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思政课教学与新媒体新技术融合的困境与出路
2021-01-15刘灵,黄杜
刘 灵,黄 杜
(湖南工程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湘潭411104)
就高等教育而言,“按照国际通用的划分标准,大致经过了四个发展阶段,即1.0 版本的传统教学,2.0 版本的电化教育,3.0 版本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和教育信息化,与工业制造4.0 相对应的4.0 版本。现在的4.0 版则是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应用为代表的智慧教育”[1]1-6。当代新媒体新技术的迅速发展正在不断冲击,甚至消解传统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模式,推动着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大变革,形塑了新的教学形态。科技改变生活,也在异化生活。对于新媒体新技术,高校思政课教学既不能盲目崇拜,也不能无视回避,必须直面、驾驭、融合新媒体新技术,才能真正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迈向新的发展阶段,能否驾驭和融合新媒体新技术成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融合不是应用、结合或整合等外在形式地叠加与机械组合,而是要实现二者内在、有机的统一,使二者相辅相成、浑然一体。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2]378。教育部也将“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列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之中,作为国家教育工程战略的重要内容。因此,融合新媒体新技术,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大发展战略,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 逻辑必然:新媒体新技术正在改变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形态
新媒体新技术是全球性科技革命的产物,引领着时代格局的根本变迁,推动着体系化的社会“革命”,重构着人们的生存样态与生活范式。它正从教学对象、教学境遇与教学形式等各方面对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生态进行着全方位的改造,因而,新媒体新技术是高校思政教学发展中不可逾越的历史事物,积极地正视、结合、融合新媒体新技术,是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内在需要与外在动力。
首先,新媒体新技术已经重塑了高校思政课教学对象即高校学生的认知结构、心理结构与价值观念。当前,新生代大学生已经成为高校学生的主流。“00 后大学生对新生事物充满兴趣,习惯和热衷于从互联网上去获取信息和知识”[3]157-159。00 后大学生从小生活在新媒体、新技术化的社会格局之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其心理习惯、行为方式早已被新媒体、新技术所形塑。作为新媒体、新技术的核心载体,移动电子设备(手机)不仅是新时代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必备工具,更是他们生活秩序的“基轴”。“电子媒介的属性是非线性的、重复性的、非连续性的、自觉性的”[4]24,因而它们具有及时性、交互性、感官性等技术特性,这些特性及其所建构的交互结构决定大学生的认知路径与学习习惯。当代大学生接收信息路径以技术化的“感官材料”入手(诸如“抖音”),乐享在追求新媒体、新技术带来的视听盛宴之中,并习惯、依赖于从新媒体、新技术中获取信息与知识等。在前新媒体时代,青年学生基于印刷书本,习惯通过抽象理念来认识世界与把握客观事物。这种传统课堂教学基于标准书本教材通过教师规范的课堂语言讲授知识,给予学生抽象的概念,引发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规范思维后再深入及至感性材料,这也是传统课堂教学的根本路径与本质特征。但“内容跟随形式,汹涌革命的技术产生了感觉与思想的新的结构”[4]4,“技术的影响不是发生在意见和观念的层面上,而是要坚定不移、不可抗拒地改变人的感觉比率和感知模式”[4]46,新媒体的引入,客观事物通过新媒介编码、成像、绘声,以二次元虚拟镜像向教学对象进行信息传递与知识叙事,打破了学生传统的认知结构与思维模式。
其次,新媒体、新技术带来的“知识爆炸”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教学境遇。在传统的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学生获取信息渠道单一,且信息获取速度慢、时间周期长,理论知识短缺。因而,在这种教学境遇之下教师在教学中以知识传递、理论单向讲解为主。鉴于这种情况,教师实际上垄断了知识的来源,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甄别与信息过滤。因此大学生无法接触到课堂之外的“异质”信息,无法比较,不会对教师授课的理论、内容与观点提出质疑、反驳与挑战,因而在传统思政教学中,教师在比较“宽松”的境遇下讲授、阐释课程内容。但在新媒体新技术时代,教师不再垄断知识传递的渠道,信息纷沓而至,产生了“知识爆炸”,为高校思政课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教学境遇。教师不再在知识的量上具有优势,无法凭借己有的知识量征服学生。除此之外,“电力媒介使得人们的生活彼此纠缠,造成极端的拥挤”[4]68——“信息爆炸”带来知识碎片化、价值观多元化,致使大学生陷入价值观迷茫之中,因而对高校思政教学产生了强大的冲击与挑战。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所讲授与传递的是宏大、标准与体系的价值观念,而这在“知识爆炸”的新媒体时代会成为多元价值观之一,沦为“一家之言”,如此则被学生要么忽略、要么拒斥。因而,当代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具备从新媒体时代带来的众多价值观中概括、提炼出主流价值观念的教学能力,这就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要具有强大的思辨能力与高超的教学能力去把握、驾驭“知识爆炸”,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把学生从“信息爆炸”的杂乱无序中解放出来。
再次,新媒体、新技术正在改变高校思政课教学方式。传统高校思政课教学,紧紧围绕实体课堂,以单一的讲授方式实施教学,在规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传授既定的教学内容。与之相比,新媒体新技术将教学空间从室内延伸到室外,把静态课堂转化为动态课堂,催生出理论讲授、情景教学与课堂实践等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的课堂局面,大大地丰富教学形式,重构教学时空结构。传统单一的“语音—中心”讲授格局正在被消解、分化,“绘声绘色”的多维课堂方式正在不断生成、崛起。不仅如此,新媒体新技术的实际嵌入而由此演化出多种具体的、成型的新教学形式诸如慕课、翻转课堂等,一度掀起了教学改革与创新的热潮。囿于这种教学方式的更迭与重塑,教学结构从过去的课堂内外实体教学结构转换到了“线上线下”多维教学结构,进而打破了原有固定、有限的时空场域,极大地释放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时空场域,把教学置于一种全新的结构之中,系统地改变教学方式、互动路径与时空境域。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在多维时空境域和教学结构中,不断开发新的教学资源,有机协调、灵活运用多种时空维度,以满足新媒体新技术带来的新教学结构的内在需要。
总之,新媒体、新技术已经在改变高校思政课教学生态,融合新媒体新技术是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
二 实践困境:目前高校思政课应用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新媒体、新技术的信息传播及时、交互性强、承载的视听感官材料丰富,给予人全新的生活体验与异样的世界图景,极大地激发新媒体、新技术在各行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高校思政课教学也不例外,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开展得如火如荼,师生热情高、应用规模大、结合形式多。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带动下,诸如慕课、学习通等各类新媒体、新技术的教学方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当前高校思政课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展现出多元化、多样化的发展态势。新媒体技术的嵌入,丰富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形式、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极大地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取得一系列丰富的教学成果。新媒体、新技术使高校思政课的理论性、思想性、知识性,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出来,贴近学生生活,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与针对性。但目前在高校思政课新媒体、新技术教学中,存在教学主旨异化、教学内容“庸俗”化、知识碎片化的现实问题,这是新媒体、新技术与高校思政课教学初始磨合、机械结合的具体表现,亟待在“融合”中予以化解、克服与超越。
(一)教学主旨异化
与其他课程相比,思政课课程具有政治性、思想性与人文性等特点,其课程主旨沁入人心,追求真善美,彰显价值关怀,突出政治导向。同时,与其他学校层次的思政课教学相比,高校思政课教学独特之处在于,它是以理性教育为根本教学路径,注重逻辑思辨,坚持以理服人,兼蓄以情感人。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学主旨必须是以理性慎思、逻辑思辨为路径,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寻求科学的、理性的信仰,让学生真学、真懂、真信。但鉴于新媒体、新技术的引入,社会价值观念的巨大变迁,“有图有真相”成为普罗大众的认知路径与求证方法,视频、图像展示成为当前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视声图像等新媒体感性特性决定了它们作为教学载体无法饱含高校思政课教学人文性、思想性与政治性等课程品性。更有甚者,新媒体新技术的应用,使得高校思政课教学演变成新媒体新技术的演示场所,成为教学生如何拍电影、搞小品等娱乐制作课程,致使“一些学生的思维和视野往往局限于现代信息技术上塑造的技术景观,难以穿越技术表象进行深入思考的境界”[5]162-167。这严重异化了教学主旨,陷入一般技术教育的境地。囿于当代新媒体新技术处于发展时期,高校思政课教师与大学生本身还处于学习、摸索新媒体新技术阶段,因而原本用来传递、提炼与突出思政课教学主旨的新媒体、新技术却成为思政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不仅如此,各种思政课程视频、网页等思政实践课程展示、竞赛在信息化社会中成为学生思政课程社会实践的主要形式或重要路径。这本身不是问题,且在具体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丰富了教学形式,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但问题在于学生的视频等新媒体制作存在严重异化,不少学生在思政视频制作与网页设计中只是以思政课的名义宣传,制作一般通俗内容。因而,在新媒体、新技术时代,对于高校思政课的社会实践或考核形式必须予以严格形式规范与内容约束,谨防教师与学生以思政课之名而行学习技术之实,致使教学主旨异化。在高校思政课新媒体、新技术教学中,我们必须严守立德树人的教学主旨,捍卫高校思政课程的价值目标,明确新媒体新技术的工具属性,防范思政课教学主旨异化。
(二)教学内容“庸俗化”
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相关知识,教学目标是使当代大学生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根本观点与主要方法,提升大学生的理性精神与思辨能力,开拓他们的文明视野,培育他们高尚的伦理情怀。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世界历史发展的理论自觉,是最为科学的理论形态,具备较强的理论深度、价值高度与文明厚度。因此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与掌握需要学生长期的知识积淀、高度的思辨抽象与切身的领悟自觉。在传统的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教师往往通过语言概括、文字抽象等方式去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关知识,因而这种教学方式上就决定了案例教学的过程、内容与形式上服务于抽象的理论教学目的,尽管存在着一定通俗的案例也会严重偏离课程教学内容,也致使教学内容的“庸俗化”。但新媒体新技术的教学嵌入,教学方式全面转换大大地扩展了高校思政课教学“庸俗化”的空间,以至于在形式、路径上决定了高校思政课教学“庸俗化”。新媒体新技术主要以图片、声音、视频直接呈现教学中的感性素材,并且这些感性素材在新媒体新技术中被复制、延伸、扩展,从而变得在感官上更为细致、清晰,非常满足或迎合青年学子的感官需要。偏好于感官需要的青年学子在新媒体新技术的簇拥下,形成了“有图有真相”的认知习惯,而实际上,具有思辨抽象与价值情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却不总是“有图有真相”——一定会得到日常感性经验的佐证。如果讲授每一个马克思主义基本知识点和理论原理,必然要用某个图片、视频等感性材料予以佐证,那么文明、抽象而理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会有变得庸俗化的倾向。在这个技术时代,“我们的文化成为充满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游戏的庸俗文化”[6]2。在高校传统思政教学实践中,原本就存在着一定的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去解释、论证现实生活事实的惯例,致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政课的基本理论沦为工具而服务于人浅层次的感官需要,迎合某种庸俗化的市井需要,而新媒体新技术的出现,大量的教学视频、图片与动画的感性素材“肆无忌惮”地横行高校思政课教学之中,并逐渐占据教学主要内容成为教学基轴,进而排挤、压缩抽象与理性思维教学的空间,势必会严重消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严肃性、真理性、价值性,致使“真理淹没在无聊的琐碎的世事中”[6]2。
(三)教学知识碎片化
高校思政课教学旨在以高度抽象的马克思主义根本观点、基本原则去武装大学生头脑,体系化他们思想,“确定”他们的观念,使他们形成正确而统一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进而让学生能从容面对繁杂、纷扰的现实世界。在前新媒体时代中,社会价值观念统一有序,社会事实简单朴素,因而高校思政课教学所依据的理论观点足以驾驭传统的现实境域和社会格局。但新媒体新技术被引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感性素材的不断增加、教学在不同话题中频繁转换,一些牵强附会或毫不相干的视听知识、信息觥筹交错,不断地切换视听材料、知识,学生便迅速遗忘主题,而沉迷于“声色”之中。在新媒体新技术的介入下,大量碎片化知识,甚至相互排斥、否定的感性素材、案例在不同时空域中轮番在高校思政课堂教学中展示、释放与上演。长期在网络虚拟环境中历练、熏陶与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已经被新媒体时代塑造了一种“观光客”认知心态与思维习惯,把“抽象理论讲授”斥之为“说教”或者“洗脑”,进而学生以游客的心态只领略教学内容中的感性素材,而对高校思政课教学所需要的抽象思维与理性精神的理论观点与方法原理却予以回避与拒斥。同时在高校教学中大力践行理论联系实际的大环境之下,新奇、感官与应景的感性知识占据课程教学主要空间,从而导致大量零碎、片面的知识点。电视与手机等新媒体只能传递大量感性素材或信息,只是让我们了解这个世界,而不是理解这个世界。摄影、图片“本身无法再现无形的、遥远的、内在的和抽象的一切。它无法表现‘人’,只能表现‘一个人’;不能表现‘树’,只能表现‘一棵树’”[6]88,因而新媒体所传递的内容“一切以简短为宜,不要让观众有精神紧张之感,要以富于变化和新奇的动作不断刺激观众的感官。你不必注意概念和角色,不要在同一个问题上多停留几秒”[6]123,由此在新媒体新技术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正无意识或不自觉地陷入知识碎片化的境地。由此,“思政课面临的挑战不再是信息的稀缺,而是如何把信息爆炸环境下获得的碎片化、快餐化的知识,通过师生情感交流和智慧启迪,推进学生价值观的构建和思辨力的提升”[7]5-9。
总而言之,新媒体新技术给高校思政课教学带来发展机遇,也提供改革创新的历史空间,同时也带来巨大的挑战,致使大量现实而紧迫的教学问题出现,亟待化解。
三 现实出路:融合新媒体新技术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原则与路径
近年来,我们对于新媒体新技术与高校思政课教学互动关系的历史描述与规律把握,经历了从“应用”“结合”“整合”到“融合”的概念转换,这既展现了我国高校思政教学与新媒体新技术之间互动的历史逻辑,也反映我们对两者互动关系的认识深化与理论自觉。新媒体新技术是一项社会技术,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新工具,它既能促进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发展,同时也存在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异化,是一柄双刃剑,因此必须基于宏大的理论视野对高校思政课与新媒体新技术的融合进行价值规定与伦理审视,阐明融合新媒体新技术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原则,找准教学改革的路径。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立场、分析方法,结合当代社会发展现实,融合新媒体新技术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一)融合新媒体新技术,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必须提高政治站位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8],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的公共必修课程,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阵地,关乎着党的教育方针的落实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接班人的培养。提高政治站位就是要从政治高度全面、总体把握高校思政课新媒体教学改革,防范新媒体新技术应用对意识形态安全形成的威胁。提高政治站位,就是要以政治视野,不断调动各方资源,凝聚各方力量,高度重视融合新媒体新技术,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新媒体新技术在高教思政课堂广泛应用的同时也拓展了多元化信息渠道,存在严重扰乱高校思政课教学知识视界的可能。融合新媒体新技术,要从“软”“硬”两个方面把握新媒体新技术的政治站位。一方面,要对新媒体新技术应用传播媒介及其媒介内容进行选择,进行政治把关,净化媒介不良内容、信息;另一方面,要对新媒体新技术带来的信息进行政治理解、思想消化与思辨把握,娴熟地驾驭“知识爆炸”。当然,政治站位并非是要从物理上排除一切外界信息,屏蔽一切“不利的信息”,而是要构筑一道理论防线,形成一扇观念“过滤”网,保障高校思政课教学环境的净化,弘扬高校思政课程的主旋律、正能量,这不仅仅是一项政治要求,更是高校教学的伦理底线。防止学生被“低俗”的感官材料所奴役、遮蔽,冲淡、侵蚀政治课教学的严肃性。
(二)必须坚持人的主体性
坚持人的主体性,就是要尊重思政课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的主导性地位,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防止技术主体化。高校思政课应用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必然要坚持人的主体性地位。“人是目的”(康德语),同时也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的主体,新媒体新技术只是改造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一种手段与方法,归根结底只具备工具价值,但现代技术存在异化的倾向与可能,新媒体新技术可以反客为主,成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主体。技术的程序化、流程化、精细化让教师“离心逐物”,沉浸于无关教学主旨的教学形式设计之中,耗费大量无谓的精力。技术原本是用来解放人,而应避免陷入技术异化,让技术反过来压迫人。除此之外,高校思政课的价值性、人文性、理论性,决定了学生必须运用理性精神,进行思辨性的学习。而以视听媒介为主的新媒体新技术,则致力于迎合学生朴素的感官需要,助长情感思维的泛化,导致情感培育逐渐占据高校思政课的主流,淹没了学生的理性思辨能力,造成学生“单向度”的发展。因此,高校思政课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必须坚持人的主体性地位,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时刻警惕技术主体化。
(三)必须坚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的实践原则
高校思政课教学大规模地引入新媒体新技术,是希冀于新媒体新技术对传统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施的一种救赎,为原本枯燥、艰涩的理论教学注入活力。但教师对新媒体新技术的消化、驾驭有一个历史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在没有消化新媒体新技术之前,过分投入新媒体新技术的硬件建设,不仅会造成大量设备资源的浪费,还存在被新媒体新技术异化课堂教学的可能。因此我们必须坚持理论教学能力与教学技术运用能力相匹配的原则,一方面要大力培养高校思政教师的新媒体新技术驾驭能力,一方面要给予高校思政课教师运用、消化、磨合新媒体新技术的时间,确保其经验、能力能够得到沉淀与消融。
高校思政课教学与新媒体新技术融合除了坚持以上三大原则外,在具体的操作层面还需要从以下路径着手:
一是要不断提高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全面地规范新媒体新技术教学。融会贯通,用理论的逻辑统一性规范新媒体新技术的知识碎片化,用理论的价值伦理性规范新媒体新技术的工具化,用理论的真善美规范新媒体新技术的感官化。要着力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增强他们对新媒体新技术带来的视听感官信息的辨识力和批判力。要增强理论对问题的洞察力和对现实的穿透力,把大量的、碎片化的信息有机地统一,形成独立、系统的价值观。
二是要加强对高校思政课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有效地利用新媒体新技术教学。新媒体新技术作为信息化技术革命的产物,能将人从繁琐的技术性工作中解放出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减轻教学的体力负担。因而,全面地掌握信息化教学能力,有效地发挥新媒体新技术优势,才能把高校思政课教师从形式化、量化工作中解放出来,以集中精力面对具有理论性、思想性、价值性的“纯”思政问题进行教学,提升思政课教学的理论层次,谋求思政课的思想新境界。
三是要全面提升高校思政课团队教学能力,整合教学资源,凝聚教学力量,集体地应对新媒体新技术教学。传统的高校思政课依靠教师个人知识储备去组织课堂教学,而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对教师的知识资源、课件制作与教学方式有更高的要求,单凭教师个人智识资源与信息能力,无法应对这种时代的发展需要。因而在新媒体新技术时代,高校思政课必须分工合作,整合资源,形成教学团队。高校思政课新媒体新技术教学不再只是教师个人实施,而是需要课程教学团队协同作战、集体应对。
随着新媒体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尤其人工智能时代即将到来,高校思政教学将面临现代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新挑战、新机遇,教学改革任重道远、永远在路上。融合新媒体新技术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但无论如何,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坚持人的主体性是融合的基本价值原则与伦理底线,以确保现代信息新技术服膺于高校思政课教学理论性、政治性与思想性的课程特质,技术愈发展,理论愈深化,价值愈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