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三家彝韵

2021-01-14高正达

大理文化 2021年12期
关键词:彝族

高正达

在巍山县大仓镇采访结束后,县融媒体中心副主任阿喆提议说:“忙碌奔波了一个星期,到大三家彝族村休闲半天再回下关吧。”采访组欣然应允。脱贫攻坚中,我曾经两次到过大三家彝族村,不过那时易地搬迁的新彝寨正在施工中,而且是带着采访任务,根本顾不上细细品味彝家民俗文化。

驱车从大仓镇向东山出发,蜿蜒的盘山路早已从原来的弹石路提升改造为柏油路,半个小时就到了大三家新彝寨的寨门。寨门虽然是新建成的,但仍保留着古老的彝寨风格。我在影视剧中看过,20世纪初,彝家山寨的寨门大多为四根大木柱顶起简易的木片“人”字顶。大三家新建的寨门门柱用钢混浇筑,门顶上用琉璃瓦取代了过去的木片,门柱门头彩绘着彝家装饰画,比过去头人家的门楼还要气派,显示出一种时代的发展变迁。

驶入寨门,寨子呈梯次而上。望着一院院篱笆墙、木栅栏围起的农家小院,同行的小凃感到十分新奇,迫不及待地要下车。阿喆提议,先到寨子上方的村民活动中心广场,在那里好停车,而且还有一个观景台,可以俯瞰彝寨全景。

到了停车场,那里已经停了十多辆车,应该是山下坝子里来的游客。广场上几名儿童在健身器材上玩得很开心,凉亭里几名老年人在悠闲自得地聊天。与其他少数民族村寨不同的是,这里的村民日常都穿着鲜艳的民族服装。从观景台鸟瞰,一院院农家小院依山就势而建,错落有致。每个小院子都没有围墙,而是用半人高的竹篱笆或木柵栏围着,有的用石头垒砌成半人高的矮墙,保持着山寨特有的风格。每一院农家小院的柴门一点也没有贫寒简陋的迹象,反而让人觉得是一种稀罕建筑。柴门前一条条石板路,曲径通幽,连接着“S”型水泥主干道,看起就像一幅“长藤结瓜”图。山寨周围有十多栋钢混小洋楼,像卫士一样护卫着寨子。小洋楼虽然墙体装饰都是彝族特色,但还是与整个寨子砖瓦结构的整体形象有着明显区别。阿喆解释说,整个新彝寨有82户,中间砖瓦结构的都是符合易地搬迁的农户,政府实行统一规划设计建筑,周边钢混小洋楼的十多户是后来的自愿随迁户,没有纳入整体规划。

极目远眺,整个巍山坝子尽收眼底,云雾下的村庄、田畴若隐若现;红河源从永建镇北边的群山中奔涌而下,在巍山坝子放慢脚步,九曲十八弯由北向南温柔前行,纵穿整个坝子,滋润着沿岸天造神奇的田园风光。

从广场步行下坡进入寨子,几个久居闹市的年轻人都忙着各自寻幽探秘去了。我和阿喆顺着主干道走,路边不规则的零星地都巧妙地设计成形状各异的绿化带,乔灌花草错落有致。不远处爬满牵牛花的木栅栏下,几名身着红绿相间、色彩鲜艳的彝族服饰的妇女,坐在一个大石条上一边飞针走线做着刺绣活,一边交头接耳切磋技艺,时不时会心一笑。两名同样穿着彝族刺绣服饰的小女孩在玩游戏。一条黑狗卷曲成草墩一样,忠实地守卫在主人旁。村道上刚走过一名牵着驮马的彝家汉子,接着一名打着黑色包头,披着披毡的牧羊老者赶羊而过。不远处,一名背着“长枪短炮”的摄影师不停地变换角度、按下快门,好一幅彝家田园牧歌图!等摄影师拍过瘾了,我便走过去与他攀谈起来。看着他穿着绣有“大理国际影会”字样的摄影马甲,以为他是大理人,也就毫不客气地说:“老师,你导演的这个场景太绝了。”

“不不不,这是纯自然的。真是可遇不可求啊!这次云南大理行真是不虚此行啊!”摄影师一边在液晶屏上回放作品,一边回答我,一点也不生气,还沉浸在刚才抢下美丽瞬间的喜悦中。

听摄影师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才知他不是大理人,同时,也为自己唐突不礼貌的问话而内疚,赶快道歉说:“对不起老师,我也是搞摄像的,刚才这种场景真的是可遇不可求,还以为是摆拍。”

摄影师是贵州贵阳人,专门拍摄少数民族题材,参加过大理国际影会组织到巍山琢木郎的采风活动。可惜那次是集体活动,时间仓促,也没带航拍器,这次是专门来补拍的。得知离琢木郎不远的大三家村是个保留了民族特色的新彝寨,特地从琢木郎赶到大三家村。摄影师感慨道:“很多地方的少数民族在融入时代大潮中或多或少都有些汉化了,这里的彝族还保留着本民族的生产生活特色,像这样原汁原味、弥漫着人间烟火气息的少数民族乡村生活场景已经不多见了,真是难能可贵。”

告别摄影师,我们走入石板小径,随机走入一户办民宿接待的村民家中。正房为两层砖木楼房,上层有走廊,下层有厦台。厦檐下全是雕龙画凤,双层厦插头雕成“二龙抢宝”,厦檐挂方雕有“双凤朝阳”。正房一共5个房间,中间一间是堂屋也是客厅,边房为卧室,每一间的窗户都是双面玻璃,玻璃中间是镂空木雕。房间门都开着,里面装修成标间,有卫生间。漏阁位置是一层房,作为灶房,装修要简单些。院子的木栅栏下用石头砌成花台,栽着山中的野花野草。由于主人不在家,我们不便久留,随即走出小院。

徜徉在石板小径上,欣赏着一院院农家小院,布局装修大同小异,但是柴门、院子栅栏却各有特色。院内有的栽着重楼,有的栽着彝家人喜爱的马缨花,也有种着青菜、小葱的,有的篱笆墙上爬着架豆、黄瓜。每一院的绿植各不相同,但都生机勃勃。小院里有个共同的特点是都有统一式样的太阳能洗澡间、水冲式卫生厕所。石板小径每隔一段就有一个牌子,标明“党员管理责任区”责任人。难怪村道干净整洁,路边绿化带就像农家菜园一样打理得井井有条。太阳能路灯的灯杆很特别,彩绘成红黑相间彝家图腾柱的图案。村道上不时遇到两三名来自山下的游人,悠闲自得地一边漫步,一边用手机拍照发朋友圈。劳作而归的彝家人都热情地与我们打招呼,诚邀我们到家里喝茶。步履匆匆急于办事的人也会微笑着点头打招呼。

巍山是南诏古国的发祥地,漫步在保护完好的巍山古城古街小巷,使人有一种穿越的浪漫。而步入大三家彝寨,则有种寻幽探秘、返璞归真、涤荡心灵之感。

基本游览完寨子,阿喆说:“去村民小组长家,请他带我们去民俗博物馆。”小组长一家正在吃午饭,他放下碗筷硬是热情地拉我们入座一起吃饭,得知我们刚在山下吃过了才有些遗憾地放手,马上到屋里拿出烟、茶、松子,招呼我们在厦台休息,才去继续吃饭。

喝了口茶,我到院子里转悠,正房家家都一样,好奇心使我想看看彝家灶房是什么样,便到漏阁房里。灶房里有两个灶台,一个柴火灶,另外一个灶台上摆着电饭煲、电磁炉。主人介绍说,平时做饭都用电,有客人或过节,菜品多才用柴火灶。灶房里弥漫着菜肴的香味,瞟一眼桌上的菜肴,一盘腊肉炒干菌子,一碗炒洋芋片、一盆清水蔓菁、一小碗火烧糊辣子蘸水,一碟彝家自做的蔓菁叶子咸菜。简单,但都是生态菜,虽然在山下刚吃过午饭,但还是勾起我的食欲。

我曾经采访过很多地方的彝族村寨,也吃过不少彝家饭,每一次不仅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一段美妙的回忆,彝家腊肉是最难忘的。彝家喂养的年猪习惯选择传统的老品种黑猪,不喂饲料,纯粮生态喂养,生长期长,肉质上乘。加上山区气候冷凉,腌制出来的腊肉香而不腻,不管存放多久都不变质,尽管外表颜色成了黄褐色,用刀切开时,仍然鲜艳。瘦肉鲜红,肥肉雪白。

灶房的隔壁是火塘房,既有朝外开的门,又有一道连着灶房的门,像个套间。四周靠墙是火塘铺,上面铺着羊毛毡,中间是一个大火塘。火塘里还有余火,煨着土罐茶。小组长端着碗走进来边吃边向我们介绍说:“彝族是崇尚火的民族,过去火塘都是设在中堂里,火塘常年不熄,墙壁、楼楞、楼板被熏得墨黑,烟尘沉积成岩浆一样顺着墙壁往下淌。在易地搬迁中,政府考虑到我们的民族习俗,特意设计了单独的火塘房,还设计了烟囱。客人來了,在火塘房里煨着土罐茶、吃着烧洋芋、喝着自酿的土酒,拉着家常话,那才叫自在。”

小组长叫凹开仪,曾经是村委会干部,退职后又担负起村民小组长的工作。吃完饭,凹开仪带我们去位于村口的游客接待中心,参观民俗博物馆。村口立着一块大青石,上面刻着“感恩石”,我驻足观看,和他了解后才得知,他们原先的老村子在山后,房屋破旧、地质灾害严重,交通不便不说,每逢下雨天晚上睡觉也提心吊胆的。如今搬迁出来,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块“感恩石”是为了表达彝家人搬迁住进新彝寨的感恩之心。

游客接待中心大门用两棵留有树杈、树皮的古树做门柱,茅草顶,标志牌写在竹篾小簸箕上,两边挂着红灯笼,显得古朴,具有山庄、休闲庄的风格。游客接待中心还没有正式启用,是当地政府在实施易地搬迁时,为以后发展乡村旅游而建设的公共基础设施。

凹开仪打开民俗博物馆,馆中央的玻璃橱窗内有彝族妇女蜡像,主要展示彝族刺绣。巍山彝族服饰是艺术与审美的完美结合,其服饰刺绣工艺精湛,图案之丰富绚丽,不得不令人惊叹彝族女子的心灵手巧。刺绣上各种花卉和鸟兽构成一幅绚丽多姿的服饰景观。她们对自然景物有独特的审美感悟力,并善于艺术地裁剪,自如地运用到刺绣装工艺中。在构思上,多蕴含吉祥如意、清吉平安、驱邪避恶、祈求幸福、健康长寿、追求完美、长生不老等意境和人文思想。

凹开仪让我猜一猜一套彝族服饰的价格是多少,我猜了几个数字,他一直摇头。看我猜不中,他才揭开谜底。由于纯手工刺绣,单是工时费就要好几千,一套普通的彝族刺绣装价值八千多元,精美豪华的新娘装要一万多元。他接着介绍,大三家搬到新彝村后,为了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政府组织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组织留守的妇女绣制彝族服装投入旅游市场,还帮助三户人家准备开办民宿接待。大多数村民与一家公司合作,在村外的集中养殖区养殖生态黑猪。这时我才恍然大悟,为什么每院农家小院里没有厩舍,院内院外看不到畜禽粪便,干净卫生,原来是人畜分居。

凹开仪接着介绍,在易地扶贫搬迁、乡村振兴政策的推动下,大三家正朝着以“精准扶贫+民族团结进步+乡村旅游”为抓手,着力打造“春天看花、夏天乘凉、秋天摘果、冬天吃杀猪饭”的彝族特色旅游村的目标迈进。2018年,大三家村被命名为巍山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建设巩固提升和脱贫攻坚“双推进”示范村;2019年底,被评为第二批云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20年,被列为大理州乡村振兴重点试点村。

边听凹开仪介绍边参观,馆里还有彝族农耕文化展示。有犁耙、手动石磨、马鞍、恪勒板(背柴草的背板)、纺车、草席架等农具;有升斗、等子、猪食槽、碗筷箩、饼模等生活用具。这些记录着彝家农耕文明的古老农具,对于出生于上个世纪的我,还能叫得出名,而90后的小凃等几个年轻同事都感到新奇,就像在看出土文物。

准备告别大三家,热情好客的凹开仪一直送我们到广场停车场。广场上正举办打歌,先前遇到的那位贵阳摄影师正在拍摄打歌。我还以为是什么节日,一问才知,是刚才被摄影师拍摄的几名彝族妇女得知摄影师远道而来,为了不给他留下遗憾,邀约在家的几名姐妹组织起一场小型打歌,为摄影师提供拍摄素材。

大三家的打歌与之前看过的彝族打歌有所不同,动作舒缓、优雅,歌声柔和,不像之前看到的另一种风格的彝族打歌,欢快、激烈、粗犷。问起凹开仪,他解释说,离大三家不远的千年古彝村琢木郎是南诏国皇族的后裔,宫廷遗风代代相传,渐渐辐射影响了整个东山,演变形成了东山彝族风格,与西山彝族有明显的的差别。东山彝族打歌节奏稳缓、含蓄抒情、古雅庄重,仍然保留着南诏古国宫廷歌舞的特征;西山打歌,节奏中速、动作热情洋溢、轻快、活泼,越到后面越激烈,在大刀舞中,有种古战场的气氛。东山彝族是皇族后裔,服饰五彩缤纷、艳若锦簇,西山彝族是庶民的后代,服饰以蓝、黑、白相间,只有在袖口才有刺绣,古朴大方。

下山途中,同事小凃在车里还意犹未尽。大家都表示等大三家的旅游接待户正式开业接待游客,要利用假期邀约两三个闺蜜到大三家住上几天,吃彝家饭、干彝家活,听鸡鸣狗吠,与彝家人打歌狂欢,放牧身心,涤荡心灵,那才叫享受惬意生活。我则在想世代居住深山的大三家,在伟大的时代变迁中,走出深山,不仅生产生活发生了巨变,观念也逐步与山下接轨。相信在乡村振兴中,大三家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猜你喜欢

彝族
四川彝族传统民间长诗鸟瞰
浅谈瓦房彝族山歌传承和发展
彝族传统摔跤赛事与凉山彝族自治州发展耦合研究
从“达体舞”浅谈彝族舞蹈时代发展
彝族民歌在地方高校艺术教育中的传承
彝族传统服饰与现代创新设计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楚雄 中国彝族文化大观园
温浩东 彝族传统服饰的守护者
十只金鸡(彝族民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