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观的历史演进

2021-01-15杨卫军冯芊芊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绿色生态发展

杨卫军,冯芊芊

(河南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郑州450001)

中国共产党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生态文明观经历了由江河治理--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绿色发展的历史演进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绿色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一、毛泽东的江河治理思想

建设生态文明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毛泽东一贯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强调绿化事业和水土保护。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开始了中国共产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和实践探索。

1.植树造林,美化环境。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非常重视林业建设。1956年4月,毛泽东指出:“天上的空气,地上的森林,底下的宝藏,都是建设社会主义所需要的重要因素”[1]34。1959年6月毛泽东指出:“没有林,也不成其为世界。”[2]林业不仅是化学工业、建筑工业的基础,还有利于优化农村的产业结构。毛泽东十分重视植树造林,并强调种树要有计划,要持之以恒,才有实效。1963年5月27日发布了《森林保护条例》。这对森林保护发挥了积极作用。

2.重视水利建设与水土保持。早在1934年,毛泽东在报告中指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3]131,强调了水利在农业生产中的至关重要的地位,为建国以后水利工作奠定了基础。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了“防止水患、兴修水利”的建设方针,大力发展水利事业。1956年,国家专门设立水土保持委员会,负责协调、组织、开展兴修水利工程和水土保持工作。毛泽东关于水利建设的思想,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初步探索。

3.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毛泽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提出“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方法论。1956年,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提出:中国不能走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老路,要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正确处理沿海和内地工业的关系;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以扩大地方权力的方法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运用辩证的方法,合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投入到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发展。

4.勤俭节约的基本原则。其一,勤俭建国的基本方针。毛泽东认为,解决社会主义大国与经济落后的穷国之间的矛盾,办法只能是“执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样一个勤俭建国的基本方针”[1]239-240。1952年的“三反”运动中,我们党把反对浪费与反对贪污、反对官僚主义放在一起,体现了毛泽东对浪费问题的高度重视。在民主革命时期,他就提出“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3]134。毛泽东强调,节约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原则之一;要勤俭办一切事业。

其二,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成为全党勤俭节约的典范。毛泽东率先垂范,终身保持节俭朴素的生活习惯。他经常对身边的工作人员强调,要注意勤俭节约。要求党员干部艰苦朴素,不特殊,不大吃大喝,与群众同甘共苦。他指出,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绝不能丢掉。作为人民的领袖,毛泽东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他身居高位,却生活朴素。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美德,在他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二、邓小平的环境保护思想

邓小平认识到要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兼顾经济社会全面进步,提出了环境保护要走法治化、规范化道路的思想。

1.高度重视生态环境问题。1978年3月,五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这是我国第一次在宪法上对环境保护作出明确规定,为我国环境法制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79年9月,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第一部环境保护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走上了法制化的道路。

邓小平一直强调要保护好风景区。1978年10月,邓小平在同有关负责人谈话时指出,桂林风景一个是山,一个是水,只有山没有水就不好了。1980年7月,邓小平在峨眉山考察时强调,要搞好规划,合理开发,加强管理。1983年2月,邓小平在浙江考察时对中共浙江省委负责人强调,杭州的绿化不错,给美丽的西湖添了色,一定要保护好西湖名胜,发展旅游业。

2.绿化祖国,造福万代。邓小平倡导全民义务植树运动。1982年3月,第一个全民义务植树日,邓小平带领家人和身边工作人员到京西玉泉山参加义务植树活动。1991年,邓小平为全民义务植树活动10周年题词“绿化祖国,造福万代”。作为北京市的市民,从1979年到1989年,邓小平连续11年参加了北京市的义务植树活动。大兴庞各庄、海淀小西山、十三陵水库、天坛公园、景山公园、亚运村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和挥锹植树的身影。自1979年3月在大兴县庞各庄种下了一颗白杨树,此后每年的植树节,他都要带领家人和身边工作人员参加植树活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邓小平认为,植树造林是一项长期的事业,一定要有长远规划。

3.全面、持续、协调发展。邓小平在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注意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所谓全面发展,就是“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4]367。1992年在南方讲话中,邓小平又强调:“这两只手都要硬。”[5]两个文明建设和两手抓,体现了邓小平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的思想。邓小平十分强调按经济规律办事,认为这是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基础。1978年9月,邓小平指出“要按照经济规律管理经济”[4]130。

关于协调发展,邓小平提出的两个大局的思想是解决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关于城乡协调问题,邓小平高度重视农村问题,把解决农村问题放在首位。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农村广泛推广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中央每年都出台一号文件,解决“三农”问题。关于协调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邓小平强调,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关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体现在“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上,体现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共赢上。

三、江泽民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1.保护环境的实质就是保护生产力。1998年发生的特大洪水灾害,是天灾,也是人祸。江泽民要求广大干部群众要在思想上增强环保意识。环境问题逐渐成为全球性问题,我国愿意承担应尽的义务,为保护全球环境作出积极贡献。反对发达国家在环境问题上推卸责任,更反对发达国家搞所谓“环保外交”,借环境问题干涉别国内政。江泽民高度关注环境正义问题,在扩大开放、引进外资的同时,注意防止外国人把“洋垃圾”往我国转移。

2.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是大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很普遍的现象。1999年6月17日,江泽民在西安主持西北地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座谈会的讲话中指出,要不失时机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6]

江泽民指出,逐步缩小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也是关系我国跨世纪发展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针对发展不平衡问题,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思想。实践证明,这个战略思想是切实可行的。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发达地区运用自身良好的经济基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国家优惠政策,经济社会发展已经积累了相当的实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东部地区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市场、资源、人才、环境等方面的瓶颈制约,越来越需要寻求新的发展空间。西部地区地域辽阔,加快中西部地区良性互动,可以缩小中西部地区差距。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总的原则是:加快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保持社会政治稳定、加强民族团结相结合;加快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相结合;加大对西部地区财政支持力度;科学规划生态环境建设、科学教育普及、实用技术推广、特色旅游开发、交通通信设施建设;通过政策引导,吸引国内外资金、技术、人才等投入西部开发,有目标、分阶段地推进西部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江泽民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人民群众西部开发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使之成为西部开发的强大动力。要因势利导,讲求实效,认真按经济规律办事,推动西部大开发有序、快速、高效地展开。具体来说,要把西部开发的紧迫感与长期奋斗的思想结合起来;要把突出重点与全面发展结合起来;要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结合起来;要把发挥市场作用与实施宏观调控结合起来;要把国家和各方面的支持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结合起来;要把推进经济发展与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结合起来。加快开发西部地区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空前艰难的历史任务。

3.让黄河为中华民族造福。治理开发黄河,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1999年6月21日,江泽民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治理开发工作座谈会时指出,让黄河为中华民族造福。[7]治理黄河,历来是中华民族安民兴邦的大事。建设好黄河生态环境,意义重大。

黄河流域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黄河洪水威胁依然是我们国家的一个心腹之患。第二,水资源出现供需失衡,工农业生产、城市生活、生态环境用水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第三,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要制定黄河治理开发的近期和中长期目标,全面部署,重点规划,统筹安排,以实现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要完善依法治水的法律法规,严格监督执法,建立健全新型河流管理体制,加大投入力度,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总之,黄河治理开发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长期任务,要全民动员,齐心协力,让古老的黄河焕发青春,更好地为中华民族造福。

四、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上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建设 “两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并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人的发展才是发展的核心内容。离开人的发展不是我们所追求的发展,也是不能长久的发展。

要始终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内在地蕴含了发展,当今,国际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我国经济能不能加快发展,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问题。

科学发展观所追求的发展,不仅要有量的增加,还要有质的提升。科学发展观所追求的发展,是又好又快,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环境改善、人民幸福指数提升的基础上加快发展。“好”是质量,“快”是速度。从过去的“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不是简单的文字游戏,是我国发展观的质的飞跃。解决环境与经济发展的“二律背反”,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在21世纪,越来越多的国家相继进入工业化阶段,资源和能源危机更加突出。作为负责任的国家,我们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

2.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全面的发展观。要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各项建设、各个领域,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不能有明显的短板;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协调的发展观。协调发展是实现全面发展的正确道路和有效途径。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就是强调环境正义。吃老祖宗的饭,不能断了子孙的后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持人与自然的共生共荣,解决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实现社会的永续发展。

3.科学发展观是统筹兼顾的发展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五个统筹”的思想。党的十七大报告又提出,要统筹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统筹兼顾的基本要求,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突出矛盾,着力推进、突出重点。要妥善处理方方面面的利益诉求,保持我国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

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解决好“三农”问题,让农民增收、让农业兴旺、让农村繁荣,逐步缩小城乡差距,让乡村更美丽,逐步实现乡村振兴,让农民过上幸福、祥和的日子。

统筹区域发展,就是要贯彻国家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改变农村像非洲、城市像欧洲的局面,通过政策安排、市场机制、合作机制、扶持机制,缩小地区差距,形成东中西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改变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局面,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不断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和需求,改变社会事业严重滞后的局面,保障人们安居乐业,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和满意度,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增加人们的获得感和尊严感。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走出发展与环保的“二律背反”,建设美好家园。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就是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把“引进来”与“走出去”有机结合,提升对外开放的水平,改革不停步、开放的大门永远不关。

统筹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就是要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努力实现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的良性互动。中央在制定相关政策时,要兼顾局部利益。地方也要积极地开展工作,维护中央权威,树立大局意识,切实维护国家的整体利益和根本利益。

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就是要树立“两点论”的思维方式,既要解决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关注未来发展的需要;既抓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同时要看长远发展,避免短期行为;既着眼于现阶段的近期目标,也要促进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就是要树立世界眼光,运用战略思维,把中国的发展放到世界发展的大局中考察,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和潮流,促进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走和平发展、和谐发展之路;发挥比较优势,扬长避短,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努力取得发展的主动权;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实施平等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利用国际有利条件,防范和化解不利条件,把基点放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总之,统筹兼顾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具体运用。“五个统筹”既坚持突出重点,又最大限度地兼顾各个方面,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这对于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自然界是一切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资源、环境既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必不可少的条件,又规定着人类生产活动及其界限。人类与自然界只有和谐相处,经济社会发展才具有持续性。

自然资源只有节约才能长久利用和永续发展。自然资源不仅有限,而且很多自然资源不可再生。没有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没有安全的生态产品,整个社会生产生活就会无序。历史经验表明,能否正确认识和科学利用自然规律,关系到一个国家能否制定科学发展战略,实现可持续发展。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大搞“围湖造田”,杀鸡取卵,掠夺式开发,等等,违反自然界发展规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依靠科技进步,在社会的各领域、各环节合理利用各种资源,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我国环境问题不容乐观,部分地方政府不作为,先污染、后治理的被动局面依然存在。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采取有力措施,着力解决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问题。

五、习近平的绿色发展观

习近平总书记绿色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包括绿色经济发展、绿色政治发展、绿色文化发展、绿色社会发展等内容。

1.绿色经济发展——绿色发展的根本。绿色经济发展,强调经济的节约、循环和可持续,是基于可持续发展思想基础上产生的新型经济发展理念,致力于提高人类共同福祉和社会公平。绿色经济发展是绿色发展的物质基础,涵盖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经济增长都必须建立在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和环保的共赢。另一方面,生态环境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意即环境保护和生态健康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恰如习近平所言,绿水青山转变成金山银山。绿色经济发展观具体来说:

一方面,发展绿色生产力。“两山论”的形成过程深刻揭示了生产力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辩证关系。习近平曾把它分为“替代论”、“兼顾论”、“统一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体现了生产力发展的历史逻辑和绿色经济理念的形成过程,分别是“用绿水青山换金山银山”、“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论”是对马克思生产力概念的继承与发展。

另一方面,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加快发展绿色产业,形成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即生态环保经济化,环保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2.绿色政治发展——绿色发展的保障。习近平指出:“自然生态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8]从政治维度看,绿色发展是党的使命与政府责任所在,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同时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良好政治生态的形成是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结果。绿色发展要有良好的政治生态和廉洁高效的政府作为政治环境。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对各级领导干部而言,要实行“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要求,对环境问题突出和有生态欠账的单位和个人严厉问责。

绿色政治发展要坚持党的领导,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首次提出“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并在此后多个场合强调要净化政治生态。政治生态和自然生态一样,很容易污染,带有很大的传染性。不能让其任意泛滥,否则后患无穷。绿色政治生态直接关系到绿色发展的成效,良好的政治生态也是生产力,关系到绿色发展的实效,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绿色政治发展,就是要求党员同志坚守发展的“绿色”底线,提升绿色化认识,学习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逻辑辩证关系;绝不触碰自然生态的“红线”和法律的“高压线”。在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9]

3.绿色文化发展——绿色发展的灵魂。绿色文化发展是绿色发展的灵魂。只有在全社会开展多姿多彩的绿色文化宣传和教育,绿色生活方式才能真正走向自觉,人人形成崇尚简约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共生共荣。

生态危机实质上是人类文化和人性的危机,是征服自然为特征的狭隘人类中心主义所产生的必然结果。因此,走出生态危机,必须实现绿色文化转型,积极培育生态公民,自觉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实现绿色发展,离不开绿色文化的引领。绿色文化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反映了人类的根本利益,为人类的进步提供了许多新思想、新观念,主要包括生态世界观、价值观,生态伦理学,绿色经济伦理以及环境治理的措施等等。

第一,生态世界观和价值观。生态世界观和价值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人不仅要承认自然的外在价值,而且要承认自然的内在价值,承认自然维护生态系统的价值。要牢固树立自然具有内在价值的观念。习近平指出环境问题“究其深层原因是我们还缺乏深厚的生态文化”[10],必须解决好“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的矛盾以及发展无限与资源有限的矛盾。在全社会积极开展各种形式教育活动,引导公民践行简约、低碳生活,让“绿色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第二,生态哲学。生态哲学是绿色发展的理论依据。生态哲学批判机械论的自然观、还原论的思维方式和极端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强调整个世界是一个具有有机联系的生态系统,它具有有机整体性、系统关联性特征,认为地球就是一个由无数生命系统组成的复杂生命之网。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山水林田湖草沙”的系统观和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思想,就是对生态哲学的进一步发展。

第三,生态伦理学。生态伦理学把伦理道德由人与人的关系拓展到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认为人与自然万物均应当是人类关怀的道德客体,人作为能动的理性存在物在解决生态环境危机中应当担负更大的责任。它主张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应当遵循环境道德的“物的尺度”和“人的尺度”,在发展与环保之间找到平衡点。人类应当确立起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善待自然的伦理态度,把维护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完整、稳定和美丽,作为协调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遵循。

第四,绿色经济伦理。绿色经济伦理,即生态经济伦理,就是在追求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经济伦理观念。绿色经济伦理具有导向功能、调节功能和生态效率功能。要在全社会倡导绿色经济伦理新观念,人人爱护地球家园。绿色发展观提倡的绿色经济伦理就是让人民快乐地、有尊严地、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上。

4.绿色社会发展——绿色发展的条件。绿色不仅包含着自然生态意义上的环境,还包括人类生活所依存的健康稳定的人文社会环境。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提出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关于社会建设的新思想、新理论、新观点。大力推进绿色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生态,就是要把我们的生活世界创建成为一个稳定、生态平衡、绿色发展的社会。

习近平指出:“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11]绿色生活方式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要培养绿色生活方式,就要将绿色生活方式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要发展绿色社会,就必须发展绿色民生这个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12]这是着眼于国家、民族和人民的长远发展体现出的历史责任感。民生不仅仅是经济的增长,更重要的是幸福感的提升,空气质量好、交通方便、天是蓝的、山是绿的、水是清的、食品是安全的,社会是和谐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必需品,是人们幸福指数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人民群众的基本生存权、发展权,因此,绿色民生才是真正高质量的民生。

总之,中国共产党人的绿色发展观具有历史继承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绿色发展观创造性地回答了“为什么要绿色发展”、“什么是绿色发展”和“怎样实现绿色发展”等基本问题,是中国特色的绿色发展观。

猜你喜欢

绿色生态发展
绿色低碳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生态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