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动式头针对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平衡能力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2021-01-15丁明俊耿罗娜

陕西中医 2021年1期
关键词:头针痉挛性互动式

张 威,丁明俊,耿罗娜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康复医学科,安徽 六安 237005)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血管性病变,我国每年约有150万新发脑卒中患者,其中70%~80%的病人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1]。痉挛性偏瘫是脑卒中常见的临床表现,多在恢复期开始出现,并逐渐加重,如果失治或误治,常使病情难以痊愈,出现永久的痉挛性偏瘫状态[2]。目前临床上常用PNF康复技术来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可促进神经肌肉系统反应,改善脑卒中后的偏瘫痉挛状态,但治疗周期长、费用较高,治疗效果不理想[3]。中医学[4]认为,脑卒中后出现的痉挛性偏瘫归属于“偏枯”“中风”“筋痹”的范畴,是机体阴阳失调,脏腑气血逆乱,肝肾亏虚,风阳上扰,风痰阻络所致,因以针刺法平衡机体阴阳,活血通络,缓解痉挛。互动式头针是指在实施头针的同时进行PNF康复治疗,可共同刺激机体神经。近来有研究[5]发现,头针可缓解缺血性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肌张力,改善下肢运动障碍。故设立本研究,进一步探讨互动式头针对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平衡能力及运动功能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1)、观察组(n=41)。对照组男22例,女19例;病程94~191 d,平均(133.52±16.61)d;年龄52~77岁,平均(63.26±2.56)岁;缺血性脑卒中20例,出血性脑卒中21例。观察组男20例,女21例;病程97~180 d,平均(130.34±14.53)d;年龄51~76岁,平均(63.15±2.15)岁;缺血性脑卒中21例,出血性脑卒中20例。两组性别、病程、年龄、脑卒中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方案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并批准。

病例纳入标准:①西医诊断符合《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6]中关于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诊断标准;②中医诊断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7]中关于中风诊断标准的患者;③首次脑卒中患者或既往脑卒中完全康复后再次脑卒中的患者;④Ashworth痉挛评级(MAS)在Ⅰ级以上、Ⅳ级以下的患者;⑤Brunnstrom分级在Ⅱ阶段以上、Ⅴ阶段以下的患者;⑥50~80岁的患者;⑦同意接受本次研究的患者等。排除标准:①脑肿瘤等颅内占位性病变、脑外伤、脑寄生虫病、代谢障碍、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及其他心脏病合并房颤引起脑梗死的患者;②合并其他疾病引起肌张力增高的患者;③合并有心、肝、肾等基础器官严重疾病的患者;④伴有严重认知障碍的患者;⑤伴有精神疾病的患者等。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以内科基础治疗,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呼吸系统感染等并发症,予以相应的内科常规处理。

1.2.1 对照组:在内科基础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PNF)康复治疗。①肩胛骨:患者处于健侧卧位,引导患侧肩胛骨向鼻尖、对侧髂嵴运动;②上肢:患者处于仰卧位,引导患侧肩关节进行内旋至外旋、伸展至屈曲、内收至外展的活动;③躯干上提:患者处于坐位,引导双侧上肢从双侧对称伸模式运动到屈模式。每天训练两次,每次20 min,连续治疗3个月。

1.2.2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互动式头针治疗。选取病灶同侧顶颞前、后斜线的上1/5、中2/5。常规消毒后,用0.30 mm×40 mm一次性不锈钢毫针,以头皮15°进针,针尖进入帽状腱膜下层,且阻力减少时,针身与头皮平行,刺入25~35 mm,高频捻转,约200次/min,留针30 min,每10 min捻转1次,2~3 min/次,隔日1次,互动式头针治疗时,同时进行PNF康复训练,连续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

1.3.1 临床疗效:于治疗3个月后,根据《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8]对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评估。显效:症状消失,上肢运动功能改善80%以上;有效:症状和上肢运动功能改善程度达到50%~80%;无效:症状和上肢运动功能改善不明显,低于50%;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3.2 Berg评分: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治疗3个月后根据Berg平衡量表[9]的评定方法,对患者进行Berg评分,总分56分,0~20分平衡功能差,21~40分有一定的平衡能力,41~56分平衡功能好,得分越低表示平衡功能越差。

1.3.3 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FMA)评分: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治疗3个月后,根据简式Fugl-Meyer量表[10]中患者完成运动的障碍程度,对患者进行FMA评分,共100分,其中上肢66分,下肢34分,分值越高表示活动功能越好。

1.3.4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巴氏指数(BI)评分: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治疗3个月后,根据巴氏指数量表[11],对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进行BI评分,总分100分,0~40分为重度依赖,41~60分为中度依赖,61~99分为轻度依赖;100分为无需依赖,得分越高表示独立生活能力越好。

1.3.5 不良反应情况:统计治疗期间患者出现胸闷、心悸、头晕、皮肤红肿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68%,高于对照组的7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治疗前后Berg评分比较 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治疗3个月后,两组Berg评分均依次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Berg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治疗前后FMA评分比较 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治疗3个月后,两组FMA评分均依次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FMA评分比较(分)

2.4 两组治疗前后BI评分比较 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治疗3个月后,两组BI评分均依次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BI评分比较(分)

2.5 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2%,对照组为14.60%,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情况比较[例(%)]

3 讨 论

痉挛性瘫痪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肌张力增高、浅反射减弱或消失、腱反射亢进,存在病理反射征等[12]。PNF康复技术是一种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可刺激机体感受器,促进机体内神经肌肉反应,目前临床上常用来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但治疗周期长、费用较高,治疗效果欠佳[13]。祖国医学[14]认为,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状态病机在于阴阳失衡,气血逆乱,或肝肾阴虚,筋脉失养,或致肝阳上亢,或气血不足,经脉不通,筋脉失养,致气血不能濡养四肢百骸,阳气不能温煦全身肌肉,而发为肢体痉挛拘急,应以平衡阴阳、活血通络法治疗。

互动式头针疗法有平衡阴阳,活血通络之效。互动式头针疗法中头针选取的顶颞前斜线和后斜线为机体气血和脏腑经络交汇之处,斜穿多条经脉,跨越足少阳、足太阳两条阳经,此阳经纵贯全身,可调节全身阳脉经气,针刺此部位可充分发挥调节阴阳、气血、脏腑的作用[15],且互动式头针在实施的同时进行PNF康复训练,突出其主动参与性,注重“守神调神”,可得气守气[16],从整体上促进机体阴阳平衡和经脉气血通畅,利于机体康复。互动式头针疗法可刺激患者的感觉、运动神经,调节神经反馈机制,促进运动功能和运动模式的建立,提高患者主动运动和肢体控制能力,改善平衡能力及运动功能,提高临床疗效[17-1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68%,高于对照组的73.17%;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Berg评分、FMA评分均依次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提示互动式头针能有效缓解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痉挛状态,提高平衡能力,改善运动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本研究还发现,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BI评分依次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治疗期间,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2%,对照组为14.6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析原因为:互动式头针疗法可刺激头皮穴区,增加大脑皮层血流量,改善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脑缺氧的状态,提高体内神经因子水平,激活脑神经细胞,修复受损神经元,提高神经元可塑性,从而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且互动式头针治疗对患者的刺激性小,不良副作用少,安全性较好。

综上,互动式头针能提高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体内神经因子水平,促进神经修复,缓解痉挛状态,改善平衡能力及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头针痉挛性互动式
针刺跷脉穴位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效果
初中美术课堂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
探讨头针联合体针对失眠患者的作用
无药无创纯手法调整痉挛性斜颈验案一则
针刺对中风痉挛性偏瘫研究进展
摭谈初中英语课堂互动式教学策略
卵巢囊肿蒂扭转螺旋CT联合多平面重建技术诊断价值分析
Prezi云存储互动式《大学英语》教学研究与数据分析
头针结合多功能神经康复诊疗系统治疗小儿脑瘫语言障碍42例
头针配合逍遥散加减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