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学科融合视角下高职教师创新团队建设及社会对接服务研究

2021-01-15

黑龙江科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校企学科融合

陶 然

(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哈尔滨 150025)

基于多学科融合视角,要着力推进高职教师创新团队建设,以提升教学质量为目标,以促进教师职业发展为核心,依托信息技术优势和校企合作渠道推进产业与市场对接,进一步提升高职教师队伍的社会对接服务能力。

1 高职教师创新团队建设的必要性

在以往的高职教学中,教师只需要熟练掌握本专业的知识,能够高质量完成专业课的教学即可。但随着高职教育的深入改革,为提高教师的课程研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复合能力,迫切需要高职学校不同专业教师开展跨学科交流。在相互交流中,教师可以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取长补短,实现教师团队能力的综合提升,增强教师之间的专业情感,这对提升教师团队的凝聚力、向心力大有裨益。教师创新团队建设可以将每一位教师的教育经验、教学技巧进行融合,这样有助于高职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这也是高职院校加快推进教师创新团队建设的目标之一。

2 多学科融合视角下高职教师创新团队建设原则

2.1 学习服务原则

高职院校教师团队建设过程中,教师需要有国际视野,要能够从学科角度开展学习服务工作,实现创新和自我进步。需要管理人员组织教师学习,转变原有的科层制管理模式,将教师发展重点由个体向团队转变,由指令向服务转变。在满足学习服务原则的同时,要为团队创新建设提供一定的资源保障和制度支持,将教师团队打造成能够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能够为社会对接服务的中坚力量。

2.2 协同共享原则

高职教师创新团队建设以及社会对接服务需要遵循协同共享的原则,这样能够克服个体存在的局限性,完善多个学科之间的沟通协作,提升学校整体的竞争力。在教师团队建设遵循协同共享原则的同时,要求组织管理人员及教师能够积极分享彼此的教学经验及就业服务经验,在共同学习的基础上拉动学校建设,提升学生就业能力。

3 多学科融合视角下高职教师创新团队建设策略

3.1 强化教师的团队合作意识

教师在专业领域有较深的研究,但缺乏学科融合意识。在进行教师创新团队建设时,要转变思维观念,为教师创新团队建设的开展以及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教师进行交流创造良好条件。可定期开展理论学习,在具体学习形式的基础上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逐步帮助教师强化团队合作意识。要组织开展一系列的教师团队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比如在课程研究或校本教材编研中从各专业、各学科中选出一些骨干教师组成合作团队,分享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3.2 构建多元化的教师创新团队建设体系

在高职教师充分意识到学科交叉合作的重要性后,学校方面还应提供多元化的渠道,为教师之间开展密切的合作创设必要条件。教师团队培训能够将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教师组建成一个团队,定期参加集中培训。可以邀请一些行业内专家、教授进行指导,也可以从校内选拔优秀教师现身说法,使教师之间对彼此的专业知识、学科特点有一个更为深入的了解,在学科融合过程中实现自我成长。培训结束后,可以开展交流讨论会或头脑风暴会,为教师创新团队建设建言献策。还可以组织开展多样化的团队活动,如集体备课、协作教学、合作科研等。

4 多学科融合视角下高职教师提高社会对接服务效能的策略

基于校企联合平台,学校定期安排一些教师到合作企业进行观摩学习,与企业的技术工人、管理人员进行深入交流,对工作内容、操作方法、职业前景等有更深入的了解,进而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指导。

教师进入企业后,可以利用自身知识、技能和经验为企业的改革发展提出一些建议,帮助企业优化管理结构,提高生产效率。校企联合模式下,企业负责提供资金支持,学校负责项目研究,企业可以通过技术创新保持市场竞争力,教师的科研能力也能得到提升。

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社会服务意识和能力,要引进必要的项目激励机制和专门的绩效评价体系。可以校企合作项目的完成速度、技术含量、社会服务价值等作为评价指标对完成项目的教师给予物质奖励或精神表彰。要提升科研项目成果在教师个人绩效评价中所占比重,强化高职教师的社会对接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激发创新意识,发挥专业技能,为企业提供更多有益项目。

5 结语

高职院校基于多学科融合的教师创新团队建设要加强校企联合,将教师创新团队的社会服务价值发挥出来,这也是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职能的一种直接体现。

猜你喜欢

校企学科融合
【学科新书导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融合菜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超学科”来啦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