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效果探究

2021-01-15徐宏杰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59期
关键词:髓内股骨出血量

徐宏杰

(江苏省睢宁县中医院,江苏 徐州 221200)

老年人身体机能差,容易发生骨质疏松从而增加股骨粗隆间骨折发病率,给患者生活带来严重影响。该病多集中于65岁以上老年人,治疗不及时可能致残、病死。而保守治疗时间久,患者长期卧床影响代谢水平、骨密度,肌肉萎缩,降低生活质量。随着临床治疗技术的提高,PFNA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治疗效果显著,住院时间短、出血量少,患者恢复时间短。本文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PFNA治疗效果展开分析。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时间:2019年1月~2020年1月;研究对象:我院收治的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30例;分组(随机数字表)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15例。

对照组:男7例,女8例,年龄66~86(平均:73.1±5.1)岁。分类:Ⅰ型4例、Ⅱ型3例、Ⅲ型6例、Ⅳ型2例。其中,合并高血压9例、糖尿病2例、冠心病4例。

研究组:男10例,女5例,年龄67~88(平均:74.6±5.8)岁。分类:Ⅰ型6例、Ⅱ型6例、Ⅲ型1例、Ⅳ型2例。其中,合并高血压7例、糖尿病4例、冠心病4例。30例患者临床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可比。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治疗:麻醉、仰卧。大转子下段性10 cm左右切口,露出股骨上端与股骨大转子,大转子下2 cm位置钻孔放入导针并定位,调节组合绞刀。在关节下方1 cm出置入动力髋螺纹钉。根据骨折类型选择适合的套筒接骨板,固定加压。

研究组:PFNA治疗方法:麻醉、仰卧,C臂X线机做闭合复位。大转子上端3 cm作切口,切口4 cm。大转子定点位置作进针点,导针进入髓腔扩髓后放入抗旋髓内钉主钉。C臂X线设备透视满足需求后放入导针,送至股骨颈中轴。定位精准后,准备螺旋刀片,刀片尖端于股骨头下1 cm。

1.3 评价指标

(1)对比两种治疗方法临床效果,分为显效(关节活动自由、没有疼痛感、生活自理)、有效(关节活动度约80%,轻微疼痛,生活能够自理)、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活动受限,疼痛严重)。(2)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愈合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3)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深静脉血栓、髋内翻、骨不连。

1.4 数据处理

2 结 果

2.1 治疗方法临床效果比较

研究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40%)(P<0.05),详见表1。

表1 治疗方法临床效果比较[n(%)]

2.2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研究组手术时间(95.68±16.22)、住院时间(18.67±2.13)、愈合时间(10.58±3.69)短于对照组(119.74±20.17、23.54±2.51、15.71±3.22)(P<0.05)。出血量少于(217.69±25.00)、切口长度(4.55±1.18)短于对照组(305.89±34.62、12.06±3.58)(P<0.05),详见表2。

2.3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总并发症发生率(20%)低于对照组(80%)(P<0.05),详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分组 n 手术时间(min) 住院时间(d) 愈合时间(周) 出血量(ml) 切口长度(cm)研究组 15 95.68±16.22 18.67±2.13 10.58±3.69 217.69±25.00 4.55±1.18对照组 15 119.74±20.17 23.54±2.51 15.71±3.22 305.89±34.62 12.06±3.58 t-3.60 5.73 4.06 8.00 7.72 P-0.00 0.00 0.00 0.00 0.00

表3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 论

股骨间粗隆骨折集中于老年人,老年机体水平低容易患骨质疏松症,合并慢性心、肺、内分泌系统疾病,免疫系统功能低,长期卧床容易引发不良反应[1]。内固定属于常见手术治疗方式,髓内钉固定稳固,适合应用在骨髓腔狭窄治疗中,创伤小、保证血液循环顺畅。髓内钉手术简单、无需外固定,有助于早期下床活动,促进机体康复。髓内钉作为中心固定能够减少弯曲应力,固定角度的螺栓促进股骨颈干角,防止旋转畸形,获得了良好反响[2]。

本研究中,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手术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PFNA优势:首先,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创伤小[3]。特别是耐受力差老年患者。其次,与人体生物力特点相同,属于中心型固定法,减轻骨折位置受力,恢复患肢。再次,该种手术方法可以直接打入,无需其他钻孔,使原有疏松的松质骨密集[4]。尽管该种治疗方法治疗效果明显,但也有限制,首先,胫骨比较精细,增加螺钉的插入困难性。其次,对后期护理要求严格,做好临床护理有助于避免不良反应[5]。再次,螺钉钻孔直径大,对骨质影响大,骨质疏松患者治疗效果不明显。最后,手术前做好准备阶段,加强护理,促进恢复。黄小顺在相关研究中对58例患者研究中得出:研究组出血量(218.4±26.7)ml、切口长度(4.7±1.1)cm、愈合时间(11.8±3.1)周均优于对照组(307.4±33.5、11.2±3.2、14.5±2.1)周(P<0.05),与本研究结果相似。吕华通过对72例患者研究发现,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以上两项研究均与本文研究相似。

综合分析,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效果显著,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恢复时间短。

猜你喜欢

髓内股骨出血量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分析对生产巨大儿的剖宫产产妇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缩宫素减少其出血量的效果
Multiloc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和倒置股骨髁LISS钛板治疗的临床观察
怀孕中期胎儿孤立型股骨短的临床意义
交锁髓内钉联合钢板在胫骨近端斜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DHS与AL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研究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