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省会展教育发展阶段和趋势研究

2021-01-14王冬梅

现代商贸工业 2021年2期
关键词:发展阶段辽宁趋势

摘 要:辽宁省会展业的发展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始终保持快速、稳定、健康的发展态势,随着其整体规模和水平的不断提升,会展教育也逐渐发展起来,现已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对于辽宁省会展教育发展阶段和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有利于明确其现阶段的发展任务、探寻有效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辽宁;会展教育;发展阶段;趋势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02.012

辽宁省会展业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发展势头良好,在我国会展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根据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发布的《2019年中国展览统计报告》,2019年辽宁省全年举办展会729场,办展面积689.7万平方米,占全国办展面积4.64%,位居全国各省市排名第八位。伴随着辽宁省会展业的快速发展,辽宁省会展教育于21世纪初期起步,本科院校、职业院校共同发展,为会展行业培养了众多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为缓解会展专业人才供求矛盾发挥了积极作用。

1 辽宁省会展教育发展阶段划分

1.1 2003年—2008年:起步阶段

进入21世纪,辽宁省会展活动数量不断增多、会展产业规模逐渐扩大,专业人才短缺对于会展业发展的制约作用也日渐凸显,急需通过会展教育的开展解决会展业发展的人才瓶颈。2003年,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设立商务管理专业(会展方向),标志着辽宁省会展教育进入起步阶段。在起步阶段,辽宁省开展会展教育的学校有四所,其中本科层次有沈阳师范大学于2005年开设的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于2006年开设的旅游管理专业(会展管理方向);大专层次为辽宁对外经贸学院2003年开设的商务管理专业(会展方向);高职层次为辽宁交通高等专业学校2008年开设的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

1.2 2009年—2014年:快速发展阶段

该阶段,辽宁省各会展院校的专业培养目标逐渐明确,不断结合会展行业对专业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调整人才培养计划,合理设计课程体系,注重教学模式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2011年,辽宁对外經贸学院设立会展经济与管理本科专业,计划招生数量为50人,原有的旅游管理(会展管理方向)本科专业、商务管理(会展方向)专科专业停止招生。2014年,大连大学设立旅游管理(会展管理方向)本科专业,计划招生数量36人。

1.3 2015年至今:稳定发展阶段

2015年以来,辽宁省设立会展专业或专业方向的院校没有增减,依然是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沈阳师范大学、大连大学三所本科高校和辽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一所高职院校。为更好地适应辽宁省会展业专业化、规模化发展的需要,各层次招生规模均有所扩大,2017年全省本科层次计划招生数量185人,比2014年增加48%,高职层次计划招生数量增至64人,2018、2019两年,招生规模与2017年基本持平。2015-2019年间,辽宁省会展教育基本呈现稳定发展的态势,各院校所设置的会展专业名称均没有调整,人才培养质量稳中有升,毕业生综合专业素质得到会展行业内相关企事业单位的认可和好评,政校企合作不断深入。

2 辽宁省会展教育现阶段总体发展状况

2.1 招生规模不断扩张

专业招生规模的扩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向行业输送的专业人才数量,对于缓解会展行业发展的人才数量矛盾有很大的促进。2008年辽宁省会展专业及专业方向的计划招生规模为169人,其中本科89人、高职30人、大专50人。2019年,辽宁省会展院校计划招生规模为251人,其中本科185人,高职66人。对比2008年的数据,2019年,辽宁省会展专业及专业方向招生总规模增加48.5%,其中本科层次招生规模增加107.9%,高职层次招生规模增加120.0%。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辽宁省高校会展教育招生规模增速较快,不过各会展院校的增速并不均衡,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和辽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增速快,沈阳师范大学基本持平。

2.2 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明显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辽宁省会展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与发展初期师资数量少、专业能力较弱等情况相比,近年来辽宁省会展教育师资队伍规模不断扩大,职称结构渐趋合理,高学历教师比重加大,年龄结构老中青结合,有会展专业背景的教师占有一定比例。截至2017年底,辽宁省各层次会展院校会展专业教师总数为53人,其中本科院校44人,高职院校9人。职称结构较为合理:教授7人,占比132%;副教授20人,占比377%;讲师15人,占比283%。本科会展院校专业会展教师的学历构成中:博士8人,占比182%;硕士27人,占比614%;本科9人,占比205%。2017年辽宁省会展院校共有会展专业教师53人,30岁以下教师3人,占比57%;30-40岁教师24人,占比453%;40-50岁教师15人,占比283%;50岁以上教师11人,占比208%。此外,具有会展专业背景教师的融入也大大提升了辽宁省高校会展教育师资的专业水平,目前本科院校中具有会展专业背景的教师13人,占比295%。

2.3 专业课程体系设置较为合理

通过对2019年辽宁省会展院校核心课程开设数量进行统计,目前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开设核心课程10门,沈阳师范大学开设核心课程14门,大连大学开设核心课程5门,辽宁交通高等专业学校开设核心课程7门。开设的核心课程主要有会展项目管理、会展市场营销、展览策划与管理、会议策划与管理、节庆活动策划与管理、会展英语、会展场馆经营与管理、展示空间与设计、会展客户关系管理、会展信息管理系统、会展学概论、会展经济学、现代服务业管理、会展商务英语、会展政策与法规、会展策划、会展企业财务管理、会展管理、会展营销实务、会展项目策划与管理、会议实务、展览设计与搭建、会展文案写作等。上述专业核心课程都是在行业调研的基础上,根据会展从业人员的能力和素质要求开设的,内容不仅涉及展览、会议、节事活动等各类会展活动形式,而且涵盖会展项目策划、管理、营销、信息化、服务等各个方面。专业课程体系中既有理论类课程,还有实践类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有常规性课程,又有特色课程,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2.4 实践教育成果显著

辽宁省会展院校实践教育主要通过对学生进行专业培训、组织学生参加行业实践和专业竞赛等形式展开,目前各校的实践教育都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不断得到强化,专业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以2017-2019年统计情况来看,辽宁省会展院校中目前有三所院校定期组织学生参加会展专业培训。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辽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组织学生参加中国贸促会商业行业分会的会展职业经理人专业培训。沈阳师范大学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组织学生参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初级会展策划师培训。

从会展教育起步开始,辽宁省各会展院校就积极与会展专业公司等相关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不断加大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力度。据调查,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与大连贸促会、大连会展行业协会、大连北方国际展览股份公司等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沈阳师范大学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与沈阳国际展览中心、沈阳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辽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与辽宁北方工商业展览服务有限公司、沈阳市展览业协会等单位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上述单位可为学生提供展览专员、会议专员、出展业务专员、会展服务志愿者等实践岗位,使得会展院校的校外专业实习实践活动能够顺利开展,为学生提供了更多专业实战演练的机会。

此外,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别专业竞赛也成为辽宁省各会展院校开展实践教学、考核实践教学成果的重要手段。近年来辽宁省会展院校学生主要参加了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会展创新实践竞赛、辽宁省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辽宁省旅游服务业校企联盟大学生创新设计大赛等专业赛事。通过参加这些专业赛事,参赛同学不仅可以将所学专业知识融会贯通,还锻炼了创新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并且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增强了自信心。

2.5 学生就业情况总体良好

据统计,2014年以来辽宁省各层次会展院校的会展专业或专业方向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均在95%以上。以2017年为例,辽宁省各层次会展院校应届毕业生共计168人,平均就业比例为9959%,本科层次就业比例9939%,高职层次就业比例100%。本科层次平均薪资为3000元左右,高职层次平均薪资为2500元左右。不过虽然就业总体情况较为乐观的,但就业对口率较低,2017年全省会展专业应届毕业生平均就业对口比率5863%,本科层次就业对口比率531%,高职层次就业对口比率70%。

3 辽宁省会展教育发展趋势分析

目前,辽宁省会展教育正处于重要的发展战略机遇期和黄金发展期,为了寻求更快更好的发展,未来应继续坚持以会展行业需求为导向,创新专业发展机制,充分发挥各会展院校自身优势,凸显会展专业特色,打造会展教育品牌,不断提升会展综合综合教育水平。

3.1 各学历层次会展教育梯度发展

辽宁省目前会展教育的学历层次只有本科和高职,未来其他层次会展教育必将逐渐发展起来。根据会展行业人才需求的特点,辽宁省各学历层次会展教育应坚持梯度发展战略,决不能盲目追求高学历、高层次。首先,重视发展会展职业教育,培养适应会展业发展的熟练工种,这部分行业需求量较大;其次,适度发展本科教育,主要立足会展活动组织、策划、设计等专业,为会展企业提供会展核心人才,为会展业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再次,少量发展研究生教育,主要立足行业研究和教育教学等,以更好地把握会展行业发展规律和趋势、会展教育教学变革的方向,给予会展行业和会展教育正确的发展引导。

3.2 各院校会展人才培养特色化逐渐凸显

会展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行业,会展项目运营过程不同环节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差异较大。例如会展项目前期筹备阶段的招展招商工作主要涉及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等知识;会展项目运作中期的场地布置、展台搭建与设计环节主要涉及建筑学、装饰装修等方面的知识;会展项目现场管理的服务接待环节又主要涉及旅游学中“食住行游娱购”等知识内容。综上所述,辽宁省各层次高校在开展会展教育时应有所侧重,根据自身传统专业优势,从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等方面构建专业特点,使自身专业人才培养方向更有针对性、特色更突出。

3.3 会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

为了保证各会展院校的招生数量规模,同时提升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辽宁省会展教育可以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成功经验,采取校企共建、订单培养的方式。首先,各高校会展专业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对外交流,深化与相关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在充分把握行业人才需求变化趋势的基础上,真正成为会展专业人才的供给主力。其次,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召开专业领域内的行业研讨会、学术交流会,就会展业发展的热点、焦点问题开展研究讨论,为会展企业提供咨询服务的同时也使在校学生更及时准确地把握行业发展动态。第三,会展企业不仅要为高校提供实习实践基地,还应参與学校的教学改革,定期派专业人员为在校学生进行讲学,把最新的行业知识传授给他们。会展专业人才的培养要依靠学校与企业的共同努力,通过学校专业教学水平的提高满足会展企业发展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

3.4 会展专业师资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

专业师资状况是决定辽宁省会展教育质量和发展成败的关键性因素之一。目前,辽宁省会展专业师资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基本合理,但专业背景构成不甚理想,有会展专业背景的师资占比偏低。虽然会展是一个交叉性学科,涉及管理、经济、营销、艺术、建筑、心理等各方面的知识,师资来源不能过于单一、应适度多元,但一定要保证会展专业背景的师资数量,否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会展教育的专业性。未来,为了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辽宁省各高校会展专业师资建设力度将进一步加大。通过各方合作交流和培训不断提升在职教师专业能力的同时,各高校应制定有效的人才引进机制,吸收更多有会展从业背景和会展专业教育背景的高素质人才的加盟。

参考文献

[1]李晓蕾.中国会展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8):16-18.

[2]刘慧贞,马月.中国会展教育发展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4,(11):270-1271.

[3]庄惠阳.中国会展教育发展十年论坛综述、思考及启示[J].职业教育研究,2013,(8):177-1180.

[4]刘硕.会展教育的产学研一体化路径[J].教育教学论坛,2014,(15):177-1179.

基金项目:2017年度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会展专业改革课程考核方式的研究与实践(2017XJJGYB08;项目负责人:王冬梅)。

作者简介:王冬梅(1974-),女,辽宁沈阳人,硕士,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大连会展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会展教育、会展经济与管理、会展旅游。

猜你喜欢

发展阶段辽宁趋势
读辽宁 爱辽宁
读辽宁 爱辽宁
辽宁舰
初秋唇妆趋势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政府角色转换探析
SPINEXPO™2017春夏流行趋势
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