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国防教育学科化困境与对策

2021-01-14张立满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教育学普通高校国防

张立满,周 渊

(兰州大学 1.解放军驻兰州大学后备军官选拔培训工作办公室;2.数学与统计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一、引言

理论界对国防教育学科化的呼吁,已持续了30年时间。国防教育始于新中国成立之初,早些年主要以学生军训和民兵、预备役训练的形式呈现,直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后才开始普遍使用“国防教育”的称谓。由此,国防教育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战略性任务在全社会推广开来,相关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活动逐渐发展起来,国防教育学科化问题从那时便引发了学者们的关注。1988年,毛文戎、兰书臣首次提出“国防教育有‘学’”的论点[1]。1990年,清华大学杨邵愈发表文章呼吁建立国防教育学[2]。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最初的实践过程中,高校学者们想要利用军事学科来实现国防教育的学科化。1997年召开的首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学术研讨会,将会议主题确定为:“九五”期间普通高校军事学科体系建设与研究,多位学者在会上提出了创建军事学科的倡议和思路。在之后的几年里,一线学者们逐渐认识到在普通高校建立军事学科既无必要、也不现实,于是将目光转到创建国防教育学科上来。2003年,以厦门大学吴温暖教授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开始呼吁创建国防教育学学科,并在之后的几年里发表了一系列理论文章及专著,探索国防教育学的基本定义、理论体系,以及学科归属等问题,由此引发了一次理论研究的高潮[3]。2010年之后,随着学校国防教育遇到困难和矛盾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国防教育一线学者发表文章,呼吁创建国防教育学科,从根本上解决高校国防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走学科化道路,再次成为人们较为关注的一个课题(如图1、图2所示)。

图1 “中国知网”以“国防教育”为主题的论文数量

图2 “中国知网”以“国防教育学科”和“国防教育学”为主题的论文数量

二、国防教育学科化道路的探索历程

学科,既是知识的分类,也是学术的建制,还是具有相似知识背景、形成共同话语体系、担负特定教学科研任务人员的集合。学科化过程主要包括学科理论建设、学科组织建设和学科人才建设三个维度。国防教育学科化,并不等同于建立国防教育学科或“国防教育学”学科。国防教育学科化历程,不仅包含摸索创建国防教育类学科的过程,还包括利用其他学科支撑国防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的过程。

(一)学科理论建设方面

国防教育理论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学科理论形成期(1988—2000年)。在这一时期,军地相继出版了《国防教育总论》《国防教育备要》《学校国防教育指南》《高校国防教育与人才培养研究》等理论著作,还有大量国防教育概论、导论、论纲、教材之类的书籍,在满足全社会国防教育需求的同时,探讨有关理论问题。2000年,国防大学出版首部《国防教育学》,标志着这门学科的理论体系基本形成。 第二阶段为学科理论发展期(2001—2007年)。2001年,我国颁布首部《国防教育法》,并在前期试点基础上全面铺开学生军训工作,极大地促进了国防教育理论研究。先后出版了《学校国防教育史》《中外国防教育比较》《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国防教育学概论》等一大批著述。理论文章的数量也较以往大幅增加,军地学者围绕国防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展开广泛讨论。2007年出版的《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第二版)》专门将《国防教育》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分册从军事教育训练中分离出来,确立了这门学科在军事学术中的一席之地。第三阶段为学科理论完善期(2008年—至今)。这一时期,理论研究的重点转移到实践方面,出版的理论著述数量不多,以修订和整合前期成果为主。从学科建设角度研究国防教育的文章,在此期间明显增加并且保持较高数量。

(二)学科组织建设方面

国防教育学科组织包括地方性学术组织和全国性学术团体。地方性学术组织很早便已出现,至今仍在陆续增加。1988年11月,四川省乐山市成立了首个国防教育学会;1989年元月,四川省成立了首个省级国防教育学会;1995年6月,北京市成立了高校国防教育协会;1996年3月,上海市成立了学校国防教育协会。随后,一些省份也相继成立了此类组织,包括湖北普通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协会(2003年)、山东省学校国防教育协会(2004年)、江西省国防文化教育学会(2010年)、云南省全民国防教育协会(2013年)、广东省国防教育学会(2013年)、河南国防教育专业委员会(2015年)、辽宁省全民国防教育协会(2018年)等。全国性学术团体是近年来出现的新生事物,影响较大的主要有三个:(1)2010年6月18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在北京科技大学成立“国防教育研究分会”,由来自军地相关部门和全国80余所高校的人员组成。2018年10月28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立“军民融合教育研究分会”,将国防教育纳入其工作范畴,同时表决撤销了国防教育工作委员会。(2)2017年7月12日,在中央财经大学成立“全国国防教育与学生军训协同创新工作联盟”,由中央财经大学国防经济与管理研究院牵头,汇集教育部“军事教学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组”多名成员,开办了“中国国防教育学教育科研网”,每年召开一届“中国国防教育学年会”,且于2019年12月召开的第三届年会上并入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成为其下属的 “国防教育专业委员会”。(3)2017年6月26日,在四川工业科技学院成立“全国高等学校国防教育联盟”,由原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国防教育工作委员会牵头,在入选全国首批“国防教育特色学校”的32所本科高校基础上组建,每年召开会议开展学习交流活动。

(三)学科人才建设方面

学生军训试点工作开始后,普通高校对专业化国防教育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军地举办了各类培训班提升高校军事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学历层次。1985年3月至6月,在南京、桂林、济南三所陆军学校举办了一期军事教员培训班。1989年9月,在山东师范大学举办大专层次国防教育师资《专业证书》教学班。1992年9月,由原解放军军事教育学院与河北师范大学联合承办军事教师本科班。1998年3月和8月,分别在武汉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举办了两期全国军事理论课教师培训班,为早期学校国防教育积累了一批学科人才[4]。随着军训试点规模不断扩大,普通高校开始寻求建设相应学科,依靠自身力量培养国防教育专业人才。在本科教育方面,1998年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国防教育与管理”列入少数高校试点的目录外专业。自2004年起,云南民族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南昌大学等高校陆续开办这个专业,培养人武干部和国防教育专业人才。在研究生教育方面,武汉理工大学自1996年开始在思想政治专业中培养国防教育方向硕士研究生。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于2001年后在军事教育训练学下培养国防教育方向硕士研究生,并于2006年开始招收国防教育方向博士研究生。国防大学于2007年开始招收全日制国防教育硕士研究生。2003年至2009年,教育部在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厦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南大学、东南大学开办国防教育硕士班,作为高等教育学下一个研究方向[5]。 2010年后,上述6所高校转为培养全日制国防教育方向硕士研究生。

三、高校国防教育学科化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虽然经历了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摸索,但高校国防教育学科化的进程并不顺利,不仅国防教育学科没有随着需求的增加而全面铺开,前期依托其他学科开设的国防教育方向和专业也出现了招不到、培不好、留不住的情况。有学者对6所普通高校7年培养国防教育方向硕士情况的统计发现,尽管每年招生指标数量减少,从2003年的350人降到2009年的100人,但每年招生计划指标还是没有录满。绝大部分国防教育硕士研究生从别的专业调剂而来,培养计划与其他方向研究生差别不大,一半左右的人毕业后脱离了国防教育教学和研究岗位[6]。国防教育与管理本科专业也出现类似情况,除了少数高校的人民武装学院之外,整体招生和就业情况并不理想。该专业在2012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目录》被取消,现有几所高校中的这个专业被划归到“公共事业管理”等专业中作为培养方向。2009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设置与管理办法》,已将二级学科的设置权限下放给了学位授予单位。在十年后教育部发布的全国高校自主设置的4659个二级学科中(截至2019年7月23日),只有厦门大学在教育学下设置“国防教育学”二级学科;中南大学在公共管理下设置“国防教育与管理”二级学科;吉首大学在体育学下设置“国防军事教育学”二级学科[7]。

(一)理论归属困境

国防教育理论产生之后,人们对学科基本概念长期没能达成共识,制约了学科理论的成长发展。目前的国防教育定义不下几十种,这些定义有简有繁,各有侧重,表述也各不相同,但大体上可分为宽、窄两大类。宽泛的定义(可称之为国防军事教育)认为,国防教育是“为巩固和加强国防而对公民进行的教育”[8]。具体地说,是“按照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安全,防御外来侵略和颠覆的目的和要求,对公民的品德、智力和体质等方面有计划地施以影响的活动”[9]。狭窄的定义(可称之为全民国防教育)认为,“国防教育是旨在提高全体公民保卫国防的意识和能力而实施的教育活动”[10]。具体地说,“是为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强化全民国防意识和军事知识与技能所进行的教育”[11]。《辞海》自1999年版首次收录“国防教育”词条以来,便将其定义为“以增强国防观念和履行国防义务为目的的教育”[12]。吴温暖教授从学科建设的角度,将国防教育定义为“国家为增强公民的国防意识,提高公民的国防行为能力而进行的教育,是国防建设和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3]。

国防教育定义的宽窄之争,表面上是定义思路和方法的差异,实质上反映的是对国防教育从属关系认识的不同。国防教育同时具有国防和教育双重属性,究竟以哪个属性为主,是宽窄两类定义的分歧所在。前者以国防为目的,将其看作是为国防需要培养人的活动,应从属于国防;后者以提高公民素质为目的,将其看作是增强公民国防意识和能力的活动,应从属于教育或从属于公民教育。这两种观点在理论上都没有问题,但却直接关系到学科理论的归属。

(二)学科定位困境

在我国的学科体系中并没有“国防学”这一学科,与国防相关的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活动分散在其他学科当中。如“国防动员学(战争动员学)”被划分在军事学门类的“战略学”一级学科之下作为二级学科;“国防经济学”被划分在经济学门类的“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之下作为二级学科。以此类推,国防教育学科既可以放在军事学门类中,也可以放在教育学门类中,但无论将其放在哪个门类中,似乎都不尽如人意。

将国防教育学科放在军事学门类中,首先需要处理它与“军事教育(训练)学”的关系问题。这两个教育类学科不大可能同时并列于同一门类中,相互之间只能是从属关系。在军事学门类中,军事教育(训练)学显然更加适合作为上位学科,国防教育学科只能包含在这门学科之内。在国防教育学科产生之初,军事教育训练学自身还没有在学科目录找到位置,被归入在“军队指挥学”一级学科下的“军队指挥其他学科”中,国防教育的学科地位更是无从谈起。1997年版学科目录发布后,“军事教育训练学”才正式成为“军队指挥学”下的二级学科,国防教育最多也只能作为这门学科的一个研究方向。相比之下,将国防教育学科放在教育学门类中似乎更为简单,也便于在普通高校设置,满足民间对国防教育人才的大量需求。但是,这样做不太符合教育学的学科分类习惯。教育学门类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和体育学三门一级学科,最适合容纳国防教育的是教育学。教育学的二级学科或是“教育史”“课程与教学论”等教育基础理论,或是“学前教育学”“高等教育学”等不同类型教育,专门为一项特定的教育活动设置一门二级学科,不仅分量略显不足,也没有这方面的先例。2009年之后,二级学科原则上由学位授予单位自主设置与调整,普通高校创设国防教育学科的体制障碍已不存在,是否建立这门学科主要取决于自身的愿望、条件和能力。

(三)资源条件困境

从理论上看,国防与军事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国防教育与军事教育同样存在着本质差异。军事教育以军人群体为对象,以军事科学技术为主要内容,目的是教会他们战胜敌人打赢战争,属职业教育范畴,其专业性更强,要求也更为严格;而国防教育以全体公民为对象,内容包括军事、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目的是增强民众保卫国家的意识和能力,属公民教育范畴,是一项群众性、基础性教育。单就这些特征而言,普通高校面向社会公众,聚集着各个领域的人才和资源,比军队系统更加适合开展国防教育,更加适于开设国防教育学科。

然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国防作为现代词汇产生于战乱年代,自诞生之日便与军事紧密联系在了一起,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军事的代名词。国防部是国家军事机关,国防战略、国防法规、国防科技、国防经济乃至国防教育等,全部都以军事为主,由军队牵头负责。不仅我国如此,全世界其他国家也是这样。学校国防教育源自于学生军训,内容以军事理论和军事技能训练为主,实际上成了一种简化版的军事基础教育。我国的军事教育资源基本上全部集中在军队体系之内,军地之间因体制、机制、保密等原因,无法建立起广泛的师资互聘、人才互培及信息交流渠道,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师资数量不充足、结构不合理、来源不稳定,相关信息资料匮乏,教学训练设施落后,很难积累起创办一门学科所需的基础条件。

四、推进高校国防教育学科化的对策建议

党的十九大将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确立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要求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增强全党全国人民国家安全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合力。新的《国家安全法》要求“将国家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公务员教育培训体系”,使得国家安全教育上升到与国防教育相同的法律地位,成为全体公民和各类人才的必修课程。2019年11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再次将国防教育与国家安全教育列入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内容。

(一)在部分普通高校开设“国家安全教育”二级学科

随着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国防与国家安全的关系已发生变化,国防作为负责国家军事安全、领土安全、主权安全的重要手段,成为全新国家安全体系的组成部分。相应地,国防教育与国家安全教育的关系也较以往发生重大变化,从两项由不同部门组织实施、相对独立、彼此并列的教育活动,转变为具有高度互通性、互融性和互补性的集中教育活动。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这两项教育活动很难再如过去那样分离开来。从实际情况看,各高校也都是利用原本开展国防教育的机构和人员,落实国家安全教育的新要求。2018年4月9日,《教育部关于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施意见》提出设立“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掀起了国家安全学科发展的高潮。这个新学科的设立,相当于在我国学科体系中增加了一个专门研究国防与国家安全问题的学科,不仅可以为相关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活动提供一个恰如其分的上位学科,也更加适合设置于普通高校,发挥各类高校、各个学科的特色优势,从根本上破解了国防教育学科在创立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理论困境、定位困境与资源困境。考虑到普通高校对国防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的现实需求,可以在部分高校的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下设立“国家安全教育”二级学科,通过开设若干必修课程向所有在校学生传授国家安全基本知识,落实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及国防教育要求。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招收培养国家安全教育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为大中小学及社会其他岗位输送国家安全教育及国防教育专业人才。

(二)在部分军队院校开设“国防教育学”二级学科

在普通高校开设“国家安全教育”二级学科,虽然能够为国防教育提供学科依托,但并不能完全取代国防教育学科的作用。一方面,国防教育不仅具有公民教育的属性,还是国家动员工作的组成部分,具有战备训练属性,其军事方面的特殊规律需要一个专门的学科来研究把握。另一方面,“国家安全教育”学科并不是一个纯教育类学科,主要职能是开展教育而非研究教育,其教育方面的特殊规律也需要一个专门的学科加以研究。“国防教育学”重点研究公民军事教育问题,探索此类教育的本质、特点及规律,正好与“国家安全教育”学科搭配起来,一个设立在军队院校和少量具备条件的普通高校中,培养专门的学科建设人才;另一个广泛设立在普通高校中,为组织开展国防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提供支持。两个学科各有侧重、互为补充,共同推进相关方面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2011版学科目录将“军事教育训练学”更名为“军事训练学”并调整为一级学科,为国防教育学取得独立的学科地位创造了条件。可以在部分军队院校的军事训练学一级学科下设立“国防教育学”二级学科,深入研究国防教育特点规律,招收培养军地国防教育专业人才,为学科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依托相关学科开设“学生国防教育”二级学科或培养方向

对于绝大多数高校而言,既不具备创办国家安全教育学科的环境与条件,也没有创办国防教育学科的传统和基础,当前更为可行的办法是依托相关学科推进国防教育学科化进程。2019年9月27日,教育部、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建设标准》,将学科建设作为一级指标,鼓励高校“根据本校学生军事教育相关学科的博士点、硕士点建设情况,在本校相关一级学科下建设学生军事教育博士、硕士二级学科点或在相关二级学科点下设立学生军事教育培养方向,加强学科建设”[14]。

依据这个文件,多数高校可以在本校寻找一门适合的二级学科,设立“学生国防教育”研究方向,待时机成熟时再独立成为一门二级学科。从前期理论与实际情况看,当前最适于挂靠学生国防教育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一方面,国防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组成部分,在学生思想政治建设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完全可以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范畴;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广泛分布于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内,几乎所有高校都可以找到相应的学科组织,许多高校的国防教育原本就由这些组织来承担,非常适宜于在全国范围推广普及。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之下设立“学生国防教育”研究方向,同样也是推进高校国防教育学科化进程的可行之举。

猜你喜欢

教育学普通高校国防
究教育学之理,解教育学之惑
——《教育学原理研究》评介
实践—反思教育学文丛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全民国防 筑梦国防
国防小课堂
国防小课堂
韦钰:神经教育学与创新力培养
知国防 爱国防 等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探析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