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肠造屡术后使用造瘘袋护理观察
2021-01-15蒋衍
蒋 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北京 100045)
肠造瘘术为现如今临床常用的一种手术方法。其主要用于治疗肠坏死、肠穿孔、先天性直肠肛门畸形等等无法接受I期手术者而实施的暂时性粪便改道手术。其也为至于相关疾病以及挽救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方式。相较于成人肠瘤手术、小儿肠造瘘手术区别在于临时性。也就是说在完成该项手术后3-6个月,等到小儿的机体全面好转之后实施肠闭瘘,目的在于有效恢复患者的肠道功能。因为接受此项手术的人群年龄偏低,自护能力差。家长需要照料患儿。结合实际情况,本文全面探究小儿肠造瘘术后使用造瘘袋护理的有效性,现将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接受小儿肠造瘘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从患者的原发性疾病来看,先天性巨结肠者12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者11例、先天性高位无肛门者20例、,肠穿孔者20例、肠坏死者17例。在此其中男性51例,女性29例,患者均为出生后28 d以内的新生儿。
1.2 方法
1.2.1 造瘘口使用方法
本实验利用康乐保公司所生产的2115型造瘘袋对患者实施术后造瘘护理。有关护理产品均属于造瘘袋配套购置。造瘘袋使用方式为:首先利用浓度为0.9%的NS溶液对其造瘘口和四周皮肤消毒粉做好消毒、清洁。完成上述工作以后,利用棉球擦干。后在造瘘口以及四周皮肤撒入适当皮肤造口保护粉剂,停留2 min之后擦干。并在造瘘口皮肤位置涂抹皮肤保护膜依照造瘘口的相关规格剪出一块适当规格的造瘘口袋,粘贴在该位之中,按压处理7 min。后结合受试者自身情况,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处理工作[1]。倘若病患造瘘口位置存在溃疡,需要把溃疡粉涂抹于造瘘口以及四周。若其腹部平整度差,则要把防漏膏在患者的造瘘口凹陷位置和四周皮肤加以涂抹。
1.2.2 护理方法
(1)小儿家属心理护理干预
院内医务人员应当和小儿家属开展行之有效的交流工作。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以及委婉的态度,告知其肠造瘘的具体效用。完成此项手术后2-6个月内,小儿机体若达到转归标准以后,即可关闭造瘘口,此举能够恢复患者的肠道功能。
(2)小儿皮肤护理
儿童患者自身抵抗能力较差,因此在造口位置非常发生炎症反应针对于这种情况,院内医务人员在对患儿开展临床护理过程中可将经过适当加温的0.9%NS溶液或温开水对造瘘口周围皮肤加以清洁。需要注意的是,不得利用碱性液体完成该项工作,以免对造瘘口和四周皮肤造成刺激。
(3)手术后并发症,相关护理
第一、造口四周皮肤发炎与表皮脱落
针对于这种情况,利用传统意义上的涂抹氧化锌软膏以及覆盖凡士林纱布法无法全面规避排泄物针对于皮肤刺激。要想在根本上防止并发症出现,有必要做好造口皮肤护理工作。可以使用新式伤口敷料。比如说溃疡粉、康乐保造口粉以及皮肤保护膜等等实现皮肤覆盖,另外也要为小儿患者择取规格适宜的造口袋。倘若在市面上难以寻找到桂格适宜造口袋,可以查阅文献自己制作。另外值得说明的是,必须保证底盘和造口之间缝隙要小。
第二、造瘘口回缩
造瘘口回缩情况的出现主要因为固定于腹壁肠管缺少活动性或者肠系膜较紧而引发的造瘘口回缩。在开展袢式造瘘过程中,如果太早去掉固定管,也会引发回缩。回肠造口必须利用凸面底板加上腰带。上抬造口基底位置以方便收集排泄物。
第三、造瘘口狭窄
造瘘口狭窄的出现和术中不当操作存在相关性。在此情况之下,继而对肠管血液供应造成影响。针对于轻度狭窄的情况,可以利用扩张造瘘口的方法加以处理。倘若造瘘口梗阻严重,则可经过清洁回流灌肠法用以维持排便。有文献表明:利用自制的有机玻璃扩张器针对于肠造瘘患者实施肠造口和肛门同时扩肛治疗,可全面推进肠道蠕动功能恢复度。再关瘘以后,上肠段和下肠段蠕动能力有所加强。这种方法可以在根本上减少手术之后小肠结肠炎以及肠梗阻现象发生概率。
第四、造瘘口水肿
完成造瘘口手术之后大约7天左右可能发生水肿。具体表现为造口紧绷、肿胀、向上隆起、为淡红色、质地紧、半透明。若为轻度水肿,告知受试者注意卧床休养即可;倘若水肿严重,则要利用浓度为3%的氯化钠或者50%-硫酸镁予以湿敷,每日进行3次。
第五、造瘘口脱垂
所谓造瘘口脱垂,主要指的是造口位置肠袢突出身体之外,突出长度各不相同。在此其中又以袢式造瘘口为常见。相关文献表明:进行完毕袢式造口术之后,出现造瘘口脱水的概率高达37%左右。另有学者指出,造瘘口脱垂一般发生于活动性结肠肠段。比如说乙状结肠。针对于这种情况,在对患儿开展手术之前,必须择取适宜的手术方法。如果要对患者实施乙状结肠造瘘。可以尽可能把造口位置放在邻近降结肠部位。因为降结肠固定在左腹膜后腔之中,因此可降低造瘘口脱水现象发生。发生突出的肠管可表现为嵌顿、溃疡、出血、水肿等等不良症状。针对于此类情况,护士应当及时上报医生,以避免肠袢露出太久发生坏死。
2 结 果
本组内共计8例受试者发生了并发症,占总数的10.00%。患儿经针对性处理之后,均痊愈出院,受试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详细见表1.
表1 本组受试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3 讨 论
小儿肠造瘘术为当前临床较为常用的外科手术方法。相较于成年患者,接受肠造瘘术的小儿病患造瘘口位置和四周皮肤非常容易出现发炎、感染、水肿、出血等等不良症状。针对于此,合理利用造瘘袋可降低不良现象发生概率。
针对于小儿结肠造瘘术患者而言在手术之后2-3天内,为其使用适宜的造瘘袋,可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有效推进肠蠕动。
本组实验研究结果证实:共计8例受试者发生并发症,占总数的10%。经过对症化处理之后,所有患者痊愈出院。本实验所得出的相关结果和国内诸多文献相符[2]。
应用造瘘袋的优势在于以下几点:
第一、造瘘袋无需多次开放,其能够避免对于皮肤等机械性损害。
第二、造瘘袋为透明薄膜材质,可方便患儿家属以及护士时刻观察儿童造瘘肠管局部血运详情。
第三、造瘘袋的无纺布内衬共计4层,其能够规避口袋与皮肤直接摩擦。患儿应用之后舒适度良好,耐受度强。
值得说明的是,患者家属也应当学习一定造口护理知识。在小儿患者肠造瘘期间之内,有一些护理工作需要家属完成。当患者离院之后,家属针对于造口护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文献表明,父母双亲受教育水平与生活品质和接受肠造瘘手术的患者生活质量存在极大关联性。作为患者亲属,必须有效掌握行之有效的造口护理方式。于患者住院期间之内,家属们可以通过询问同类疾病患儿和家属以及护理人员的方式,获取相关知识。护士应当对家属开展1对1讲解。利用人体肠道口模型做好练习和示范。同时为其发放造口宣教手册。待小儿出院之后,护理人员和专业造口师应当对其开展定期化电话随访工作。耐心解答患者家属提出的各类问题,在有条件的情况之下,可开设造口门诊,以方便家属来院复诊咨询。
总而言之,利用有效方式全面强化小儿肠造瘘术后造袋护理力度,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提升临床应用成效,可促进患者疾病转归,因此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