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方性砷中毒的综合防治与研究
2021-01-15刘桂杰
刘桂杰
(梨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 四平 136500)
地方性砷中毒是典型的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可分为长期饮用高砷水及长期燃煤型砷中毒两种类型,严重危害了人们的生命健康[1]。因此,这一现象,引起了众多学者的高度重视,为全面做好我国地方性砷中毒的防治工作,有必要针对我国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拟定一套科学化、系统化及全面化为一体的防治对策,是作为现代化防治管理水平的必然发展趋势,该报道如下。
1 资料与防治策略
1.1 调查对象
回顾分析2018年8月截止到2019年8月期间对某地方126例砷中毒患者列为此次调查对象,126例包括男性76例、女性50例。纳入标准:均经临床相关检查明确符合砷中毒疾病标准、知情同意下自愿参与本次实验及通过疾病控制中心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排除标准:存在意识沟通障碍、中途不配合管理者。
1.2 地方性砷中毒致病原因
饮水含砷量(2)饮水年限(3)吸烟、饮酒(4)文化水平(5)行为方式
1.3地方性砷中毒健康影响因素
皮肤病变;(2)周围神经系统损伤;(3)致畸、致癌及致突变等远期危害。
1.4 地方性砷中毒预防工作
改换水源、饮水除砷,减少人群砷摄入量;(2)限制高砷煤炭的开采使用、减少砷化物向环境中的排放、改良炉灶以减少室内空气砷污染;(3)膳食中增加优质蛋白、多种维生素等营养素以加强营养;(4)采用巯基解毒剂加速排毒;(5)加强健康教育[2]。
1.5 地方性砷中毒治疗
(1)及时纠正脱水、维持电解质平衡(2)防治休克,保护脏器功能(3)10%硫代硫酸钠10 ml,静脉注射,以辅助砷排泄(4)皮肤或粘膜病损,可用2.5%二巯基丙醇油膏或地塞米松软膏。
1.6 观察指标
分析干预前、后砷中毒患者综合防治工作相关指标评分情况。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分析,并以百分比为计数资料,x2检验,()为计量资料,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干预前、后砷中毒患者综合防治综合调查分析情况(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砷中毒患者综合防治工作调查分析(n,,分)
表1 干预前、后砷中毒患者综合防治工作调查分析(n,,分)
干预阶段 例数(n) 环境砷监测 队伍建设 自我防护意识 排查病区及高砷区范围 药物与治疗干预前 126 94.26±3.58 96.31±2.01 92.67±3.36 94.85±3.62 93.69±4.15干预后 126 75.69±3.14 74.62±4.15 76.56±3.65 76.25±4.15 77.15±2.65 t值 - 6.259 7.629 8.016 8.125 8.269 P值 -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 论
近几年,随着我国工业化飞速发展,加上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重,促使每年发生地方性砷中毒的人数不断增加,其中慢性砷中毒的发病率相对较多,早期可表现为末梢神经炎,后期可发展为癌变的可能性,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为此,依据我国地方砷中毒实际现状,筛查出导致砷中毒的致病因素,是作为及早治疗及预防地方性砷中毒的重要环节[3]。
126例砷中毒患者中,饮水年限、文化水平是导致砷中毒的主要因素,其次为饮水含砷量、吸烟、饮酒及行为方式。通过综合干预后发现,环境砷监测、队伍建设、自我防护意识等综合防治工作评分情况均与干预前差距显著,P<0.05,总而言之,积极开展有关砷中毒防控工作,普及砷中毒健康知识、加强自身防护意识与应对能力,进而能够自觉配合治疗及疾病控制中心的普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