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秦理性精神与中学德育的契合研究

2021-01-15高青兰阎亮澄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孝悌理性中学生

高青兰,阎亮澄

(西华师范大学 政治与行政学院 ,四川 南充 637002)

一、先秦理性精神的基本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经历了5000多年的历史变迁,但始终一脉相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富滋养。”[1]先秦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大的社会变革时期,也是在意识形态领域最为活跃的文化创造时期。这一时期百家争鸣,产生了以“忠恕”、“孝悌”、“爱国”等为代表的先秦理性精神,指导人们坚持理性的道德原则,开展理性的道德实践。

“忠恕”作为个人修身躬行的原则导向,表现为对内认知理性与对外实践理性的统一。曾子在《论语·里仁》中有言:“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意在推己及人。其中“忠”强调以真诚的内心进行自我求索,“恕”注重将心比心,以宽容的态度为人处事。由此,“忠恕”旨在以道德主体为逻辑起点,以人格平等为交往基础,发扬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精神品质,培养自身的认知理性。同时,“忠恕”也强调实践理性在道德践履中的关键作用,将实践理性作为沟通道德主体与道德规范的桥梁,指导个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有目的地在自我反思中规范言行,实现道德规范与道德主体的有机统一,促成认知理性与实践理性的协同发展。

“孝悌”,为仁之本。中华民族历来注重以孝为核心的家风传承,孔子有言:“君子务本, 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 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将“孝悌”视作“仁”的根本,产生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父母养育子女,子女孝敬父母的天然“亲亲”之情和兄弟姐妹之间的彼此关爱。这种天然的情感伴随血缘而生,又随个体成长逐渐超越血缘,最终发展成对他人及社会的高度责任感。同时,“孝悌”也需要坚持“孝而有谏”的道德准则,即秉持理性精神,微谏不倦,对家庭成员不符合道德规范的言行及时规谏,在促进家庭成员道德品质共同提升的基础上,实现遵孝悌而齐家的道德理想。

爱国主义不仅是一种感情,也是一种调整个人与国家、民族关系的道德规范。[2]其基本要求在于,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统一,在二者存在冲突时,把国家利益置于首位,个人利益自觉服从国家利益。而先秦理性精神中关于“义”与“利”的讨论不胜枚举,有“义利之辩, 乃儒者第一义”之说。孟子有言:“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取义也。”(《孟子·告子上》)家国道义高于个人生命的爱国情怀是先秦理性精神的重要体现之一,其中“舍生取义”、“精忠报国”等精神更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历代中华儿女的“利义”抉择。同时,爱国主义更需要付诸以切实的行动,荀子提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荀子·儒效》),强调实践在发扬爱国主义中的关键作用。

二、先秦理性精神与中学德育的内在契合

1.先秦理性精神为中学生道德发展提供了价值观引导。先秦理性精神兼顾人的个体价值与家国情怀培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包含着从个体道德践行到群体和谐发展的逻辑导向,其中修正自身、敬爱家人是道德实践的起点,最终目的是实现治理国家和平天下的大德。“忠恕”作为个体实践理性在现实道德生活中的具体表现,提倡“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引导中学生养成推己及人的主体自觉性、主动性和独立性;将“孝悌”视作一种义务与天性,在中学德育环节中以孝为先,倡导“立爱自亲始”,从孝敬至亲延伸至关怀他人,培养学生的家国责任感与道德感;将自身人格的完善与社会群体的整体和长远利益密切结合起来,发扬“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济世精神,在逆境抉择中保持“不淫”、“不移”、“不屈”的道德价值观,促进学生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真正实现。诸如此类的理性精神,将人道原则以及理性原则贯彻于道德发展之中,启迪着一代代学生从个人修身做起,发掘生命价值的内在动力,挺立自己的道德人格,以千百年来无数“仁人志士”作为榜样参照,形成修身齐家、兼济天下的价值取向。

2.先秦理性精神为中学德育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形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道德价值观,先秦理性精神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深厚的实践理性思想,对于当代中学德育的开展仍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倡导知行合一,推动爱国之情转化为实际行动,使人们理性表达爱国情感,反对极端行为。[3]同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坚持德育为先,引导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坚持知行合一,让学生成为生活和学习的主人。[4]实践理性作为先秦儒家道德理性的本质,强调知行合一的育人原则,通过古代私塾、书院中的修身教育,家庭中的家训、家规,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习俗等来组织德育实践活动,并以具体的情境、行为和规则对学生因势而导、因材施教。由此,研究、挖掘先秦理性精神中所蕴含的道德实践理性,传承、发扬其价值,对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和自信,拓展中学德育的有效形式具有重要借鉴作用。

3.中学德育是传承和弘扬先秦理性精神的重要渠道。2017年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在德育内容中明确指出,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精神内涵,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其中忠恕克己、孝悌尊亲、尊师重道、自强不息、爱国敬业等思想,至今仍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选择。中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要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为根本。因此,中学德育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理念,更要传承包含先秦理性精神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在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学生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自信。

三、新时代中学德育实践面临的困境

1.“忠恕”方面,部分学生行为失范和以自我为中心较突出。高速发展的信息科技丰富着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在学习之余能够自主发掘兴趣,提升自我,丰富人际交往。但同时,我们需要辩证地看待当下中学生的道德行为现状。首先,中学德育秉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关注学生个体独立性的培养,即自知、自治、自主三个方面的能力养成。但中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使他们好动争强,缺乏一定的理性判断能力,具体表现为对自身缺乏客观的认识、理性的控制和科学的管理,导致在学习上存在高目标低效率的情况,在生活上存在盲目跟风和行为习惯失范等问题。其次,先秦儒家学派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理性自觉与社会环境、教育环境相互作用的复杂变化过程,即通过“忠恕之道”自觉能动地利用环境中的积极因素来塑造自我、完善自我,从而在集体中发挥自身价值。而当代中学生容易受影视媒体和新鲜事物的影响,并且缺乏一定的理性判断能力,导致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忽略对他人的感性共情和理性尊重,不能以宽容的态度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存在语言暴力、肢体冲突等情况,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产生消极影响。

2.“孝悌”方面,家庭教育重智轻德与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相背离。“爱”与“教”,“严”与“慈”是历代家庭教育不可避免的矛盾关系,爱之过甚,会产生溺爱纵容;教之过严,也会产生暴戾专制。因此,正确的家庭教育要理性权衡二者关系,形成爱教结合,严慈相济的家庭氛围。但由于人才竞争日趋激烈,以及部分家长单一的分数评价观念和望子成龙心切,导致他们忽视了对孩子道德品行的培养,重智轻德,并且习惯以权威化的家长形象来对孩子进行说教,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在亲子矛盾激化时,以打骂代替沟通。同时,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成长阶段,自尊心、叛逆心强,与父母产生冲突时往往不肯示弱,不会合理控制情绪,容易做出偏激的反应行为,严重时以自己的生命来报复家长,欠缺对“孝悌”的理性思考,出现了14岁中学生在学校被母亲当众扇耳光后跳楼自杀,17岁中学生在车内与母亲产生争执后跳桥自杀等一系列令人惋惜的事件,使得原本亲子冲突演变成不可挽回的家庭悲剧。

3.“爱国”方面,网络环境中西方文化的渗透使爱国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当代中学生作为“网络原住民”,热衷于在网络上表达意见,释放情绪,但网络的时效性和包容性也极易导致学生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迷失方向,诱发信仰危机,出现政治立场偏移、爱国情感表达非理性化等情况。同时,网络媒体的发展使得东西方文化交流更加频繁与深入,这虽然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但西方文化的渗透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当代中学生的文化价值观念。以爱国主义为例,孟子曾言“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孟子·公孙丑上》),这种心怀天下,守护道义,不求名利,不违初心的理性爱国精神,引导着一代代的中华儿女为民族复兴而奋斗。而当代中学生有许多人以美国队长、蝙蝠侠等虚构的超级英雄为偶像,热衷于其中极具个人英雄主义的故事情节和炫酷的战斗特效,对中国历史上具有极强自律性和家国大局观的英雄人物则缺乏了解。诸如此类的一些文化价值导向一定程度上动摇着当代中学生的家国情怀以及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学校爱国教育正面临着新的冲击和挑战。

四、先秦理性精神对中学德育的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世界上一些有识之士认为,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5]在中学德育中科学地借鉴先秦理性精神来指导德育实践的开展十分必要。

1.将先秦理性精神与中学德育相结合,促进学生认知理性与实践理性的统一。中学德育在知识内容的选择上要兼顾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在中学阶段了解基本道德规范,养成劳动习惯和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其中,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课程作为中学“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应将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吸纳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立足当代中国发展的新趋势,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从而丰富中学德育内容,使德育内容兼容古今、立足文化自信。同时,中学德育在实践活动方面要以“立德”为目标,启发学生主体思想自觉,培养认知理性,在实践中实现修身与躬行的统一。比如,通过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仁孝”文化节、博物馆文化周、社区劳动等活动引导学生感受幸福、传播温暖,初步养成劳动习惯和集体责任感,将书本知识运用于课外实践,在实践中培养自身的理性精神、责任意识、平等观念和家国情怀等,做到知行合一,立德向善。

2.将“忠恕”与“爱国”融入中学德育,培养学生的共情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中庸》常以“以人治人”的思想来阐述“忠恕之道”,教育人们用爱自己的爱去关爱他人,用批评他人的方法来批评自己。将“忠恕”的理性精神有选择地融入中学德育,能够帮助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形成与人为善、待人恭敬、处事谦逊的理性道德品质,从而成为兼具理性自觉与共情能力的时代新人。其次,中学德育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成长环境,引导学生讨论当下的社会事件,突破“信息茧房”,多角度地看待社会事件,提升学生对社会生活的参与度和责任感。当前,利己思想和工具理性有所泛滥,一些人对生活充满抱怨和索取,体验不到人与人之间的互助温暖,更无为国家奉献的精神。因此,用好先秦理性精神启发学生的道德理性,引导学生感知先秦理性精神的当代意义,培养自身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才能让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并为社会的发展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3.以“孝悌”和“尊师”作为家校共育的纽带,构建家校共生的中学德育合力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家长不仅是与孩子血脉相连的长辈,也是引导孩子成长成才的老师。老子言:“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道德经·德经第四十三章》),要求理性看待孩子成长的阶段性特点,身体力行地进行道德引导。因此培养孩子的“孝悌”思想,首先在于家长以身作则,父母只有自身在生活中践行孝亲敬长,才能给予孩子良好的示范和引导。其次,家长要积极借鉴中国古代教育中“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兼修、德才兼备的教育理念,树立全面发展的现代教育观,培养“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时代新人。再次,家长应该参与“家长讲座”、“家长学堂”等以家长为主体的学校活动课程,关注孩子在校成长动态以及兴趣发展,拉近与孩子的成长距离。在处理孩子青春期矛盾冲突时,理性思考孩子的阶段性心理特征,在保护孩子自尊心的同时,因势而导,引导孩子走出道德困境,培养孩子理性思考、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最后,孩子应该在言行中遵循“孝悌”的精神内涵,时常感恩父母的养育,对长辈的不当言行及时规劝,在矛盾冲突发生时,不因一时的冲动采取伤害自我或他人的违背道德规范的行为。

教师的职业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和修己安人的品质。正如《论语》中所言:“其身正,不令而行”(《论语·子路》),教师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只有以德立身,为人师表,才能在言行举止中引导学生成为“道德人”。因此,就学校教师而言,首先应该热爱、尊重自身所从事的教师职业,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责任感。其次,教师要培养自身理性的洞察能力,即:尊重事实,了解学生的阶段性发展情况与学校教育的契合程度;尊重知识,掌握与现代德育相关的学科知识体系;尊重逻辑,把握学校德育内在的规律性,从而以理性的判断和稳定的情绪来应对学校德育中的各种挑战。最后,学校、家长和学生在德育的实践中,要尊重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鼓励教师进行自主多元化的德育教学研究,开展符合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的现代化德育。

猜你喜欢

孝悌理性中学生
“双减”的路向反思与理性审视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1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病榻侍母
人人都能成为死理性派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教育
改革牛和创新牛都必须在理性中前行
孔子孝悌思想中人的主体意识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