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最是书香能致远

2021-01-14杨安宜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21年48期
关键词:黄花梨广度书香

杨安宜

文题呈现

书香,是生命永恒的香味。把读书作为生活的常态,是一种很好的习惯。书在左右,或信手闲翻,或倾心细读,或一笑看过,或反复品赏,芬芳盈口,满心余香。所得的,都是生命的真意趣,大滋味。

请以“书香”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写作引导

一、确定立意

“书香”,表面含义是书本散发出的淡淡墨香,实际上指的是阅读带给我们的各种知识、思想以及感悟等。“书香,是生命永恒的香味”“所得的,都是生命的真意趣,大滋味”等内容也告诉我们,本文题可以写书中蕴含的意趣和道理、读书对人的作用等。

二、选择文体

“书香”这一话题可以写记叙文,叙述自己成长过程中的读书经历,与书之间的趣事、难忘的事,或抒发对书籍、对阅读的喜爱和感激之情;可以写议论文,从不同的角度阐明书对人的重要性以及阅读带给人的积极影响等。当然,也可以尝试写读后感,通过介绍某一本书,结合其中的具体内容来浅谈这本书带给自己的启发。

三、写作期待

从古至今,有不少文人志士赞美读书的妙处,而作为青少年的我们正站在人生的起点上,更应该多读书,在阅读中成长,在阅读中前行,增加自己的人生高度和广度。希望同学们能从心出发,展示出自己独特、丰富的阅读世界。

下水作文

她的黄花梨

黄花梨又名降香黄檀,木质坚实,花纹漂亮。她的家里有一件传家宝,一个黄花梨大书柜,古色古香,她打小就喜欢。

她也有一般孩子常有的虚荣心。小朋友们在一块儿总是爱比谁的裙子更好看,谁的玩具是新款,而这些她都没有,于是她邀请大家来观赏属于她的黄花梨,瞻仰里面整套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和《辞海》。“你都读过吗?”他们问。“当然。”她答。大家发出阵阵惊叹,她的耳朵却在发烧。那天,她把小朋友们送走后,盯着黄花梨书柜哭了很久。后来她开始往里面塞些她能读得懂的书,有《小王子》,还有《窗边的小豆豆》。那些花花绿绿的封面混在大部分书里面显得格格不入,可她看着开心,书沾了黄花梨的香气,她读的时候也会感到很踏实。

她最爱打开书柜门时那扑鼻而来的木香,好闻极了。里面原本摆着的那些颜色绚丽的书已经被收进了大纸箱,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名著和散文,古今中外,也算齐全,一眼望过去,整齐又素净。当她翻完这些书,已经过了三年。她的确变得与众不同了,她的身上多了属于文人的惆怅与清高。她对于自己的这份气质是满意的,可对自己的成绩却不满意。中学时期的她偏科严重,虽然语文成绩很好,但数学于她而言简直就像噩梦,她也曾尝试努力,却总以失败告终,渐渐地便想要放弃了。直到有一天,她偶然读到席慕蓉的《几何惊梦》,其中一句话让她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共情:“那滋味很不好受,老师在台上滔滔不绝,同学在台下听得兴味盎然,只有我一个人怔怔地坐着,面前摆了一本天书。”说的不正是自己吗?这种同病相怜的感觉消解了她心中的郁闷,她突然感觉自己并不孤独,或许世间千千万万的人都有着与自己同样的烦恼,既然如此,又有什么可害怕的呢?此后,她依然偏科,但至少懂得了扬长避短,懂得了尝试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再后来,她接触黄花梨的时间变少了,她去了省外读大学,但这并不影响她品味书香。近现代文学课上,大家的阅读量让她深感震惊,那些她没有读懂的书,别人却已读了不下十遍。她翻阅《四世同堂》《子夜》《白鹿原》……她把自己埋在图书馆,从清晨到傍晚,她惊讶地发现,原来文字的美不仅是风花雪月,还有赤裸裸的真实,原来书的香不仅来自于油墨和木材,还来自于无数人在深夜流下的泪。

她还学会了读游记,读到哪儿就走到哪儿。她捧着一本《在路上,国道318》一路向西,去荒凉的地方看巍峨的雪山,去热闹的地方进幽静的寺庙,坐在大殿门口喝酥油茶,像一个长久以来就在的守门人一样,观看着那些蜂拥而至又遽然散去的人群。有一天,她突然想到,天地与人,为人和为文,都是在荒凉上繁衍起来的茂盛,正如她的黄花梨,在她幼时也曾数年无人问津,可现在,它不也正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吗?

黄花梨不仅是一种木材,还是一味药材,它将不太浓烈的木香附在书的身上,医好了她的“心病”,普度了她的人生。它始终静静立在那里,微笑地看着她收获的全部欢喜,那是它早已知道的,早已安排好的。

教师自评

本文以“她”的口吻来写,实则是我在整理自己的过去。我常想:书对我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是炎炎盛夏中的一根冰棒,是寒冬腊月里的一杯姜茶,它给予我的东西总是恰逢其时。每一次与书的作者进行灵魂拥抱,每一次因书的力荐而远行,都是“书香”在为我引路。“黄花梨”是书的载体,引出了书的“香”,当然,书并不是因为“黄花梨”才香,只是“黄花梨”为我开了门,我才有机会嗅到那深入骨髓的馥郁芬芳。

学生习作

阅读的三个“度”

◎佟昕瑶

阅读有多重要呢?从小到大,老师和家长一再强调要多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确实,看看身边,人与人的气质是有明显差别的。而这种差别很大程度上正是阅读造成的。阅读的“态度”“深度”与“广度”在无形中划出一条界线,区分出人与人之间的不同。

阅读能否提升自我,第一便要看态度。你若真爱书,去别人家玩时必会对着书架欣赏一番,若遇到好书便会主动借来看,而不是将阅读当成任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用心去读书,不走马观花,才能有所收获。别忘了,片面追求速度的阅读等于浪费时间,这是最忌讳的。

有了“態度”,还要有“深度”。坚持阅读的人成绩一般不会太差。为什么要说“一般”呢?因为有的人读错了书。你正在读的书真的有益吗?它能给你带来多少帮助呢?有的人读《宋词》,有的人却对着不切实际的网络小说流口水。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网络小说都没有价值,只是说有很多人没有分辨能力,沉浸于脱离现实、无聊透顶的东西中;也不是每个人都得看《时间简史》,只是说你所选择的书至少要有一定的“品位”。中学生的自由阅读时间本就不多,更应多读中外名家作品,没营养的读物应果断放弃。而且阅读要有所专攻,比如深入了解某位作家或深入探究某种文体,或是深入某本书中,一定要避免读得杂却没有收获。

阅读达到了应有的“深度”后,就该追求“广度”了。阅读时要打破舒适圈,读的书不能局限于某一种体裁,这点可以根据自己写作的情况来调整:如果写不好抒情的作文,就要挑林清玄等名家的散文来看;如果作文缺乏想象力,就要多读小说;中国文学读多了,也应汲取一些外国作品的精华,不仅可以调剂口味,还能从中得到新的感悟。总之,扩大阅读面对我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伤仲永》中,方仲永有过人的天资,却因不读书而泯然众人;《孙权劝学》中,武将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开始阅读,之后被鲁肃夸奖“非复吴下阿蒙”。由此可见,我们不仅要学会阅读,还要坚持阅读,热爱阅读,“握紧”阅读的三个“度”,让书香伴我们成长。

(广东广州市华商外语实验学校)

点评

作文从读书的“态度”“深度”和“广度”三个方面生发议论,阐明了书怎样读才更能发挥其价值。“态度”决定了阅读的效率,“深度”决定了阅读能否有收获,“广度”决定了眼界,并有助于提高一个人的写作水平。本文语言流畅自然,态度鲜明,结构清晰,值得赞扬。

猜你喜欢

黄花梨广度书香
遭雷击的黄花梨
墨韵书香
黄花梨芝仙祝寿纹翘头案苏富比拍出35.28万英镑
墨韵书香
海南黄花梨
中学编程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黄花梨:因“鬼脸”而名贵
追求思考的深度与广度
浅析小学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
政治课堂提问技巧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