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课程统整路径的新思考

2021-01-14蒋桂平

民族文汇 2021年10期
关键词:教学要点双减教学策略

蒋桂平

摘 要: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课堂教学需要进一步发展,教师需要常规的教学方式进行合理优化,构建综合性、立体化的教学体系,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并拓展学生思维宽度,这也是课程统整教学的目的。语文教师必须以学生为教学核心,重视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更多的引导性学习内容,完善学生的学习路径,并强化课后学习体系的构建,使学生无论在课上,还是课下都能获得良好的培养,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成效。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程统整;教学要点;教学策略

一、导语

课程统整通俗的来讲就是把两个不同的元素,融合在一起,实现相互促进的效果。应用在语文教学中,就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不同类型的教学活动,比如合作教学、情境教学等模式与语文教材进行有效结合。将传统的教学理念进行修正,通过加强不同元素的融合,改变传统课堂的机械化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立体的学习中获得探索的空间,积极拓展自身的学习宽度,并且能够从拓展资源中汲取养分,锻炼自身的语文学科思维。这也是现代教学理念中,多元化教学的一种形式。

二、小学语文课程统整的教学要点

(一)突出学生的核心地位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越来越强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在语文课程统整中,教师想要提高教学有效性,首先教师需要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基础,鼓励学生成为课堂中的小主人,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改变严肃的教学氛围。学生得到了展示自己的空间,就会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学生可接受的教育范围就会扩大。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解放学生,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冲破思想上的束缚,帮助学生减轻学习负担和学习压力,积极努力的参与到课程统整的教学活动中,通过亲身体验更加深刻理解和记忆所学的知识内容。

(二)完成教学模式的创新

现在的小学生们在上课时往往不愿意去思考除了老师讲的知识之外的其他问题,不愿意去拓展思维和实践运用、独立的思考问题,这跟中国的教育体制是脱离不了关系的,很多教师在讲解语文知识的时候,忽略了学生的想法,让学生没有独自思考的空间。教师应在课程统整教学设计中,结合新颖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自主思考,增强学生的內心感受。通过有效的教学创新,锻炼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把单一的知识教学变成活跃的活动教学,结合多样化的教学路径,引导学生用内心去学习语文知识。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内心想法,来进行创新性的教学应用,并且能利用自己的思维进行一定的知识转化。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语文学习中,融入自身的感受,引导学生从字句到拓展延伸,完成深度学习的学习过程。

三、小学语文课程统整的教学策略

(一)结合多媒体技术创设阅读情境

情境创设是提升学习质量的重要方式,能够启发学生的阅读思维,同时也是教师完成课程统整的有效方式之一。在常规阅读教学指导中,教师只能按照文章内容进行语言讲解,这种方式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模拟场景,无法调动学生的听觉和感知,如果教师长期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容易导致学生对阅读变得冷漠和麻木,非常不利于教师进一步开展阅读教学。多媒体技术中包含着大量生动活泼的内容,是一种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式,通过新颖的视频、图片等方式,营造一些学生喜爱的情景,并且融入更多拓展的内容。教师应该充分挖掘网络教学资源,把教材上相对枯燥的文字,变成充满活力的动态景象,让学生在阅读中不断联想。举例来说,在《童年的水墨画》的教学中,单纯的文字描述,无法展示水墨画的优美。教师可以给学生带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通过影像设施把各种水墨画现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然后让学生们结合影片来阅读课文内容,领略水墨画的意境。多媒体技术将真实情境还原,使学生能够在视觉、听觉等感官刺激下阅读课文。学生通过课程统整的教学设计,对各种精美的水墨画形成了直观的感受,进而产生思想感情,更利于学生理解文章所描述的意境,相比较常规课堂上教师的语言解读,无疑提升了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一改之前课堂的沉闷气氛,实现了活力课堂的构建,改善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并且也能拓展教学的宽度,提升学生的知识储备,从深度和广度上实现课程统整目标。

(二)师生合作教学模式

教师拥有丰富知识,要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思考,与学生成为朋友和伙伴。创造高效,高质量的课堂是每个教师的责任,学生的心智尚未成熟,需要教师的引导,带领学生拨开迷雾探索真谛的领导者,应该鼓励学生展示自己,学生能在通过与教师的配合发现自身优势,建立自信心。教师需要优化教学设计,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从而促使学生把老师当作朋友,愿意接受教师的指导。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趣味的互动内容,并调动学生以更好的情绪投入到阅读过程中,用心完成学习任务。举例来说,在《司马光》的教学时,首先,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司马光砸缸相关故事的问题:同学们,有没有谁知道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呢?可以鼓励知道的同学展示一下自己,讲一讲故事的大概,学生的好奇心就会被调动起来,也可以提出趣味性的问题:老师的戒指掉到水缸里了,怎么才能捞出来呢?听到老师的互动内容,学生会感到轻松有趣。然后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时间,利用合作互动引导学生深入文章的情景中去,解析文章中的句子,整个段落的内容布置,以及文章的描述核心,让学生自己根据互动指引去体会文章,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到司马光的聪慧。结合师生合作提升教学深度,达到课程统整的目的。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双减背景下,语文教师需结合课程统整的理念,构建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和情境,帮助学生简化学习难点,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建立语文素养,从而完成教学改革的目标,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保驾护航。现代化、创新型的语文课堂,是提升语文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孙凤霞.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课程统整路径的新思考[J]. 语文教学通讯·C刊,2021(10):4-7.

[2]孔庆振.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程统整初探[J]. 课外语文(上),2016(3):73-73.

[3]许利利. 对小学语文课程统整的几点思考[J]. 课外语文(下),2016(7):18-18.

猜你喜欢

教学要点双减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童诗教学的基本取向
理性中的即兴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