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护理对眼底病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2021-01-14周粒明
周粒明
摘要:目的:研究细节护理用于眼底病的价值。方法:2020年1月-2021年1月本科接诊眼底病病患1500例,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采取细节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SAS评分等指标。结果:针对SDS和SAS评分,研究组分别是(35.42±3.17)分、(36.15±3.64)分,比对照组(46.28±4.29)分、(47.83±4.73)分,P<0.05。针对sf-36评分,研究组(87.31±3.69)分,比对照组(79.21±4.02)分高,P<0.05。结论:于眼底病中用细节护理,利于心态的改善,及生活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眼底病;生活质量;细节护理;心态
医院眼科中,眼底病十分常见,包含黄斑、视网膜和视盘等部位的基本,可损害患者身心健康,降低生活质量[1]。为此,医院有必要加强对眼底病病患进行早期干预的力度。本文选取1500名眼底病病患(2020年1月-2021年1月),旨在分析细节护理用于眼底病的价值,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20年1月-2021年1月本科接诊眼底病病患1500例,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女性750例,男性750例,年纪在40-75岁之间,平均(60.59±9.65)岁。对照组女性750例,男性750例,年纪在40-76岁之间,平均(60.97±9.43)岁。2组年纪等资料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常规护理:病情监测、检查协助、注意事项告知和用药干预等。研究组配合细节护理:(1)评估患者心态,注意观察患者情绪变化,积极安抚患者负性情绪。真诚对待患者,根据患者接受能力和年纪等,为其选择一个适宜的称呼,如:爷爷、奶奶等,以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消除患者对于医务人员的恐惧感。热情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诉求,帮助患者解决心理问题。尊重患者,理解患者,保护好患者隐私。为患者播放舒缓的乐曲,促使其身体放松。教会患者如何调整心态,包括深呼吸和冥想等。邀请治愈的眼底病病人现身说法,向患者分享治疗心得,以起到激励患者的作用。(2)营造温馨、舒适与整洁的病房环境,注意开窗通风,每次至少2次,每次30-60min。根据天气变化,调整室温至22-25℃,相对湿度至45-60%。保持室内光线的柔和,严格限制人员出入,以免影响患者休息。若条件允许,可在室内摆放盆栽,目的在于增添生机,提高患者生理舒适度。(3)向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如:一次性纸杯和热水等。若患者行动不便,可向其提供轮椅。若患者无家属陪伴,可安排专人全程陪伴其完成各项治疗及检查工作。保持地面整洁,无积水,以免患者滑倒。(4)要求患者食用清淡的饮食,多食用高维生素、高蛋白与高纤维的食物,禁食油炸、辛辣和刺激的食物。嘱患者少量多餐,多食用新鲜果蔬,多喝水。
1.3 评价指标
(1)用SDS和SAS量表评估2组干预后负性情绪:2个量表总分都是80。低于50分,无负性情绪;高于50分,有负性情绪,且评分越高,负性情绪就越严重。
(2)选择sf-36量表评估2组干预后生活质量,内容有总体健康、情感职能与生理功能等,总分100,评分越高,生活质量就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经SPSS20.0,t对计量资料( )检验,χ2对计数资料[n(%)]检验。若P<0.05,提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负性情绪分析
针对SDS和SAS评分,研究组比对照组低,P<0.05。如表1。
2.2 生活质量分析
针对sf-36评分,研究组(87.31±3.69)分,对照组(79.21±4.02)分。研究组比对照组高,t=7.1583,P<0.05。
3 讨论
临床上,眼底病十分常见,其患病群体以中老年人为主,病灶通常位于视盘与视网膜上,可引起视力下降等症状,若不积极干预,将会引起严重后果[2]。细节护理乃新兴的护理方法之一,涵盖以人为本理念,可从饮食、心理、环境与人性化服务等方面入手,向患者提供更加优质且专业化的护理服务,以消除其不良心理,促进康复进程,改善预后[3,4]。此研究,在SDS和SAS评分上,研究組比对照组低,P<0.05;在sf-36评分上,研究组比对照组高,P<0.05。
综上,眼底病用细节护理,利于生活质量的提升,及负性情绪的缓解,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1] 汤洁,朱晓恬. 深化细节护理对眼底病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1,21(7):367-368.
[2] 李欣蕊. 探讨细节护理对眼底病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母婴世界,2021(11):220.
[3] 陈秀芝. 深化细节护理对眼底病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养生保健指南,2020(20):182.
[4] 张培. 深化细节护理对眼底病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J]. 东方药膳,2020(8):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