院校校园文化主导性的削减。针对这一问题,地方本科院校应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积极探索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有效结合起来的方法和途径,使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和主导性,与新媒体自由、开放、便捷、互动等特点有机结合,互相补充,在保证地方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和传播与时俱进的同时,依然保持一定的权威性、主导性,保持校园文化的主流特色,保障校园文化育人作用的有效发挥。[6]在将各种新媒体工具,如校园官网、校园APP、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作为校园文化建设和传播的主要载体的同时,依然保留校园广播、校报、校园电视台等传统的校园文化载体形式。同时,更为重要的是,注重将利用传统媒体形式传播的校园文化内容打造或具有时代气息和独创性,迎合大学生的特点和喜好,使其灵活的形式、丰富的内容、深刻的内涵,以便其所承载的校园文化内容更容易被大学生接受和认同,在保持一定主导性的同时,发挥应有的育人作用。

(二)积极提高大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认同

在新媒体环境下,国内外各种社会现象和思潮不可避免地传入大学校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对校园文化的关注和认同。面对这种状况,地方本科院校自然难以将随着新媒体传播带来的不良现象和思想隔绝在校园之外。为了防止大学生思想和意志受到侵蚀,地方本科院校应积极采取有效方式,促进大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认同感,使大学生自觉将校园文化所承载的价值观念、思想态度、精神追求、行为习惯等,内化为自己的观念、思想、精神和习惯,从而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不良影响的“免疫力”,以坚定的思想和信念,积极的精神追求和行为习惯,自觉分辨新媒体传播中各种社会现象和思想,自觉抵御不良思潮的影响,自觉认同和拥护校园文化,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思想境界。具体地说,地方本科院校应将大学生作为文化建设和传播的主体,让大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过程。如鼓励大学生对校园文化建设提出宝贵意见和良好建议,不仅可以将大学生新潮、现代思维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提高校园文化的时代性和新颖性,而且也能在很大程度上使大学生产生成就感和主人翁意识,促进大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认同感。

(三)积极有效地利用校园文化传播平台

鉴于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对新媒体利用不充分的问题,地方本科院校应积极利用各种新媒体传播方式,搭建校园新媒体文化传播平台,更重要的是实现有效利用。之所以强调“有效”,是因为当前大多地方本科院校在硬件设施建设,或者外在形式上,似乎已经搭建起了全方位的新媒体环境。但实际上,其对新媒体的利用并不充分,各种新媒体平台仅用于发布通知和消息,并未在校园文化建设和传播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对此,应采取措施,促进校园文化与新媒体的有机融合。如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学校历史发展、校园风貌、精神面貌等,制作成视频,同时配以优美而富有内涵的语音讲解,并将视频上传到学校的新媒体平台。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使大学生更加具体地认识学校的发展历程、精神追求,使其对学校文化产生认同和拥护;另一方面,新媒体平台的开放性,也可以使这些视频传播到社会领域,增加社会对地方高校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其社会影响力。

(四)积极探索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

具有地方特色的外界环境,是地方本科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地方本科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广泛吸纳地方历史、文化、经济中适宜的元素,丰富校园文化内涵,也有利于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避免出现校园文化的同质性现象。具有地方特色的地方院校校园文化,一方面,可以使大学生更加了解本地风土人情、社会风貌、经济状况,从而产生对地方的热爱和投身于地方建设的意愿;另一方面,具有地方特色的本科院校校园文化,还能在社会中树立独特的形象,增强学校的辨识度和在地方区域内的影响力。同时,还可以提高地方社会对本科院校毕业生的认可度,在一定程度上为毕业生就业创造机会。

总之,在新媒体环境下,地方本科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和传播方面,应该积极探索,创新校园文化建设思路,革新校园文化建设方式,使地方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发挥育人作用的同时,提高本科院校在地方领域,乃至全国的影响力,使校园文化成为地方本科院校独特、靓丽的名片。

猜你喜欢

传统媒体校园文化校园
对农村初中合作型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冰雪休闲体育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
安徽省巢湖市老年大学校园文化 硕果飘香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传统媒体创新发展方向
以资本运作纾解传统媒体困局
传统媒体商业模式坍塌的根源
传统媒体记者该如何主动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