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习通的“原理”课对分课堂教学改革探究

2021-01-15闫彩红刘殿臣

红河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内化讲授原理

闫彩红,刘殿臣

(红河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蒙自 661199)

基于超星学习通(简称“学习通”)的对分课堂教学体现了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地位,促进了教学的信息化和高效化,适应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简称“‘原理’课”)教学改革的需要。以“原理”课第五章专题“经济全球化”为例,通过实例探索,以期增强教学效果。

一 基于学习通的“原理”课对分课堂教学改革的可行性

学习通面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是基于泛雅网络教学平台资源的移动学习平台。学习通的合理应用在一定程度上通过丰富学习资源、创设互动的学习情境、记录汇总教学数据等为“原理”课对分课堂教学提供了便利。对分课堂是结合传统教学与讨论式教学各自优势提出的课堂教学模式,由普林斯顿心理学博士、复旦大学心理系教授张学新2013年提出,2014年春季学期开始实施,现已被广泛认可和应用。对分课堂将课堂教学过程分为讲授(Presentation)、内化吸收(Assimilation)和讨论(Discussion)三个环节,简称PAD课堂。

(一)对分课堂适应了“原理”课教学改革的需要

“原理”课理论性强,概念知识较多,传统教学多采用理论教学灌输法,缺少互动,学生也只能被动地接受,期末背知识点应考。对分课堂是一种体现教师和学生双主体的教学模式。“原理”课的对分课堂中,教师不再满堂灌,而是让出部分课堂时间给学生,改变了以往的唯教师至上的观念,为“原理”课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路径。

对分课堂中讲授、内化吸收和讨论三个环节依次进行。讲授环节,教师对课程内容基本框架性介绍,对重点、难点进行详细讲解,对吸收和讨论环节提出要求。内化吸收环节,学生独立内化学习、独立完成作业。讨论环节,课堂分组讨论、合作学习,全班互动交流。对分课堂并非时间上的严格对半分,可结合教学实际进行调整。对分有三种方式,“‘隔堂对分’代表内化和吸收过程被安排在课后进行,本堂课或本次课讨论上堂课或上次讲授课呈现的知识点,而‘当堂对分’表示在一堂课或一次课上进行讲授、内化和吸收、讨论。”[1]将隔堂对分和当堂对分结合起来称为混合对分或组合对分,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选择不同的对分方式。

(二)学习通为“原理”课对分课堂提供了技术和数据支持

学习通操作方便,有教师端和学生端,教师在平台创建课程,进行课程资源建设,在课程中导入教学班级。所在班级学生可在线参与对分课堂的教学活动。教师可应用平台的个人直播功能进行讲授;学生可自学平台的课程资源,进行知识的内化吸收;师生可通过平台的交互功能讨论交流。我校2019—2020学年秋季学期四门思政课平时成绩的考核均通过学习通平台进行。学习通不仅为“原理”课的对分课堂教学活动提供了技术支持,也为课程的过程性评价提供了详细完整的数据支持。

(三)学习通为“原理”课对分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原理”课的对分课堂中,教师讲授不求内容面面俱到,只讲教学框架和重难点,学生从中获取的知识容量有限,学习通平台有效弥补了讲授的内容限制,是教师讲授的有力补充。我校“原理”课学习通平台供学生学习的是北京师范大学的优质课程,覆盖教学全部内容,共25章88个微视频,配套有内容概要和章节测验,平台首页提供了不断更新的课程教学案例,还有丰富的期刊、图书、报纸、专题、讲座等数字化资源。教师可在平台推送“原理”课教学资源,如录制的个人教学视频、相关资源的链接、最新的理论动态、权威解读、有教育意义的时事热点等,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四)学生已有使用学习通的经验和能力

我校除“形势与政策”课外的四门思政课已连续3个学期使用学习通。“原理”课的先修思政课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授课对象以大二学生为主,学生已熟悉了学习通的使用,掌握了一定的思政课学习能力,为开展基于学习通的“原理”课对分课堂教学打下了基础。

二 基于学习通的“原理”课对分课堂教学设计

基于学习通的“原理”课对分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以第五章专题“经济全球化”为例,分别从讲授、内化吸收和讨论三个环节进行设计,教学采用一次课(共三节)进行讲授、内化吸收和讨论的当堂对分方式。

(一)讲授环节

在讲授环节,教师介绍所讲内容的框架,精讲留白。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学留白的内容。

1.精讲思路

经济全球化正在经历深刻转变,基于经济全球化的变化发展,本专题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思维厘清精讲思路。一是从现象到本质。讲清楚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和新特点,进而从本质上讲明白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是不可阻挡的历史大势。(15分钟)二是运用全面的观点。当今世界的变局百年未有,变革催生了新的机遇,又充满着挑战,既要看到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挑战,又要认识到机遇,把握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势,认清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角色,进一步发挥中国力量。(25分钟)

2.讲授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经济全球化发展历程、新特点和本质,把握世界经济发展大势,认识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角色与中国方案。

能力目标:掌握经济全球化的运行规律,正确分析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角色,领会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方案。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树立开放意识和竞争意识,增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让经济全球化更好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3.讲授重难点

经济全球化正经历着深刻的转变,讲清楚经济全球化的本质,让学生认识到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大势;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步履蹒跚,讲清楚经济全球化面临的困境挑战,让学生认识到走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和孤立主义的老路都是行不通的;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怎样扮演这个角色,吸引着世界的目光,讲清楚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坚定捍卫者、是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强引擎,中国方案引领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新方向,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贡献者。

4.讲授方法

注重启发性教学,以数据、事实引导学生把握重点难点。如以英国公投脱欧、美国疯狂“退群”等事例说明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出现的逆全球化现象,并启发学生多角度分析其原因;以国家统计局、世界银行等权威统计数据说明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重要角色;以“正确应对经济全球化逆流”的教学案例,让学生思考“逆全球化能救得了美国吗”,引导学生客观看待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认识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以我国对外开放政策、领导人的相关讲话等了解经济全球化中我国的立场和态度,如,2019年3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巴黎出席中法全球治理论坛闭幕式时指出:“面对严峻的全球性挑战,面对人类发展在十字路口何去何从的抉择,各国应该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积极做行动派、不做观望者,共同努力把人类前途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2]让学生认识到正确对待经济全球化,就是要树立开放意识,有担当精神,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让经济全球化更好造福各国人民。

5.作业布置

教师布置内化吸收环节的作业任务(5分钟)。要求学生内化教师讲授的内容,自学其他相关知识点,完成“亮考帮”作业。亮闪闪:用自己的话语简要提炼出2个对教师讲授内容最精彩的理解与最大的收获。考考你:围绕学习内容,做一次小老师,自主设计1个考题,客观题、主观题均可,附答案。帮帮我:对存在疑惑或者想要进一步了解的内容,提出1个自己的问题。

(二)内化吸收环节

教学的内化吸收环节是学生自主学习阶段,是奠定讨论交流的重要基础。学生围绕讲授、学习通视频、文字资料等内容展开个性化学习,进行知识建构,作业形式不限。

内化吸收环节强调学生的独学内化,体现学习成果。学生内化讲授内容,完成“亮闪闪”任务(5分钟);观看2则学习通中的北师大课程视频:“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合作共赢方向发展”(15分钟);浏览教师转发至学习通的三则文字资料:“从客场到主场:中国经济全球化的新格局”(新华日报)、“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共同繁荣之路”(经济日报)、“理性认识经济全球化大逻辑大趋势”(人民日报)(5分钟);综合所学所思,完成“考考你”和“帮帮我”任务(10分钟);上传“亮考帮”作业至学习通,可直接在学习通规定区域书写后上传,也可写在纸上拍照上传(5分钟);机动时间,准备小组讨论(5分钟)。

内化吸收环节为学生自主学习,不鼓励学生沟通、求助,不鼓励学生查阅其他资料。“亮考帮”作业要求围绕教学的重难点问题思考,鼓励学生结合当前的经济全球化热点问题,谈理解和感悟,既要对经济全球化理论的认知,又要多角度思考经济全球化实践的推进。“亮考帮”作业要能体现所学成果,内容一定要自己建构生成,禁止复制粘贴他人,必要时教师可进行引导。作业形式不统一要求,鼓励形式灵活多样,如思维导图、绘画、文本等。

(三)讨论环节

教学的讨论环节是学生合作探究阶段,是学生分享学习亮点、相互解疑难点、深入理解知识点的学习过程。

1.小组讨论,形成小组的“亮考帮”作业(20分钟)

全班100人,4人一组,共25个小组。小组4人在组内依次分享自己的“亮闪闪”和“考考你”,归纳并筛选出本组都理解了的、出彩的“亮闪闪”内容2个和“考考你”1个,然后组内相互解答“帮帮我”困惑,并提炼出小组难以解决的或有质疑的“帮帮我”问题1个。

2.全班交流,形成班级对课程内容的思考(15分钟)

小组指派或教师抽查学生代表本小组进行全班交流,用简洁干练的语言分享小组讨论结果,其他组员可以补充。4-6组发言,每组发言3分钟,小组记录员进行记录,并上传学习通。

3.教师总结(5分钟)

教师梳理讨论的主要问题,归纳总结学生发言的主要观点,指出学生遗漏的问题和需要深化的问题,梳理问题思考的思路和进一步解决问题需努力的方向。

教师对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表扬出彩的学习成果小组,具体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

4.学生完成教师在学习通平台发布的6个测验题(单选题、多选题和判断题),集中考查学生对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理论知识。(5分钟)

三 基于学习通的“原理”课对分课堂教学设计解读

(一)对分课堂教学内容的选取

“原理”课采用专题教学,专题与学习通课程资源同步。学习通提供了25章课程视频,共25个专题。但并不是每个专题都采用对分课堂教学,1个学期共设计了5次对分课堂,其中第五章有1次,即“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既是第五章教学的重点,也是时事的热点和学生关注的焦点。学生既对经济全球化的前世感兴趣,也心系经济全球化的今生和未来。围绕教学目标,能够触发学生思考的点很多,学生有话说,内化吸收和互动交流也相应更顺畅。

(二)内化吸收环节作业的布置

内化吸收环节的作业是开放性的,没有规定明确具体的“亮考帮”任务,但并非完全自由放任,要求学生围绕教学的重难点问题思考,体现一定的思考能力。在学习通平台给学生推送了一定的关于教学重难点的学习资料,学生可以获得程度不同的个性化学习体验,学生把接触的新内容与已有的知识结合,通过“亮考帮”把认识成果总结概括出来,通过内化吸收和讨论掌握教学重难点,达成教学目标。内化吸收环节的几个任务都规定了时间,学生需集中精力按时按序完成。同时也考虑到内化吸收作为学生的个体认知过程,内化速度会不同,最后留出5分钟的机动时间,以减少内化速度慢的学生的焦虑。

(三)对分方式的选择和时间的掌控

本专题采取当堂对分的方式,力求充分高效利用课堂时间,不增加学生的课后负担,讲授、内化吸收和讨论三环节依次在一次课进行,便于“趁热打铁”完成教学任务。内化吸收环节紧随讲授环节,便于学生对讲授内容及时内化。内化吸收环节在课堂进行,也便于教师对其进行组织、引导和监督,为讨论环节的顺利进行做好准备。

对分课堂的讲授、内化吸收和讨论三环节的每个任务都规定了时间,但并非要把注意力聚焦于机械的时间流程。“实操中,各环节及其时间的实际掌控,依赖和决定于学生和课程内容之间的实际互动节奏——实际怎样,而不取决于理论上讲,各环节及其时间长度——应该怎样。换句话说,对对分课堂流程的掌控,需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3]。

(四)讲授环节的把握

对分课堂的讲授环节至关重要。“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先要在讲授上下功夫,引发和引导学生的个性化心理体验”[4]。教师需在教学设计时,“结合课程教学的任务和目标,自主建构课堂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并围绕学生的学情和思想状况、相关理论知识的储备情况,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既要保证教师知识传授效率,还需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主体意识”[5]。教学中尝试运用学生感兴趣的典型案例,创造一种理解理论的情景,根据实时热点对理论说明,既有助于学生接受讲授内容,也能使学生通过吸收和讨论环节的学习固化这个情景,对学生的践行产生影响。如教学中引入中国企业华为的例子。2020年8月10日,《财富》公布世界500强榜(企业名单),华为排在第49位[6]。通过讲述华为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如何面对海外市场的抵触与风险,将挑战转变为机遇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又如何面对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的需求,制定不同的市场战略,让学生认识到经济全球化给每个企业的机遇都是平等的,华为持有危机意识,以开放的姿态适时制定发展战略,赢得了经济全球化竞争中的一席之地,使学生从中领会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大势及其本质。

(五)思考题目规定与否的考量

对分课堂中学生的思考题目有的是教师规定的,有的是学生从学习中产生的。“经济全球化”是学生关注的时事热点,在本专题对分课堂中,教师没有规定思考的题目,而是引导学生多视角思考,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认知、知识结构和表达习惯等,用自己的话语概括提炼“亮考帮”作业。也就是说,讨论的题目是学生自己设计出来的,学生自带问题交流。

随着从小组讨论到全班交流,学生思考问题的广度和深度也会增加,但课堂讨论的时间很有限,讨论的问题并没有全部得到解决,可能还会产生相关的其他问题。“这正是对分课堂的魅力所在: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同学们掌握了相关知识体系,锻炼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拓宽了视野,拓展了思维,增加了学习动力,提高了学习能力,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增强了读书的自觉性,从而使课堂学习延伸至课外学习。”[7]

(六)对分课堂的考核

“原理”课对分课堂的考核通过学习通平台进行,考核的具体计分项目和计分方法,需要结合学校和学院的要求来设置。从目前的考核来看,对分课堂的成绩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来计算,平时成绩占课程总评成绩的30%。平时成绩的考核除考勤外,包括课程视频、章节测验、课程互动、作业和讨论。学习通平台提供基础数据、课堂报告、学情统计和学生成绩。对于学生的个人作业,教师及时批阅,作业不写评语,不分对错,不符合要求的作业打回重做,分数大体分为高中低三档:有独特见解或形式新颖的为高分档,基本符合要求的为低分档,其它为中分档。对于学习通的成绩考核还在不断摸索,考虑把成绩权重中的“分组任务”和“阅读”纳入到考核中来。从学生以往考核的表现看,总体不错,希望未来能够加大对分课堂的过程性考核力度,更大程度激发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四 结语

学习通为“原理”课教学提供了诸多便利,对分课堂给“原理”课教学带来了新的视野,为增强“原理”课教学效果提供了新的思路。在基于学习通的“原理”课对分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面临着诸多的挑战,需要不断深入细致思考的问题还很多,如讲授方法的选择、学生学习内容的选取、学习过程的组织、学习效果的了解、各种学习问题的回应、学习过程的考核等。无论如何,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在拓展学生学习的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下功夫。随着教学改革实践探索的深入,将根据具体应用进行调整改进,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内化讲授原理
基于包络解调原理的低转速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数学课堂“限时讲授”教学策略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了解咳嗽祛痰原理,有效维护健康
思辨:儿童哲学促学生道德内化的教学实践
德鲁大叔内化营销胜过广告
浅谈数学课堂讲授的时机选择
祖暅原理的推广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