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南自贸港新型走私犯罪防控机制研究

2021-01-14皮昊李雨泽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5期
关键词:在校大学生走私

皮昊 李雨泽

摘要:海南自贸港离岛免税政策的实施,给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比较典型的是利用离岛免税政策而实施的套代购走私违法犯罪问题,且这一问题正伴随着离岛免税政策的深入实施而呈现出不断扩张的趋势,具体表现在作案手法、资金流动、人群分布等方面。应当说,这一问题的发生是由于犯罪群体与缉私警力的失衡以及民众法律意识的淡薄等原因所导致,建议从构建事前事中事后“查打控”工作机制及加大套代购法律风险宣传力度等来加以防控。

关键词:离岛免税;套代购;走私;在校大学生;防控机制

为了促进海南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2011年国务院决定在海南省开展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政策试点。据资料统计,离岛免税政策实施以来,十年间销售总额接近1000亿元。激烈的行业竞争和巨大的利润诱惑导致利用离岛免税政策实施套代购违法犯罪案件数量激增。特别是2019年下半年以来,伴随着离岛免税购物政策调整实施,利用离岛免税政策组织套代购牟利的现象明显增多。放得开的前提是管得住,如何进一步打造海南免税购物品牌,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同时有效防范因离岛免税政策带来的走私违法犯罪风险,是海南自贸港建设过程中一个不能回避的重要议题。

一、海南离岛免税政策概述

(一)离岛免税的概念

所谓离岛免税政策,是指年满16周岁的国内外旅客,乘坐飞机、火车或者轮船前往海南岛以外的中国大陆地区(不包括离境),可享受限值、限量、限品种进口免税购物,在实施离岛免税政策的免税商店(以下称离岛免税店)内或经批准的网上销售窗口付款,在机场、火车站、港口码头指定区域提货离岛的税收优惠政策。1

(二)海南离岛免税政策与其他海购方式比较

毫无疑问,生活质量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极大地促进了居民对舶来品的需求。最早居民多通过出国旅游并个人随身携带的方式购买境外商品,但囿于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境内居民无法亲自前往境外购买,特别是疫情的肆虐,使得境外旅游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在此背景下,跨境电商与离岛免税的优势凸显,成为居民购买境外商品的主要考虑渠道。

相较于跨境电商而言,离岛免税有其特有的优势,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离岛免税的货源真实度更高,且纠纷解决更为方便。离岛免税的销售主体为线上线下的国企、央企免税店,且目前海南省仅存10家,一旦不幸买到假冒伪劣产品,维权是一件相对容易的事;而跨境电商的销售主体为一般主体,只要有资金即可以运作,特别是在网络平台鱼龙混杂的前提下,消费者往往面临维权成本高、“投诉无门”、反馈机制慢等困境。跨境纠纷毕竟和国内不同,一旦发生纠纷,其处理是一件非常纷繁芜杂的事,这也是现在大部分跨境电商的痛点所在。

第二,离岛免税的优惠力度更大。一方面,在进口环节增值税与消费税方面,海南离岛免税享受的是该类税收全免,而跨境电商则需要按照法定纳税额度的70%征收;另一方面,离岛免税店长期有三件八五折、部分商品八折的优惠,在节假日等还可享受三倍、五倍积分,积分可以在购买免税商品时充当现金使用,还会不定期发放各种优惠券、满减券等,折扣力度较大。

二、离岛免税政策下走私违法犯罪的现状

需要注意的是,按照正常的程序购买离岛免税商品并离岛,只要是不以营利为目的,即使购买免税品后送给亲朋好友也是正常的消費行为。而逃避海关监管实施的走私违法犯罪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四点:第一,提取免税品后,本人不离岛并将免税品带离隔离区或交付他人处置的;第二,提取免税品后,本人离岛但未按照规定将免税品携运离岛的;第三,提供虚假身份证件或者使用不符合规定身份证件购买免税品;第四,以营利为目的,出卖自己的购物额度为他人购买免税商品,通常我们把这类行为人称为“人头”,把组织利用他人购物额度购买免税品销售牟利这一行为称为“套购”,把套购“人头”的组织者称为“套购头目”。目前离岛免税套代购案件现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离岛免税政策下走私违法犯罪将长期存在

海南离岛免税不同于往来港澳口岸的证件式管理,其政策许可人群受众广,且进出岛行为属于正常人员往来流通行为,无法过多限制及干预。参与者地域、群体范围逐步扩大,由岛内闲散人员、从事微商、电商人员逐步扩展到学生、候鸟群体以及粤西、海南等地的农村地区人员。事实上,绝大多数走私活动都是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进行的,也很少遭到曝光。而政府几乎也没有什么办法根除走私,尤其是在大量人口愿意参与走私时。实际上,走私活动渗透到社会各个阶层,涉及到广泛的人群。2用罗伯特·哈迪(Robert Hardy)的话来说,“在所有职业当中,走私贻害最深。它使人类养成了狡猾、狡黠、欺骗和隐瞒的习性;它使人们偏离诚实和勤勉劳动的正确轨道”3

(二)离岛免税政策下走私违法犯罪手法不断演化升级

第一,经过12轮打击后,,套代购走私团伙反侦察意思加强。购物流程合规合法,集货环节则放在岛外,利用快递进行二次销售,案件查发难度以及建立证据链关联难度较大。第二,资金流向更为隐蔽。起初,走私团伙主要通过微信群、朋友圈等途径招募带货“人头”,在海口日月广场、三亚海棠湾免税城等地购买免税商品,或通过免税商城APP直接下单购买免税品,然后安排带货“人头”到海口新海港提货并乘船离岛。这一方式无论是在走私的查处还是证据的固定方面都极为便利,只需要根据账单进行核验即可;而现今“套购头目”往往提前将资金转给“人头”,“人头”再用资金套购免税商品。这一形式与日常的资金往来混杂在一起,以合法的转账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在查处过程中需要对日常资金往来和套购资金进行筛选排除,给查私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第三,专业水客资金的介入趋势明显,依据目前掌握的情况,深圳华强北一带团伙极有可能一次性组织大量人员,套代购走私足量货源。同时,海口海关缉私局还发现有部分走私分子主动到深圳某商城寻找商户推销海南离岛免税品的苗头,由此前等待客户下单“被动购买”转变为“主动推销”模式。

(三)在校大学生参与离岛免税套代购走私现象严重

根据有关部门案件侦办统计,发现海南部分高校沦为走私“人头”的重灾区,有的学生甚至是“套购头目”,引起大家高度关注。据省打私办利用反走私系统进行的大数据分析,截至2020年4月底,发现有两千余名在校大学生疑似参与套代购走私活动。参与学生多作为带货“人头”这一角色,处于走私链条中较为“底层”环节,但也有部分学生在此过程中充当“套购头目”的角色。

三、离岛免税政策下走私违法犯罪的成因

(一)犯罪群体与缉私警力的失衡

当某种犯罪在人们看来不可能对自己造成损害时,它的影响就不足以激发起对作案者的公共义愤。走私罪就是如此。与己无关的后果只给人留下一些极其淡薄的印象,因而人们看不出来走私对自己有什么损害,甚至还经常从中受惠。4换言之,走私罪由于无法直接侵害到个人利益,因此缺乏强烈的伦理违背性与道德谴责性,一般居民反而能够从中获得一定的利益。正是基于这样的错误认识,将套代购行为和走私犯罪联系起来往往难以被社会民众理解并接受。5同时,侦查走私的难度是众所周知的,因为国家没有足够的警察或海关官员随时随地查验所有活动和每一笔交易。6除此之外,针对离岛免税套代购走私的处罚也相对较轻,例如对普通的“人头”只是进行简单的训诫,并按照公告的要求实施三年限购政策;7而对于套代购的组织者,一般按照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定罪处罚。刑法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了三档刑期,最高可达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相较于立法者对经济秩序、有形利益、分配秩序等社会整体利益方面的高度重视甚至过度重视”8而言,司法者对其的刑罚资源的投入并没有相应的增长,相反,甚至还出现了刑罚轻缓化的趋势。9司法实践中的判例也印证了这一论断。10正是因为以上几点原因,导致犯罪群体的数量在不断上升,而缉私警力人数相对稳定,且不能通过无限制地增加缉私警力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方式加以控制。

(二)法律意识的淡薄

考虑到套代购走私的人头多为在校大学生、农村闲散人员等,前者由于心理不够成熟,缺乏应有的辨别能力和控制能力;后者多由于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更别说普法教育,导致对离岛免税套代购走私行为认识不足,有的甚至認为只是出让本人购物额度换取报酬不是违法犯罪行为。另一方面,受利益驱使,导致此类群体对离岛免税套代购走私活动法律后果认识不足,或者心存侥幸心理。通过所掌握供述分析,以在校大学生为例,其参与套代购走私,充当人头每次可获利400—700元不等。一些学生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困难,还有学生由于存在超前消费、攀比等不良消费习惯,因此极易受到高额报酬的吸引。

实际上,对于这类型为,2021年4月1日实施的《海南省反走私暂行条例》是有明确规定的,第十八条第二款规定,禁止违反国家和本省关于海南自由贸易港减免税进口货物、物品监管的有关规定,擅自将减免税进口货物、物品运输、携带、邮寄出岛销售牟利。《关于海南离岛免税购物政策的公告》第七条规定,对于倒卖、走私免税商品的个人,依法纳入信用纪录,并实行三年禁购政策;对于构成犯罪行为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离岛免税政策下走私违法犯罪的防控

(一)构建事前事中事后“查打控”工作机制

针对目前犯罪群体与缉私警力严重失衡,且不可能无限制地增加缉私警力这一矛盾,建议从“软件”与“硬件”两方面入手,构建事前事中事后“查打控”工作机制,具言措施如下:

第一,坚持情报主导警务。通过从海关监管数据、海南社管平台、公安数据系统等渠道集成各类离岛免税数据资源,搭建套代购走私案件侦查信息库数据库并与有关单位充分共享,以实现自动预警及可视化研判;并进一步强化阵地控制和秘密力量经营,从社会层面和网络渠道双管齐下培育秘密力量,拓宽举报套代购“水客”的途径,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及时向缉私部门反馈走私套代购信息。尽力实现对阵地、人力情报的掌控。

第二,坚持开展联合打击。在岛内与海口、三亚地方公安以及其他警种开展协同打击的基础上,将视野拓展到岛外。通过战区模式,以海口、湛江为主,联合深圳、广州、拱北等局建立统一用警机制,确保实现区域内集约化用警与精准用警。

第三,坚持一般预防与特殊预防相结合,对套代购行为人给予应有的处罚。如前所述,从刑罚适用上看,与立法上刑罚设置严苛形成对比,我国司法机关采取尽量轻判、尽量缓刑的态度,判决中还存在自首等法定量刑情节滥用的现象。一方面无法阻止行为人重新铤而走险;另一方面也不能起到规诫他人不要重蹈覆辙的警示作用。因此,建议提高罚金刑数额以提高犯罪成本。对此,可以参照国外立法,将作为罚金刑基数的“逃税数额”修改为“涉案数额”,以提高对离岛免税型走私犯罪中财产刑的威慑力。

(二)加大套代购法律风险宣传以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

通过所掌握供述分析,许多套代购“人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属于走私违法犯罪行为,甚至有部分司法工作者也对此存在疑惑。因此,对离岛免税套代购走私犯罪的评价不应该仅限于社会民众的角度,而更多应以国家立场进行分析,对于如何提升社会民众的认知度,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加大政府和媒体自身的宣传力度。针对社会闲散群体相对比较集中的农村、社区等区域及学校、厂矿等行业开展专题普法教育。在宣传内容方面,要结合现有的刑事判决,重点突出套代购行为给个人带来的负面影响,例如纳入诚信档案、构成犯罪的影响后代入党、从政等。第二,实施传统宣传与新媒体宣传双驱动的宣传模式。具言之,在港口、机场、免税店等地,通过张贴“行为加后果”的宣传公告,对离岛免税套代购者起到警示作用;同时,更多地运用微信、抖音、微博等新媒体推送离岛免税套代购的危害性。第三,督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一方面,进一步督促离岛免税商品经营主体落实其主体责任,在硬件上强化现场基础设施建设,在软件上建章立制,强化内部管理;另一方面,可以在离岛免税购物袋上印制相关宣传标语,或是制作宣传小卡片随离岛免税购物袋发放。针对离岛免税网上购物,可以以醒目的字体提醒消费者套代购属于违法犯罪行为。

[1] 作者简介:皮昊(1996—),男,湖南益陽人,海南大学法学院,法学硕士,主要从事刑法学研究。李雨泽(1997—),男,山东聊城人,海南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主要从事刑法学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海南省研究生创新科研课题:海南自贸港新型走私犯罪问题研究(Hys2020-05);海南自贸港涉税洗钱犯罪问题研究(Hys2020-1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注释:

参见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关于海南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政策的公告》,2020年第33号。

2 [美]艾伦·L·卡拉斯著:《走私  历史阴影中的隐秘交易》,李文远译,中国工人出版社2020年版,第23页。

3 Robert Hardy, Serious Cautions and Advice to All Concerned in Smugling: Setting Forth the Mischiefs Attendant Upon That Traffic;together with Some Exhortations to Patience and Contentment under the Difficulties and ties and Trials of Life (London,1818),转引自[美]艾伦·L·卡拉斯著:《走私  历史阴影中的隐秘交易》,李文远译,中国工人出版社2020年版,第23页。

4 [意]贝卡里亚著:《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第77页。

5 参见薛培、曹坚:《“化整为零”式海外代购走私犯罪的认定及法律适用》,《海关与经贸研究》2015年第6期,第89—90页。

6 [美]艾伦·L·卡拉斯著:《走私  历史阴影中的隐秘交易》,李文远译,中国工人出版社2020年版,第140页。

7 参见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关于海南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政策的公告》,2020年第33号。

8 白建军:《法律实证研究方法》,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367页。

9 参见宋建军:《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罪刑均衡实证研究》,《犯罪研究》2015年第1期,第30页。

0 以离岛免税型走私犯罪为例,通过北大法宝,以“离岛免税”为关键词检索到刑事案件6宗,分别是:(2020)琼02刑初68号;(2020)琼02刑初75号;(2020)琼02刑初53号;(2020)琼02刑初63号;(2020)琼02刑初52号;(2020)琼02刑初54号。六个案件全部适用缓刑,其中(2020)琼02刑初68号、(2020)琼02刑初53号、(2020)琼02刑初54号均以走私普通货物罪定罪,但免予刑事处罚。

猜你喜欢

在校大学生走私
在校大学生创业财务管理技能提升研究
在校大学生暴力犯罪心理预防机制的构建
地方院校在校大学生价值观发展状况实证研究
在校大学生创业与学业协调机制研究
智辨走私贩
浅谈在校大学生兼职权益侵权现象
寻找石像
走私走到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