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种养结合能提高小规模生猪养殖的环境效率吗?
——基于江苏省生猪养殖户的分析

2021-01-14王善高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种养农田比值

王善高 田 旭,2*

(1.南京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南京 210095;2.中国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3)

受非洲猪瘟疫情、环保监管、禁养区清理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生猪存栏量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1]。生猪是重要的“菜篮子”产品,生猪养殖关系到国计民生。为遏制生猪存栏下滑势头,保障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农业农村部于2019年出台了《加快生猪生产恢复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指出要“像抓粮食生产一样抓生猪生产”,而且还强调在生猪复产增养工作开展中要“抓大不放小”。言下之意是,不光要重视大规模生猪养殖,而且也要重视小规模生猪养殖。

然而,国家鼓励生猪养殖并不意味着放松了对生猪养殖污染的监管,生猪养殖污染治理依然是一项重要工作。大量文献指出,我国生猪养殖普遍存在环境污染问题[2-3]。对大规模生猪养殖户来说,由于资金相对充足,而且具有规模优势,因此可以通过引进先进的粪污治理技术和设备来降低污染,但对小规模生猪养殖户来说,由于资金相对薄弱,再加上经营规模又较小,因此依靠引进先进的粪污治理技术和设备来降低污染的可能性较小[4]。那么,在生猪复产增养“抓大不放小”的工作思路下,小规模生猪养殖户如何降低污染,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呢?种养结合是一种结合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生态农业模式,种植业生产的农作物及其产品能为畜禽养殖提供饲料,而畜禽养殖产生的粪便能为种植业提供有机肥[5]。理论上,种养结合模式可以减少污染。那么,种养结合是否能够有效降低小规模生猪养殖的污染呢?这一问题的解答,有助于小规模生猪养殖找到发展之路。环境效率是对生产者经济活动产生环境后果的衡量,是一个反映污染程度的指标[6]。因此,探究种养结合对小规模生猪养殖环境效率的影响,有助于识别种养结合的环境效果,这对我国小规模生猪养殖找到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文献梳理

关于种养结合形式的生猪养殖的研究,现有文献进行了一些探讨,梳理发现,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第一,阐释种养结合形式的生猪养殖的优点和意义。有研究指出种养结合形式的生猪养殖可以使粪污处理资源化,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肥水资源[7];也有研究指出种养结合形式的生猪养殖可以改良土壤、培育地力,提高农产品品质[8];还有研究指出种养结合形式的生猪养殖可以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提高农民收入[9]。第二,分析生猪养殖户实施种养结合的意愿。有研究发现受教育程度、生态养殖模式了解度、环境污染认知等会影响生猪养殖户实施种养结合的意愿[10];还有研究发现配套土地面积、养殖规模、环保部门的监管压力等会影响养殖户实施种养结合的意愿[11]。第三,梳理生猪养殖在种养结合中存在的问题。有研究认为我国种养结合形式的生猪养殖在设施设备配套不全、种植业品种选择不合理、生猪粪污超出种植业承载力等方面存在问题[12],还有研究认为我国种养结合形式的生猪养殖在养殖技术、运营方式等方面也存在问题[13]。除此以外,还有一部分研究对丹麦、德国等欧美发达国家以及日本、韩国等与中国临近的亚洲国家的种养结合形式的生猪养殖的做法和经验进行了介绍[14-15]。

总体来看,关于种养结合形式的生猪养殖的研究,现有文献在理论和实证方面均作了有益探讨。然而,现有文献还存在以下不足:第一,在污染的衡量上,现有研究大多直接采用污染物排放量来衡量污染状况[16-17],虽然这种方法简单、直观,但却忽略了生猪养殖的产出。虽然有些生猪养殖户产生的污染物多,但其带来的产出也多,单纯采用污染物绝对量来衡量污染状况显得片面。第二,在论述种养结合形式的生猪养殖可以降低污染时,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鲜有研究通过实证数据加以论证,而且现有文献仅仅说明了种养结合可以减少污染,但并没有系统比较种养结合户和普通养殖户在降低污染上的差异。第三,生猪养殖数量和农田经营面积之间可能存在最优比例,但在现有文献中鲜有研究关注这一方面。如果生猪养殖数量过多,农田经营面积过小,这依然会产生严重的养殖污染;反之,如果生猪养殖数量过少,农田经营面积过大,这会出现规模不经济的现象。

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本研究拟作出以下改进:第一,采用环境效率指标来表征生猪养殖污染程度,环境效率是同时兼顾经济利益和环境保护的效率,要求生产者以最少的投入,生产最高的经济利益,同时要将污染降到最低。不仅考虑了污染物的排放量,也很好的兼顾了产出。第二,将生猪养殖户分为种养结合户和普通养殖户,系统比较两者在生猪养殖环境效率上的差异,以此来反映种养结合的污染减排效果。第三,在种养结合形式的生猪养殖户内部,尝试找出生猪养殖数量和农田经营面积的最优比例,即生猪养殖数量和农田经营面积比值为多少时,生猪养殖环境效率达到最优。鉴于此,本研究拟采用江苏省生猪养殖户的微观调研数据,选择小规模生猪养殖户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测算小规模生猪养殖户的环境效率,并系统探究小规模生猪养殖群体中种养结合户和普通养殖户在环境效率上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尝试找出生猪养殖数量和农田经营面积的最优比例,以期为江苏省乃至全国的小规模生猪养殖户找到发展方向,实现清洁生产。

2 理论分析与研究方法

2.1 理论分析

种养结合是一种结合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生态农业模式,该模式将禽畜养殖产生的粪便、有机物作为有机肥的基础,为种植业提供有机肥来源;同时种植业生产的作物又能够给畜禽养殖提供食源[18]。对生猪养殖来说,种养结合会通过污染治理成本、饲料费用2条路径影响环境效率。具体而言:1)在污染治理成本上。由于国家加强了对生猪养殖污染的监管,因此生猪养殖产生的粪污需要处理达标以后才能排放。目前,常见的生猪养殖污染治理方式有:委托从事污染防治的企业治理、生猪养殖户引进设施设备治理、生猪养殖户采取种养结合方式治理等。然而,无论是委托从事污染防治的企业治理,还是生猪养殖户引进设施设备治理,都会增加生猪养殖户的生产成本。首先,委托从事污染防治的企业治理需要生猪养殖户支付一定的污染治理费用,这会增加生猪养殖户的生产成本。其次,生猪养殖户引进设施设备治理,需要生猪养殖户配套诸如沼气池、固液分离机、粪便堆放棚、污水贮存池等设施[19],这些设施设备的引进需要大量的资本投资。不同的是,生猪养殖户采取种养结合方式治理不仅粪污的处理成本低,而且还能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尽管种养结合方式也需要生猪养殖户配套设施设备,但所需的设施设备相对较少。更为重要的是,生猪粪污经过处理以后,可以资源化利用,转化为有机肥,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田化肥使用量和农业生产成本。2)在饲料费用上。众所周知,生猪养殖需要消耗大量的饲料,对于普通养殖户来说,生猪饲料大多从饲料市场购买,因此需要花费大量的成本。不同的是,对于种养结合户来说,尽管也需要在饲料市场购买商品饲料,但农田种植出来的农作物及其产品也可以作为饲料使用,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少商品饲料的使用,降低生猪养殖的饲料成本。

上述指出,环境效率是同时兼顾经济利益和环境保护的效率,要求生产者以最少的投入,生产最高的经济利益,同时要将污染降到最低。与普通养殖户相比,种养结合户的污染治理成本要低一些,而且还能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此外,农田种植出来的农作物及其产品也可以作为饲料使用,饲料成本也要低一些。因此,相比于普通养殖户,种养结合户的生猪养殖环境效率可能要高一些。基于此,本研究提出如下研究假说:

H1:种养结合对生猪养殖环境效率具有正向影响,即相比于普通养殖户,种养结合户的生猪养殖环境效率要高一些。

然而,尽管种养结合的生猪养殖模式在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肥水资源以及降低饲料成本等方面具有优势,但不是所有的种养结合模式都是合理的。存在以下2种特殊情形:情形一,如果生猪养殖数量过多,而农田经营面积过小,虽然这是种养结合模式,但依然会产生严重的养殖污染。情形二,如果生猪养殖数量过少,而农田经营面积过大,这会出现规模不经济的现象。因此,在种养结合户内部,生猪养殖数量和农田经营面积之间可能存在最优比例,即随着生猪养殖数量和农田经营面积比值的提升,生猪养殖环境效率会逐步提高,而当生猪养殖数量和农田经营面积比值达到最优点以后,随着生猪养殖数量和农田经营面积比值的进一步提升,生猪养殖环境效率会逐步下降。基于此,本研究提出如下研究假说:

H2:生猪养殖数量和农田经营面积的比值与环境效率之间存在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关系,即生猪养殖数量和农田经营面积之间存在最优比例。

2.2 研究方法

2.2.1生猪养殖环境效率测算

目前,常见的测算环境效率的方法有SBM非期望产出模型(SBM-Undesirable)和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SFA)。SBM-Undesirable模型属于非参数法,不需要设定生产函数形式,通过线性规划求解效率,但会将随机误差纳入效率损失中,因此测算出的效率会偏低。对于受随机因素影响较大的行业来说,SBM-Undesirable模型测算出的结果可能存在一定偏误。不同的是,SFA模型属于参数法,需要设定生产函数形式,通过估计出的参数求解效率,因此能够有效区分随机误差和效率损失。考虑到生猪养殖受随机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本研究选择用SFA模型来测算生猪养殖环境效率。

Reinhard等[20]是最早采用SFA模型来测算环境效率的,他们测算环境效率的思路是:保持产出和投入不变,用污染物能够实现的最小排放量除以污染物当前实际排放量所得到的比值。由于测算思路简单且操作性强,因此Reinhard等[20]提出的方法被学者们广泛用于环境效率的测算研究中。本研究也采用该方法来测算生猪养殖环境效率。参照王明利等[21]的方法,将生猪养殖的SFA函数设为超越对数函数形式,函数如下:

(1)

式中:角标i和t表示养殖户和时间;y为产出;x为投入要素;m为污染物排放量;t为时间,表征技术进步;v为随机误差,u为效率损失,v和u相互独立,且分别服从v~N(0,σv2)、u~N+(0,σu2)分布。

假设生猪养殖污染物排放量能够实现的最小数量为ml,根据环境效率的测算思路,需要用ml来替换当前实际排放量m。此外,测算环境效率的一个假设是不存在效率损失,因此需要令uit=0。基于此,式(1)可以改写为:

(2)

用式(2)减去式(1),并整理成lnml-lnm的形式,可得:

(3)

式(3)可以看作是关于lnml-lnm的一元二次方程,lnml-lnm又是ml/m的对数形式,而ml/m实际就是Reinhard等[20]所定义的环境效率(EE),因此lnml-lnm=ln(ml/m)=ln(EE)。换句话说,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即是环境效率的对数值ln(EE)。因此,通过一定的数学求解方法,即可得到环境效率对数值ln(EE),求解方程如下:

(4)

2.2.2种养结合对生猪养殖环境效率的影响

为探究种养结合对生猪养殖环境效率的影响,借鉴王善高等[22]的方法,构造如下的生猪养殖环境效率影响因素方程。方程如下:

EEit=γ0+γ1zyit+γ2lnageit+γ3eduit+

γ4slbiit+γ5jsit+γ6dumd+γ7dumy+εit

(5)

式中:角标i和t表示养殖户和时间;EE为生猪养殖环境效率值;zy为是否种养结合;age为养殖户年龄;edu为养殖户的受教育年限;slbi为精饲料费用占饲料费用的比重;js为养殖技术水平;dumd为地区虚拟变量;dumy为时间虚拟变量;ε为随机误差。

2.2.3生猪养殖数量和农田经营面积的最优比例研究

为考察生猪养殖数量和农田经营面积之间是否存在最优比例,构建了如下的实证方程进行检验:

θ5slbiit+θ6jsit+θ7dumd+θ8dumy+ωit

(6)

式中:角标i和t表示养殖户和时间;EE为生猪养殖环境效率值;S为生猪养殖数量和农田经营面积的比值;S2为生猪养殖数量和农田经营面积比值的平方;age、edu、slbi、js、dumd、dumy等变量的含义同式(5)中一致,这里不再赘述;ω为随机误差。

3 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

3.1 数据来源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江苏省物价局2012—2017年对江苏省13个地级市农户农产品成本收益情况进行调查的微观调研数据,调研农户既有种植户也有养殖户,调研内容涵盖了不同种类的农产品在种/养植过程中的成本收益情况、生产要素使用情况、物质与服务费用情况以及农业用工情况等。需要说明的是,该数据采用的是记账形式,在每一调查年度内,江苏省物价局会给受调查农户发放一本记账手册,该记账手册按照作物品种分类,由农户记录不同种类农产品在种/养植过程中的实际支出,在农户填写完成以后,各个地区有农业成本统计调查专家对记账手册进行统一回收,并对数据进行核对把关,最终报送给江苏省物价局,数据的准确性相对较高。此外,对于受调查农户的选择,江苏省物价局采用的是分层和随机相结合的抽样方法,覆盖全省13个地级市,在每个市内按照各个县的生猪养殖数量进行排序,将所有的县分为大、中、小3种类型,每种类型随机抽取1个。根据相同的方法在每个县随机抽取大、中、小3个调查乡镇,每个乡镇再随机抽取大、中、小3个农户(根据实际情况,每个县的样本数量可能有所浮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司编印的《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23]中统计的江苏省农产品成本收益情况就是基于这套数据加权算出来的。本研究选取其中调研的生猪养殖数据进行分析。

在整理数据时,将生猪养殖者个人信息不完整、生猪养殖投入产出数据缺失的样本进行了剔除。此外,考虑到本研究关注的是小规模生猪养殖的环境效果,因此进一步筛选出了小规模生猪养殖的样本,筛选标准参照《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23]对小规模生猪养殖户的界定标准,《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23]将30

3.2 变量说明

3.2.1被解释变量

生猪养殖环境效率。结合生猪养殖的实际情况,并参照已有学者的做法,采用以下方法来衡量生猪养殖的产出、投入和污染物。指标选取如下:1)产出:用生猪养殖重量表示,用生猪出栏重量计算。2)劳动力投入:用生猪养殖的投工量表示,包括家庭自用工和农业雇工。3)资本投入:用生猪养殖的总费用表示,包括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4)污染物: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资料编纂委员会编写的《污染源普查产排污系数手册》[24]界定的生猪养殖污染物有化学需氧量、全氮、全磷、铜、锌5种,借鉴朱宁等[25]、杜红梅等[26]、李翠霞等[27]的做法,将5种污染物加总折算为一个指标。

基于上述指标,利用stata12软件对式(1)进行估计;然后,将估计出的系数代入式(4)中,即可计算出生猪养殖的环境效率值。

3.2.2核心解释变量

种养结合。种养结合是一种结合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生态农业模式。基于这一理解,本研究将种养结合形式的生猪养殖定义为养殖户在养猪的同时还种植作物。本研究通过0-1虚拟变量来衡量种养结合。变量构造过程如下:如果养殖户仅仅养了猪而没有种植其他任何农作物,将其定义为“普通养殖户”,并赋值为0;反之,如果养殖户在养猪的同时还种植了一些农作物,将其定义为“种养结合户”,并赋值为1。

3.2.3相关控制变量

结合生猪养殖的实际情况,并借鉴李翠霞等[27]、王善高等[28]等学者的研究,选取养殖者年龄、养殖者受教育程度、精饲料比例、养殖技术水平、地区虚拟变量、时间虚拟变量等作为生猪养殖环境效率影响因素的控制变量。表1展示了相关变量的定义及描述性结果。

表1 变量的定义及描述性结果

4 实证结果与分析

4.1 生猪养殖环境效率

利用stata12软件估计了生猪养殖随机前沿生产函数(表2)。结果显示,模型的对数似然函数值(Log likelihood)为504.57,相对较大,说明模型拟合地较好。此外,Gamma(γ=σu2/(σu2+σv2))的估计系数为0.807,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江苏省小规模生猪养殖同时存在效率损失和随机误差,因此在测算生猪养殖环境效率时需要剥离随机误差的影响,这意味着本研究选择用SFA模型来测算生猪养殖环境效率是合理的。

进一步地,将表2中的估计系数代入式(4)中计算了江苏省小规模生猪养殖的环境效率值(表3)。由表可知,江苏省小规模生猪养殖的环境效率均值为0.813,相对较低,说明小规模生猪养殖存在着严重的效率损失现象。但从另一方面来讲,环境效率低意味着环境效率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目前来看,在不改变投入的情况下,如果能够有效的消除效率损失,江苏省小规模生猪养殖环境效率还有18.7%的提升空间。此外,在时间方面,江苏省小规模生猪养殖环境效率由2012年的0.789变化为2017年的0.853,增长了0.064,这说明江苏省小规模生猪养殖环境效率在逐步改善,这可能与我国政府近年来加强了畜禽养殖污染的监管有关。

表2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估计

表3 小规模生猪养殖的环境效率值

从普通养殖户和种养结合户环境效率的差距来看,虽然种养结合户的生猪养殖环境效率不是在所有年份都高于普通养殖户,但在绝大多数年份种养结合户的生猪养殖环境效率都要高于普通养殖户。平均来看,种养结合户的生猪养殖环境效率要比普通养殖户高0.013。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种养结合的养殖模式有助于小规模生猪养殖户环境效率的提升。有意思的是,随着时间推移,种养结合户与普通养殖户在环境效率上的差距越来越大,在2014年两者的差距仅为0.008,在2016年两者的差距为0.079,而到了2017年两者的差距达到了0.089,说明在当前背景下,种养结合模式所带来的生态效果越来越明显,以至于种养结合户与普通养殖户在环境效率上的差距越来越大。

4.2 种养结合对环境效率的影响

由于环境效率EE取值在0~1,属于受限因变量,借鉴耿献辉等[29]的方法,利用Tobit模型对生猪养殖环境效率影响因素方程(式(5))进行估计。

本研究的核心解释变量是种养结合,由表4可知,种养结合的估计系数为正,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与普通养殖户相比,种养结合户的生猪养殖环境效率要高一些,这意味着种养结合的养殖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小规模生猪养殖带来的污染,提升养殖的环境效率。这验证了本研究的研究假说1,即种养结合对生猪养殖环境效率具有正向影响。因此,在国家对畜禽养殖污染监管日益趋严的背景下,我国小规模生猪养殖场(户)可以尝试走种养结合之路。一方面,生猪养殖产生的粪污是很好的有机肥,可以改良土壤,提高土壤的肥力;另一方面,农田种植出来的农作物及其产品又可以作为饲料,喂养生猪,从而实现生猪养殖的良性循环。

表4 种养结合对生猪养殖环境效率的影响

在控制变量方面。第一,养殖者年龄对数的估计系数为负,但在统计上不显著,说明养殖者年龄对生猪养殖环境效率没有影响。这可能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大,养殖户的体能和精力会趋于下降,而生猪养殖又是一项消耗体能的活动,因此随着年龄增大,养殖者对环境效率的影响越来越小,甚至没有影响。第二,养殖者受教育程度的估计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养殖者受教育程度对环境效率有正向影响。这可能是因为受教育程度反映了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越容易接受新的事物,也更倾向于学习新技术、新方法,而新技术、新方法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环境效率提升。第三,精饲料使用比例的估计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精饲料使用比例越大,生猪养殖环境效率越高。这可能是因为精饲料是含营养成分丰富,粗纤维含量低,可消化养分含量多的一类饲料。精饲料使用比例的提升,有助于生猪吸收养分,减少排泄,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提升环境效率。第四,养殖技术水平的估计系数也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养殖技术水平越高,生猪养殖环境效率越高,这符合我们的常识。李翠霞等[27]在考察奶牛养殖环境效率的影响因素时也发现了类似的结论。第五,地区虚拟变量_苏南和地区虚拟变量_苏中的估计系数分别在5%和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苏南和苏中小规模生猪养殖的环境效率要显著高于苏北地区,这可能是因为苏南和苏中地区经济相对发达,而经济发达地区居民的生态环保意识往往较强,居民对人居环境的诉求也较高,因此地方政府会重视畜禽养殖产生的污染,因而会加强对生猪养殖户的监管,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提升生猪养殖环境效率。第六,时间虚拟变量_2012、时间虚拟变量_2013、时间虚拟变量_2014、时间虚拟变量_2015的估计系数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负,说明2012、2013、2014和2015年的小规模生猪养殖环境效率均要低于2017年,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江苏省小规模生猪养殖环境效率在逐年提高,这验证了上述表3的结果。此外,时间虚拟变量_2016的估计系数在统计上不显著,说明江苏省2016年小规模生猪养殖环境效率和2017年小规模生猪养殖环境效率差异不大。

4.3 生猪养殖数量和农田经营面积的最优比例研究

上述的分析结果表明,种养结合户的生猪养殖环境效率要明显高于普通养殖户。那么,在这些种养结合户中,生猪养殖数量和农田经营面积的配比达到多少时,生猪养殖环境效率最高呢?这一问题的解答,有助于小规模生猪养殖户推进种养结合经营模式。然而,种养结合是一个大概念,里面包含的组合模式多种多样。就单单一个养猪而言,里面的种植模式就包含了很多,如“水稻+小麦”、“水稻+油菜”、“水稻+牧草”、“小麦+玉米”、“林果+蔬菜”等等。不同种植模式下,单位面积耕地的承载力是不同的,这意味着不同种植模式下生猪养殖数量和农田经营面积的最优配比也是不一样的。考虑到江苏省的农田以种粮为主,且以种植水稻、小麦居多,因此本研究重点探讨“水稻+小麦”的种植模式。整理数据发现,在105个种养结合户中,有91个小规模生猪养殖户采取的是“水稻+小麦”的种植模式,占所有种养结合户的86.7%,因此本研究将以“水稻+小麦”的种植模式为例,探究生猪养殖数量和农田经营面积的最优配比。

在实证分析之前,首先绘制了生猪养殖数量和农田经营面积的比值与生猪养殖环境效率的散点图(见图1)。其中,圆圈为环境效率的散点,而线条为环境效率的拟合曲线。由图可知,随着生猪养殖数量和农田经营面积比值的增大,生猪养殖环境效率的拟合曲线出现了“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趋势,说明生猪养殖数量和农田经营面积的比值与生猪养殖环境效率之间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这意味着生猪养殖数量和农田经营面积之间存在最优比例,因此在式(6)中加入生猪养殖数量和农田经营面积比值的平方项是合理的。这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本研究的研究假说2。当然,此时的结论仅是简单描述的结果,事实是否如此,还有待实证检验。

图1 生猪养殖数量和农田经营面积的比值与环境效率关系的散点图

利用Tobit模型对式(6)进行了估计,结果见表5。结果显示,生猪养殖数量和农田经营面积比值的估计系数为0.001,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而生猪养殖数量和农田经营面积比值平方的估计系数为-0.000,且也在1%的水平上显著,即出现了我们通常所说的“一次项系数为正,二次项系数为负”的现象,说明生猪养殖数量和农田经营面积的比值与生猪养殖环境效率之间确实存在倒U型关系,这佐证了图1的分析结果,这意味着本研究的研究假说2得到验证。出现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当生猪养殖数量和农田经营面积的比值较小时,此时出现了生猪养殖数量过少,而农田经营面积过大的现象,即存在规模不经济,因此随着生猪养殖数量和农田经营面积比值的增大,生猪养殖环境效率在逐步提升。当生猪养殖数量和农田经营面积的比值达到最优比例以后,如果生猪养殖数量和农田经营面积的比值还在继续增大,此时会出现生猪养殖数量过多,而农田经营面积过小的现象,这会超出土地的承载力,反而会产生严重的污染,造成环境效率降低。因此,生猪养殖数量和农田经营面积的比值与生猪养殖环境效率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

表5 生猪养殖数量和农田经营面积的比值对生猪养殖环境效率的影响

进一步地,利用公式x=-b/2a寻找生猪养殖数量和农田经营面积的最优比例,结果显示,生猪养殖数量和农田经营面积的最优比值为92.98。这意味着在“水稻+小麦”的种植模式下,当生猪养殖数量和农田经营面积的比值小于92.98头/(hm2·a)时,随着这一比值的增大,生猪养殖环境效率会逐步提升;而当生猪养殖数量和农田经营面积的比值大于92.98头/(hm2·a)时,随着这一比值的增大,生猪养殖环境效率会逐步下降;当且仅当生猪养殖数量和农田经营面积的比值等于92.98头/(hm2·a)时,生猪养殖环境效率达到最高。需要说明的是,我国政府发布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指南(试行)》也明确指出,在“生猪”+“水稻+小麦”的种养结合形式下,单位面积耕地的最大承载力为67.05~98.55头/(hm2·a),本研究所测算出的结果恰好落在这一区间内部,这意味着本研究所测算出的最优比值在现实中是可行的。

此外,在控制变量方面,养殖者受教育程度、时间虚拟变量等对生猪养殖环境效率也会产生显著影响。考虑到在表4中已经对控制变量进行了详细解释,再加上,本节所关注的重点是生猪养殖数量和农田经营面积比值对环境效率的影响,因此这里就不再对控制变量进行逐一解释。

5 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基于2012—2017年江苏省生猪养殖户的微观调研数据,选择小规模生猪养殖户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测算了小规模生猪养殖的环境效率,并系统探究了种养结合户和普通养殖户在环境效率上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尝试找出生猪养殖数量和农田经营面积的最优比例。主要结论有:1)在样本考察期内,江苏省小规模生猪养殖的环境效率均值为0.813,相对较低,但环境效率在时间上出现了略微的增长趋势。2)与普通养殖户相比,种养结合户的生猪养殖环境效率要高一些。平均来看,种养结合户的生猪养殖环境效率要比普通养殖户高0.013。此外,养殖者受教育程度、精饲料使用比例、养殖技术水平等对生猪养殖环境效率具有显著的影响。3)生猪养殖数量和农田经营面积的比值与生猪养殖环境效率存在“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关系,在“水稻+小麦”的种植模式下,当且仅当生猪养殖数量和农田经营面积的比值为92.98头/(hm2·a)时,生猪养殖环境效率达到最高。

本研究的研究结果显示,种养结合户的生猪养殖环境效率确实要比普通养殖户高一些,说明种养结合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小规模生猪养殖带来的污染,这意味着种养结合模式是我国小规模生猪养殖发展的一条可行之路。然而,尽管种养结合模式可以提升小规模生猪养殖的环境效率,但也要把握好一个“度”,因为生猪养殖数量和农田经营面积的比值与生猪养殖环境效率存在倒U型关系。从江苏省数据来看,在“水稻+小麦”的种植模式下,当小规模的生猪养殖数量和农田经营面积的比值为92.98头/(hm2·a)时,生猪养殖环境效率达到最高。本研究的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小规模生猪养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即小规模生猪养殖可以走“种养结合”之路,实现清洁生产,为国家生猪复产增养工作的推进,贡献应有的力量。

猜你喜欢

种养农田比值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山西灵石:种养专业合作社助农增收
花椒树下做文章 生态种养增收入
循环种养 带富乡邻
鄱阳县富大种养专业合作社
比值遥感蚀变信息提取及阈值确定(插图)
农田创意秀
农田搞养殖需办哪些证
农田制作所
不同应变率比值计算方法在甲状腺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