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创新研究

2021-01-15王洪伟

黑龙江科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人员校园

王洪伟

(吉林建筑科技学院,长春 130114)

1 信息化发展对高校学生管理的主要影响

1.1 积极影响

1.1.1 推动了高校工作载体的更新

以往,高校工作载体一般为书信、报纸、广播、电视等,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这些传统载体已无法满足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工作需求。信息化背景下,互联网逐渐成为高校最主要的工作载体,网络环境的开放性与虚拟性使学生可在网上构建一个虚拟社区。微博、QQ、微信等逐渐成为师生普遍接受和欢迎的交流形式,把微博、微信等社交工具纳入高校工作载体范畴是信息技术发展的要求,实现高校教育载体的多元化。高校可开设自己的微博账号,借助微博这一全新平台进行相关政策文件的传达,同时也可传播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新闻。高校的官方微博不仅要突出形式的新颖性,还要积极发掘新闻信息背后所蕴藏的教育价值。

1.1.2 加快了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步伐

数字化校园指的是在校园中构建一个将校园网作为主要媒介,将信息化管理作为中心,将信息化服务作为依托的高效便捷的校园管理体系,能够覆盖学校的各个部分,包括教学楼、图书馆、食堂等,可实现教师教学、学生事务管理、高校科研等方面的信息一体化,为校内师生提供全面、及时的信息服务。要想实现学生事务的信息化管理,就必须依托智能化的电脑系统,与学生事务服务、学校行政管理等不同系统进行有效对接,使这些部门之间能够实现数据信息的实时共享,解决以往不同部门、不同院系之间存在的信息孤岛问题。信息化工作模式相较于以往上传下达的工作模式而言,在信息传播速度上要快得多,信息的覆盖面也会更加广泛,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推动了数字化校园建设目标的实现。

1.2 消极影响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正朝着虚拟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但同时也对信息传播的安全性造成了一定威胁,如常见的计算机网络病毒问题、黑客攻击问题等。计算机网络病毒在校园网用户未安装防火墙的前提下传播速度非常快,极易导致用户个人信息安全受到危害,同时还会造成学校网络资源的大量消耗,直接影响高校网络信息的安全性。

2 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信息化管理理念落后

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部分高校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时都是将管理者作为中心,没有认识到学生在教育和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大部分管理者会采用强制性、单向灌输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管理,这会阻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2.2 缺乏完善的信息化管理体制

高校学生管理体制涵盖学校、学院、学生和社会等方方面面,不仅涉及平行管理的关系,也包括垂直管理的关系。很多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机构设置不够灵活,彼此间的联系十分固化,配合不够默契,对整个工作系统的正常运行产生了负面影响,加大了管理难度。

2.3 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偏低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由高素质的管理人员负责,但大多数管理人员在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上都比较被动,对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学习不够重视,在管理方式上的创新意识也较为匮乏。一些高校虽然进行了不同形式的信息化活动,但这些活动大都采用的是比较基础的网络互动形式,创新性不足,和信息化时代学生管理创新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很多管理者操作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技能也还不够熟练。

3 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的创新对策

3.1 更新学生管理观念,树立科学的信息化管理理念

高校大学生已经成为我国信息化发展的受益主体和促进者,是QQ、微博、微信的忠实用户,这些全新的信息交流形式已经成为其社交的主要方式。微信、支付宝也成为了高校学生优先选择的消费支付形式,大部分学生的消费都走向了去纸币化,网上点餐、淘宝购物、滴滴打车几乎成为了高校学生的日常,网络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高校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产生了极大影响。高校必须及时更新思想观念,树立科学的信息化管理理念,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借助信息化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校园服务。

3.2 建立健全高校学生信息化管理机制

以往的组织机构经常出现职责范围相互重叠,责任分工不明确,人员安排不合理等问题,导致工作效率无法得到有效提升。而扁平化的组织机构则能有效防止这些问题的出现。高校必须加强对学生管理组织机构的改革,将传统的组织机构转变为扁平化的组织机构,节省高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上的资金投入,给予信息化管理人才更多发挥自身才能的机会。需打造四位一体的协同服务体系,实现学校、学院、学生和社会这四大主体的协同配合,形成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大信息服务平台,将互联网有效融入其中,使各类信息应用服务与不同部门的协同管理有机结合,有效改善服务效率偏低的局面。高校应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学习和借鉴国外高校在学生管理信息化体制建设上的有益经验,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不断改进和创新学生事务管理机制。

3.3 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应培养能熟练操作各种信息技术的管理人员。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为高校管理体制的变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同时也对管理人员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高校可开展多样化的培训活动,如信息化管理知识讲座、交流论坛等,使管理人员的思想与信息化接轨。高校还应在信息化建设上给予更多政策支持,使信息化建设有足够的硬件与软件作为支撑,为打造高素质的学生管理专业队伍提供坚实保障。高校应通过加强校企合作来培养创新型信息化人才,将课堂信息化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效结合,形成产学研一体化模式,积极开拓研究型学习基地,全方位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及信息化创新能力。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管理人员校园
以“5×3”立体模式打造外派管理人员队伍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医院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与对策探讨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摘一束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