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开颅后颅窝血肿清除术与微创锥颅后颅窝血肿碎吸术对高血压后颅窝脑出血的清除效果观察
2021-01-15李成龙
李成龙
(龙川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广东 河源 517300)
高血压脑出血属于非损伤性脑出血的主要疾病类型,此病发病较急,无良好预后,需要对治疗时效性予以重视,因此治疗方法选择的过程中具有细致性,且要求较多[1]。此次研究比较开颅后颅窝血肿清除术与微创锥颅后颅窝血肿碎吸术对高血压后颅窝脑出血的清除效果,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60例高血压后颅窝脑出血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病例选取时间为2018年12月~2020年3月,60例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分别为30例。对照组中包含16例男性患者和14例女性患者,年龄最大者为74岁,年龄最小者为46岁,平均年龄(60.3±2.2)岁,平均病程时间为(10.8±2.2)h;观察组中男性/女性为15/15,年龄47~75岁,平均年龄(61.5±2.4)岁,平均病程时间为(11.2±2.4)h,比较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组间数据并未产生统计学意义,本次研究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签署同意书,且此次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和排除
纳入:入选患者经过诊断后均为高血压引发的后颅窝出血;入选患者均符合手术指征。
排除:排除由于其他因素引发的脑出血患者;排除患有精神病史患者;将出现糖尿病患者以及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排除,将出现代谢疾病患者予以排除。
1.3 方法
对照组选择开颅后颅窝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按照出血位置和情况采用骨窗位置,通过显微镜实施操作,吸除出血,而后通过电凝进行止血,予以有效冲洗,随后放置引流管。
观察组选择微创锥颅后颅窝血肿碎吸术进行治疗,对患者进行麻醉后依据出血位置实施手术,而后予以颅骨锥孔和穿刺,穿刺成功则出现落空感,随后抽除血肿,将血肿抽除2/5后和引流管连接,通过尿激酶对溶解血凝块注入,最后予以处理。
1.4 评估指标
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血肿清除率、住院时间、再出血发生率和死亡率;而后比较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用MBI(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评估其日常生活的能力,评分越高表示其日常生活能力越好,用FMA(运功功能)评分评估肢体功能,评分越高表示其肢体功能越好。
1.5 统计学分析
文中涉及的相关数据在进行计算以及整理时均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为再出血率和死亡率的数据表现形式,检验选择x2,相关指标以计量资料呈现,检验选择t值,如组间数据经对比后差异显著且P<0.05,说明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血肿清除率、住院时间、再出血发生率和死亡率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血肿清除率、住院时间、再出血发生率和死亡率经过统计对比,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血肿清除率、住院时间、再出血发生率和死亡率[n(%)]
2.2 FMA评分及MBI评分
两组患者的FMA评分及MBI评分在护理前进行比较后可知,组间数据并无显著差异,并未形成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FMA评分及MBI评分在护理后进行比较后可知,组间数据因P<0.05差异显著,形成统计学意义。结见表2。
表2 接受护理前后两组患者FMA评分及MBI评分的比较(分,)
表2 接受护理前后两组患者FMA评分及MBI评分的比较(分,)
组别 n FMA评分 MBI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30 16.47±2.1551.19±3.7431.32±6.0775.47±4.33对照组 30 16.55±2.1936.28±3.8831.38±6.1661.49±4.13 t值 1.258 21.163 1.208 16.447 P值 0.2369 0.000 0.347 0.000
3 讨 论
高血压脑出血在临床中较为常见,此病发病较急,对于患者而言并无良好预后,在进行临床治疗过程中需要充分清除其血肿,从而缓解血肿压迫现象,以免对神经系统产生影响,因此对于治疗的时效性提出了更高要求[2]。临床治疗方法较多,开颅后颅窝血肿清除术与微创锥颅后颅窝血肿碎吸术属于常用方式,开颅后颅窝血肿清除术具有较高的应用率,可将血肿快速清除,但是手术对患者而言具有较大创伤,为此首先了临床限制[3-4]。微创锥颅后颅窝血肿碎吸术对于患者不会产生较大的创伤,但是临床对其效果存在异议[5-6]。此次研究比对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微创锥颅后颅窝血肿碎吸术可提升血肿清除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患者再出血发生率和死亡率,同时可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表示可有效改善患者受损的神经。
综上所述,微创锥颅后颅窝血肿碎吸术对高血压后颅窝脑出血的清除效果较为显著,可将患者脑部供氧改善,说明此治疗方法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