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

2021-01-14欧永军

民族文汇 2021年10期
关键词:文言文阅读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欧永军

摘 要:语文学习中,文言文的篇幅占据大部分,贯穿了小学,初中,高中的语文学习,同时文言文也是国学文化的传承,映射了中国数千年的优秀文学。对于初中生来说,这个阶段是小学基础和高中发展的衔接,文言文的阅读理解需要加强,为高中的学习做铺垫,本文围绕如何有效巩固或者提高初中文言文阅读进行探讨,深入挖掘有效合理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阅读教学

一、引言

初中阶段作为小学基础阶段的衔接,学习的难度和深度都需要进行加强。在主要学科中,语文学习是对于学生影响较为深远的一门学科,所以在各项的改革措施中需要重视语文科目教学方式的改善,结合实际需要进行设计。文言文在语文的课文中占据较为重要部分,而能选进课本的文言文篇章也是国学经典著作,所以初中语文中文言文教学上需要更有效,让学生真正读懂课文并喜欢上这些篇章,这不仅能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有重要的影响。文言文的学习首先需要激发学生对于此类型文章的喜爱和认同,其次需要对学生文言文“语感”及“文学素养”进行巩固加强。

二、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篇章的兴趣

主动学习,是任何一种学习方式都无法替代的,学生可以主动的去接受课堂知识,主动完成练习,并且延伸自己所学内容。而兴趣是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推动力。所以在面对复杂而难懂的文言文时,如果可以激发学生兴趣,那么对于学生的文言文阅读会有非常明显的帮助。

第一种引起学生兴趣的方式可以从文章的背景知识展开讲解。导入时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文言文篇章的语言理解和如今的白话文有一定的差距,如果直接从文章意思理解入手,那么学生容易因难度而困扰,在第一步就放弃了对这篇文章的喜爱。以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课文《周亚夫军细柳》为例,这篇主要介绍了汉文帝到周亚夫细柳军营慰问士兵的事迹,节选自《史记》。讲解这篇文章的时候可以先从背景出发,介绍周亚夫的生平事迹以及与汉文帝的主要关系,通过历史事件的介绍让学生对汉文帝及周亚夫产生兴趣,再回到本篇课文讲解在细柳营中发生了何事。如此讲解从浅入深,从易至难,让学生逐步培养对这篇文章的兴趣,激发学生了解周亚夫或者汉文帝的渴望。其次在课后也可以让学生去收集关于汉文帝或是周亚夫的事迹作为分享,学生对这两位历史人物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第二种激发学生对于文言文的喜爱可以从课堂角色扮演为切入点。文言文的篇章大多以叙事为主,上面提到的《周亚夫军细柳》中有周亚夫,士兵,汉文帝等人,在课堂学习中可以找不同学生进行角色模拟,增加学生对于文中事件的了解,而在八年级语文课本《愚公移山》中,也出现愚公,愚公妻子,河曲智叟等,课上可以让学生对人物事件进行表演,在最后一段出现的山神和天帝的描述中省略了对话内容,这里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进行创造,让课堂更加生动,学生对于文章的兴趣也会有较大的提升。

三、培养学生阅读语感和文学素养

兴趣虽然是带领学生学习的导师,但是在兴趣的作用下,如果学生无法理解文章内容,最终也会逐渐磨灭学生对于文章的热爱。文言文教学也应该是文学作品的教学,其文学性主要体现在文本的分析上[2]。所以不论通过何种方式引起学生对于文章的兴趣,最终都要回归到课文内容理解上。让学生真正读懂文言文才能体现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的提升。文学能力的提升和兴趣导向是相辅相成的,都需要投入同样的关注度。相比于兴趣的提升,文学素养的积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最终的效果却是深远而长久的。所以文言文的学习不仅需要凭着一腔热情去阅读文章,更需要的提高文言文语感,在日常中进行文学积累,提高文学素养。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在使用和意思上面都有一定的区别,所以在日常讲课中,教师需要有意识的让学生进行整理归纳,如文言文中常见的“虚词”,“句式结构”及“同义复词”等。这种归纳整理的习惯学生可以一直延续到高中的文言文阅读中,为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富贵不能淫》篇中使用了较多的虚词:哉、乎、也等,这些词在不同篇章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所以学生可以用专门的笔记本进行记录,补充常见虚词,并注明意思,进行积累背诵。教师也需要定期对学生的整理进行检测,或是成立学习小组进行检测和交流,提高学生对于文学基本常识的掌握。

文言文语感的培养其实和英语语感培养是同出一辙。文言文虽然是汉语文字,但是表达方式和理解与现代汉语都有出入,对于初中生来说,学习文言文也是学习一门语言,那么学习语言关键点就是培养语感,锻炼断句分层的能力。文言文的语感培养可以让学生对课文进行有节奏有韵律的朗读,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小石潭记》中描述潭底:全石以为底……为坻,为屿,为嵁,为岩。读这句时,四个“为”字分别描绘了潭底景象,这里就需有节奏的进行朗读划分,体会行文层次。文言文作为传统文化,语言的表达是优美而有内涵的,所以在文言文的教学中不应一直强调文章翻译,更多是侧重让学生去领悟古文的美好,通过熟读培养语感,然后在老师的辅导下進行文章翻译理解,最后再对文章重点文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从根本帮助学生去理解领悟文言文内容。当然,语感的培养仅靠课内的文章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学生重视课外阅读,不断丰富自己阅读内容,不断提高自己阅读能力。

总结

文言文的表达和理解都不同于现代汉语,所以在教授方法上也不能完全遵循普通文章的教学模式,通过以上论述,兴趣是学习的导师,文言文的学习也不例外。要求学生完成文章的学习之前,首先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不同的方法让学生有自发去研究的文章的动力。不过文言文的篇章难度在初中语文的学习中也属于较难范畴,所以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也要通过不断的练习和讲解提高学生基础文学能力和阅读语感,让学生不因难度而放。以兴趣为导向,以阅读能力提高为目标,深入进行文言文教学改革,为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五步文言文教学法—浅析文言文教学[J]. 闫子琪. 备课导航. 2016(06)

[2] 让文言文教学灵动飞扬—文言文的学科属性及教学思考[J]. 杨梅;陈洁波. 语文学刊. 2014(05)

猜你喜欢

文言文阅读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因“体”而读整体观照
畅游文言王国,感受古文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