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文天祥一首诗的感悟

2021-01-15中日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柴枝楠图片提供

中老年保健 2021年1期
关键词:外邪文天祥医术

文/中日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 柴枝楠 图片提供/壹 图

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战斗中,全国各地医院的医护人员白衣执甲、逆行千里,一道驰援武汉,取得抗疫战斗初步胜利。北京协和医院国家援鄂医疗队走下抗疫战场后,来到中央电视台《经典咏流传》的舞台上,传唱了文天祥的《彭通伯卫和堂》诗篇。“人能保天和,于身为太平”名句,感人至深。

文天祥挥笔写下这一诗篇的背景是什么?在诗篇中文天祥是如何精辟地表现我国传统医学治病救人、抗击疫情的呢?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被誉为“宋末三杰”之一。他后期诗歌主要记述了抗元斗争的艰苦历程,都是气贯长虹、感人至深的名篇。千古绝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千百年来激励过成千上万为国家民族的利益、为正义事业而斗争的人们。这些诗歌表现了作者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忠愤慷慨,苍凉悲壮,堪称诗史。

文天祥长期在朝廷做官,认识了很多医术高超的医生,彭通伯就是其中一位,卫和堂是彭通伯坐诊的地方。文天祥生活在战乱年代,民不聊生,疫病横行。他看到百姓不仅身陷战乱,还受另一种疾苦即疫病流行的困扰痛苦不堪。当人的身体一旦守护不够,就会“外邪奸其间,甚于寇抢攘”,即风、寒、暑、湿、燥、火这些外邪致病比敌寇入侵肆虐成灾更可怕。他看到另一支“军队”作战,即中医悬壶济世,救民于水火之中。其中中医急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文天祥看到彭通伯高超的医术不仅能治病还能够理身。医生用药讲究君臣佐使,犹如排兵布阵。想到医术就和理国之方略一样。出于对中医急诊的认识和对医生的尊敬,于是700 多年前,文天祥挥笔写下《彭通伯卫和堂》:

理身如理国,用药如用兵。

人能保天和,于身为太平。

外邪奸其间,甚于寇抢攘。

守护一不谨,乘间敌益勍。

古有黄帝书,犹今六韬经。

悍夫命雄喙,仁将资参苓。

羽衣为其徒,识破阴阳争。

指授别生死,铮然震能名。

道家摄铅汞,肤腠如重扃。

到头关键密,六气无敢婴。

君方建旗鼓,不敢走且惊。

他时櫜吾弓,闭门读黄庭。

诗中文天祥指出从《黄帝内经》就有的治病经验,结合当时的《六韬经》,中医敬佑和救护生命,使我们的民族繁衍生息。由此可见中医急诊医学在中华文明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这次新冠疫情中,中、西医抗疫的显著成绩在社会公众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接下来的篇章中,我们将对中医药抗疫和中医药在急诊医学中的贡献、中国古代急诊医学概况、古代急救技术的发展和成就、现代中医急诊发展等做简要介绍,敬请期待。

猜你喜欢

外邪文天祥医术
基于计算机仿真探讨外邪袭表的影响因素
正气文天祥
干眼环境病因及中医外邪属性的理论探讨
正气文天祥
正气文天祥
正气文天祥
浅谈基层中医服务工作的开展
从“外邪”探析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药防治
中国古老的神奇医术
论医术与医德的“轻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