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秦儒家孝德的教化意蕴及其新时代价值

2021-01-15张晓庆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孝德儒家论语

张晓庆

(盐城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2)

孝,《辞源》中将其定义为“善事父母”[1],这应是古今人们对孝的共识。作为道德实践,它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以及家庭道德的产生而产生。但是,作为一种社会提出的子女对父母的明确道德要求,我们应该对其进行历史考察。

一、先秦儒家孝德的历史溯源

原始社会,人们之间存在着尊老爱幼的社会风尚,但是,由于群婚制的存在,子女对父母的责任和义务并没有明确,抚养老人是维护氏族整体利益的需要,也理所当然是氏族全体成员的事情,这并不等同于后来的孝。进入奴隶社会,随着私有制的形成,个体家庭经济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占据重要地位,作为维系子女与父母关系的道德规范——孝,开始萌芽产生。学界对此也有相关论述,“根据可靠的文献证明,孝当产生或大兴于周代,其初始意指尊祖敬宗、报本返初和生儿育女、延续生命”[2]9。这时的孝一方面明确了对父母的奉养和顺从。《周书·酒诰》说:“其艺黍稷,奔走事厥考厥长,肇牵牛车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另一方面,孝的范围已溯至祖先,延至父系宗室,表达对先祖的祭祀与对去世父母守孝。成王在祭祀追念先祖功业时说:“於乎皇考,永世克孝。念慈皇祖,陟降庭止。维予小子,凤夜敬止,于父皇王,继序思不忘。”(《周颂·闵予小子》)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以“仁”为其核心思想,提出以“孝悌”为行仁之根本,“君子务本,本立道而生,孝梯也者, 其为仁之本也”(《论语·为学》),从而奠定了孝在先秦儒家思想中的基础性地位。而后,经由弟子曾参、后学孟轲等大力阐发,逐渐形成了系统的道德规范理论,不仅在协调家庭关系而且在教化民众、维系社会政治稳定等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先秦儒家孝德的基本内涵

1.事亲以敬。汉代许慎《说文解字》对“孝”的解释是:“善事父母者。”如何才算善事父母呢?当然,奉养双亲,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是最起码的要求。但是,先秦儒家在此基础有更进一步要求,那就是敬。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在回答关于孝的问题时,孔子以饲养家畜作比喻,指出真正的孝不仅仅在物质生活上照顾赡养父母,更要有敬爱之情,能和颜悦色,让父母高兴。孟懿子问孝,孔子答曰:“无违”(《论语·为政》),这里提出了在遇到与父母意见不一致时如何劝谏的问题。先秦儒家认为,“事父母几谏言,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意思是侍奉父母,如果他们有不对的地方,要委婉规劝,如果他们意志坚决而不改变,仍然恭敬不触犯他们,虽然担心操劳但是不怨恨。这里指出了在劝谏父母时需要注意的态度、时机与方式方法等问题,确保在不违背“敬”的原则的同时,也不盲目服从。当然,在事关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上,子女应当坚持道义,极尽所能地劝谏,这是为人子女的义务和责任。“几谏”的原则实际上是对如何协调孝敬父母与社会整体利益关系问题的考量。

2.养亲以安。孝,不仅体现在事父母以敬,还体现在养亲以安。这是比“色难”“无违”更高的要求。这里的安包含了子女让父母衣食无忧,对父母照顾周到,使其生活幸福。这些是父母安心的前提,但不是全部。弟子孟武伯问孝道,孔子回答说:“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作为子女,感受最多的是父母经常为子女的日常生活、饮食起居操劳费心。“可怜天下父母心”,儿女们平安健康也是对父母的孝。这一思想在《孝经》里早有表达:“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孝经·开宗明义》)爱惜自己的身体生命,这是孝的开始。子女是父母生命的延续,这个生命既是个体的又属于家庭,是基于人伦情谊的爱的共同体。《诗经》曰:“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小雅·蓼莪》)作为子女,应时刻谨记父母恩情,怀有报答辛苦操劳、哺育我们的父母之心。同时,以自己在家庭、社会上的种种德行与幸福让父母感到安心。

3.善继父志。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意思是说,当父亲在世时,观察其志向;当父亲过世后,要观察其行为。三年没有改变父亲的准则,这即是孝。先秦儒家认为,孝也体现在能遵循父亲的训诫。“三十而立”,如果子女在三十岁还不能自立,那父亲有义务和责任督导子女树立人生志向,自立自强;当子女到而立之年,在生活中能独当一面时,就应肩负起赡养孝敬父母的义务和承担家庭的责任,如此,方可为孝。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论语·子张》)孟庄子在父亲去世后,仍然延用父亲信任的臣子,执行父亲制定的政令措施,这非常难能可贵。在古代社会变动不大的情况下,知识和经验更新比较慢,主要靠经验传递,从这个意义上,孝承担着延续传统的责任,“代际更新是人类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前提和途径……更新过程中,亲代和子代负有不同的责任和义务”[3],子代就是要接受亲代的教育,并把相关的思想观念及生活模式内化、创造、发展,所以,孝的最高境界是继承父志,发扬父业。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儒家提倡的孝道有其合理性。另外,关于“父之道”,朱熹引尹氏注曰:“如其道,虽终身无改可也;如非其道,何待三年。然则三年无改者,孝子之心有所不忍故也。”这里要指出的是,三年无改,主要是不改无害,至于非其道,不改是由于心中不忍的缘故。

4.丧祭以礼。孔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意思是,父母的年纪要时刻记在心中,一方面,因父母高寿而欢喜,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父母年老体衰而有所担忧。子女应时刻提醒自己多牵念、孝敬父母。孟子提出君子以“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为一乐也,但父母终有老去的一天,而当父母去世,办理丧事最重要的是极尽悲哀痛心,追念父母的养育之恩。先秦儒家主张以礼操办亲人的丧葬祭祀,孔子说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生事爱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尽矣,死生之义备矣,孝子之事亲终矣”(《孝经·丧亲》),以此来区别动物本能的“养”与人之为人的“孝”。

三、先秦儒家孝德的教化意蕴

1.孝与为仁。先秦儒家围绕善事父母这一基本内涵,提出了丰富的价值观念与道德规范,促进了孝德从宗族伦理到家庭伦理的转化,并将其纳入仁学思想体系,“由孝到仁,是原始儒家对人之所以为人的哲学反思”[4]。应当说,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而仁作为人行为的普遍原则,其实现的最切近处就是孝,“仁者,人也,亲亲为大”(《礼记·中庸》)。作为社会中的人,只有先爱其亲,才能推及他人,以至于爱一切人。正是将孝与仁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先秦儒家将孝善事父母的基本内涵扩展到了善待他人,善于推孝,甚至以孝教化天下。孔子说:“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天子》)孝德的培养和践行最先从家庭开始,但孝又不仅仅限于家庭这个小单位,还要把对父母的亲亲之爱转移到乡里、社会、国家,即以孝亲为圆心向周围辐射,使发轫于家庭的爱、敬、孝、悌扩散到社会的各个层面,营造“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具有浓厚伦理情谊的和谐社会。这实际上也是先秦儒家仁的道德境界的理想状态,表明了孝是仁之理想实现的基础,仁是孝的理想目标。

2.孝与为政。应当说,孔子思想中的孝主要是指向家庭伦理关系中的道德规范,但是,先秦儒家也已经关注到了孝对于社会风气的影响,并开始揭示孝与政治的关联。“君陈,惟尔令德孝恭。惟孝友于兄弟,克施有政。”(《尚书·君陈》)意思是,君陈,只要你有孝顺恭敬的德行,能孝顺父母,悌爱兄弟,就可以从政了。当有人问孔子为什么不去治理国政时,孔子说:“《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政?”(《论语·为政》)意思是,《尚书》说,“孝是什么?孝就是友爱兄弟,然后推及到治理国政”,这就是治理国政,否则还有什么是治理国政呢?在这个论述中,孔子已经认识到了“孝”与“为政”的重要关联。应当说,在宗法制度下,宗族与家庭在社会中居于重要位置,家庭生活中的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的确能对政治产生重要影响。其内在逻辑体现在孔子弟子有若说的这段话中:“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论语·学而》)意思是,做人能孝顺悌爱,而喜好冒犯上级的很少;不冒犯上级而喜好作乱的从未有过。孝悌让人安分守己,遵从长上,社会就会井然有序,等级制度就得以稳定,这就是家庭生活中的孝对于治国理政的重要作用。我们也要看到,孔子注重将“孝”“悌”并提作为家庭生活乃至政治生活的重要道德规范,这客观上将家庭血亲中的等级推广到社会关系中。

3.推孝治天下。由关注到孝与行政的内在关联到自觉运用孝为政治服务,这是先秦儒家孝德思想发展的过程。在先秦儒家看来,在家能敬父爱母、恭兄友弟的子女,在外与人交往也不会随意冒犯他人,而且还会以“孝悌”的德行广泛地影响、感化他人。这一逻辑被后世进一步明晰、系统,《礼记·大学》表达得更为清楚直接:“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朱熹注曰:“孝、弟、慈,所以修身而教于家者。然而,国家中的事奉君主、事长、使众,道理也就是这些。”[5]《孝经•广要道》里谈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 。这里将孝移作忠,孝移作悌,与事君和事长的基本道理是一致的。“‘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礼记·中庸》)都提出齐家然后可以治理天下的认识,揭示了家庭生活与政治生活的关系。曾子发挥孔子“为政以德”的德治思想,把孝的理念提升到“以孝治天下”的高度,他在《孝经》中提出“天子之孝”“诸侯之孝”“卿大夫之孝”“士之孝”“庶人之孝”。而孟子则基于“孝,始于事亲”的观念,运用“推爱”的方式,把孝提升到了“大孝”的高度,提出了著名的“仁政”理念。孟子说:“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孟子·告子下》)尧舜之所以被人称道就在于有大孝观,把对父母的敬爱和对兄弟的恭敬广泛推及到社会,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孟子说:“舜尽事亲之道而瞽瞍厎豫,瞽瞍厎豫而天下化,瞽瞍厎豫而天下之为父子者定,此之谓大孝。”(《孟子·离娄上》)意思是,舜竭尽事亲之道来使瞽瞍高兴,瞽瞍高兴而感化整个天下,让瞽瞍高兴就能安定整个天下,这就是大孝。孝的含义有不同层次,包括奉养双亲并使之精神愉悦,而这种通过孝顺自己的父母而教化天下,实际上已经突破了孝的范围,而成为真正的大孝。如果说孔子看到了家庭生活中孝对于民众的政治影响,而孟子则直接主张运用孝德施行政治,尤其注重执政者的孝德对于民众的示范意义,其对于孝悌的深化理解阐发,将孝悌直接与仁义联系到一起,进而为孝找到了人性根基,并推广到了维护社会秩序的政治含义。

四、先秦儒家孝德教化意蕴的当代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其中的核心内容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和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精神支撑。先秦儒家孝德作为传统文化,在其形成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和社会制度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这就需要我们“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通,共同服务于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6]313。

1.提升道德境界与开展道德教育的逻辑起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着眼于培养担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时代新人,道德素质是必备内容之一。孝的本质是一种爱与敬的情感与行为,它是一切道德的起点与根本,先秦儒家以仁为理想人格与道德目标,孝则是为仁之根本与起点,孝的本质是爱与敬的情感和行为,正是在孝的道德实践中,个体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孝的利亲在某种意义上是单向的,对于子女而言,更多的是付出与奉献,除了道德上的荣耀,毫无功利可言,所以,要求子女有一定的道德修养来保障。孝还是人们实践道德尤其道德教化的起点,由亲亲开始启蒙,是陶冶情感升华道德的基本手段与有效途径,尤其对青少年强化孝德培养,敬爱自己的父母兄长并推及社会敬爱别人的父母兄长,有助于培养其爱心以及社会责任感。

2.维护家庭和睦与社会和谐的精神措施。“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6]354。孝是家庭道德的出发点,是保障家庭和睦的良方。先秦儒家不仅以孝作为个体自我道德修养的基础和起点,也特别重视其在协调各种关系中的价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切人际关系均是以血缘宗法的基本精神得以展开的,从而使孝成为古代社会一切人际关系得以建立的精神价值基础”[2]384。 孝首先能协调家庭关系。孟子曰:“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孟子·离娄上》)先秦儒家认为孝德的本意就是善事父母的品德,核心要求是爱亲,爱亲起源于人们认识到个体家庭血脉的延续,但在其历史发展中,孝超越个体家庭生命延续价值,使子女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在家庭中得到实现,能奉养父母而不使他们担忧晚年生活,这既尊重了子女的个人价值,同时也是社会价值的实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由对父母的孝出发,进而转化为对他人的爱和尊敬,家庭中的道德责任感转化为对职业的敬业奉献精神,以至于团结和睦的人际关系和整个社会风气的净化。

3.弘扬爱国精神与凝聚民族力量的价值渊源。“孝”是产生爱国之心的价值根源。中国人的爱国精神不仅包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也包括对自己祖先的崇拜之情,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是炎黄子孙。爱国即缘亲祖而爱国,祖国缘祖而称,本身带有念祖与爱国的感情色彩,爱国就是“孝”意识的演延结果。“孝”能引发忧国忧民的情怀,“孝”也能成为热爱祖国的动力。[2]386-387所以,培育全民“孝”意识,有利于培养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精神。孝也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道德基础,“从文化生态学观点看,孝或孝道是一种复杂而精致的文化设计,其功能在促进家族的和谐团结及延续”[7]。即使在强调个体价值与尊严的当今时代,孝蕴含的以血缘为基础的感情纽带,尊老爱幼、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道德思想能将全球炎黄子孙维系在一起并形成民族凝聚力。

猜你喜欢

孝德儒家论语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如何读懂《论语》?
孝德教育与学校德育结合的必要性
“润物细无声”
论孝德教育内容的当代变革
刘涛《音调未定的儒家——2004年以来关于孔子的论争·序》
小学“外养内构”孝德教育模式的建构及思考
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子学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