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非遗”民间绣活传承和发展研究

2021-01-15陈元玉邹开军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10期
关键词:绣品非遗民间

陈元玉,邹开军

(1.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艺术学院,武汉 430205;2.湖北中医药大学,武汉 430065)

民间绣活是劳动妇女以棉麻布料作绣地、采用刺绣、拼贴、缝制等方法,主要制作日常用品的传统手工艺术。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绣活受到了空前的重视,迎来了前所未有的传承和发展机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一些地方将民间绣活传统手工艺术融入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中,大力弘扬民俗特色文化,探索了“形”和“魂”有机结合的乡村振兴模式。

一、深刻理解乡村振兴战略要义,把握民间绣活的发展机遇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文化遗存,民间绣活是农耕时代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机械化生产普及和现代化进程加快,这一民间艺术悄然走弱。新时代国家加大政策保障和经济扶持,有利于民间绣活这一传统艺术焕发崭新活力。

(一)乡村振兴国策为民间绣活传承发展提供了机遇

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同年国务院发布《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计划要求有效推动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积极探索振兴传统手工艺的路径与措施;2018年2月国家发改委编制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即2018年—2022 年乡村振兴五年计划。《规划》第七篇“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对实施乡村文化建设工作做了具体部署:一是“保护利用乡村传统文化——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1],二是重塑乡村文化生态,三是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乡村振兴规划对弘扬传统文化内容的阐述,是国家在政策层面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乡村建设中重要作用的肯定。民间绣活的传承发展顺应时代要求,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二)民间绣活是乡村文化振兴塑形和铸魂的重要抓手

中华传统的乡土文化,滋养了勤劳的乡民,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间绣活艺术。2008年民间绣活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在政府主导以及社会广泛关注和支持下,实现了从自然传承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从生活实践向商品实践的初期发展阶段。随后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从“抢救保护、建章立制”的基础工作阶段转入“巩固抢救保护成果,提高保护传承水平”[2]9的纵深发展阶段。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绣活以其蕴含着深厚的乡村文化的根基,承载着乡村特有的社会历程和不同地区特有的生活方式,有着独特的经济和文化价值。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传统文化体验式旅游,开发传统工艺衍生产品,打造绣活知名品牌,建设一村一品美丽乡村等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成为现代人体验返璞归真的田园生活、重拾针线活计的文化载体。[3]75

二、正确处理发展和传承的关系,维护民间绣活的文化生态

民间绣活发展中缓慢的历史进程和相对封闭的生存空间造就了与之相对应的地域风格特色,民间绣活与民俗文化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伴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理念而产生的商品实践中,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由于过分强调经济效益以及创新能力不足等原因,忽视民间绣活历史、区域文化和民族精神意蕴的传承,出现了“民俗资源意识”强化与“民俗保护意识”弱化的矛盾,体现在没有从维护民族与地方文化生态的立场出发,对民俗文化原真形式和文化内涵的理解与珍视不够,淡化甚至扭曲过往某一特定时期、某种特定生活习俗与社会形态相关联的民间文化特性。民间绣活如果失去了这一民间文化层面的对应与指向,就失去了在商品实践中传承保护的意义与价值。有鉴于此,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民间绣活在传承和发展中应着重把握好两个关系。

(一)经济与文化“谁搭台谁唱戏”的关系

一段时期以来,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强大理念作用下,民间绣活成为相关地方政府举办的文化节、经济论坛等特色活动的载体,节庆和旅游活动中小摊小贩们出售着产业化生产的粗制绣品。民间绣活文化仅仅被看作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工具,本身的文化价值被异化为商品经济的附属品,在振兴传统手工艺的当下,有必要厘清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的关系。我国发展经济的终极目的,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经济是实现大众生活小康的手段,文化则是衡量人民是否幸福的重要指标,更能够体现社会发展的价值与目的。近年来,政府倡导的经济发展为文化繁荣铺路的新理念,将手段与目的互换,实施“经济搭台,文化唱戏”策略,结合文化遗产日和传统节庆日,打造诸如“民间绣活”生态展示区或主题生态园区,并与地方文化馆联动,举办民间绣活图文展、绣品展示和现场体验。群众参与其中,心情舒畅,精气神提升。民间绣活活态融进群众的社会生活和情感表达,成为乡村文化和民众美好生活的组成部分。

(二)文化与商品“谁本体谁载体”的关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现代人的精神家园,是各民族的文化血脉。民间绣活传承保护的落脚点是对“文化基因”的有效保护,而不是简单地牺牲“文化本源”实现商品化。商品是传承发展的主要载体,在时代发展中只能是以新的承载形式继续保存其精神和技巧等精髓,不可将文化与商品主次地位颠倒。将民间绣活资源通过生产性保护和商品实践进行创造性转化,使其重新融入现代社会生活,是民间绣活得以延续和保护的最根本出路,也是推动民间绣活创新性发展的更为积极有效的途径。民间绣活资源的转化形式从广泛的视域分析,既可以整体利用,也可以抽取某些符号进行创新;既可以作为独立业态,也可以与它业融合。[4]74但前提是保持精神内蕴和象征符号不变,如阳新布贴稚拙的造型、“黑漆点金”的色彩;麻柳刺绣对自然界实物原本进行抽象化变形的纹样;红安绣活的底料运用与植物染料染底色等地域文化的鲜明特色,是当地民众执着的“文化认同”。如果没有了这些特质,民间绣活就会失去本真,变得庸俗。一些当代传承人从现代审美需要出发,利用双向互动的新传媒和新兴的创意产业优势,为民间绣活生产和技艺的传承创造更大空间,通过提取优质基因和元素进行服装设计、制作家居装饰品,以及兼具观赏性的生活日用品等,赋予民间绣活新的经济价值和文化意义。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型发展中,民间绣活以新的面貌回归到群众生活中,焕发出光彩夺目的现实生命力。

三、着力提高传承人的综合素质,夯实绣活传承的人才基础

民间绣活源自于农耕文化,是在长期生产实践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大众的、生活的、民俗的艺术,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世代相传。民间绣活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经过政府十多年的扶持成长,传承人结构日趋合理,文化程度普遍提高,承担起师带徒的传承工作,但适应时代要求的艺术素养和创新手段仍显不足。在乡村文化振兴时期,要着力提升民间绣活传承人综合能力素质。新时代的传承人应该具备四个方面的能力。一是深度理解本地区历史文化以及地域民俗文化土壤中积淀着的原始意象;二是精准掌握传统手工艺核心技艺和制作流程;三是熟练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创意设计和再创造;四是合理利用“文化基因”开展商品实践获得经济收益。因此,民间绣活传承人培养应探索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有效方式,不断拓展传承渠道,突出传承人能力建设,满足乡村振兴国策发展的人力资源需要。

(一)多措并举提升“少数人”的传承能力

当民间绣活从自然状态下的家庭传承转换为社会干预下的师徒传承,由大众化的手艺转为少数人的技艺,如何提高代表性传承人这一“少数人”群体的传承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在当下,传承人带徒弟开展传艺活动仍然是传承的基础,是获得技艺的基本方式,但仅此是不够的。政府部门应进一步扩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范围,将民间绣活等纳入其中,支持高校和社会利用学术和教学资源,通过短训班、基金项目培训等形式培养传承人。地方教育部门应组织开展民间艺术进校园活动,有针对性地将地方民间绣活传承人培养纳入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国民教育体系中,开设相关课程或专业,将师承传授与学校培养有机结合,把民间艺人“请进来”,让专家教授“走出去”,探索让传承人增长学识、提升技艺的新路子。民间协会应发挥协同作用,组织开展刺绣基本功比赛,绣活传承人联谊会,民间艺术理论研讨会,产品博览会等活动,建立绣活作品展示馆和传习所的实践平台,丰富传承人的活动,提升其人文素养,发展其创造性思维,达到提高传承质量的目的。

(二)信息技术搭建“多数人”的参与平台

文化信息是互联网上传播的最重要的信息资源之一,人们越来越重视从网络中获取各类有益的文化信息。在民间绣活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发挥信息化教育交流平台的作用,吸引更多人参与学习,提升民间绣活传承后备军的综合素质,为民间绣活可持续发展储备生力军。可以建立民间绣活核心技艺虚拟仿真训练平台,协会成员网络交流平台,以及与民间绣活相关的网络课程等。民间绣活传承渠道的网络化,就是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的优势,将民间绣活众多的信息进行数据化处理,搭建数据库、在线图书馆、数字博物馆、电子刊物等。[5]6通过声音、影像、超文本链接、云技术等迥异于传统的方式手段,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和广度将民间绣活的历史轨迹、地域文化、风格特征、传承规律、实践方式等进行传播。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课程进行学习,弥补单一的口传心授模式。也可以组织专业团队运用抖音等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传播平台将民间绣活的专门技法和经典绣品生产流程,制作成3-5分种不等的碎片化视频,进行娱乐性传播,这种丰富多彩的传承传播形式,符合现代人的接受习惯,将日益成为民间绣活传承传播的新业态、新走向。

四、深度探索现代科技转化融合,提升绣活产业的创新活力

民间绣活虽然是历史悠久的传统艺术,但是这种生活艺术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发展创新。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兴起,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及信息技术的成熟,给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带来契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要结合时代要求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6]142通过科技手段改变工艺设计、绣品生产和营销等环节,对于推动民间绣活传承发展非常重要。

(一)绣品生产环节的转化与创新

现代科技是推动文化资源开发和产业转化的重要动力支撑。民间绣活艺术需要利用现代科技进行一系列转化与融合,在创意经济中体现自身价值,在当代设计与消费中得到认同应用和发展。

首先是绣品设计的创新。传统的民间绣品如绣荷包、云肩、绣花枕头等已经淡出人们的生活,现代人常用的靠枕、桌旗、中药香包等布艺绣品如何利用绣活技法来生产,必须运用计算机相关设计软件进行创新设计,在款式上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在制作方法上要运用传统技法,使传统文化融入现代元素,成为当代人的消费选择。其次是材料选择的创新。传统民间绣品以自产自用为主,其材料的选择以节约为基本原则,常以零碎布料或废旧衣物为制作材料,色彩以大红大绿的民俗色彩为基调。而现今民间绣活作为商品,必须利用大数据进行底料、辅料和线料的筛选,实验分析各种新材料特征和性能,遴选适合的材料,在节省人力和财力的前提下制作出“最好”的民间绣品。第三是制作工艺的优化。在不影响绣品质量的前提下,应优化制作工艺,形成标准的工艺流程,便于操作和检验。民间绣活不排除在生产过程的某一环节如打袼褙、滚边等,采用一定科技手段替代原先的手工操作,不单提高生产效率,更重要的是通过对产品的数字化开发,衍生更多的、饱含民间绣活本源基因的文化产品,同时还适应市场消费升级需要。如传统夏布绣工艺大踏步进入中高端时尚设计,利用夏布肌理创作出夏布绣画、夏布手包、茶垫等,大幅拓展了夏布绣的有效供给空间。人们在享受民间绣活环保、舒适、健康的当代产品和服务时,并没有失去历史连续感和文化基质的承传、以及文化养分的汲取。[7]46创新实现了传统习俗信仰与当代生活的对接。

(二)绣品营销的目标定位与渠道拓展

在拓展销售渠道之前,首先要对民间绣品进行定位,确定购买群体。民间绣活作为传统工艺品,其营销对象大致可以归纳为两类:一是喜爱民间艺术或具有怀旧情结的人群,他们热爱传统艺术,懂得欣赏并乐意使用这些传统工艺品;二是研究传统艺术的人群,他们是民间艺术的研究者,诸如教师、民间工艺传承人,收藏家、民间工艺从业人员等。这两类人群的共同特征是中等收入、注重品位和讲究细节。因此在产品定位上力求精致古朴,在价格定位上以中等价位为宜。

民间绣品要建立全方位的立体销售渠道。在保留原始的门店销售渠道外,互联网为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提供了新的表达平台,网店、微店、社交平台直销成为可能。此前相对孤立、不可捉摸的消费需求在互联网时代变得可以被衡量,民间绣活创作者在线上与线下,品牌与消费者之间互动创新,使互联网成为改变整个市场格局的重要变量,使绣品生产和消费拥有了更丰富的形式,更广阔的空间。直播带货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绣活作品链接到新平台进行多渠道售卖,现今成为最热门的销售形式。另外文创集市也是将“绣活再造品”广泛传播到人民大众之中的重要渠道。

营销商家运用市场营销知识和现代网络平台,将中等附加值的创意绣品推向市场,获取经济收益,并随着经济环境的改善,使民间绣活生产走向良性发展的轨道,进一步提升其文化价值和市场份额,使其成为传统工艺品的翘首、乡村经济的重要产业。

五、齐力推动“校企村”合作模式,开辟绣活乡村的多赢局面

民间绣活起源于农村,根植于农村,群众基础在农村。当前,国家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拥有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绣活名录基地的地方,可以在政府主导下,抓住“民俗文化特色村”、“一村一品”示范村建设的契机,以民间绣活为媒介,积极与高校和企业开展合作,通过高校师生、企业员工和乡村民众的共同参与,推动绣活乡村建设步入快速发展轨道。

(一)“引智入村”提升绣活乡村的文化内涵

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是高校的重要职能,高校要立足创新资源与人才优势,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与乡村签订 “民间绣活特色村”共建协议,构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实践体系。一是构建民间绣活传承人培养体系。围绕民间绣活文化和技能问题开展研究,利用大学课堂、乡村讲堂、网络新媒体等阵地进行传承人培训。二是构建民间绣活创新实践体系。高校依托学科研究平台,建设民间绣活实训基地,为乡村提供专业设备和专业力量支撑,在绣品设计创新等方面为乡村提供技术服务。三是构建“民间绣活特色村”建设体系。着力特色外观环境营造、园林园艺设计和“民间绣活”作品陈列展示设计、“民间绣活”体验馆打造等。同时,合作共建“民间绣活特色村”也是高校提升美术设计类专业师生能力的重要实践抓手。在美好乡村建设活动中,乡村为学校师生提供科研项目,产品设计的实践机会,学校将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师生在接“地气”的现实环境中,不断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引资入村”推动绣活乡村文商旅协调发展

乡村与企业合作,以乡村民间绣活为品牌,制定投资发展规划,确立整体营运策略,着力“一村一品”的特色打造。重点打造特色产业园,开发乡村特色旅游。一是旅游资源的开发设计再造。将乡村的建筑、产品陈列馆、旅游商铺等场馆以及园艺环境等统一设计,围绕民间绣活的主题,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凸显独有的风格特征,让游客通过“看”就能感受到这一村的“品”之所在。二是旅游需求的特色内容打造。用心规划民间绣活体验馆项目,组织游客参与式体验民间绣活的活动,在与绣娘、绣地、绣品无缝对接的情境中,感受民间绣活的无穷魅力,在手脑并用的制作过程中自然生发无限乐趣。三是民间绣活的商业营运实践。企业要与时俱进科学管理,确保资金充裕,运转正常。可以打造“公司+村民合作社+村民”的运作模式,公司收集市场信息,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灵活调整产品营销方向,提升民间绣活附加值;村民合作社组织村民在生产基地或在家按要求制作绣品,计件付酬,增加村民的收入。合作社加大扶持加工大户的力度,通过加工大户带动合作社做大做强。

学校、企业和乡村在以民间绣活为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中都有不可替代的职责。乡村利用民间绣活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群众实践,起着文化传承的基础性作用。高校利用专业人才资源,学以致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公司利用资金和管理优势,在生产销售和旅游开发中发挥领导作用。三方合作,各司其职,共同实现以民间绣活为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

六、结语

乡村振兴国策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绣活的传承发展提供了无限机遇和广阔空间,同时,民间绣活作为一种媒介,传递出本民族、本地区的精神文化精华,助力乡村振兴。[8]48民间绣活传承发展的关键在于建立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一方面,政府要对民间绣活的文化空间和生态系统予以整体性保护和监管,在政策和经费保障上支持开展传承实践和人才培养,引导发动社会力量多方融资,鼓励企业、学校、个人积极开展生产性保护。另一方面,民间绣活产业化开发应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应该尊重民俗文化原真形式和文化内涵,建立品牌运作体系,在地域文化元素与现代科技、创意产业的融合中,实现民间绣活的繁荣兴盛。

猜你喜欢

绣品非遗民间
浅谈绣品中的戏曲文化
传承非遗汉绣绘出美好生活
把传统文化精髓和中国女性之美展现给世界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