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大学生家校联合育人机制探究

2021-01-14何嵘珍

现代商贸工业 2021年2期
关键词:家校育人家长

摘 要:以地方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观察访谈法、查阅文献等方式对地方高校家校联合育人机制进行了探究,分析了家校联合育人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家庭和学校两个方面对家校联合育人工作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地方高校;家校联合;育人机制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02.036

家校联合育人也称为家校合作,是一个复杂的概念,目前学术界尚未有明确的定义。笔者认为,教育从古至今都不单单是学校一方的行为,是学校和家庭“以学生为本”为出发点,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所产生的教育合力,家长和学校老师的地位是平等的,合作双方通过沟通了解学生状况,相互学习管理学生经验,彼此指导以达到学生的进步为目的。鉴于此,笔者将以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家校联合育人工作为例,分析家校联合育人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对应的建议,从而提升高校家校联合育人工作效率。

一直以來,大学生接受常规教育活动主要是在以学校为主体的物理空间中开展的,智育和德育都是在学校、班级、课堂这种特定环境中进行,使学校对于学生的培养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越来越多的家长和高校管理者意识到学生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学校和家长的共同教育,加强此家校联合育人可以使学校、家庭的教育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并形成学校和家庭教育合力,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1 家校联合育人工作现状

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属于地方独立学院,家校联合育人机制在该校运行已有6年,且为该校财经政法系的一系一特色,家校联合育人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发展已初见成效。

1.1 系内成立家校联合育人管理小组

湖北工程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制定一套办法,成立家校联合育人管理小组,系党总支书记统筹管理各项家校联合育人工作,抽调专人专职工作,针对学生情况任课老师和班主任可以随时和家长进行沟通。垂直化的家校联合育人工作架构实现了有限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了学生管理的工作效率。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良好的家校育人互动让学校和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相关情况,促进了学业完成,保障了学生身心健康。

1.2 家校联合育人网络体系的建立

新生报到注册之际借助网络为家长建立QQ、微信联系群,让家长及时加入其中时时了解学生在校动态,家长可以借助关注本系微信公众号从而了解学校相关教学的动态。通过QQ和微信群的方式,建立了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有效沟通渠道,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可以让家长及时了解自己的孩子学习情况。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校与家长联系的沟通成本。本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该校通过家校联合育人网络体系不仅准确、全面的收集学生相关信息,而且还及时的将准确的防疫信息发布给学生和家长,把握舆论导向,稳定学生和家长的情绪,在家长和学生之中取得良好的反响。

1.3 传统的家校联合育人方式依旧保持

为了保证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及时交流,还沿用了传统的家校联合育人联系方式——电话联系。电话沟通不仅能保证家校双方及时交流有效信息,而且更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的管理,同时增进了学校与家长的相互信任,提升了教学效果,保障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目的。

2 家校联合育人工作存在的问题

学校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场所,对于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生活技能的培养是不容忽视的,学校教育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让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不能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状况,不能对每一个学生进行因材施教。

2.1 学校方面

2.1.1 教师对于家校联合育人工作参与度不高

经过走访学生和教师,深入访谈后发现,虽然在疫情期间大多数教师能够理解并认识到家校联合育人工作的重要性,但仍有少部分教师认为家校联合育人不是特别的重要,特别是在实际工作中部分教师虽然认为家校联合育人非常重要,但是实际工作中与家长沟通不积极,出现怠慢情绪。该校是一所以教学为主的院校,一直以来教师承担了大量的教学工作,教师在日常工作之余还要承担备课、毕业论文指导、指导学生参加各项学科竞赛、教学大纲的编修等,因此牺牲了教师不少陪伴家人孩子的时间。在没有硬性要求之下,教师在处理家校联合育人工作中容易出现懈怠的情绪。另外,教师由于工作性质,所带班级很多,不可能留意到每一位学生的情况,因此也没有办法和每一位家长都保持良好的联系。

2.1.2 部分教师家校联合育人经验不足

该校近几年新入职教师大多都参与家校联合育人工作中,这些新教师由于缺乏相关学生工作理论经验导致与家长沟通不顺畅,教师不能将自己所擅长教育学生的观点和方法运用于实际的家校联合育人工作中,造成家长对学校的不信任。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每学期都举行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辅导员技能的培训,但鲜有关于家校联合育人的培训。由于教师缺乏相关家校联合育人的培训,无法保障学校和家长之间良好的互动关系,在一定程度限制了育人工作效率。

2.2 家庭方面

2.2.1 家长对于家校联合育人认知单一

经过走访教师和家长,深入访谈后发现80%的家长认为家校联合育人工作首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其次是约束学生行为习惯。家长和教师在联合育人工作中聊得最多话题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其次是其的上课情况,关于学生的思想动态聊得甚少。很多家长在家校联合育人方面表现出重成绩轻德行,如果家校联合育人工作不会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产生影响,很多家长会觉得没有必要,这些现象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家校联合育人工作的开展。

2.2.2 家长对于家校联合育人工作参与度不高

在发放的调查问卷结果分析中发现,家长每学期主动联系学校的次数超过5次的不到20%,教师每学期主动联系家长的次数超过5次有80%的。深入访谈后了解,大多数家长并没有完全意识到家校联合育人中家长的重要性,他们认为教育大学生主要是高校的事情,家长参与管理学生的作用不大。家校联合育人是希望学校教育学生,家长引导学生,从而实现教育资源利用最大化,让学生不断的良性发展。育人机制中高校和家长双方地位的不平等容易使家校联合育人目标难以实现。

3 改进高校家校联合育人工作的建議

高校营造良好的家校联合育人的氛围,需要先应建立和完善家校合作的相关制度,使老师有章可循,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无缝对接”,教育合力,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3.1 学校方面

3.1.1 建立完善的家校联合育人工作考评机制

一直以来在家校联合育人工作中只由学校单方面强调家校联合育人工作的重要性却没有设立相关的考评机制,导致家校联合育人工作的开展有一定的局限性,学校应结合实际编制一套可行的家校联合育人工作考评机制,对于家校联合育人工作参与的教师进行监督和考评。此外,在制定家校联合育人考评方案时应细化家校联合育人工作的具体内容,对于家校联合育人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家长和教师给予一定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

3.1.2 多种方式加强对教师家校联合育人工作能力的培养

为了保障家校联合育人目标的实现,应加大对的教师家校联合育人的培训力度,可以有针对性传授一些学生工作方法、家校沟通的技巧,传播一些新的教育理念。特别是当学生发生问题时有些新教师因为自身经验不足导致不知道如何处理,也不擅长与家长沟通交流,学校可以定期开展一些经验交流会,邀请有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分享,针对教师育人工作中面对的问题进行指导。通过培训,教师在家校育人中面对一些问题时能够及时有效的采取应对措施,能耐心处理家长的需求,提高教师的家校育人的工作能力,保障学校和家长之间的良性互动。

3.2 家庭方面

3.2.1 加强对家长的培训指导

针对家校联合育人工作中家长对学生重视其成绩而忽视其身心健康的情况,学校可以根据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上网成瘾、对未来迷茫、人际交往障碍等热点现象,学校可以通过线上会议对家长进行集中培训,及时对家长进行指导。学校利用系网站和告家长书的形式分享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好的教育方法,促进家长的教育能力。

3.2.2 成立家委会

家校联合育人中由于家长的参与积极性不高,成立家长委员会的目的是加强家长方面的责任心,让家长推选出代表成立家委会。家委会的职责除了优化家校联系的渠道以外还应邀请家长参与到学生的日常教学管理中,扭转家长“上了大学就不用管了”的观念,每学年开学之际邀请家委会成员入校商讨学生的培养方案,听取成员的合理建议。还可以由家委会定期组织将家长请进校园,让家长感受大学学习文化氛围,可以参观学习食堂、宿舍、教室。实地观摩学生的上课情况,切身了解学生在校学习状态,理解教师的付出,从而激发家长的责任心。

4 结语

家校联合育人已经是高校教育改革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完善家校联合育人工作机制需要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高校教育学生,家庭管理学生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强化高校教育,用学校教育弥补家庭教育的局限性,从而形成教育合力,让学校和家庭育人携手并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高红星.家校合作高校育人的重要途径[J].中国成人教育,2008,(7):71-72.

[2]徐蕾,郭智芳.高校家校合作育人新模式的构建[J].思想教育研究,2012,(2):93-95.

[3]杨秀英,罗毅.论高校家校双向合作育人新机制的构建[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3):85-88.

作者简介:何嵘珍(1993-),女,汉族,湖北孝感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会计教学及学生管理。

猜你喜欢

家校育人家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家长请吃药Ⅱ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
家访是家校联系的"润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